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招三界異熟業種。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愛果業。二諸不善即是能招非愛果。業隨二有支所熏成種令異熟果善惡趣別故。論頌云。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此能引業即諸業習氣。若無業種不招苦樂。如種無田終不生芽。故此名言由業引起方受當來異熟之果。異熟等者孔目云所熏一切種子。阿賴耶識亦名異熟識亦名阿陀那識。以能積集諸習氣故。習氣者謂由現行薀等令彼種子皆得增益。一切種子識者謂能生蘊等。諸法種子所積集故。阿賴耶識者謂能攝藏諸法種子故。又諸有情取為我故。異熟識者先業所生故。為諸法依者以賴耶是根本依故。諸識通依不唯七識。心所等法皆依此故。故云諸法依也。
【科】方便漸漸引向真理。故說薰等悉皆即空。如解深密經云。若菩薩於內於外不見藏性不見薰習。不見阿賴耶不見阿賴耶識。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若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薩。如來齊此建立一切心意識秘密善巧。瑜伽中亦同此說。
方便等者。孔目曰。理體辨成就。又云。當知阿賴耶識欲成就者會須通如來藏始可得成堅實依止。若但取其生滅相識即同七法不住。非究竟依也。彼就究竟歸如來藏。此約初教。故云漸漸引向真理。乃至但云悉皆即空。如解下若菩薩者。梁攝論云。由此心識微細境界所攝故。不為聲聞二乘說。為諸菩薩說。應有勝位為得一切智故佛為說。何以故。若離此智得無上菩提者無有是處。若菩薩於內外各別。不見阿陀那阿陀那識阿賴耶阿賴耶識者。此皆藏識之別名重言。阿賴耶阿賴耶識約能所藏義。阿陀那阿陀那識謂能數數令生相續持諸根等令不壞故。又能積集一切法習氣故。清涼云。阿賴那此云藏識。能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見愛等執藏以為自內我故。此名唯在異生有學。阿陀那此云執持。執持種子及色根故。此名通一切位。此二即心之別名。論主意明心含染淨。雙舉二名釋一心義。其義云何若有我執則成阿賴。若我執亡則捨賴耶名唯阿陀那。持無漏種則妄心斯滅真心顯現。故偈云。心若滅者生死盡即妄滅也。非心體滅而言菩薩。菩薩者揀非聲聞菩薩緣覺菩薩。如來下如來不齊法住智建立心意識也。瑜伽云。如是菩薩離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於心意識秘密善巧。然諸如來不齊於此。施設心意識等廣如唯識章具出。
【科】解云既齊此不見等處。為立心意等善巧故。是故所立賴耶生滅等相皆是密意。不令如言而取故會歸真也。
是故下即前相成就從業等生滅相也。皆是下孔目曰但於生死之中辨因果相生道理。並是轉理門無真實理。故云會歸真理明即空也。始教有二門。相成就當於始門。理成就義當終門。
【科】若依終教於此賴耶識得理事融通二分義。
若依等者以此教中說如來藏不守自性。隨緣成阿賴耶或名阿梨耶但梵音楚夏耳。阿賴耶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無斷絕等。勝鬘云不染而染染而不染等。稜伽云。以七識染法為生滅。以如來藏淨法為不生滅。此二和合為阿梨耶識。故得理事融通也。
【科】故論但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梨耶識。
不生滅者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動作生滅不相離故故云和合。非一非異者真如全體動故心與生滅非異。而恒不變真性故與生滅不一。此生滅不生滅即之義不一。離之心不異。目此二義。不二之心名阿賴耶識。
【科】以許真如隨薰和合成此本識。不同前教業等種生。
孔目云。隨熏梨耶具四德方堪受熏。一堅謂理實故堅。二無記義方得受熏。何以故。無記者即是無分別義。如來藏中方有此法。三可熏者唯如來藏不守自性。隨諸法緣起成似義故是可熏。四與能熏相應者唯如來藏有應諸法義。餘法即無。何以故。以不守自性故。然能熏亦有四義。一者淨法名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為無明。三者妄心名為業識。四者妄境界。所謂六塵熏習義者。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等。清涼云。今法性宗亦七識等而為能熏。八識為所熏。其第八識中以如來藏隨緣成立。含有生滅不生滅義故熏第八即熏真如。相宗所熏四義。一堅住性。若法始終一類相續。能持習氣乃是所熏。二無記性。若法平等無所違逆。能受習氣乃是所熏。三可熏性。若法自在性非堅密。能容習氣乃是所熏。四與能熏共和合性。若與能熏同時同處不即不離乃是所熏。能熏亦有四義。一有生滅。二有勝用。三有增減。四與所熏和合而轉。但彼相宗賴耶唯是生滅。是故所熏第三能熏第一正揀無為非能所熏。即不熏如來藏。遂成兩宗不同。備如問明鈔。不同下揀前生滅識也。
【科】故楞伽云。如來藏為無始惡習所薰。名為識藏。又云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又云如來藏名阿賴耶識而與無明七識俱。又起信云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成染心等。如是非一。
如來藏即所薰也。惡習能熏七轉識也。藏識第八異名。密嚴經云。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識海常住。藏即賴耶識。此明守權拒實訶為惡慧。又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