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15-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经行愿品疏-唐-澄观-第126页

者。簡不至心。緩縱情慮罪不滅故。懺悔即含自愧尅責怖畏惡道不覆瑕玼。後不復造者。即斷相續心。安住淨戒。一切功德者。即修功補過。匪移山岳。豈填溝壑。總此懺者。以明識因果善惡影響故。亦即守護正法。三如是下。總結無盡。
  第五復次明隨喜行。初標名者。由昔不喜他善。故今隨喜為慶悅彼。除嫉妬障。起平等善。然餘處隨喜在勸請後。謂先滌身器。次欣法雨。後攝他同己。迴向三處。故為此次。今明隨喜是懺中別義。事勢相違。故先明之。平等平等曠大方堪聞法。二所有盡法界下釋相。謂隨喜四類。以攝諸善。一喜如來善。二及彼十方下。喜六趣四生善。三十方三世下。喜二乘善。四一切菩薩下。喜菩薩善。佛為最勝。所以先明。餘之三類。從劣向勝。大品經中隨喜品。明大千海水一毛破為百分。滴取海水。可知其數。隨喜之福。不可知數。故結無盡。等虗空界。法華隨喜展轉至於第五十人。尚難校量。何況最初。此隨喜如來權實功德故。佛為最勝。三如是下。總結無盡。
  第六復次明請轉法輪行。初標名者。即是勸請。除謗法障。起慈善根。聲聞自度。但懺而已。菩薩愍眾。故須勸請。請佛普雨。自必霑洽。二所有下釋相。中二。先舉所請境。後而我下。正明請法。三如是下。總結無盡。
  第七復次請佛住世行。初標名者。即是勸請別義。二所有下。釋相中。標從勝說。但請如來。釋從通意。三乘皆請。三如是下。總結無盡。
  第八復次常隨佛學。此下三段。皆是迴向。前二即迴向中別義。故下偈中第七行竟。便標迴向。欲収此二屬迴向故。若別說者。即是所修二利行體。亦是別說所迴善根。今此標名。義同等一切佛迴向。亦自利行。二如此娑婆下釋相。於中二。一學本師。二例一切。前中亦二。先明所學。後辨能學。前中又二。先明因行。後乃至下。辨果行用。後如是一切下。辨能學。二如今世尊下。例一切佛。三如是下。總結無盡。
  第九復次恒順眾生。初標名。謂隨順眾生種類根性。饒益成就。即利他行。二謂盡法界下釋相。於中二。一正明。二徵釋。前中亦二。先所順眾生。四生九類。義見普救夜神。後如是等類我皆於彼下。正明隨順。二何以故下徵釋。文分為二。一令佛喜故。二增大悲故。今初。先徵。意云。但佛應順何要順生。釋意云。若順眾生。則為順佛。若不順生。佛不歡喜。二何以故下徵。增大悲故。於中二。先徵。後釋。今初。徵意云。生佛懸隔。何以順生諸佛歡喜。後釋意云。佛以大悲。而為體性。若不順生。不合佛體。文中三。初法說。二喻明。三法合。今初。大悲為體者。標示同體大悲故。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皆同一性。以了眾生皆無性故。大悲相續。救護一切。二譬如曠野下喻明。生死懸絕。逈無所依。名為曠野。不生善法。喻以砂磧。佛菩提法如大樹王。智慧禪定猶如枝葉。菩薩依學。況之以華。諸佛證此。目之為果。一切眾生以為其根。以大慈悲而為其水。水滋樹根。華果繁茂。悲念萬類。成佛果因。合文備矣。次生死曠野下合。於中四。一正合。略不合枝葉。二何以下重徵釋。三是故下結成。四善男子汝於下。結示令知。三菩薩如是下。總結無盡。
  第十復次明迴向行。初標名。迴謂迴轉。向謂趣向。迴己修善。向於三處。謂實際菩提及與眾生。除狹劣障。生廣大善。二從初禮拜下釋相。於中二。先明所迴善根。即前九門。後皆悉下。正明迴向。此中。正明迴向眾生令成菩提。即向菩提。盡於法界。義同實際。所以要此三者。凡是菩薩。必大悲下化。大智上求。而離眾生及菩提相。又此三者。其必相資。一即具三。方成其一。謂為證實際。須向眾生。以化眾生。成其自利。斷障證真故。亦向菩提。速證菩提。具一切智。斷於二障。方窮實故。餘二准思。更以類取。略有十意。謂依三法故。滅三道故。淨三聚故。顯三佛性。成三寶。會三身。具三德。得三菩提。證三涅槃。安住三種祕密藏故。言三法者。即體相用。亦三般若。謂向實際。依於體法。向菩提者。依於相法。向眾生者。依於用法。餘九三法次第准知。文中二。先願離苦成善乃至涅槃。後若諸眾生下。發心代苦。苦由業生。何能代之。略有七意。一起悲意樂。自超凡境。事未必能。二修諸苦行。後能與物為增上緣。即名代苦。三留惑潤生。受有苦身。為物說法。令不造惡。因亡果喪。即名為代。四若見眾生造無間業。當受大苦。無異方便。要須斷命。自墮地獄。令彼脫苦。即名為代。五由初發心。常處惡趣。乃至飢世。身為大魚。即名為代。六大願與苦。皆同真性。今以即真大願。潛至即真之苦。七法界為身。自他無異。眾生受苦。即是菩薩。上七義中。初唯意樂。次二為緣。次二實代。後二理觀。然約有緣方能代耳。三菩薩如是所修下。總結無盡。
  [○@、]第四善男子是為下。結益令知。
  [○@△]大文第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下。顯經勝德分。於中分二。一校量聞德。二或復有人以深信心下。顯餘行德。於中亦二。一總明法行。略說功德。後唯明一行。廣說功德。今初。言法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