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熈(某)年。自恣會上。座中比丘(幾)百。(幾)十。(幾)人。沙彌(幾)人(報已。以盤俱放桌上。為首行者。高聲復云)。
為僧行舍羅竟。(向上一拜。尚云)善。(行者齊答)爾(問訊歸位)。
五差受自恣法
十誦五分。二律皆言並差二人以上。若眾止五人。應前後單差。若六人以上者。一時雙牒。而作羯磨。若眾僧多。欲差四人。或六人。受自恣者。應兩番作白彼此互差。一羯磨差二人。或三人。不得差四人。以滿僧數故。
和尚云。今差(某)大德。(某)大德。作受自恣人。羯磨者。次第作白(二五德人。聞上說已。即應出眾。向上一拜。各歸本位。首者白云)。
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白如是。
大德僧聽。僧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誰諸長老忍。僧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六行艸敷坐法
(差已。二五德人起座一拜。各捧草盤。如前而立。高聲齊說云)。
吉祥長者施軟草 如來受已成正覺 我等比丘學佛慧 坐草自恣淨三業
(三說。從和尚。及上座。次第散之。大眾取具一齊起立。待行草者至。手接草打開。舖在墊子上。口誦此偈。坐具展開。敷草坐之。其行草人。到自己位次亦行一束在墊子上。各各行已。放盤桌上。照舊排班。向上一拜。為首者云)。
為僧行草竟。(尚云)善。(齊答)爾(各歸本位。亦如上舖草念偈已。敷具而坐)。
七白僧隨意法
和尚云。說戒自恣。應在後作。羯磨者。先作單白。牒事告僧。然後起座。為眾自恣。
(律中佛言。僧自恣時。應知比丘。有來者。有不來者。聽先作白已。然後自恣。作法者。合掌白云)。
大德僧聽。今日眾僧自恣。若僧時到。僧忍聽。僧和合自恣。白如是。
(白已。應起。復禮一拜。若有過人。三根實者。先應作舉。不可懺者驅擯。不可驅者。當停自恣。勿致破僧。無三根舉者。反治。可懺者。應懺已自恣。若無事者。受差人即起。俱應暫立。第一受自恣人。先至和尚座前一拜。和尚問拜已。彼此長跪。合掌。和尚自恣云)。
大德。眾僧今日自恣。我比丘(某甲)亦自恣。若有見聞疑罪。願大德哀愍故語我。我若見罪。當如法懺悔。(三說彼云)善。(尚答)爾。
(一叩而起。然後從上座起。次第自恣。其二五德人。准僧祇律。各輪至本座位次。即來展轉自恣再去。不得待僧竟。若五德人是上座者。自恣人一拜。長跪合掌。自恣已一叩而起。問訊。坐下。若五德人是同戒。或是後戒者。不得受禮。應彼此同拜。對跪。合掌。作法已。一叩而起。若第一座人作法。第二座人。即起俟之。如是從前至後。一一自恣竟。其知事人呼云)。
諸沙彌。次第而進。(到已。復云)聞磬聲頂禮三拜 起具問訊。
(其知事人。應令沙彌徃最後一行。次第而立。五德者如前先行草。沙彌亦如上受草。誦偈敷具坐已。五德人至沙彌處。一一自恣。其文准上。惟改比丘為沙彌說之。如是作法已。其五德者。齊往僧中。照舊立定。為首者云)。
僧一心自恣竟。(尚云)善。(齊答)爾(一拜歸位)。
八遵制結示法
和尚云。今日如法如律。自恣已竟。名為解夏。雖然如是。律制猶嚴。准安居揵度云。四月十六安居。至七月十五日夜分盡訖。方明解夏已竟。若明相未出。夜分未盡。更當精進。若出界去。及少日課者。仍名破安居。如律所明。不得衣施。各人照舊加工用行。勿得放逸。自恣已竟。念偈同向。
自恣功德殊勝行(云云)。
(大眾同音回向已。一齊起座收具。二引磬仍至佛座前站。和尚禮佛三拜。引磬徃韋馱前立。和尚三問訊韋馱已。歸方丈。大眾亦禮佛三拜。及問訊韋馱已。首者云)。
大眾到方丈頂禮和尚。(尚云)免禮(大眾各散。其授事人收舉眾具已。方回)。
九難緣略說法
佛言。若有八難事來。及餘緣起。不得各各三說自恣者。應略自恣。但對首有二略。單白已有三略。若難事可得廣說者。便廣說。若再說。若一說。若可作而不作者。應如法治。
眾法對首第一略
(准自恣揵度云。若有難事不違。不得廣說三語者。應作白已。當再說自恣。再說者。文說兩遍也。羯磨者。作如是白)。
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再說自恣。白如是。
第二略
(佛言。若難事再說亦不得者。應作白已。一說自恣。如是白云)。
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一說自恣。白如是。
單白已有三略
(佛言。若難事迫近。一說亦不得者。應作白已。各共三語自恣。白云)。
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各共三語自恣。白如是。
此由難事急迫。大眾不得人各對首一說。又開眾僧普向五德人。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