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32-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华严宗-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宋-师会-第39页

見道時即永斷前所伏故是以得彼果也。
  此由利根超證之人入見道時匪唯頓斷三界見惑亦斷欲界六品修惑名倍離欲證斯陀含果此云一來謂一來人間一往天上也。
  【科】三若已離欲人入真見道兼斷九品得不還果。
  從具縛凡夫兼能進修欲界九品修惑俱盡證阿那含果此云不還不還來欲界受生也。
  【科】如瑜伽說入見道果者有其三種隨其所應證三果故。
  通指前三類人斷分別惑也但與今章小有不次。
  【科】次斷俱生者第六識俱生九地各有九品。
  意識通迷十使謂分別俱生今斷俱生三界九地各有九品分上中下九九八十一品也。
  【科】又進修道人有其二種一漸出離者斷欲界九品中前六品盡得一來果斷九品盡得不還果斷上二界盡得阿羅漢果。
  謂斷欲界俱生修惑前五品得二果向斷六品盡得二果斷八品修惑得三果向斷九品盡得三果斷上二界七十一品得四果向斷七十二品盡得四果。
  【科】二頓出離者得初果已即頓斷三界漸除九品即得阿羅漢果更無餘果。
  從初果現身頓成羅漢。
  【科】何者以彼欲界九品修惑及上二界總三種九品各初一品一時頓斷故云頓斷三界竪論九品一一別斷故云漸除也。
  謂三界九地修惑纔斷欲界一品上色界無色界各一品同時齊斷故云頓斷後二三品等一一別斷故云漸除地地皆起一無間道斷惑一解脫道證真也。
  【科】若爾何故有漸斷者以於三界法不能頓緣故。
  徵詰所由謂根劣不能頓緣三界故。
  【科】對法論云頓出離者謂入諦現觀已依止未至定發出世道頓斷三界一切煩惱品品別斷唯立二果謂預流果及阿羅漢果乃至廣引指瑞經等如彼說。
  依止未至定者梵語禪那此云靜慮由此寂靜能審慮故即依止未至定起無漏智能斷三界九地八十一品煩惱餘八地即除此未至定外所起無漏道名中間禪謂諸禪定以具支不具支止觀均不均有差別故問若心一境性是靜慮體依何相立初二三四答云初尋伺喜樂後漸離前支謂尋伺喜樂建立為初漸離前支立二三四離伺有喜樂立第二禪若離伺喜唯樂立第三禪若兼離前三種則立第四禪同一境性分為四種已見道所斷分別煩惱進斷修道俱生煩惱遂證四果。
  【科】其末那煩惱行相微細前漸頓二人皆與非想地惑一時頓斷。
  非想地即無色界第四地也其七識恒行無明至佛地方盡。
  【科】故瑜伽云末那相應任運煩惱唯與非想處共斷故一時頓斷非如餘惑漸次而斷故也。
  【科】問何故前愚法二乘無頓出離此中有耶答為顯前劣故此超過愚法二乘無此勝智顯彼教劣方便漸引起彼勝欲令捨小從大故作此說其論末那惑滅小乘無者亦准此知此謂二乘斷煩惱障。
  拆玄云問還許得初果已超二證三否得二果已超三證四否答依大乘亦許此義今依小乘不爾為得初果已欲擬進斷三界修惑時必須依地九品次第而斷斷惑既有次第得果亦然末那此云染污意孔目引攝論云舉六過失證有末那一若無末那即意識與五識相似不成過等若有末那即有六德小乘但有六識即無末那顯彼教劣也。
  【科】其所知障諸趣寂者入無餘時一時皆斷唯此非擇滅也。
  斷所知障故入無餘者揀異前三果有餘涅槃擇滅無餘諸趣寂者一時俱斷所知障故不同俱解脫人分有所斷非擇滅者入無餘時證非擇滅無為也。
  【科】其餘一切有斷不斷惠解脫人不斷俱解脫人分有所斷謂八解脫障不染無知修八勝解所對治故如瑜伽說。
  惠解脫阿羅漢已解脫煩惱障未解脫定障俱分解脫阿羅漢已解脫煩惱障及解脫定障對法論惠解脫補特伽羅者謂已盡諸漏而未具證八解脫定唯斷煩惱障故俱分解脫補特伽羅者謂已斷諸漏及具證解脫定由煩惱障及定障俱得解脫故八解脫即所知障境解脫不染無知無知有二一染污無知能招生死故曰染污於境不了故曰無知二不染污無知不招生死故曰不染污於一切種冥然故曰無知即界內外迷事之惑修八勝解脫者孔目云八解脫亦名背捨解脫者謂一內有色外觀色二內無色外觀色三淨身證解脫處四空處五識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想處八想受滅身證位初三背煩惱名解脫次四背下地名解脫後一背有緣心名解脫又八解脫者今解不同小乘大乘經意觀色知空無礙成色是此文意初解脫捨染相色第二者捨色心第三者成色無礙第四者捨空心第五者捨取識想第六者去少識想第七者去取定想第八者去成定取捨不自在等。
  【科】又諸解脫由所知障解脫所顯由聲聞及緣覺等於所知障心得解脫故。
  言所知障所知非障是障障所知故障是根本無明能障此理理體非障云心解脫惠解脫正明脫二障也解脫之言是虗語若不指心指惠何法解脫但云煩惱障解脫者未指的顯出所法體今云障心障惠令不解脫然二障約心約境雖分麤細之異二障種子俱至佛地方盡故得二俱互障也。
  【科】當知此始教為引愚法漸向大故安立此教深勝於彼故所知障亦許分斷。
  【科】然上所斷不同愚法以彼唯斷煩惱得故此則不爾斷種子故。
  但揀大小乘異小乘則觀上下八諦苦法智忍等十六心八忍名無間道能斷八諦下迷理惑得此八忍不被惑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