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20-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唐-慧苑-第244页

一相施。二遂求施。三不虗。四任須。五不著報。六無不應。七無不施。八離邊施。九不捨施。十亡相施。
  二有十種戒者。防十支故。於中。初七自分。後三約勝進。前中。初三律儀戒。次三攝善戒。於中。一過劣。二背小。三順大。後一攝眾生戒。巧撥毀禁。名為微細。後勝進中。亦三聚戒也。
  三有十種忍者。於順違境。欣耐受故。於中。初三耐怨害忍。忍他三業所惱故。次三安受苦忍。一捨卑小見。二捨命救物。三勿輕未知。後四諦察法忍。一見身如幻無苦故不嗔。二若見自他有犯報故。三見境非實故惑不隨起。四若有能所教別。則諸法有生故。
  四有十種精進者。順理勤策故。於中。初五明三業精進。一供事尊田。二讚佛說法。三有三種。一入出諸定。二離諸不實。三進趣佛智。六不空過精進。七滅惑精進。八智導精進。九平等精進。十示現八相度生精進。
  五有十種禪者。心一境性故。於中。初二約自他身。顯靜緣說。次二約處靜緣說。次二約心調寂以顯。次二覺悟定體。後二定用。上初五得定緣。次三定體性。後二定作用。又上八現法樂住禪。九利益眾生。十引發禪。
  六有十慧者。委細決擇故也。於中。初三解法。一解因惑果亦然。二解脫集。一緣至一法生多亦爾。如一色法十緣至時。其十法共集。各各不同。常知彼所集法。得緣變改。各各差別。如色既爾。聲香等一切法。當知亦然。三緣所起離有無。次四攝生慧。一亡見。二了幻。三讎對。四非耶小境。後三。一見相知性。於中。一見法身。二見如來藏性。三諸法實性。四見剎相盡。二持辨善巧利樂究竟。三得斷微細礙著究竟智。
  七有十種慈者。與樂意樂故。於中。一等攝心。二隨樂。三同體。四恒念。五令滅惑。六求佛果。七普照世。八遍救護。九證如法故。此不同常說。十無所緣證離生真性故。
  八有十種悲者。拔苦作意。於中。一救苦無侶。二代苦無度。三生難處。令不空聞故。四生善趣。令止放逸故。五為令發心故。多劫何便虗令發四生。六唯與他樂。七恩不求報。八離倒。九知法性淨。十知諸法如鳥跡以空為性。悲物不能了故。
  九有十種喜者。度物得喜起不離喜作意故。於中。一度自發心。二慶捨所有。三度化破戒人。四慶能忍使造惡人。五慶能捨身求法。六慶能欲樂樂法樂。七慶令眾生捨資生樂樂法樂。八慶敬養佛無厭。九慶他得定。十慶自順行菩薩道證佛定慧。
  十有十種捨者。心無戀著故。於中。一捨敬養。二於輕毀不瞋。三不為八法染。四於法器待時。於非器不嫌。五不求二乘因行果法。六恒遠順流。七不稱美乘厭生死。八遠離一功障菩薩道語。九小根已熟大根未熟待時化。十於菩薩結緣。菩薩成佛時彼方堪化。此亦待時故。十一菩薩於前二人平等無異故捨。上來明因行體性竟。
  第二有十種義下八十門。明造脩方便行。於中。初四十門明自分行。二從十種明足下四十門。顯勝進行。
  前中。初十義者。所証旨趣故。依前義以成行故。於中。一依教行故。二釋教故。三思理故。四寂滅故。五離言故。六世一性故。七諸法無故。八智契無性故。九無性究竟故。十依斷顯性故。
  二有十種法者。自性軌持成熟行故。於中。初一稱真說行故。次四離障法。次三離相法。後二對小成行。觀本來自性。一捨二乘無餘。烏波提者。此云有苦。准世親佛性論第三說。二乘不得無餘涅槃。以有三種餘。謂無明住地惑未斷故。無漏業未盡故。變易生死未捨故。此即惑業苦在故。名有苦涅槃。
  三有十種福德助道具。此皆成福之緣故。云助道具也。於中。一勸物發大心。二順脩十向。三以正慧教化。四悲心不倦。五能捨身財。六勤脩相好。七不輕小善。八不蔑小人。九敬養大人。十捨施廣大。
  四有十種智慧助道具者。成智因緣故云也。於中。一近真善友。不違教令。得智名具。下並准之。二調要順善。三念善覺惡。涅槃十八云。六念者。念佛法僧戒施天。六敬者。謂六和敬。身語意戒見行行亦有云施。有云學。謂身語意同。行慈同。菩薩戒同。正見同。學波羅蜜故。六堅者。本業上卷云。解行迴向十地等覺妙覺。釋曰。准此六堅。即明此經從十地已後至佛不思議法品已前中間諸品。並是等覺位也。承前諸德判十地已後諸品俱是十地勝進行。無等覺位者。正由不見此文及本業經故。此中今正是等覺位也。又此六堅。亦名六種性六忍六慧六觀。六堅。謂堅信。堅法。堅脩。堅順。堅覺也。六種性謂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六忍。謂信忍。法忍。脩忍。正忍。無垢忍。一切智忍。六慧。謂聞。思。修。無相。照寂。寂照。六觀。謂十住觀。十行觀。十迴向觀。十地觀。無相觀。一切種智觀。廣說如彼。十種智者已如前說。四捨世語論。遠小入大。樂能所證。為樂無厭足。五心專六度行。四種梵住者具顯如前十宮殿初說隨順明法者。隨問為通故。餘文可知。六已絕欲恚害三種覺故。了第一義諦心。餘文准知。七觀三科如幻焰等非斷常無生滅。八深信寂滅。九恒住止觀。生法平等。此彼性離。十見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