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54-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华严宗-注同教问答-宋-师会-第4页

二無三非泯二乎。問曰。同彼頓實。安知合彼為同教耶。答。祖云下同同教。釋此言也。如次引云(演義四十四。鈔十門唯心中文也)。
  又曰。不辨圓融具德事事無礙。故非別教(連次前文)。
  評曰。揀非別教也。既非別即同明矣。不亦即終頓非別乎(若約總[(冰-水+〡)*又]諸教。如圓教中有小乘戒善四諦因緣。有始教中十地十如八識四智。有終教中事理無礙。有頓教中言思斯絕等。如海有百川之水。此則[(冰-水+〡)*又]前四教也。清凉曰。圓必攝四。圭山亦曰。圓教攝於前四。若約總揀諸教者。如小乘唯人空自利。始教五性。三乘終教。不說德用。該[(冰-水+〡)*又]頓教。一向事理雙絕。清涼曰。如彼百川不同鹹味。此則揀前四教也。是知揀則揀前四教。[(冰-水+〡)*又]則[(冰-水+〡)*又]前四教。且祖師揀[(冰-水+〡)*又]之義。煥若臨鏡。又何惑哉)。
  又曰。而別教中有一性一相。事理無礙。言思斯絕。同彼二教(連次前文)。
  評曰。此示能同。即別教中。彰其無礙也。(貞元云。由彰其無礙皆別教也)非別有同教同彼也。今能所同義。不同昔人。可深體之。(昔謂。自有能同同教。同彼二教。今謂能同乃別教中理事無礙。同彼二教也)良以同彼。故取之也。義如下引。問信滿成佛行布十地。同前諸教能同名同。豈非同教同彼耶。答。彼約一乘同三乘方便。引彼令捨權入實。不待該而是圓。(此問答乃教章行位差別中文也。章云。以此經中安立諸位有二善巧。一約相就門。分位前後。寄同三乘。引彼方便。是同教也。二約體就法。前後相入。圓融自在。異彼三乘。是別教也。若自別教。即不依位成。今即一乘。寄同三乘。引彼方便。以本非江水。故不待入。本非不融。故不待該也)今約所詮事理無礙。是一該取二教所詮。入圓成此彰其無礙。(既該取二教入圓。為圓中同教。非離之之存泯也)如浩然氣。(孟子云。我〔之〕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同雌雄風。(宋玉風賦云。大王之風所謂雄風也。庶人之風所謂雌風也)總斯二風以為一氣。浩然之外無別雌雄。雌雄之外寧有浩然。事理無礙。同存絕即泯。總斯存泯為事理無礙。道理亦爾。豈二事理無礙分能所耶。章家約引權機。此文該取偏法。機教相須。宛然凾蓋。然皆別教一乘同前教耳(雖有約機約法不同。然皆圓別一乘。同彼諸教也)。
  又通難曰。以別該同。皆圓教攝。(玄談義理分齊之文)鈔曰。猶彼江水入海亦鹹(演義第七云。謂有難言。既同頓同實。何異頓實。故此通云。即此同中必有別義。如事理無礙。必有事事無礙耳。猶彼江水入海亦鹹)。
  評曰。既俟別該即偏教之終頓。非能同別教也。又言。江水入海非自海水。即終頓為此之理事無礙明矣。指圓教攝。(玄文云。十善五戒亦圓教攝)即總取雙絕雙存圓教中同教也。當知。該之之終頓。非離之之終頓。入海之江水。非未入之水矣。開為終頓。則各得存絕即泯之一門。該而合之。則具得存絕即泯同時。全入之事理無礙門也。(清涼曰。若總取雙絕雙存。亦圓教中同教義也)即所謂同教一乘之義理分齊。同教之極致也。豈別有事理無礙同彼事理無礙乎。若本與同之圓。豈可復言圓教攝也(若本海中之水。何待入海方鹹。是知未入海之江水。須俟決流而趣。然後同味也)。
  又曰。圓教有二。一同教。二別教。別即不共。不共頓實。同教者。同頓同實。若下同同教一乘等。(大疏十四之上。列十門唯心云。上之十門。初一小教。次三涉權。次三就實。後三約圓中不共。若下同諸乘。通十無礙。演義四十四云。上之十門下。約教分別。即具五教。涉權。是始教。就實通二。一即終教。終教亦名實教故。其攝相歸性。亦通頓教。以後三教皆同一乘。並揀於權。故頓亦名實。後三圓融即是圓教。而言不共者。圓教有二。一同教。二別教。別即不共。不共頓實故。二同教者。同頓同實故。今顯是別教。故云不共。若下同諸乘下。約融通說。若下同同教一乘。即[(冰-水+〡)*又]次三。就實。若同於三乘。亦[(冰-水+〡)*又]前四。以其圓教。如海包含。無不具故)。
  評曰。既言下同同教一乘。則收次三門唯識。則同教一乘是。終頓何不得稱此名耶。既曰收之。是海具之江水。不同長江也。然海中江乃收長江同味耳。別教同彼言下同也。
  又曰。若同三乘亦收前四。自注云。乃前四門唯識。非四教也(連次前文)。
  評曰。別教一乘下同諸乘。既不所同是三。能同亦三。當知。別教下同終頓。不應便非是圓。却俟該而入圓也(有謂。能同是同教。同彼終頓。非別教下同終頓。今以下同三乘例難云。既不所同是三。能同亦三。明知能同終頓。不應便非是別。祖云。海中百川。滴滴皆具十德。復何疑哉)。
  以本非江水故不待入。本非不融故不待該。蓋後三教並揀於權合為一實。皆是一乘。開即為二。謂同別也。(貞元一之上)有開之之終頓。非圓中之同。(乃離之之存泯也)今將合之入圓。故說該耳。(該取終頓。即圓中同也)而鈔又曰。如海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