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門不同。豈無優劣。如上略明。一見定道發體無由。二知道俱與破結。及八正道。戒義無相濫。三達道俱無漏。與別脫無漏。名監義別。會諸文之異同。顯行相之深淺豈無益於學者乎。
略辨正用相從
正用相從者。壇上教師入眾白召一白。自恣五德。出眾和僧一白。此二為正用。羯磨師對眾問難一白。捨墮懺主。和僧一白。更有上闌懺主。和僧一白。此三為相從。上之五法。僧須滿五。方堪秉行。於五人中。四正是僧故不在言。今所論者。唯論第五秉法一人耳。正用據全具僧能。相從約少分入數大論僧能。略有三種。謂能秉。能量。能忍也。如教師白召。能秉一也。彼受戒事。既與教授。必量可否。能量二也。彼既應法。事合忍可。能忍三也。是則教師。具足諸能。正充僧用。五德和白法是能秉。彼自恣法。亦同量可亦同忍成。三能既具。正用亦然。
問既全僧能。身外三人。便遂前事。何須五耶。
答。為釋疑故。如白召一法。若唯四人。則疑三坐一立坐立既乖。僧數不滿。何秉眾法。白和一法。四雖皆坐。恐疑五德。既是所差。何足僧數。大聖懸鑒。欲除疑情。制此二法。五人方行。言相從者。如戒師問難。懺主受懺。既並在眾。無宜輙作。故須作白。告僧量可。問僧忍否。如戒師白云。聽我問難。懺主白云。聽我受某懺悔。義可見也。但此白法。非別人可秉。乃具能秉一義。故得相從。入僧數攝。略述如斯。餘義具見疏鈔。宜自尋之。
略議第七非體
第七非體。古今未定。今略出之。還對前六。次第簡顯。方見其的。且如初非。總括四緣。第二唯據。人法俱非。三下四位。亦唯人法。如非互作。唯第七之非。四緣無乖。作而依教。是故經疏皆標如法也。七雖如法。至論非體。唯據得呵人呵。止不止別也。故疏云。無問情涉違順。緣通是非。德人吐辭。義須依住。住則是別。法不可非。不住乖法。人法俱非。(疏文)法雖如法。人雖德人。想差見別。謂是為非。臨事迷到。聖猶未免。況在凡乎。疏文情涉違順之語。正對古義。第四師云。約人明呵。情不同故(此謂能呵情見異也)。約法不止。欲同詳秉(此謂眾僧執法為是。聞呵不止也)。今不問彼情之違順。既是德呵。自合依止。不止成非。故濟緣云。然止順呵故法不非。即如法別。不止違呵。故兼法非。同非法別。此之兩相。即非體矣。
(文)問。止與不止。其義自別。何得共為一體。
答。斯謂七下義兼二種。及正論體。唯歸其一。止以如法別為體。不止以非法為體。
問。經中但云。呵不止羯磨。則應一種。為體。何得兼二。
答。據文求體。乃有二種。蓋七文下。註止不止。二義別故。所以疏記兼二為體。約非考體。只有一種。謂非法別。故得經中。但云不止。二皆有以。
問。詳斯二義。與前相濫。若如法別。即濫第四。非法別者。同前第二。其義若何。
答。上以前六。次第簡顯。已見第七。與前非濫。子猶未達。故與此問。須知前二白。此為彼法體。全非七本。如法德呵。不止故成非法。其義自別。前四以白此為此為如。此七順呵即止為如相。亦無濫。
問法之如非。其異可知。二四及七。皆云別眾。豈無濫耶。
答。別雖有濫。對法如非。前後義殊。若就文簡。不無少異。前之言別。具兼不來等三。七之言別。唯據德呵一種而言也(今更因簡。前。六濫非濫別)。
問。中間五非。人法二種。與初非中人法何異。
答。在文所列。前後無濫。恐入捨性。更略述之。二三法非。白此為彼。如戒場衣界。雖白二中。事不應一法。前後各牒。白四單白。各牒亦爾。若白二牒白四事。單白牒白二事。並初非攝。第四如法。反前可見。五六二似誦文無差。但倒作故。此亦白二白四。當體自倒。不通單白。若三羯磨。全法增減互倒。並歸初非。前總後別。尋文可見。若論人非。五種並指三別。初非中人。自論僧別。舉相與五不同。又二三兩位。非法雖濫。人分和別。交絡出體。人法俱非。為第二體法非人是。為第三體。法是人非。為四非體。五亦人法俱非。六亦法非人是。
問。非法別中。德人不忍呵。則理當。如法別中。德人何呵。
答。事法雖如。人處有異。況呵起情見。見有萬差。是故呵相。不可一定。德人既呵。或來或欲。不欲人乖。四準法為非法。
若爾。何名如法。
答白此為此。豈非如法。就體立名。故標如法。約緣定法。還入非位。略辨如此。餘見疏記淳祐壬寅歲。華嚴閣下出。
辨略教結犯
略教結犯。汶州訥庵脗師章門中。第列三家。一云。未落廣教者。但心違三善。未犯廣教。小罪先犯。略教吉羅。廣教有犯。則無犯略。此則但以廣略二犯。結有前後。以出未落廣教之相。又人云。略教唯被利機。當須常爾一心。守護三業。勿違三善。微有懈怠之心。似涉有違之意。即結違略之罪。
又自徵云。與瞥爾何異。
答云。瞥爾據初念。違略屬重緣。
又云。與律中發心心念何異。
答。發心惡覺。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