引楞伽五性自迷其文等者破其所引不曉經意彼之所引證無性義今釋其所引還成有性非無性也何者以彼經言非焚燒一切善根者常不入涅槃則有入義也。
▲此意則明菩薩入而不入既云菩薩常不入非闡提者則明闡提後必入矣。
此意則明下疏釋經意。
▲況經自云復以如來神力故或時善根生耶。
況經自下引經結成。
▲莊嚴第五無性亦有二種一是時邊二者畢竟時邊謂暫時之無即前闡提畢竟謂永無即大悲菩薩。
莊嚴下引論重成同前楞伽非畢竟無性。
▲是知前來所引大般若深密等經皆是未說法華之前說其長時云定性無性非永定永無。
是知前來下第五釋引經論結成正義於中有二初釋般若深密經意意明長時定性長時無性多劫之外定性迴心多劫之外無性說有故云非永定永無非永定者結上聲聞非永無者結闡提也。
▲諸論隨佛方便成立故云定無耳故寶性佛性等論皆說以一闡提謗大乘因依無量時說無佛性非謂究竟無清淨性。
諸論隨佛下二通妨難謂有難言諸大菩薩造論釋義言永定永無豈是菩薩不了佛意故今釋云菩薩能知隨教弘闡耳故世親造於小論則無預大乘說般若宗則性空寂滅建立唯識則性相歷然及釋法華一乘昭著解十地論則六相圓融餘諸菩薩例此可知佛隨眾生機緣立教菩薩隨佛亦顯淺深故次下引寶性佛性則符一性。
▲若謂法華是第二時教為引不定二乘故說一切悉皆成佛而猶未說定性不成故名密意非了義者。
若謂法華是第二時下第六引諸經論遮救定性於中二先正牒破後結成前非今初又二先牒救詞後何以下正難今初言是第二時者彼不立為第二時教由謂一乘是密意說義當深密第二時故又以法華盛破三乘說於一乘故當第二時耳言為引不定者彼引攝論第十偈云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由不定種性諸佛說一乘等者彼有十意此偈有二一為引攝一類不定性聲聞故二為任持不定性菩薩恐退精進故今但取初意故云為引不定性故一切悉成即一乘義既未說定性不成故是密意若作此說者。
▲何以自判法華為第三時教。
何以自判法華為第三時教者彼法華疏引經云我等今日得未曾有非先所望而今自得即第三時教也又下結云為顯第三時真實之教故說此經據上二文則判法華為第三時約明一乘是密意說則成法華復屬第二一宗自立義語相違。
▲誰敢判於法華為不了耶。
誰敢下即遮救也恐彼救言設依密意為不了者復有何過故便難云誰敢判為不了以判不了即是謗經謗經即恐招極苦報但由不信皆當作佛即是謗經豈要不信文字經卷故謗不輕但由不信汝等皆當作佛言耳。
▲妙智經中及梁攝論成立正法中皆以一乘居三乘後故真諦三藏部異執記云三十八年後說解節經等無量義云四十年後說法華經明知法華居後故經云臨欲終時。
妙智經等者此雙引經論妙智經者即上西域三時教中第二時中明於三乘第三時中即明一乘故言一乘居三乘後次引梁論成立正法中者即第八卷末論曰佛說正法善成立釋論釋曰一切三世諸佛共說此法所說理同不相違背故名正法又欲顯說者勝故言佛說由所說道理勝及所得果勝故名正法如來成立正法有三種一立小乘二立大乘三立一乘於此三中第三最勝故名善成立解曰既彼論亦云第三最勝居三乘後則三非子矣言真諦三藏部異執記者即宗論之異名耳言故經云臨欲終時者即引法華第二信解品文經云復經少時父知了意漸以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臨欲終時而命其子并會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諸君當知此實我子我之所生乃至我今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內是子所知斯即會無性定性父知子意明法華會中一切聲聞皆佛真子臨欲終時者喻臨涅槃時也第三經末亦云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等明皆臨涅槃時也。
▲若不信法華居後涅槃臨終居然可信豈不亦以一乘一性破三五耶。
若不信下又遮其救恐彼救言雖言臨終說於法華臨終言寬容後更說其餘經故若作此救且置法華涅槃既云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晨朝唱滅中夜涅槃斯為最後居然可信此後必定不說別經而涅槃亦說一乘以破三乘一性破五則一乘一性亦居最後矣那言居第二時為不了耶。
▲若以般若為第二時法華為第三時於理即通復自為深淺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以法華破三故。
若以般若為第二時下復重遮救恐其救云我對般若為第二時故立法華為第三時以般若但明於空法華顯中道故若作此救且縱可爾以從多分一義說故即自違於深密三時深密三時三乘為了破第二時說皆成不了故今說法華以一破三豈得同於第三時教。
▲明知深密三時不能定斷一切聖教以未居最後故且約顯一類義故分三耳義如前說若將法華望之應有四時以一乘教破前三乘故。
明知深密下第二結成前非欲將深密三時定斷一切佛法理不盡故言以未居最後故者以約時判未是窮終之極唱故如世後敕破於前敕涅槃法華居於最後故能決了有餘義耳若爾不信深密豈不謗於深密經耶故下釋云深密別為一類之機故非無理以諸餘經雖未終極各隨一類皆不相違義如前說者如前敘西域中最後會通也。
▲若謂佛性有二一者理性二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