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謂作犯。且四行不乞犯殘。判歸止犯(云云)。由此諸戒本。屬作持。正翻止犯。傍収止持。翻屬作犯。
析云。疏云故違不乞。名作犯。何云歸止耶。由此諸戒。並據依教策修為作持。違教輙作。為作犯。如上以示。此非相翻。道理當然。
四難云。若謂止犯。且造房過量。足食杖囊等。並據作成。何云止犯。今准行宗。定屬作犯。故釋二房偷吉云。二吉止方便。二偷作方便。乃至云。若作此定之向引明言教相。皆有相違。
析云。行宗正順明言教相即非相違何耶。疏云。約事明作。身營可悉。故犯僧殘。乃至云不乞過量。緣雖兩望。果由房結。亦如彼言。足食杖囊。並據作成。非誠言耶。
四難云。故知本罪。定屬止犯。戒疏文云。翻修止犯。挓相具九。如九十中。不作教法。輙行輙食。輙語輙取等(云云)。
析云。只由不觀疏文大體句法之作。是為何事。故有妄消文相。誑惑學從。然不知止犯位中。番不解。得不學無知。番不修。得違教之罪。此二止犯罪。名相監故。須顯示。如上問答。義已條理。今此文相。連綿重分句讀(音逗)。文云。不作教法者。此句正得違教之罪。屬於本位止犯。如疏云。抑教不求。名止犯。是也。輙行等四。正犯根本。乃歸作犯。又疏云。無教輙說。是作犯。是也。由此諸戒。不作教法輙造前事。止作雙結。止據違教。作據身為。今位正論止犯。必須雙列四輙。故結歸云。望不作法名止。隨作即違名作。在文自顯。何不釋然。
四難云。若爾諸戒。有法可止。故名止犯。無主房中。過量之罪。就事論犯。犯是作成。文云。過量作者。僧殘。准此作犯明矣。何云止犯。答。事雖在房。犯還據法。乞法驗量。皆是作持。不乞不驗。並屬止犯。准此不乞處分。不依教量。二犯屬止。皆結僧殘。故違不乞。故出教量。二犯屬作。並結吉罪。
析云。所言事雖在房。犯還據法者。正與明言教相。實有相違。疏云。緣雖兩望。果由房結。又云。纔一舉手。營構土木。即有偷吉。四罪隨生。准此不乞過量。並就房事成時雙結二犯。何言據法耶。所言。不乞處分屬止結殘。故違不乞。屬作。得吉者。兩句不乞是同。何強分二。又此不乞。屬作屬止。結殘結吉。如此顛亂。是何見解。祖師明云。故違不乞名作犯。何言止耶。又云。即此違教名止犯。何甞將不乞屬止耶。鈔云。若不乞法。便結僧殘。誰言吉耶。彼又云。故出教量屬作得吉者。是何言歟。此乃正就。過量房成。結作犯殘。不應得吉。文如前示。義亦可領。後諸問答。盡是如峨投火。如蠶作繭。自焚自毀。自縛自纏。若得上義。不析自明。誠由只攻他短。不覺己非。祖誥明規。不肯依奉。輙乃巧生穿鑿。樹文立義。云云極多。既非教意。盡是閑言。伏請高達審詳祖訓。莫看人情。
右析止作難明竟。
四難云。句法難定者。
今析云。且事鈔戒疏止作句法。破古立今。分句節目。明如皎日。資持行宗依而申釋。問答決疑。又加分曉。如秋水映日。表裹明營。彼言難者。只由不依祖教。強生分別。使直而却迃。明而却昧。如日之被雲。大地昏暗。雲之過也。而言新記尚有失者。請陳失相。且莫背後捻拳。浪稱勝負矣。
右析句法難定竟。
四難云。事法難顯者。
今析云。所言教行者。該乎事法也何耶。且制作聽作。善事善法等。有教令作。即教。依教行之。即行。如疏云。並托事法。進用修成。又云。莫過事法等(云云)。
四難云。及論二房。乃云事法分二。有人准此。別立事法。雙持犯義。乃至云。則子所立。自成無用等(云云)。
今析云。有人之義。未知是誰。便依彼立事法雙者。亦無大過。如上所引。可以自通。又如就房事明。次就法論。豈非事法耶。言教行則通也。言事法則別也。収別歸通。名於教行。從通分別。可云事法。又復應知。就稟教行。行說名教行。若就造境。說名事法立為事法。理之有在。何強撗攻。此門文繁。且無急要。恐費紙墨。更不盡析。覽者宜詳鑒諸。
右析事法難顯竟。
徵顯定道二戒
定共道具。有漏無漏。總別解脫。諸文之中。或就機揀。異。或發體有無。或約證之有聖凡。而於修之分理事。文義交參。學者難曉。今為敘之。更不分科。廣陳由致。但直引諸文。令知差別。略伸問答。以決異同。
業疏(三下二紙)云。定道二戒。約心論業。別脫一戒。從緣發生。記云。定道二戒。不從緣受。隨入禪定斷惑證道。任運發起。故名定共道共。亦名禪無漏。對下別脫。亦名總脫。又疏(十二紙)云。八者隨心無作。入定慧心。無作常起。如成論云。有人言。入定入道。有禪無漏律儀。出定則無。又云。出入常有。常不為惡。善心轉勝等。記云。定慧心中。所發無作。兩宗不同(兩宗即上成實二義)。事鈔(中一)引多論云。木叉戒。佛在世有。希現故勝。禪無漏戒。一切時有。二有漏木叉。通情非情。寬故言勝。餘二局情。狹故不如。三有漏木叉。從慈心發故勝。為佛道作因。四木叉戒者。被及七眾。紹續三乘。三寶三道。住持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