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兩存。經道非邊。了義不遍。不應單取。必會之之令皆妙。問以氷雜火。勢不俱全。將矛刾楯。功不雙勝。諸宗所執。既互相違。一是則有一非。如何會令皆妙。答但存其法。俱遣其病。即皆妙也。謂法就人即難。以人就法即易。人多隨情斥執即相違。誠如氷火相和。矛楯相敵。故違難也。法本稱理互通。通則互順。自然疑流皆水。環釧皆金故。亦也舉要而言。局之則皆非。會之則皆是。故立斯門。不徒然矣。
疏一大善巧攝生方便者。攝五教而為一教也。故賢首義分齊云。諸教相收者有二門。一以本收末門。二以末歸本門。初中於圓教內。或唯一圓教。以餘相皆盡故。或具五教。以攝方便故。頓教中或唯一頓教。亦以餘相盡故。或具四。以攝方便故。熟教中或一或三。初教中或一或二。小乘中或一。皆准上知。云以末歸本中。小乘內或一以據自宗故。或四謂於後三教皆有作方便故。熟教中或一或三。頓教或一或二。圓教中唯一。皆准上知之。是諸教下所明義理交絡分齊。此思攝是則諸教本末句結成網。大聖善巧。長養機緣。無不周盡。是故此經云張大教網。洹生死海。澇天人龍。置涅槃岸。此之謂也。
疏或唯後一是不共一乘者。問終頓二教何所攝耶。若一乘攝。何異前解。前解後三皆一乘故。若三乘收。中頓二教非三乘故。答實通三一。今顯別教。具三乘攝。何以得知。故賢首義分齊云。二明三乘亦五。一小乘中三。謂始別終。同以俱羅漢故。二始教中三。始中俱別。以有入寂故。三終教中三。始終俱同。並成佛故。四頓教中三。始終俱離。五同教中三。始終俱同。汝等所行是菩薩道等故。故與皇朗法師云。若因開而得悟者。聖教烏之開。若因合而得悟者。聖教烏之合。如其雨曉。總成甘露。若也雙迷。俱成毒藥。開合隨緣。事無恒准。
鈔上來開合遍收者。問清涼判教捨合後離。何故此云開合遍收也。答判雖依開。收乃通合故。次鈔云。若准為一。難見淺深。非判教也。如依賢首五門判教。豈不收餘師義也。是知判收不同。故無過失。言行布即始終之教者。問始教既屬真實中攝。彼方便中大乘。是何教也。答始教一種。兩處收攝。若對小乘。真實中攝。若對一乘。方便中攝。如分半滿。亦兩處攝故。
▲言權實雙明者。乘不了而法了也。
▲言帶權說實者。帶共般若。說不共般若也。
▲言帶實明權者帶實相。而說觀照也。
▲言相想俱絕宗者。破相始教與頓教也。
鈔此應廣引者。故經云。譬如日出先照須彌山等諸大高山。(十大山王以嚴十地故)次照黑山。(喻緣覺者無法空之光故)次照高原。(喻聲聞者不生佛法蓮華故)然後普照一切大地。(此一種通合三聚。取決定能生處喻正定聚。得緣方正喻不定聚沙鹵等地喻邪定聚。然亦不捨故皆等照也)曰不作是念。我先照此照彼。但以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前後等。法合准之。
疏更有一類不定根等者。問與攝末歸本根。有何別耶。同據從淺至深故。答彼約從淺至深決定。此約從淺至深不定故也。
鈔謂緣自得法及本住法者。緣自內證真實境界不可顯示一切眾生故。此約證道也。本末常住無礙法界。不由如來新所建立。此約本性通二道也。
▲言二趣者。謂能說所說能想所想能名所名之二相也。
▲言如來不說墮文字法者。文義相屬。謂之為墮。佛知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名之實也。
▲言四悲願所成等者。問第四第五同約自利即無利他方有。有何別耶。答第四佛如明鏡。根如物身。說如影。在佛心故。第五佛如天月根如眾水。身如如影。在根心故。細思甚別。慎勿相濫。
▲言悲願所成即兼因果者。悲願因也。所成果也。向言教證二道。名雖常聞。義甚幽僻。今承文便。粗當顯示。准下疏辨。總百九重。一教行相對。言聲為教。行德為證。猶下請中字義。(義者謂諸地勝妙行字者謂說十地差別相)二地前地上相對。以地前聞思修慧為教。地上行德為證。(解行已前依教證行名教。初地已上離言合實為證)三真偽相對。即於地中聞思修慧報生識智緣照之解。名曰阿含。真智出言為證。(謂不與如合墮世而修名之為偽。契如為真。地上菩薩生來即有此智。故云報生識智悲初證如故屬於教可宣示故真智出言故名為證)四修成相對。一切地中。真偽合修為教。捨偽契真為證。猶下所明義說二大。(說大中有證智故云真。有加行後得緣世法故云偽名真偽合修義大中唯明證智故云捨偽契真矣)五相實相對。世間修得彼證相名教。契本實相為證。(相即前捨偽契真有即得故實相則違本離相無所得故)六體德相對就彼離相所成行中顯本法性為證。依本成德為教。猶下煉金金體與釧等。(謂所成行體為證成德為教故以金喻證顯本性故莊嚴其喻教信等德是修成故)七體用相對。前體及德皆證。依體起教智之用為教。下珠放光。光喻於教。珠體喻證。八自分勝身相對。自分所成體德及用皆證。進受佛教為教。下嘆金剛藏二萬妙智及辨名為證。力堅念教法為阿含。九約詮就實相對。真智之體為證。約言分十為阿合。猶下述。
大方廣佛華嚴經談玄決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