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20-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唐-慧苑-第144页

。正增益聞者。堪受義故。踊悅者。心清不濁故。踊悅有三種。一義大。踊悅為得義故。二說大。踊悅因此說大。得彼義故。又眾聞爾說分齊鳥跡喻之義生喜故。又聞許說因分難說故。生喜故。謂前敘意中二。先明觀方。後欲令下顯說頌意。前中二種。一觀十方佛。二觀十方菩薩。前中二種。一觀佛承力故。不敢違請故。示無我慢也。二十方皆觀示無漏也。後觀菩薩亦二種。一觀器堪聞不輕夢故。示無我慢。二十方皆觀示無漏心也。後說頌意中云重增踊悅深生正信者。顯眾先聞地名已生信喜。今說正地。顯眾堪聞故。重增信喜為得二大。生此信喜。一者義大。即所詮地義。此義深故名大義。義即是大。持業釋也。說大者。謂能詮教以所詮是大故。名說大。大之說故。有財釋也。
  後正顯頌中十二偈。分二。先七頌明義大。後五頌明說大。前中分五。初二頌總顯地微。二次二頌別顯微相。三次一頌舉例顯微。四次一頌寄對彰微。五後一頌引喻辨微。
  就初二頌中二。先明難知甚微。亦是說時甚微。後求見下明難得甚。微亦是證時甚微。前中二。初兩句總顯。後一句別辨。總中云微妙者。謂諸佛也。標果取因故。云如來大仙通。通是因。因即地。論云脩行此道。能到聖處故。大仙者。離染喻名世仙。蹔離染不得名大故。難可知者。彼微妙之道難說故。後別辨中云非念者。轉釋前難知謂非分別境界故。離諸念者。自體無念故。故聖道名甚微也。
  後難得甚微中二。先總顯。後無生下別辨。總云求見不可得者。難證得故。謂若有所求。則不證故。別中有四甚微。一無姤濁是觀行甚微。謂觀智中不雜無明故不同世間定也。二聰慧人智所行處是依止甚微。謂依佛智所證第一義處。菩薩地智依彼生故。此中約三智總別分別。總者通名見實諦智故。別謂加行勝解故。正體巧證本不生故。後得隨聞明了知故。三性淨恒寂然是清淨甚微。謂性自離惑。非先有後離故。上一不同外道不依智者。所行及六行伏惑執先有後離也。四無生亦無滅是功德甚微。謂此地智出世間故無生也。為不捨利益眾生非一往滅故無滅也。此不同二乘果人一往住涅槃故。
  二別顯微相中。二頌分二。初兩句明同相涅槃。後六句明不同相涅槃。相即體也。性淨涅槃空無相體一切諸法凡聖同故。方便淨涅槃。聖有凡無。因聖分得。果聖圓證。由同相故。凡聖一體。不同相故凡聖恒殊。二相非即離故。凡夫即佛而非佛。佛即凡夫而非凡就同相中。初句總顯。後向別辨。總云自性本空寂者謂此地智本來即如空寂為自體。與一切法同故。名為本空寂為本。本何空寂。因緣生法。此豈空寂。若不空寂無因緣故。空寂豈非所執性耶。所執執依他識。依他執遣。便識圓成實。不依他性識。所執終不滅故。無性攝論第五釋圓成性云。於依他起上。所執永無。顯真性故。此智豈是因緣生耶。因緣無生之所生故。無生生法豈非因緣耶。因緣豈非無生生耶。不識無生者。不識因緣故。後別辨中云無二亦無盡者。此顯總。顯中智空寂義。遠離地前菩薩三亂意空。一離損減謗空。二離異體空。三離滅盡空。初無二。顯離前二空。後亦無盡。顯離後一空。前中一以智空有無二故。智空不[得-彳]智有。故非損減。一以智空即智有。智有即智空。無二體故。非離異也。後一以智空是即有之空非即滅方空故。離滅盡故。論釋初不同兔角一向是無。二非智外別有空。三非轉烕。論經偈中加一有字。此無二中攝盡不相違也。寶性論中亦有此說故。彼第四云。此以何義。初發心菩薩起如是心。實有法斷烕。後時得涅槃。以是菩薩失空如來藏脩行。又復有人以空為有物我應得空。又生如是心。離色等法。別更有空。我應脩行。令得彼空。釋曰。二處三空。前後雖異。大意不殊。准釋可知。
  後六句明不同相中二。先總顯。後於諸下別辨。
  總中云解脫者。謂於三種雜染得遠離故。分別煩惱見道斷故。捨異生性得聖性故。
  別中二。初三字明所脫離染。後五句明能脫體。
  前中云於諸趣者。六趣也。惑為趣緣。業種趣因。生為趣果。六趣脩環。不出此三。此智離彼故云解脫。
  後明脫體中五句。即為五相。
  初云涅槃等者。此得平等相。謂觀世間與涅槃平等一性。非如二乘不知此理背世求出世。
  二次一句云非初等者。是斷惑相。謂此智斷惑三時非斷斷有斷不可斷故。論云非初非中後前中後取故。遠法師悞取此文。將為三時總具方成斷惑。一一各別。則不能斷故。釋云治必階漸。非定始終故。言非初中後。今謂不然。先定三時。後釋此文。言初中後者。有通有局。局謂一一地中所應斷惑。正斷唯在無間道中一剎那時。即於此時。說初中後。若依雜集說。十六心一一剎那經多時分故。彼第九云心剎那者。謂於所知境。智生究竟。名一剎那。非唯於本無今有生時名心剎那。何以故乃至於所知境。能知智生所究竟名一剎那。若約通論如集論說。地別四通。於中前三正是當地治惑因緣。後一勝進為後方便故。彼第五云。云何加行道。謂由此道。能捨煩惱。是名脩道中加行道。云何無間道。謂由此道。無間永斷煩惱。令無所餘。云何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