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20-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唐-慧苑-第115页

行地中。由他得廣隨他而行故。從方便時為名。二隨法行人。在因時。以依法隨法而行。從本為名。三信解脫人。由信根而得度故。四見到人。由慧根而得度故。五身證人。滅定無心。由身尅證第八解脫故。六慧解脫人。但離無明等諸煩惱障。慧得解脫故。七俱解脫人。離煩惱及定二障。得慧解脫及滅盡定故。此七人。初二在見道。三四五在脩道。六七在無學道。此七人。梵本名補路沙。此云丈夫。舊翻為人。問何故迴向為令眾生成小果耶。
  答此但願令成七人事業。由此事業。是丈夫行故。非是願令得彼小果。一云此依七地分別名七丈夫。一種性地。二勝解行地。三淨意樂地。四行正行地。五決定地。六決定行地。七到究竟地。此中初二地前。次一初地。次一從二地至七地。次一八地。次一九地。後一十地及佛地。一云依本業經。分因果位地。亦有七類丈夫。一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迴向。五十地。六等覺。七妙覺。上三說中。若據名順。則初釋為勝。若約理當。則後二為勝。四具足等者。種字。梵本中是形字。謂如師子王身故。五教令嚴笈故。六三時不惜身命故。七代眾生受阿鼻獄苦。雖無邊劫。無蹔退故。八善決斷決釋故。九淨治惑障故。後一總結意可知。
  第四十六歎佛出世中四。一法施行。二佛子菩薩下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二行。四為令下顯迴向意。
  初中三。一見佛興說法。二以大音聲下法施益生。三以無數下結所作業。初中可知。二法施益生中六。一令聞佛名離我慢益。二復更下勸速見成六種行益。三復為下說佛難遇令得淨信等四益。四復於下令得聞諸佛名等四益。五爾時下令得清淨等二益。六彼諸下令彼得愧恩益。三結所作業。及前文並顯可知。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一以勸往行令得不待勸往。二以勸見佛令得自常樂見。三以聞法令得智慧受持等。四令聞法脩行迴向。五令憶念佛及觀察佛迴向。六令速見佛迴向。七同前觀察。然差別者。乃佛遍空界。無在無不在故。八令感起相應迴向。九令遇佛聞法迴向。十以歎佛出興迴向。
  三結。
  四意可知。
  第四十七布施大地中四。一施行。二菩薩摩訶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三。一總顯所施地可。二或施諸佛下別辨施處。約田有十四類。謂佛菩薩善知識眾僧父母別人聲聞獨覺貧孤四眾塔廟。此或十七種。謂四眾即為四故。別人謂自有資財者。如不思議境界經說。菩薩通一切故。善知識局是益我者故。問准此文。及施蓋車僮僕等中田類除重。總有二十五種。謂此有十七。施蓋中名聞法師一切佛法種種眾生師僧尊宿初發菩提心者。施僮僕中。病苦正法等。其一切佛法之言。通備十法行者。種種眾生之言。通神天鬼等。若施食飲等中。通有畜生故。後總結諸施行中。云種種趣生皆來集會。若約迴向施善根田。則遍通法界。一切聖凡數類難量。問且如上諸田。望三種田。如何配攝。答此有二門。一正。二兼。若唯正攝。則佛法菩薩聲聞獨覺塔廟眾僧四聚眾名聞法師一切佛法尊宿師僧初發心等皆是敬田。父母恩田。貧孤病畜是悲田。若約兼攝。有八句。一是敬非恩悲。謂聲聞獨覺合四眾僧一分。二是恩非敬悲。謂父母俗善友。三是悲非恩敬。謂貧孤病。四是悲敬非恩。謂前初句有病者。五是恩敬非悲。謂父母入道及出家善友。六是恩悲非敬。謂前第二句有病者。七是敬亦恩悲。謂出家菩薩貧病。八非敬非恩悲。謂別人自有資財。或外道故。問諸田相望。勝劣云何。答此事繁廣不可備載。如別記說。三於如是下。明施好處地及施處中營具所須。按此中迴文。稍異梵本。梵本中云。於如是等所施之處。感備資生。令隨意用。其處悉是安隱無畏。無諸怨賊毛竪等怖。菩薩下同漢本。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地有多義。謂生成住持。不能分別等。一是生成義。喻無分別佛智生成人天二乘菩薩行果故。二三是持義。四無中分別義。五中持成義。六七八九是住持義。十是生成義。
  三結。
  四意可知。
  第四十八施僮僕中四。一施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二。先總顯。後供養下別辨。別辨中三。一明所施田。二以百千下所施物。三又皆下明感因。初中可知。次物中二。先明數量。後其諸下顯三業德能。文易。後感因中二。先辨其因是淨業。謂同行菩薩道以願力迴向諸善根所得。非是竊盜罪業所感故。後才雖明德能。然欲顯是淨業所感方有此能故。從感因判文。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約所施僮僕性調順。順主教命善事順宜等。於中。初願約性調順作益事。二約順主以事受持故命。三約一向歸主。四約勤順行事。五約勤事。六約受教不忘亦無違拒。七約於主信樂敬護。八約淨業所感施時不戀。亦約亡相。九約一向樂主無背捨心。十約信順教命行事。
  三結。
  四意可知。問以僮僕施他。還令作僮僕。何如放之從良善根迴向益。
  菩薩行海。無善不修。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