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15-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经行愿品疏-唐-澄观-第17页

賢大行。第九誓多園林會。說行成證入。今束此九會。總為四分。以其四處有廣問故。第一以第一會。為舉果勸樂生信分。謂舉如來華藏剎海身雲周遍。令物欣樂。知皆有分。而生信故。第二從第二會盡第七會。名修因契果生解分。謂修五位之圓因。契妙覺之滿果。令物正解因果相故。第三以第八一會。名託法進修成行分。謂託六位所有法門。增進修習。皆令成行。解在行故。第四以第九會。名依人證入成德分。謂依佛菩薩因果之人。證入法界。攝德在身。修行必有證入果故。佛法雖眾。不出此四。謂信解行證。四分之中雖皆互有。從其增勝。各立一名。
  △第二以今會昔者。今之所釋。當第九會。第四一分。而一教終極。文義富博。更開二會。具攝前文。三分八會。略為二門。第一明會相不同。第二對明相攝。前中又二。先明二會。後彰五相。今初。一經分二。第一盡第三經。名為本會。第二從第四終第四十。皆名末會。言本會者。正證法界諸本會故。言末會者。寄人進修。從如來會而流出故。其猶大江出於岷山。非微末也亦初名頓證法界會。如來自入師子頻申三昧。令諸菩薩頓證入故。後名漸證法界會。善財歷位漸次證故。亦初名佛會。佛為會主故。後名菩薩會。菩薩為會主。故。亦初名果法界。佛自入故。後名因法界。菩薩入故。然非本無以垂末。非末無以顯本。本末雖殊。不思議一也。其猶要有朗月則流影百川。百川齊見。方知月妙。月影雖殊。難思一也。非頓無以顯圓。非漸無以階進。非果無以修因。非因莫能趣果。故須本末交暎漸頓該羅因果圓融顯斯證入。後彰五相者。謂末會五十五人。攝為五相。初有四十一人。名寄位修行相。人寄一位。令物修行故。第二摩耶夫人下。有十一人。名會緣入實相。會差別緣。令同幻智。入一實故。第三彌勒菩薩。名攝德成因相。攝前二相。令成補處圓滿因故。故所得解脫。名三世不忘念。則攝德無遺矣。第四後文殊菩薩。名智照無二相。真智反照。不異初心。唯一圓智。更無前後明昧等殊故。第五普賢菩薩。名顯因廣大相。始末無二。冥同法界。法界包含。令所修因皆稱法性。入一毛孔。即同法界無邊際故。第二對明相攝者。本會攝前第一舉果勸樂生信分。以如來自入頻申三昧。頓彰法界身剎彌綸。是舉果相。令諸大眾頓證法界。是勸樂益。末會之中。前之四相。攝第二修因契果生解分第五相攝託法進修成行分。就前四相之中。初文殊一人寄十信位。攝第二會。第二會名能信成德會故。第二從吉祥雲比丘至慈行童女十人。寄十住位。攝第三會。第三從妙見比丘至遍行外道十人。寄十行位。攝第四會。第四從青蓮華長者至自性不動地神十人。寄十迴向位。攝第五會。第五從春和主夜神至釋女瞿波十人。寄十地位。攝第六會。此上第一寄位修行相。攝前五會。其次三相攝第七會。以第七會因圓果滿。辯等妙覺。今會緣入實相。攝德成因相。智照無二相。皆明始本無二相同彼故。第五顯因廣大相。攝第八會託法進修成行分。以彼懸河二百問缾瀉二千酬。問一答十。頓彰萬行。為顯普賢因廣大故。今善財童子。纔見普賢。一一因行。皆稱法界。故能攝之。攝前之相。至文當知。是以雖一會一分。義無遺矣。其猶鳥足下空不異太空大海一滴不殊多水。一句之內尚攝無邊。四十卷文。于何不具。
  ○第八流傳感通。於中有三。第一徵原。第二傳譯。第三感通。
  今初。此經流通。總由前說教起因緣。別舉其要。略有二緣。一諸佛護持。二眾生機感。故上說云。順機感故。利今後故。所以大師晦迹六百年後方出五天。千二百歲。始傳東夏。圓機未發。佛在猶難。況於佛滅。時臨五濁。案智度論。第一摩訶衍藏。是文殊師利與阿難海。於鐵圍山間結集。此華嚴經。纔結集竟。收入龍宮。佛涅槃後。過六百年。龍樹菩薩住歡喜地。記生安養。初迹居異學。捨邪歸正。自恃聰明。誦閻浮提經典皆盡。將欲助化。推而演之。大龍菩薩。恐生邪見。攝入龍宮。令尋釋迦所演經典。九旬披覽題目不周。方知佛教深廣難測。乃見三部大華嚴經。一上本經。二中本經。三下本經。如前部類中明。前之二本。非閻浮提人心力所及。龍樹菩薩。乃誦下本。爾後方傳。遮拘盤國有其具本。故知法流因時因感。正法之代。解脫堅固。而於圓極未有當機。一淪清輝六百餘載。三乘聖眾不挹波瀾。況於凡夫而得聞見。是知宿成堅種。三塗聞教。信器不具。凡聖同乖。勝德聲聞杜塞視聽。積行菩薩猶稱假名。今之得聞。慶由宿願。
  第二傳譯者。自流東夏大有三譯。第一東晉沙門支法領。志樂大乘。捐軀求法。至遮拘盤國。請得華嚴梵本三萬六千偈。及請北天竺三藏佛度跋陀羅。唐言覺賢。同歸翻譯。覺賢即甘露飰王之苗裔。幼懷聰敏。長而博達。得大乘三果。甞取決於慈尊。靈應頗多。備於別傳。請於揚州謝司空寺。譯梵本三萬六千偈。成晉經六十卷。沙門法業等筆受。慧嚴慧觀等潤文。此為大化之始也。義熈十四年。當如來涅槃已一千二百歲矣。第二大唐證聖元年歲次乙未。年將四百。重迎梵本。于闐三歲實叉難陀。唐言喜學。詔於東都佛授記寺。再譯舊文。兼補諸闕。計益九千頌。通舊總四萬五千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