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修之與悟。並如登臺。足履漸高。所鑒漸遠。若云頓悟頓修。此通三義。若先悟後修。謂廓然頓了。名之為悟。不看不證不收不攝。曠然合道。名之為修。此則解悟。此定為門。亦猶不拂不瑩而鏡自明。若云先修後悟。謂依前而修。忽見心性。名之為悟。此為證悟。則修如服藥。悟如病除。若云修悟一時。謂無心忘照。任運寂知。則定慧雙運。如明鏡無心頓照萬像。則悟道解證。若云本具一切佛法。名之為頓。一念具足十度萬行。名之為修。則修如飲大海水。悟如得百川味。亦通解證。若云非心非佛。名之為頓。無念無修。名之為修。此約拂迹顯理名頓。以定門修。以此為悟。亦通解證。若云無漸無頓。名之為頓。無悟不悟。名之為悟。此亦拂迹約理名頓。約定門修。亦通解證。苟若得意。皆成定慧如其失旨。不成妄想。即墮無記。若云夫稱頓者。明理不可分悟悟極照以頓明悟。義不容二。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此則理智兼釋。謂之頓悟。則唯證稱悟。信解名修。若云立有階位名之為漸。不立為頓。亦通解證。是頓教中意通前頓義。若依楞伽。說四漸四頓。言四漸者。一如菴羅菓漸熟非頓。二如陶家作品漸成非頓。三如大地漸生非頓。四如習藝漸就非頓。此四即約地前十信三賢。言四頓者。一如明鏡頓現一切。二如日月頓照色像。三如藏識頓知諸境。四如佛光頓能照曜。此四即約登地已上無分別智。初地八地報身法身。以分為四。此則行修為漸。證理名頓。若指華嚴以為圓頓。餘皆漸者。約所詮義理。謂初心頓具名之為頓。具德莊嚴名之為圓。有證深觀。義如前說。若云初說華嚴名之為頓。後說小乘乃至大乘。名之為漸。此約化儀及與化法。初頓用一乘。後漸說三乘故。若云初說無常。後說常等。名之為漸。一時具說。名之為頓。唯約化儀。所說之法。漸頓不異。若云從小入大。名之為漸。直入大乘。名之為頓。此約以機就法有殊。所說之法不出三乘。上之三義。並非修行觀行漸頓。隨一漸頓。略此多門。豈得趣執一言欲該佛法。或師己見。或毀真筌。願諸後學。無勇於知。無執於石。無輕於聖。無滯於言。無得自欺。無競說嘿。廣如經文。
○第六彰教體性者。無盡教海。體性難思。本自寂寥何深何淺。言忘戲論。非一非多。今以無言之言。彰非體之體。從淺至深。略明十體。一音聲語言體。二名句文身體。三通取四法體。四通攝所詮體。五諸法顯義體。六攝境唯心體。七會緣入實體。八理事無[得-彳]體。九事事無[得-彳]體。十海印炳現體。十中。前五唯體。後五亦體亦性。又前四通小。後六唯大。前七通三乘。後三唯一乘。前八約同教。後二唯別教。華嚴之體。正在後二。總融前八。無有障[得-彳]。
第一音聲語言體者。婆娑一百二十六云。如是佛教以何為體。一云應作是說。語業為體。語業詮表。是謂佛教。其名句文。但是作用。非教自體。
第二名句文身體者。謂彼一師云。名等為體。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次第連合能詮義故。名為教體。其聲但是名等依故。
第三通取四法體者。天親菩薩。情無執定。隨取皆通。故可通用。故彼偈云。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彼體語或名。此色行蘊攝。上約聲聞菩薩乘。內義亦大同。謂攝假從實。以聲為體。聲是實故。以體從用。名等為體。名句文身。有能詮表義之用故。假實合論。即通用四法。此二相假。獨一不成故。
第四通攝所詮體者。瑜伽八十一云。諸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若不詮義。非聖教故。
第五諸法顯義體者。謂法顯義理。一切諸法皆為教體。淨名第三云。有以光明而作佛事等。又十卷楞伽第四云。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語說法。有佛國土。直視無言名說法等。故香積世界飡香飯而三昧顯。極樂國土聽風柯而正念成。絲竹可以傳心。目繫以之存道。既語嘿視瞬皆說。則見聞覺知盡聽。苟能得法契神。何必要因言說。況華嚴性海。雲臺寶網同演妙音。毛孔光明皆能說法。華香雲樹即法界之法門。剎土眾生本十身之正體。于何非教耶。故經云。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又云。一切世間諸境界。皆悉能令轉法輪等。
第六攝境唯心體者。總收前五。並不離心。唯識等云。一切所有唯心現故。然有二門。一本影相對。二說聽全收。前中通就諸教。以成四句。一唯本無影。謂小乘教。以不了唯心故。二亦本亦影。即大乘初教。謂佛自說。若文若義。皆是如來妙觀察智相應淨識之所顯現。名本質教。故佛地論云。有義聞者善根本願增上緣力。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是佛利佗善根所起。名為佛說。若聞者識上所變文義。名為影像。佛地論云。如來慈悲本願增上緣力。聞者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強緣。名為佛說。三唯影無本。謂大乘實教。離眾生心。佛果無有色聲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能令所化根熟眾生心中現佛色聲說法。是故聖教唯是眾生心中影像。夜摩偈云。諸佛無有法。佛於何有說。但隨其自心。謂說如是法。四非本非影。如頓教說。非直心外無佛色聲。眾生心內影像亦空。性本離故。亡言絕慮為佛教耳。淨名云。其說法者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