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9-戒律宗

16-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戒律宗-律宗新学名句-宋-惟显-第13页

>  一家生二買得三抄得四他與五自來。
卑姓有五(本律)
  一拘湊二拘尸婆蘇晝三迦葉四阿提梨夜五婆羅墯。
單五百年(母論)
  一初百年解脫堅固二二百年禪定堅固三三百年持戒堅固四四百年多聞堅固五五百年布施堅固。
五兵
  一戈二殳三戟四酋矛五夷矛。
丈夫五病(羯磨)
  一癩二癕疽三白癩四乾痟五顛狂。
非女五病(羯磨)
  一二根二道合三道小四常漏便利五涕唾常出。
五不正食
  一枝二葉三花四果五細末磨食。
一念之惡能開五不善門(佛本行經)
  一惡能燒人善根二從惡更起惡三為聖人所訶四退失道果五死入惡道。
五敷具
  一蠶緜二黑毛三白毛四減六年五不揲坐具。
掃佛地得五福(無垢清信女問經)
  一自心清淨他人見已亦生淨心二為他愛三天心歡喜四集端正業五命終生善道。
五分法身
  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脫五解脫知見。
五篇罪
  一波羅夷二僧殘三波逸提四提舍尼五突吉羅。
五方正色
  一青二黃三赤四白五黑。
五方間色
  一緋二紅三紫四綠五碧。
入眾五法(四分)
  一修慈愍物二謙下自卑三善知坐處四說於法語五見過修默。
入俗舍五法(毗尼母論)
  一入時語小二斂身口意三攝心卑恭而行四收攝諸根五威儀庠序生善。
請依止須具五法(僧祗)
  一愛念二恭敬三慚四愧五樂住。
二種五法與人依止(增一)
  一言善哉二言好三言起四言去五言與依止一若言能二若言可三若言是四言善自修行五言不放逸。
五法與看病人衣物
  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二不惡賤病人大小便唾吐三有慈愍心不為衣物四能經理湯藥至死若差五能為病者說法。
受戒多歲不知五法盡形依止(十誦)
  一者不知犯二者不知不犯三者不知輕四者不知重五者不誦廣戒。
三千威儀事師二種五法
  一旦往問訊二師呼即著袈裟往不單身三當掃地具澡水拂拭床蓆四若有所作若出入行止當報五受經問解得不得不應有恐意一當數往二至戶當三彈指三入當頭面禮四長跪問消息五當還向戶出。
為在家人作師二種五法(毗尼母論)
  一非親舊不往返二不求形勢料理檀越家業三不共竊語令家中生疑四不教良時吉日祠祀鬼神五不過度所求一不應檀越舍止住二不繫心貪利三為別別說法等四不與共娛樂五不用不常欲相見。
母論能諫之人五法不須受
  一無慚愧二不廣學三常覓人過四喜闘諍五欲捨道。
世間五寶難得(四分)
  一值佛出世二聞佛說法三聞而解之四如法而行五得信樂心。
梵語五翻(續高僧傳)
  一祕密故二多含故三此方無故四順古故五生善故。
五無間業(成論)
  一趣異無間捨身生報故二受苦無間中無樂故三時無間定一劫故四命無間中不絕故五形無間皆徧滿故。
像法時有五滅法(十誦)
  一比丘小得心已便謂己聖二白衣生天出家人入地獄三有人捨世間業而出家破戒四破戒多人佐助五乃至羅漢亦被打罵。
經行五益(四分)
  一堪遠行二能思惟三少病四消飲食五得定久住。
昔人五藥對五篇(資持)
  一滅擯二僧法懺三對首三說四對首一說五責心悔。
涅槃經羅剎乞浮囊五喻
  一全乞喻犯四重二乞半許喻犯僧殘三乞少許喻犯蘭四乞指許喻犯提舍五乞微塵許喻犯吉。
五欲(亦名五塵)
  一色欲二聲欲三香欲四味欲五觸欲。
五利使(使以驅役為義)
  一身見(於五陰中妄計為身)二邊見(互執一邊總六十二)三邪見(撥無因果斷滅善根)四戒取(於非戒中謬取為戒)五見取(謬計非法生心而取)。
安居五利(事鈔)
  一畜長財二離衣宿三背請四別眾五食前食後至他家。
佛行房五利(僧祗)
  一我諸弟子不著有為事二不著世俗言論三不著睡眠妨行道四看諸病人五為年少出家見佛威儀起歡喜心。
五力
  一信力二精進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
資持五例
  一定宗二辨教三敘引用四明破立五示闕疑。
六位羯磨受戒
  一中國十人二邊方五人三尼中二十人四尼中義立十人五小年曾嫁六遣信。
受欲六緣(事鈔)
  一佛二法三僧四塔五看病六病人。
歸命三寶六義(戒疏)
  一荷恩二加護三生信四表敬五顯勝六開眾生佛法僧念。
寶有六義(寶性論)
  一希有義世寶貧窮所無三寶薄福不遇二離垢義世寶體無瑕穢三寶絕離諸漏三勢力義世寶除貧去毒三寶六通難思四莊嚴義世寶嚴身令好三寶能嚴法身五最勝義世寶諸物中勝三寶諸有無上六不改義世寶鍊磨不變三寶八法不動。
詩有六義(毛詩序)
  一風(刺上化下)二賦(布義)三比(取義)四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