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故非總也別在總外故非別也思之可解。
【科】問若不別者有何過耶答有斷常過若無別者即無別椽瓦無別椽瓦故即不成總舍故是斷也若無別椽瓦等以而有總舍者無因有舍故是常也。
古本云故是斷也今云此字誤。
【科】第三同相者椽等諸緣和合作舍不相違故能名舍緣非作餘物故名同相也。
【科】問此與總相何別耶答總相唯望一舍說今此同相約椽等諸緣雖體各別成力義齊故名同相也。
【科】問若不同者有何過耶答若不同者有斷常過也何者若不同者椽等諸緣互相違背不同作舍舍不得有故是斷也若相違不作舍而執有舍者無因有舍故是常也。
【科】第四異相者椽等諸緣隨自形類相差別故。
【科】問若異者應不同耶答只由異故所以同耳若不異者椽既丈二瓦應亦爾壞本緣法故失前齊同成舍義也今既舍成同名緣者當知異也。
【科】問此與別相有何異耶答前別相者但椽等諸緣別於一舍故說別相今異相者椽等諸緣迭互相望各各異故也。
【科】問若不異者有何過耶答有斷常過也何者若不異者瓦即同椽又二壞本緣法不成舍故是斷若壞緣不成舍而執有舍者舍無因故是常也。
【科】第五成相者由此諸緣舍義成故由成舍故椽等名緣若不爾者二俱不成今現得成故知成相耳。
【科】問現見椽等諸緣各住自法本不作舍何因得有舍義成耶答只由椽等諸緣不作故舍義得成所以然者若椽作舍去即失本椽法故舍義不得成今由不作故椽等諸緣現前由此現前故舍義得成矣又若不作舍緣等不名緣今既得緣名明知定作舍。
即失本緣法古本與演義皆緣字今椽字誤。
【科】問若不成者有何失答有斷常過何者舍本依椽等諸緣成今既並不作不得有舍故是斷也本以成舍名為椽今既不作舍故即無椽亦是斷若不成者舍無因有故是常也又椽不作舍得椽名者亦是常也。
【科】第六壞相者椽等諸緣各住自法本不作故。
【科】問現見椽等諸緣作舍成就何故乃說本不作耶答只由不作舍法得成若作舍去不住自法者舍義即不成何以故作去失法舍不成故今既舍成明知不作也。
古本云不住自法者今云有字又作去失本法今脫本字。
【科】問若作去有何失答有斷常二失若言椽作去即失椽法失椽法故舍即無緣不得有故是斷也若失椽法而有舍者無緣有故是常也。
此上文顯但曉緣起相由諸緣各異互徧相資俱存無礙等自然造入。
【科】又總即一舍別即諸緣同即互不相違異即諸緣各別成即諸緣辨果壞即各住自法乃為頌曰。
一即具多名總相 多即非一是別相 多類自同成於總 各體別異顯於同 一多緣起理妙成 壞住自法常不作 唯智境界非事識 以此方便會一乘
清凉云總則攬別而成別則分總為別同則別別帶總異則別別互乖成則雙攬同異方成若無異相總不成故如舍椽梁總皆相似終不成舍壞則唯別各住自性故此三對歷然不同孔目云依六相總別義即是一乘隨相行布義即是三乘此約教分說又云若欲識華嚴無盡教義者當依六相因陀羅微細智及陀羅尼自在法智知以此方便會一乘者欲識別教一乘當以六相十玄作入法方便也文類云華嚴六相頌終南山儼尊者述義分齊中承用賢首自云具錄和尚徵言勒成義紀今云復古者以先師專用搜探二玄孔目問答等解釋前代諸師作記全不體其本故多註誤可堂和尚乾道丙成譔此記文至斷惑分齊第二斷惑得果偶疾而終不復畢矣自茲以下門人善喜用讀其後以全部帙庶廣流通。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卷第三(之下)(終)
慶元丁巳四年立夏日 比丘善憙
施財刊板比丘 惠淨 敬書
五教章奧書
延應元年(己亥)五月十二日於西山栂尾之禪房依兩三人之慇懃勸進拭老眼加假名之點了大旨以古來點為本少少私有交加之點矣後賢必可糺定矣 喜海
復古記奧書
建保四年二月四日於高山寺草菴以新渡御本如形書寫畢 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