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皆悉歷位。頓教不歷。故合始終。以為漸教。二約化儀。圭山曰。菩提場初成正覺。不移其處。便興頓教。頓教之首。便是華嚴。自後乃至。滅度中間。每遇上根。即頓說真性。時處不同。皆名頓教。有數十部。又三七日後。往波羅奈仙人住處。而興漸教。漸之首。即是五比丘所問。四諦法輪中間三時五時。漸次而說。處所各別。終至法華涅槃。皆名漸教。三乘權實。部類尤多。此初義應知。
以始下二列釋二。初漸二。初釋二。初釋相。十地論二曰。漸者次第故。故楞下二引證。圭山曰。菴羅果生熟漸次。貞元曰。如菴羅果。漸熟非頓。
頓者下二頓二。初釋相。演奧曰。頓者揀漸為名。疾速之義。言說等如次教理行果。如諸記說。
故楞下二引證。約地位釋彼經義。如演義十四卷。以一等者。思益云。諸法正性不待等者。論云。離言說相。離心緣相。如淨等者。文云。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我等所解。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又寶等者。圓覺亦云。此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悟入。
三或下三或為三三。始開教會深密。復古記曰。約大乘初淺後深故。開為二會。深密者。以三時收漸教也。五時則於後開出法華涅槃常住妙典為四五時。今合五作三。第三時中。收經甚寬。又持法輪。義亦通也。深密經亦說真如妙有。弉師所尚。尚於堪然。今約經寬。略分教耳。釋曰。此得章意。若承探玄大經疏等者。即如起信論。演奧鈔曰。始分兩名。然有二說。一云。始則破相教分。則法相教。此約疏中文勢然也。二云。破相法相。各有兩名。此約清凉意也。應云。於中但說諸法皆空。未盡大乘法理。故名為始。有不成佛。故名為分。於中但說一切法相。未盡大乘法理。故名為始。有不成佛。故名為分。華嚴疏云。以深密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俱不成佛。合為一教。此既未盡大乘法理。故立為初。有不成佛。故名為分。問彼既分為第二第三。何故此中合為一教。答此且據皆說定性不成。又皆未盡理。故合為一。彼自約攝生寬狹等義。故分為云。故清凉云。深密對般若。更高一級。般若一向不說有五果回心。深密說定性者。不得菩提。不定性者。五果回心。名漸悟菩薩。(云云)終實教依所詮立名。依主釋。清凉曰。夫能詮教。皆從所詮以立。
依是下二依義引法皷三。初定義。依是義者。依漸中開二之義也。故彼下二引經。初問答示義。圭山曰。有餘者。餘義未了也。復次下引喻。諸佛下合顯可見。解云下三解釋。二教不同。復各有二。太一真如章云。終教門者。復有二種。一始二終。言始門者。則維摩經中。不二法門品。三十二菩薩顯不二法門者是。言終門者。則不二法門品。文殊所顯不二者是。其始終兩門。並具無分別教義空有二門。始教門者。復有二種。一始二終。言始門者。如百法明門論。六種無為。屬一切法。攝人法二空。方入空攝。得知真如。不及二空。二空為上。此門亦通分別無分別教義。言終門者。如維摩經弟子品內。為迦旃延說。不生不滅。是無常義等。又金剛般若經。微塵即非微塵等。又依對法論。開六無為。成八無為。三種真如。則屬無為攝。得知真如。成無為上。此初教始終。並通分別無分別教義。無分別義者。謂證真如。無分別教者。謂此觀意言。無分別境語。大乘言教故。分別教義者。謂教義則空故。今初教門中真如。但是空義。不同終教。
又起下三約理。引起信問。此與彼疏不同如何。答不雜任放二辨。思之。
此約下三示意結指。言法義者。攝論說法人及法義。法謂色受等眼耳等。人謂信行法行等。法謂修多羅祇夜等。義謂十二部經所顯諸義。又法謂眼等。人謂我眾生等。法謂十二部正教。義謂十二部正教義。
二以下二以理開宗二。初標。俊法師曰。小乘諸師。本是上座大眾二部。展轉分支。成二十部。然久遠流傳。但有五部。一摩訶僧祇部。應著黃衣。二法藏部。弘四分律赤衣。三一切有部。皂衣。四飲光部。木蘭衣。五化地部。五分律主。著青衣。舍利弗問經說。如是五部。雖各別異。而皆不妨諸佛法界及大涅槃大眾部。其味停正。餘部如被添水。諸天餘之。但飲其露。弃於水去。人間飲之。水露俱進。或時消疾。或時成病。其讀誦者。亦復如是。多智慧人。能取能捨。諸愚癡人。不能分別。故文殊問經云。十八及本二。皆從大乘出無。是亦無非我說未來起。以義相從。合二十部。兼諸大乘。為十宗也。
一我下二列十。初我法俱有宗二。初標。小乘下二釋。清凉曰。犢子部等。餘四部。謂此計中。總有五全。或一小分。言五部全者。一犢子部。二法上。三賢胄。四正量。五密林山。故總為五部同計。言一少分者。泰師云。更等取經部中根本經部。不等末經部。以本經部亦執有勝義。我非即非離。即計菩薩出離生死。故名勝義。然此一部諸部論師。共推不受。呼為附佛法外道。以諸外道所計雖殊。皆立我故。二法有我無宗。清凉曰。言等者。等取餘二部。半謂此計都有三全一少分。一一切有部。二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