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佛弟子。號曰息慈。理宜嚴護身口。業道過非。精學隨律威儀教法。戒體若淨。眾善方生。少有染汙。至道難入。今乃(白黑)半月布薩之前。大僧集會懺悔之際。汝等各將本所受持戒品。應當諦審忖思。從前半月審戒以來。乃至於今十(三四)日中。若有犯者。向我一一說露。以便依律作法浣染成淨。若有犯而不言者。則自欺增罪。非釋種子 撫尺問云。
諸沙彌。
第一。不殺生戒有犯否。(答)無(有。則言有。無。則言無。不得隱覆。下皆准此)。 第二不偷盜戒有犯否。 第三不婬欲戒有犯否。 第四不妄語戒有犯否。 第五不飲酒戒有犯否。 第六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戒有犯否。 第七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戒有犯否。 第八不坐高廣大床戒有犯否。 第九不非時食戒有犯否。 第十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戒。於中一一有犯否。
(如上一一答已。若總無犯者。羯磨師云)。
(五十)戒。既然無犯。可稱清淨沙彌。作禮而退(呼云)。
一拜起具 問訊 次第出堂。上殿俟候。隨大眾禮佛(問沙彌尼准此。五戒亦同。惟不問後五條為異 次呼菩薩沙彌儀式。亦同前)。
座上撫尺云。
菩薩沙彌諦聽。我今問汝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相。應當如實而答。
撫尺問云。
第一殺戒有犯否。(答)無(有當言有。無則言無。不得虗妄而答。後皆准此)。 第二盜戒有犯否。 第三婬戒有犯否。 第四妄語戒有犯否。 第五沽酒戒有犯否。 第六說四眾過戒有犯否。 第七自讚毀他戒有犯否。 第八慳惜加毀戒有犯否。 第九嗔心不受悔戒有犯否。 第十謗三寶戒有犯否。
(如上一一答已。若無犯者。即云)十重戒既然無犯。我今更問汝四十八輕。應當如實而答。
撫尺云。
第一不敬師友戒有犯否。 第二飲酒戒有犯否。 第三食肉戒有犯否。 第四食五辛戒有犯否。 第五不教悔罪戒有犯否。
乃至
第四十八不破法戒。於中一一有犯否。
(如前答已。若無犯者。即云)輕重戒相。既然無犯。可稱清淨菩薩沙彌。作禮而退。
知事人呼云。
一拜起具 問訊 上殿去。候大眾同禮佛。
(此准菩薩戒相而問。輕重既然無犯者。則沙彌十戒。自雪耳。其小。大。二俱直言答竟。座上師稱量人。事。及法。若小小有犯前四性業者。依律作不現前白四羯磨滅擯。不得共清淨沙彌同事。亦不得依止比丘住。由非釋子沙彌故。若作而不成。作者。犯應懺突吉羅。對首悔除。若遭命難因緣。律有明訓。若有犯後六遮業者。故作。則有心輕慢佛語。犯應懺突吉羅。作對〔者〕法悔。無心悞作。則不善守律儀。與責心突吉羅罪。作心念法滅。其小大亦復如是。若有犯十重戒者。准小乘律法。如前滅擯。大乘雖許懺悔。必須要見先華種種瑞相。佛來摩頂。方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若有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懺悔。罪便得除。不同重戒作法者。必須審定犯緣。仍分故悞。而與懺悔。方名為善。然茲法範。預立於斯有小大則用。若無者。惟集大僧懺悔耳)。
羯磨師撫尺云。
僧集否(答)僧已集 和合否 和合 未受具戒者出否 已出。(若無者。答)是中無有未受具戒者 僧今和合何所作為。(答)懺悔羯磨。
(此集僧不問說欲者。律制發露。必須自言。若不自言。不應治罰。是以不問也)。
撫尺云。
諸大德。今乃(白黑)半月未布薩之先。我等和集一處。人各撫臆自忖三思。從前半月誦戒以來。乃至於今十(三四)日中。若有干犯佛制。汙染戒身者。當生慚愧。速求清淨。向我直言發露。切勿覆隱。故未曾有經云。前心作惡。如雲覆日。後心起善。如炬消暗。是知淨染由心。懺悔憑律。若不能生深信之心。具大怖之念。縱佛在世亦難懺除。諸大德。汝等願淨五篇。成就五。分法身。冀嚴三聚。不繫三界生死者。有犯。則出眾說過。無犯則端立默然。知諸大德清淨。(撫尺云)今問諸大德。是中有犯者否。
(若有犯者。次第出班。向上三拜。長跪合掌。說所犯事。羯磨師當詳究因心及所犯事緣。書記師一一錄明已。犯者一拜起具。問訊。歸班。座上再問第二。第三遍已。而眾皆默然者。維那舉云)。
懺悔功德殊勝行(云云)。
(大眾同念回向偈畢。殿上接鼓三下。羯磨起身禮佛一拜。或同大眾齊拜亦可。拜已。迎請者云)。
送師傳。(答)不勞(羯磨歸寮)。
三上殿禮佛法
(大眾齊上殿展具。鳴手磬接鼓三通。先禮佛三拜。問訊已舉)。
普賢王菩薩摩訶薩(第二。第三稱。加南無二字念。三稱已。鐘鼓煞完。再舉)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十二拜)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三拜) 南無彌勒菩薩(三拜) 南無十方諸佛(三拜) 南無十方菩薩摩訶薩(三拜。三皈。各回)
(此乃是准菩薩戒師長位次禮也。若有倍加精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