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9-戒律宗

17-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戒律宗-律宗问答--俊艿-第6页

乘但問五逆不問二逆然則問遮不全豈可發戒耶。
  答決所發體即是圓體此准佛言何關遮難事耶。
  四期願相違難難曰白四即盡形圓宗乃盡未來若口唱盡形法心期未來際豈非還同虗誑罪哉若爾不兩得乎。
  答業疏中大師自問自答其義甚明又虗誑罪者且如勝鬘夫人指毗尼即大乘學容未聞吾佛結彼虗誑之罪。
  五作法相違難難曰受戒作法大小不同受依大受大依小受小豈可妄用乎設小中尚有異不妄通用如彼加衣捨僧祇取十誦等也何況大乘受戒不用三聚羯磨而用小乘法發圓體則如彼下官勳望大臣位寧可得乎。
  答今白四而發圓體者正猶下官而望大位既知此意尚可疑耶。
  六徵求發體難難曰言發圓體者為形俱並發為相即發若言即發今應反問言即發者為理即為事即若言理即此義不然以受戒作法不涉理談若言事即二非與心體形俱與未來十師與一人白四與三聚並相違法也今其即相如何若云單發圓體資持記云為扶本宗驗知本宗亦有焉。
  答體只是一約開決論點二非等即是心體也。
  七受隨相違難難曰隨行持護必依受體未審今隨何體而行護耶若云俱護如燒身臂指捉畜二寶大乘得福小乘犯罪酤酒毀菩薩得罪聲聞即輕如此持犯輕重千差如何通會兩方免過若云但依小乘圓體既發若不持護豈非相違體耶若違體而依別而依別行護則是受隨相違之失也例如義淨受體四分隨行有部。
  答雖發圓體及隨行中且依小乘若受三聚之後當大等持卻當隨大行護以定持犯涅槃中於小乘戒外更制諸戒極分明也。
  八結罪相違難難曰圓教瞥爾四分重緣分齊各別不可相亂若重緣結則違圓教若瞥爾結後末學律還成無用何者律中之要莫過持犯今既不用何勞學耶。
  答受菩薩戒後方約瞥爾而結若持犯相狀並如律中故涅槃中其旨甚明。
  九懺罪相違難難曰若懺罪時直作大乘懺時可滅犯戒罪耶若云然祖師不許之故立六聚懺法若云不然體是大乘罪亦依大懺而可滅者乎為亦發大乘心作六聚懺而滅業道也若云亦滅祖師亦不許故更立三觀若云不滅違汝立義彼受戒則云發大乘心故故於壇上即發圓體今懺法亦應例云發大乘心故作律懺即滅業道而何云不滅耶又何故一是圓一不圓耶。
  答體雖是圓懺則須別業疏所明大乘事懺尚不滅業況發大心而用小懺能滅業道哉。
  十教興無據難難曰所言受小法即發圓體者據在何耶如彼善戒經為得後菩薩戒先發大乘心發五十具而為方便全不曾云受五十具即發圓體故祖師亦順經戒云受菩薩戒必假七眾戒為前方便乃得大戒或云為成三聚或云意在後也而不言受小即是乎若准多論樂上品發心者此義不然彼是小教中共二乘菩薩戒耳或是應以上品發心小戒為後菩薩戒方便爾何謂以之直是耶若云指彼即是圓宗諸部律中亦說三乘發心亦應是圓歟若爾非唯大小顛倒亦是四分分通之義何獨乎若指勝鬘大論此亦不然彼但說顯大乘徧學未說大小受法儀式故祖師又引法華十方佛土唯有一乘則約開顯而示行者所歸而矣豈曾於此即發體乎諸義有文據發明祖意矣。
  答瓔珞經云一切凡聖戒皆以心為體今依涅槃開決此心既大此體遂大若勝鬘法華等並歸傍攝義見釋文。
第四圓宗所依疑
問曰依何經論云此圓教耶若云依法華涅槃開顯而立者夫三宗戒體正出業疏而往尋彼圓宗一章於前後文全不見說依開顯立但至總屬文方引法華今知所歸爾何謂以此為圓教所依耶若云依四分律此大亂教門何者如來教法有大有小有制有化以律為制經論是化以三藏為小摩訶衍是大乘也且卻問言今四分律為制為化為大為小若云非化非大是制是小者制教但明事相持犯小化不通圓宗之談若爾四分立圓義在何耶況四分一律於何處說圓教唯識之名義耶若云五義分通者不然以彼即是當了分通之義故若以彼為圓宗何須更立空宗體耶是以撿圓宗章都不見說四分律立圓教體乎故正出體云於本藏識成善種子所言藏識名義從何而得耶若爾畢依何經論立圓教名義耶。
  答今昔分之今圓則涅槃扶律談常終窮顯性昔圓則法華第二意開顯及勝鬘等經在昔圓則為傍於今圓則為正傍正雖分今昔無殊備見釋圓戒體文請試讀耶。
第五一心三觀疑
問曰唯識所入三性觀為一心圓觀為次第觀歟若云次第觀唯識觀既是圓人所行豈可次第偏觀乎故歸敬儀中或云隨其發足必約兩緣或云初後心齊或云真俗並觀業疏即云觀中緣此諸文豈非初心圓觀耶若云一心圓觀者大違本論何者彼文四位唯識修相各別似真不同初以似法似義入分別性次以四尋伺入依他性後以實智入真實性方乃緣中入地證真爾前二觀自然具足矣是知本論三觀次第全無初心圓修之義若云祖師立義恐失本寄乎又南山自引唯識四位凡聖通學而雖通他難難實未知何者唯識觀自有三種謂空有真實也他人難唯識即是中道唯識非謂凡夫所修願樂空有唯識唯識名同其體不一空有唯識本破地前於願樂位修何怪伏請明斷文義一轍。
  答用觀則一心圓觀斷證則三性次第。
第六唯識通四位疑
問若云通四位繩智既滅入真實觀則但通達真如理境於唯識智滅而不起故論云唯識者為名能觀為名所觀耶。
  答唯識實通四位繩智雖滅麻智猶在請觀歸敬積空方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