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9-戒律宗

34-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戒律宗-沙弥律仪要略述义-清-书玉-第28页

人之事。不可負其所託。若私拆。及與人看。破露他事。損德招愆。行護云。即外來書信。亦不得與師同閱。余丁未春。在華山侍寮。和尚看書。余傍遠盼。本師回顧斥。曰。去跪香。今日之規訓。他日之模範也。至今膝痛未止。遠盼尚且不許。況私看者耶。昔富弼使契丹。得家書不發。而焚之曰。徒亂人意耳。家書尚且不發。況他書乎△到彼有問者。大凡弟子受差出門。師長必有言教。應答。不應答者。要在臨時轉變。若不應答而答之。則與書相違。徒勞往返矣。然在彼處。亦不可看人文字簿籍。擅動器皿筆硯。及翻看衣帽等。犯人苗稼。彼留。不得便住者。有三義。一。量事。二量時。三。量路。思師望歸者。如孝子之念慈母。須臾不可忘膝下也。經云。當直往直還。當識師所語。亦當識人報語。不可忽也。
  七客來侍立法
  師對賓。或立常處。或於師側。或於師後必。使耳目相接。候師所須。
  尋常侍師。當至恭至敬。以盡孝道。賓客在座猶宜恭敬也。慈受深禪師曰。廊下逢僧須問訊。門前遇客要相呼。出家體態宜謙讓。莫學愚人禮數無。常處者。非遠非近。立得恰好。故得耳目相接。身心照應。無失其時。皆為候師所須也。如問仙陀婆。即應之耳。成範云。凡見客至。當生恭敬。勿起厭慢。須滌盞煎茶。以候應點。若師以尊客前。高聲呼喚者。則有費神氣。抑見家教不嚴。事師之道安在哉。
  八師疾給侍法
  師疾病。一一用心調治。房室。被褥。藥餌。粥食等○持衣。授履。洗浣烘晒等。具於律中。茲不繁錄。
  師者。乃法身之父母也。世間稚子。不可一日無父母。而出世釋子。不可一日無師法也。故敬順師法。如事父母。若有疾病。當用心調治。或師病中瞋罵亦當恬忍。始終奉事。勿生厭倦。當念身為苦本有形難免也。房室。被褥。調其外。藥餌。粥食。治其內等者。謂所有應病藥食。及所宜器具。一一當備辦也月堂昌禪師曰。黃龍居積翠。因病三月不出。真淨文為監院。宵夜懇禱。以至燃頂煉臂。仰祈陰相。黃龍聞之責曰。生死固我分也。爾參禪不達理若是真淨從容對曰。叢林可無克文。不可無和尚也。識者謂真淨敬師重法。其誠至此。他日必成大器。成範云。安設嚴室。忌風陰處。須床褥厚軟。察師顏色出入扶策。如法調煑羹湯藥餌。少瘥即生歡喜。常當以孝心。和容奉事。客來瞻問。善代師語。不應譁聚。當肅然晏靜。病若重。不得哭泣。師圓寂。不得違師誠囑。應一一如教遵行。八福田中。看病第一。師乃敬田。更宜加意△持師衣者。當徐徐一手排上。一手捉。下正立著師左肩上。師著已。復視上下文理如法否。襵時。不得以口銜。當視上下。不使著地還安常處。以淨物覆上。不得以餘衣物覆上。授履當先抖擻。刷垢。不得大聲。視次比之。澡手已。方持衣物。凡洗浣務令淨。用水亦不得太費。烘晒法衣。當待乾燥。有急事行。不得忘去。當付餘人。事畢。即宜復。餘洗鉢器等。備載戒經。文多故不繁錄。然律中。事師名相雖廣。約言惟誠惟孝。若事師時時以誠孝存心。則一切奉事。自然如法。師資之間。水乳相合。而道在其中矣。
  二補儀(分二)初三業恭敬法
  附 凡侍師。不命之坐。不敢坐。不問。不敢對。除自有事欲問○凡侍立。不得倚壁靠桌。宜端身齊足側立○欲禮拜。若師止之。宜順師命勿拜○凡師與客談論涉道話。有益身心者。皆當記取○師有所使令。宜及時作辦。不得違慢○凡睡眠。不得先師○凡人問師諱。當云上某下某。
  附。託也。謂託事以足文也。此大師婆心切處。故凡經律中。有益於沙彌事者。皆擇取而補足之。以律文不敢參雜。故提清也。不命之坐。不敢坐者謂弟子侍立師前。周旋左右。固其分也。而師或愍其久立勤勞。乃命坐者。慈也。弟子敬順師命即坐。禮也若不命而坐。慢也△不問不敢對者。謂師資問答。不知語脉。則言世無根。無根之談。則如亂蔴無緒。除己事外。不可擅問也。然古人悟後問答。如電影穿針。絲來線去。亦如水面回紋。飛花點綴。雖是家常語言。須知泥裏有刺也△倚壁靠桌者。謂偏側曰倚。邪凭曰靠。側立者。不對面也。五十頌云。又不應師前。身現疲倦相。屈指節作聲。倚柱及牆壁。亦不踏門限。所謂恭而無禮則勞。肇法師云。恭己順命。給侍之者。名曰侍者。菩薩下生經云。侍者具八法。一。信心堅固。二。其心覓進。三。身無諸病。四精進五。具念心。六。心不憍慢。七。能成定慧。八。具足聞智△欲禮拜。若師止之者。即當從命也。若逆師命強拜。雖拜猶勿拜也。若順師命。不拜勝於拜也△凡師與客談論。無非佛法機緣。欲知其中深妙。當觀尋常日用。道話者。是有道之話。即法語也。然執勞服役。是長自福基。聞法記取。乃潤澤心地。故曰有益身心也。侍師之義。誠在斯矣。成範云。或師詢客答。或彼問師酬。不得聞異驚恠。不得見笑隨笑。當識語意宗猷。切心研味。倘有見處。當復呈師。昔雲門偃。說法如雲如雨。不許記錄。見錄之者。必罵逐曰。汝口不用。反記吾語。他時必然販吾去也。今室中語。皆香林以紙為衣。隨所聞書之。古人如是留心。後來掀天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