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故。九由施佛菩薩聲聞緣覺神通者故。十眾寶。十一眾香。十二眾華。十三衣。十四眾鬘。十五眾摩尼。十六眾瑠璃。十七等者。等餘車渠等。一一獨成座故。十八多座。十九清淨嚴。二十金剛。上來十一種座同一願令於如是等座上現成正覺。
三結。
四迴向意。並可知。
第十九施蓋中四。一明施行二。以此下明迴向行三。是為下總結前二。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二。於中。先牒起章門。可知。後此蓋下別顯。顯中三。初明所施物。二以清下能施心。三於佛下所施田。初中二。先總顯勝。於中三。一受用者貴。二貴寶嚴眾蓋中最後眾寶。下別辨莊嚴。可知。二施心中清淨三輪故。三所施田中有十五類。塔安舍利。廟置形像。僧寶有二種。一菩薩。通在家出家得道果者。二聲聞。或局出家得道果者。或通在家。見諦已去有理和故。一切佛法者。謂依佛法中。修福慧行者。皆是勝田。謂十法行。及造寺齊會等。師僧謂或師及受業等。尊宿謂在家出家中年耆德艾者故。種種眾生謂外道闡提神天鬼等故。已上田中或有一身但應一田。或有一身應二三四等。思之可見。餘文易了。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初中二。覆蔭故佛田故。二蔭覆故變顯離或覆心故。三中三。覆蔭故辟塵故遮執故。四中三。物及心勝故。由內心善友言善令他見面愛樂故。由蓋覆身令淨潔令見者愛樂故。五中由定持心蔭覆不失壞一性故。六中觀身無生忍為蓋。辟除有所得故。七佛田所致故。八蓋辟塵故。九堪為蔭覆眾生者故。十佛智蔭覆更無上故。
三結前二行可知。
四迴向意中有三十種。一由施輪王自在行十善者蓋故。願令得佛自在智蓋。住持善法。令見者皆得此。亦專持善法。如持蓋者用心也。二中以蓋處處為佛事故。三以蓋處處為嚴。為供故。四中并幢幡處處同供佛故。五莊殊勝處處蔭覆供養。六廣大蔭覆令發心故。七多蓋供多佛故。八得佛所用蓋。供諸佛故。九得摩尼等六種蓋。普覆一切佛故。十得佛無障礙智者。謂一切佛。同以此智為身故。云為蓋覆諸佛也。十一物第一故。十二嚴勝故。十三施心欲願淨故。十四約因。則大寶嚴蓋。此寶亦名心王寶蓋。是尊人所用。即是自在所有。依主可名自在。約果則佛智是寶王。可貴故。自在故。方便善巧無有限量故。云無量無邊。十五團圓之相。是滿足義。自在如前。十六善根利物故。十七所施最勝故。十八辨施持蓋者力故。十九稱法性施故。二十所施物。是行十善法輪王之蓋故。此中自在是自在者物施故。并有前義故。二十一施行發自輪王心故。威德者故。蓋顯尊威故。二十二隨覆不離。令身安淨。智有此能故。二十三隨用一期蔭身安淨。福有此能故。二十四庇身安樂。福有此能故。二十五普心施故。二十六等心之施。智有此能故。二十七願令如巧迴向故。二十八所施不為己故。二十九願令皆得大菩提故。三十皆令願得迴向果故。
第二十施幢幡中四。一明施行。二以此下明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二行。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二。先列所施物。後菩薩摩訶薩下正辨施相。前中按幢與幡。幡是幢上嚴具故。文云眾寶為竿。寶繒為幡。乃至廣說諸嚴具等。准此即非二事合說。詳後願中亦但說幢。文云隨諸世界等者。菩薩隨願生處。所感依果。種種異故。遍大地等者。不但於一世界行施利生故。
後施相中二。先明能施之心。謂於十田生淨信勝解。定無疑故。後或施下列十類田。可知。
二明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可知。後所謂下正明迴向。依幢等十義。起十種願。一植如金剛福。以不可壞義故名幢。二修行佛法。以尊重等四行建立得自在故名幢。三於佛所說菩薩藏法。書寫護持故名幢。四高幢置明珠寶施故。五幢能摧伏義故。六幢能不為他壞。如智度論二十一說帝釋幢及二侍者幢故。七幢上有光明寶。相續照曜故。八高幢珠寶光遠及故。九嚴事多故。供心廣故。十能摧伏他故名幢。佛能摧邪故佛即是幢。言九十六種外道者。餘處有說九十五種。如涅槃十一及藥師等。但有都數而無別名。若依九十五種外道防難經。雖列別名。但有九十二種。初名裸形。最後名愍陀旃陀利。其經亦名九十五種耶道神呪目錄疑偽。又有別本云。佛臨涅槃時。梵忘須跋陀羅問佛。佛為說其名字。與前令異。其數具足。初名時呪術。乃至第九十五名多誦外書種種方術求解脫。具如別錄。恐繁不載。問何故此文言九十六耶。
答由有聖教說二乘人同外道故。寶性論第二云。犢子等見身中有我。不信第一義諦。不信真如法空。佛說彼人無異外道。又七卷楞伽第一云。大慧。云何為外道惡見。謂不知境界自分別現。於自性第一義。見有見無。而起言說。釋曰。二乘人既取心外法有實自性。不信唯心。即外道也。又彼第二云。復有說言。見一切法因作者有此是涅槃。大慧。彼無解脫。以未能見法無我故。此是聲聞及道種性。於未出中。生出離想。應懃脩習捨此惡見。
三結。
四迴向意。並准可知。
第二十一開藏施寶中。文四同前。
初明施行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