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16-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唐-澄观-第34页

第二令知非儀而不用也如碓上下者志公云行道猶如推磑禮拜恰似客舂正呵此也今禪學人不得此意者每用此語一向毀於禮懺甚為失也。
  [△@△]疏二唱和禮高聲喧雜辭句渾亂此二非儀三恭敬禮五輪著地捧足殷重。
  ○鈔三恭敬禮等者此通人天及二乘并權教大乘六度菩薩等禮五教中即第一愚法聲聞教及第二教中分教義也五輪者兩手兩膝兼頂也離垢慧經一一發願初總者我今五輪於佛作禮為斷於五道離於五蓋令諸眾生常得安住五通具足五眼若別者願我右膝著地之時令諸眾生得正覺道願我左膝著地之時令諸眾生於外道法中不起邪見願我右手著地之時猶如世尊坐金剛座右手指地之時震動現瑞證大菩提願我左手著地之時於諸外道以四攝法而攝取之令入正道願我頭頂著地之時令諸眾生離憍慢心悉得成就無見頂相也疏云捧足者謂所禮者之足也即此段能所具矣三業備矣謂以最尊之頂鳴捧三寶最卑之足敬之至也故云殷重殷重意業也發願及稱名讚歎即語業也五輪即身業也故三業備也。
  [△@△]疏四無相禮深入法性離能所相。
  ○鈔四無相禮等者正當第二始教禮也謂空是大乘之初門故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既順於空故是始教。
  [△@△]疏五起用禮雖無能所普運身心如影普遍禮不可禮。
  ○鈔五起用禮等者第三終教禮也是從空入假依體起用之菩薩也由前空觀悟法無能無所故此知法無性不計定相故觀能禮所禮皆如影像一一全是性之緣起故得普遍也。
  [△@△]疏六內觀禮但禮身內法身真佛不向外求。
  ○鈔六內觀禮等者第三教中實教禮也謂顯實宗不計空假直見本覺真性故云法身真佛故起信論云離念相者等虗空界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言離念相者離空假之念也背覺合塵攀緣外境為不禮敬心不攀緣外境背塵合覺為歸依禮敬也亦可第四空觀禮真諦佛第五假觀禮俗諦佛第六中觀禮第一義諦佛也。
  [△@△]疏七實相禮若內若外同一實相。
  ○鈔七實相禮者第四頓教禮也前無相禮但是初教空理不名為頓今非空非不空非禮非不禮非取內真佛非棄外假佛內外無寄泯絕棲託但得如此不住於法自然常冥法界常禮諸佛故云實相禮也故仁王經說佛問波斯匿王言汝以何相而觀如來波斯匿王言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無前際無後際無中際不住三際不離三際不住五蘊不離五蘊乃至云非相非無相非取非捨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同真際等法性我以此相而觀如來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說諸佛如來力無畏等恒沙功德諸不共法悉皆如是修般若波羅蜜多者應如是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疏言若內者收前第四及第六門也言若外者收前第三第五門也又若內者即當一心三觀也若外者即當一境三諦也。
  [△@△]疏八大悲禮隨一一禮普代眾生。
  ○鈔八大悲禮者此下三門總為第五一乘圓教之禮也然此第八一門猶是同教一乘同於終教約能禮人一具一切故屬圓教未顯事事無礙事事融攝故非圓中之別教九十二門方全是別教一乘也大悲禮者謂前雖觀智圓明未顯大悲利物豈名菩提薩埵之禮乎謂上之四門觀智圓明但有菩提之義未具薩埵之義故次第八明大悲禮普代眾生也故此明以同體大悲物我無二我既禮也即眾生皆禮我離慢也即眾生皆離故名大悲禮也。
  [△@△]疏九總攝禮攝前六門以為一觀。
  ○鈔九總攝禮者謂融前六門深淺之禮而為一觀即事事無礙也但攝六者一二非儀故謂夫欲禮敬者先須五輪著地捧足殷重(三也)深入法性離能所相(四也)普運身心禮不可禮(五也)但禮內佛不向外求(六也)若內若外同一實相(七也)隨一一禮普代眾生(八也)方稱普賢行願禮也故云總攝也。
  [△@△]疏十無盡禮入帝網境若佛若禮重重無盡。
  ○鈔十無盡禮者重重無盡之義如前後所明大經云一毛孔中悉明見不思議數無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禮一切世間燈亦以言詞普稱讚窮盡未來一切劫一如來所供養具其數無量等眾生此亦兼證讚歎供養又晉經云於一微塵中見一切諸佛菩薩眾圍繞法界塵亦然一一如來所一切剎塵禮若依此禮則一一禮無盡功德豈可量哉不入斯觀徒自疲勞也。
  △疏文中正辨第五九十實通後八對文可知。
  ○鈔文中正辨第五九十等者以第五起用禮雖無能所而普運身心如影普遍禮不可禮此普賢行願亦須如此普運身心第九第十正同此華嚴宗故云正辨也言實通後八者以前第九中總攝前六故知此中實通後八也。
  △疏二釋相三一所禮境。
  所有盡法界虗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
  謂橫竪普周盡帝網境。
  ○鈔橫竪普周者經中微細周徧及眾會圍繞具如第二稱讚第三供養門中文相備足請互用之下諸門中兼有海會菩薩及聲聞眾等。
  △疏二能禮因。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
  略有二因一以普賢行願力。
  △此即法力不依行願不能徧故。
  △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二深信解力。
  △此即自力謂印持諸佛徧於時處如對目前。
  ○鈔以普賢行願至如對目前者謂以普賢願力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