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死果盡名曰無餘。二曰。分段因果盡名曰有餘。變易因果盡名曰無餘。三云。分段因果及變易因盡名曰有餘。變易果滅名曰無餘。四者。唯就變易因果為二。分段因果屬小乘故。又唯識云。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說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釋曰。此通大小。而說真如為體。即異小乘。論下料揀云。如何善逝。有有餘依問也。雖無實依。而現似有。惑苦依盡說無餘依。非苦依在說有餘依。是故。世尊可言具四。餘不繁引)二性淨方便淨。(本性淨故。從因方便之所顯故。亦如體用。餘如別說)三真與應或分為三。此有二種。一約三乘。二即自性真應。(上明真應。自性合真。二皆約淨。今皆自性。通於染淨)或分為四。一自性清淨。(唯識云。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死滅。湛若虗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餘依。三無餘依。四無住處。(唯識次云。二有餘依。三無餘依。具如上說。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世尊。獨言具四也)四彰業用。囊括終古。道達群方。靡不度生。靡不成就。故涅槃云。能建大事。則出現法門。皆斯用也。更有餘義。並如第五正釋其文。恐繁不敘故。上鈔云。大涅槃一章。必盡其體用。誠不虗矣。
疏實不兼權者。法了故實。乘不了故。不兼權也。
鈔上通別圓等者。問若據覈其定實。唯成當教中義。云何通別圓耶。若據互有名通者。餘之三教。亦應名通。皆互有故。又違前文云還非二乘折法進非別圓。此是三獸渡河之意等。今謂通云。但以無性空義。別圓亦有。各用當教。餘義揀之。故無相濫。如彼終教事理無礙。圓教亦具。但以事事無礙。揀之成別。又解別圓教中所有通屬。義皆通教故。餘雖互有。各隨增強。以立異名。不應別難。
▲鈔六位通者。一乾慧地。(通三乘資糧位)二性地。(通三乘加行地)三八人地。(或通預流向或唯苦法智忍)四見地。(通三乘見道位)五薄地。(一來果)六離欲地。(不還果)七已辦地。(阿羅漢)八辟支佛地。(獨覺果)九菩薩地。十佛地。此之十地。不唯一乘。故名位通。
▲言九無礙同也者。斷九品惑。無間道也。
▲言九解脫者。證九品擇滅之智也。
▲言二種涅槃者。有無餘二涅槃也。
鈔苦有無量相等者。約一界中。有十千名故。又經云。分別諸陰。有無量相。悉是諸苦。非是聲聞緣覺所知。
鈔略無無作四諦者。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煩惱即菩提。無集可斷。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邊邪即中。無道可修。名無作也。
鈔一教別謂恒沙佛法者。謂詮恒沙俗諦理之佛所說教法也。
▲言藏識有恒沙俗諦理者。謂十梨耶九相六染五意等也。上約多分故。鈔云。別教多約俗諦。即其義也。
▲言道種智者。斷界外惑。歷別假觀之智也。
▲言正說中道者。表自義也。談事即理故。談理即事故。無不與實相相應故。
▲言教不偏者。揀他義也。通多約理。別多約事。故號其偏。
▲言一切種智者。一智一切智。遍知之智也。
▲言不斷而斷者。非初非中後名不斷。前中後取故名斷。故經云。不斷婬怒癡。亦不與俱。
▲言自然而流入者。流入中道也。
▲言不蹤(無前後故)不橫(非同勝也)不並(非一體故)不別(非異處也)。
鈔折至極微都無實色者。問小乘說彼極微是其實也。云何言都無實色。答若更折時。便成空現。故云都無實色。或至極微。眼不得故。云都無實也。
▲言體法明空者。一云體謂體性。體性本空。不須折破。如彼空華體性空故。一云體謂體達。體會了達本來空故。迷謂有體。達如空故。
▲言即三觀迤邐故成別教者。如觀一有情作斯三觀。先觀彼體。緣生無性。舉體常空。是故行人。恒無愛見。唯修此觀。恐沉空寂。故出此觀。次觀彼體。無性緣生。不壞相有。是故行人。恒不滯寂。唯修此觀。又多流散。復出此觀。次觀彼體。空有無二。佛性中道。是故行人。恒除邊執。化而無化。無化而化。故下疏云。月映淮流。流水不將月去。月臨潭上。萬仞不見先沉。喻菩薩常在中觀。同世遷流不漂生死。證真寂滅不沉涅槃。又肇公云。旋嵐偃岳而常靜。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斯亦動寂無二矣。三觀別觀故有別教起。
鈔諸仁者是身無常等者。此約生老死病四相。配之緣會。初起名生。本無今有。故無常也。老奪盛色。故無強。為疾所侵。是無力。死來壞滅。故無堅。已約麤事無常也。亦云。一期無常。速朽之法。不可信也者。此約細無常也。亦云。剎那無常。若悟無常。可得四沙門果。
▲鈔法華無復兼但對帶唯說圓教者。問法華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