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滅故。名無行。若具應言無滅行。略不言故。以無淨行可脩起故。名無生行慧。實覺依此故。名不離。一云謂八地無生慧。是無功用行慧。慧任運應用名光。言禪善巧等者。謂三地菩薩脩厭行時。即於中。脩起善巧決定觀察智故。禪善巧者。得勝進禪故。決定者。於他四地。決定向故。觀察智者。是自在智慧。非從此後所生智故善巧。多聞謂於所聞法得即心自性。不由他悟之聞慧故。
五攝脩方便中二。初牒前起後。後日夜下正顯。
前中謂先為救度發大精進。今觀知已倍。於正法勤求脩習。修習即是此求法行。
後正顯中二。先明求法行。後菩薩如是下顯重法心成。前中十句。初云日夜等者。常勤求法。無怠慢故。二喜法者。不為妬勝喜他求故。三樂法者。自愛翫而問。非所伏他問故。四依法者。依大乘教。自求取正見。不忘失故。五隨法者。依讀誦隨文。不失次第故。六解法者。依為他說令解故。七順法者。依靜處思義。隨順觀順觀察故。八赴法者。依脩行定赴究竟故。九住法者。依出世間智住故。十行法者。依諸佛解脫法。隨順彼行故。此中求正法行。當求聞法。此初二句顯道勤行故。喜法已下顯正脩行故。餘如論釋。後明重法心成中二。先明能求法因。後如其所聞下顯所求行因。前中為重法。捨內外所有。略舉十事。於中。初二明捨外。後八明捨內。前中初一牒前起後。云由求法慇懃故無所惜。二不見下明世財易得法寶難遭。後八中。初一總句。結前捨外。顯後捨內故。云為求佛法能捨內外財。二無有恭敬及隔句云承事。明捨身行所作。三無有憍下明捨高大意故。四無有懃下明捨所應護者。謂眾生皆自護身。不欲受苦。今能受苦是捨其護也。五若聞一句下明重法心成。於聞少法。喜受相應。勝財多勝妙財所生喜受故。六若聞一偈下明寧聞少法而捨人中最勝王位樂受故。七若得一偈下明寧聞少法而捨天中最勝王位樂受故。八若有人下明求法能入滿三千界火及地獄中火受苦惱。是捨身命故。梵本中。六七兩事合為一事。八中文復少異故。彼云若聞一偈。未聞正法。獲得釋梵轉輪王位。多千劫住亦不能及。若有人來作如是言。我有正等覺句淨治菩薩行句。汝能投身大火坑者。當為汝說。復作是念。我為一句法故。設有火坑等三千界。尚從梵天而自投下。況彼小坑而不能入。設住一切地獄受苦。猶應求法。何況暫受人間小苦。梵漢有此不同。可知。此上聞偈句是聞教淨聞菩薩行是聞義。後明所求行因者。明依寂靜處思惟正觀故。
第三大段厭分中三。初牒前起後。二佛子是菩薩下正明厭體。三但隨順下明入禪等意。
初中謂聞說法意。次思所聞及念脩行。以不但口說。亦得淨故。梵本云非但口業能得清淨。此顯他因也。
二顯體中二。先據所住地。後即離下正顯。顯中二。初明四禪。後超一切下顯四空處中先以義料簡。後正釋文。義中二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
名中。先通。後別。通者小宗。大婆沙一百四十一云。問此四何緣說為靜慮。答靜謂寂靜。慮謂籌慮。此四地中定慧平等故。稱靜慮。餘隨有闕不得此名。此依主釋也。亦可從果為名。又婆沙八十云。以何義故名為靜慮。有作是說。以能斷結故。問諸無色定亦能斷結。應名靜慮。
答若定能斷不善無記二種結者。名為靜慮。諸無色定唯斷無記。非不善故。不名靜慮。復有說者。以能正觀。故名靜慮。問若爾欲界三摩地亦能正觀。應名靜慮。
答若三摩地具有定名定用。能正觀者。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雖有定名。而無定用。如泥椽樑有名無用。故非靜慮。如是說者。要具二義。方名靜慮。謂能斷結。及能正觀。欲界三摩地雖能正觀。不能斷結。謂無色定雖能斷結。不能正觀。故非靜慮。復次諸無色定有靜無慮。欲界三摩地有慮無靜。色定俱有。故名靜慮。靜謂等引。慮謂遍觀。故名靜慮。依大乘宗。意同正理。初復次釋。瑜伽三十三云。於一所緣繫念寂靜。而審思慮。故名靜慮。言別名者。瑜伽云依順次數說名為初。乃至第四。小宗正理。亦同此說。
二體性者。小乘宗中大婆沙第八十云。四種靜慮各以自地善染無覆無記五蘊為性。又彼一百四十一云。四靜慮體有二種。一脩得。二生得。脩得者。即彼地攝心一境性并助伴。即五蘊為性。生得者。隨地所繫餘五蘊為性。今大乘宗。大同婆沙。有生及定生即善染無記五蘊為性。善用有漏無漏五蘊為性。上來略顯二門竟。若廣分別。具如別章。
二釋文者。前四禪中。支類多少雖有異同。然皆勒為四義分別。一離障。二對治。三利益。四彼二所依。
初禪中。初云離欲等者。一離障也。謂離五欲故名離欲。斷十惡故名為離惡。除五蓋故名離不善法。如毗曇中說。若依成實。斷貪欲心名離欲。以離欲故亦捨殺等。名離惡不善法。智度云離五欲故名離欲。除五蓋故名離惡不善。又諸欲發惡行。隨極惡處名欲惡。違生善品故。或總謂欲界諸不善俱捨離故。雜集第八云。能斷欲界欲恚害等。二有覺有觀者。是脩對治。論云譬如振鈴。麤聲喻覺。細聲喻觀。新譯經論。名為尋伺。皆是惡慧為性。然麤細異。尋求伺察欲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