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15-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经行愿品疏-唐-澄观-第86页

。後總結。今初一句。該總橫竪。二知無量如來過去下。別顯所知。無量顯橫。過去顯竪。於中二。一知因即知過去。二知果即知現在。因中三。初知因地之行。次知無量如來過去種種超菩薩地下。知因地之位。後知無量如來過去為菩薩時常見下。知因地作用。二知無量如來放大光明下智果。三彼諸如來從初下總結。義該三世。乃至法滅屬未來故。
  ▲第三善男子汝問我言下。結酬其問。於中三。初結此前。次及此劫中下。類顯未來及其餘界。後善男子下。結勸修學。
  [○@△]第二爾時下偈頌。十偈分二。初一誡聽勸修。後九正明昔行。於中三。初四智行上供。次四悲心下救。後一結行分齊。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謙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此菩提場下。指示後友。般若以為得佛之所。云菩提場。般若現前。則善守心城一切智城。萬行由生。為增長威德。
  第六爾時善財下。戀德禮辭。於中三。一身心瞻敬。二口以偈讚。於中四。初一偈因友得見。次二奇對顯勝。次六當相顯勝。後一總結圓融。三禮足辭去。(下第二十二經)。
  ●第六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德夜神。現前地善友。謂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以名對義。如前已辨。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一思修前法。二趣求後友。前中亦二。先總。後於無量下別。別中。先舉所念。具念前文。四重問答。依問之次。一無量深心。即作何事業。以為說法。皆令契理。為深心故。二無量法性。即行何境界。以其解脫無邊無際同法性故。三一切方便。即起何方便。四神通智慧。即作何觀察。以通智觀佛菩薩故。後憶念已下。辨其修相。二漸行下趣後。
  第二見彼夜神下。見敬諮問。
  第三時彼夜神下。稱讚授法。先稱讚。後善男子我得下授法。於中三。初標名體。二顯業用。三辨法根原。
  今初。即事契理故曰甚深。權實無[得-彳]。蘊攝妙辯。稱為自在。依此演法。是謂妙音。普稱群機。名為可愛。
  二為大法師下。顯其業用。即以法施而為業用。於中三。一總明。二別顯。三結益。初中二。先有十句。彰法施德。後善男子我以此等法施下。顯法施意。第二善男子我以如是淨法光明下。別顯業用。於中三。一深觀妙法。二蘊攝文義。三當機演法。初即甚深。由有初故。令其後二皆得自在。由前二故。後為妙音。初中三。一總標。二徵釋。三結益。今初可知。二徵釋中。法界無二。就其德行。分為十種。以行必稱理理由行顯故。然此法界。通事通理及與無[得-彳]。十法界中各有標釋。標多約理。釋多約事。意欲以理而融於事令無盡故。十中。一如虗空無有分量。故得日光廣大無量。二橫無邊際。故見諸佛神變無邊。三竪無初後故。無土不入。四傍無涯畔故。窮諸剎海。五無間斷故。圓智常恒。六性無異味。心無不了。七本性清淨。故能遍調。八本體即是普賢自體。故能成就普賢妙行。九無嚴嚴者。則令一嚴一切皆嚴。故迴向云。以一莊嚴嚴一切。亦不於此生分別。十體非緣造。故令所修善不可壞。三善男子我作此十種下結益。由此故能深入佛境。是故名為甚深解脫。二又善男子我以如是下。蘊攝文義。若不總持。將何演說。有標徵釋結。各就所持。以為其名。總結之中。兼攝眷屬。三善男子我或為眾生下。為機演法。隨類頓演。是謂妙音。於中二。先別明。後總結。前中二十三句分二。初三約三慧。說能入法。後二十句。有十五對。說所入法。初對云一有一切有者。略有三義。一理唯一味。為一有。事法萬差。為一切有。二三有二十五有同一有為。名為一有。即上二十五等。為一切有。三者三界唯心名為一有。三世皆有。為一切有。如薩婆多宗。一名號者今專一故。德無二故。一切名者。令多結緣德無盡故。餘可思准。後善男子我以此等下總結。第三善男子我入如是等下結益。
  第三時善財童子下。辨法根原。先問。後答。答中二。先辨初劫修行。後類顯多劫成益。前中二。一總標剎劫。二別彰遇佛。今初。言世界轉者。謂世界為塵。一塵一剎。復末為塵故。亦由無量無量為一無量轉等。若言迴轉形世界塵者。何以偏取此形。此形大小復有何定。二善男子彼世界中有四天下名種種下。別彰遇佛。於中四。初總舉佛數興處。二別明初佛得法。三辨中間百佛。四結略顯廣。今初可知。二其最初佛下。別明於初佛得法。於中分六。一總標佛現。二彼佛出時下。父王出家。三法欲滅時下。惡世過興。四時王比丘下。滅過弘闡。五時彼眾中有比丘尼下。王女發心。即正答得法久近。六善男子於汝意云何下。結會古今。三善男子次彼如來有佛出興下。辨供中間百佛。四善男子如是等須彌山下。結略顯廣。其供養修行。該前百佛及須彌塵數。第二從是已來下。類顯多劫成益。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謙己推勝。於中二。先謙己知一。後如諸下推勝知多。離雜穢者。無有綺語及惡口也。不作二語者。無有妄言及兩舌也。撿策語業者。總防四過。行正直道者。時語實語。即淨修語業。安住勝義者。言必契理。成就圓滿者。具足圓音。求不繫屬一切語言者。義語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