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9-戒律宗

40-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戒律宗-芝园遗编-宋-道询-第17页

之無常。辭六親之至愛。捨五欲之深著。故知一切眾生。繫屬於四怨。戀著於三界。情纏於六親。心耽於五欲。由是流轉生死。經百千劫。捨身受身。無由解脫。汝當捨諸虗妄。回向真實。持戒修定習慧。行六度萬行。學無量法門。於末世中。建立法幢。續佛壽命。令三寶不斷。使眾生獲益。若能如是。是名真出家。可以為六道福田。作三乘因種。堪受信施。不負四恩。是以佛言。若人以四事供養四天下滿中羅漢。盡於百年。不如有人一日一夜發心出家功德。又云。若人起七寶塔。高三十三天。亦不如出家功德最勝。廣在大藏。不復繁引。既知己身如此尊勝。彌生珍敬。勿得自轉(如是隨機勸誘。臨時自述。不必誦語)。即取香湯為彼灌頂(以指滴少許於頂上)。說偈贊云。
  善哉大丈夫  能了世無常  捨俗趣泥洹  希有難思議
  (此偈闍梨直聲自說。有令引請者說。或行者隨和皆非)。
  偈訖。告云。汝當往佛前。禮拜十方佛。說歸依偈。行者即起。引至佛前。教云。
  歸依大世尊  能受三有苦  亦願諸眾生  普入無為樂(亦逐句隨聲說)
七.落髮披衣
引請者復引至闍梨所。近前互跪。以淨巾圍肩頃。闍梨語云。剃除鬚髮。為捨憍慢。著壞色衣。為除貪愛。少選之間。即與三乘賢儀相無別。當自忻慶。即為剃四邊髮。留頂上少許。正剃髮時。引請人即誦出家唄云。
  毀形守志節  割愛無所親  棄家弘聖道  願度一切人(有令合眾同誦亦得)
  又引至和尚所。如前互跪。和尚云。今為汝去頂髮。行者答云。爾。便為剃之(或再誦出家唄亦得)。剃已除去淨巾。和尚取袈裟授與行者。便頂戴受已。復還和尚。如是三反已。和尚親為著之。說偈云。
  大哉解脫服  無相福田衣  披奉如戒行  廣度諸眾生(此偈和尚自說。不須隨和)
八.授歸教誡
(律鈔至披袈裟已。即令說偈禮散。今多為授翻邪三皈。隨為出之)。
  復至闍梨所。告云。準毗尼母論。剃髮著袈裟已。然後受三歸。五戒.十戒各登壇時。當自受之。今且為受翻邪三歸。翻無始邪心。歸三寶正覺。應示三寶境界。創入道門。未諳法義。且示住持三寶。令寄心有所。應云。雕塑靈儀是佛寶。琅凾玉軸是法寶。剃染稟戒為僧寶。汝當志誠歸向。從今已後。盡此形命。誓依佛為師。誓學法藏。誓同僧海(如是種種。隨機開導已。云)。
  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三說已。又加三結。云)。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已.歸依法已.歸依僧已。授三歸已。告云。汝既出家。當依出家法。修出家行。不得懶惰懈怠。悠悠度日。從今已後。先須遠離諸惡。且說六種。言六種者。一婬。二盜。三殺。四妄。五飲酒。六食肉。是六種惡。障道之源。輪迴之本。深須遠離。慎勿為之。當須咨白本師。置辦三衣一鉢。用擬受戒。此衣鉢者。乃是三世諸佛正儀。賢聖沙門標誌。九十六種外道尚不知名字。唯佛出世。示此未曾有法。若不自辦。或臨時假借。準律明判。定不得戒。由無戒故。一生虗受信施。將來墮墜惡道。長劫輪迴。無由解脫。此非小事。宜切用心。又須預擇明師。咨問受戒方便儀式。策發開導。令心明了。濁世凡夫。善根微弱。恐臨受戒。魔障忽生。從今已去。即須除去雜務。日夜誦持。志誠祈禱。乞聖加被。及至受戒之後。或依師學律。或復聽經。或參尋知識。或誦經課佛。或營事作福。荷護佛法。利益羣生。不應作惡無懈。求名逐利。濫汙僧倫。覆滅正法。翻種苦業。轉增生死。是則出家無所利益。常記此語。以自策勤。無為空死。後致有悔(云云)。
九.自慶禮謝
復引至佛前。三禮互跪。教說自慶。偈云。
  遇哉值佛者  何人誰不喜  福願與時會  我今獲法利(逐句隨說)
  說已。復禮大眾及二師已。令有眾僧下。坐受六親拜賀。悅其道意(或恐事繁。且待眾散拜賀亦得)。
十.祝贊迴向
(律無此科。今時所行)。
  或和尚或闍梨或引請人或有寺院常用表白皆得。應執手爐。上香。維那打一下槌已。云。上來行法所有功德。奉祝梵釋四王.天龍八部.伽藍真宰.土地靈聰。各軫威神。安神護法。今上皇帝。聖化無窮。文武官僚。長居祿位。師僧父母.善惡知識.十方信施.法界眾生。承此善根。俱登彼岸。念釋迦牟尼佛號。隨位打槌。念誦訖。作處世界唄已。便散作賀等(或誦。尊常開請奉福上界天龍八部等文。此出智者法華懺儀。其可準用。今時亦多念對偶文章。全非迴向祝贊之意。今並改正。莫同浮俗)。
受戒方便
沙門(元照)元豐三年為諸沙彌出
  薩婆多論云。凡欲受戒。先與說法。引導開解。令於一切境上起慈愍心。便得增上戒。故知必須智解明白。方可進受。今為六位。次第明之。
第一.明所受法體
(標心期受。須識何法)。
  今欲受戒。為受何戒。戒作何相。謂佛出世制立戒法。禁防身口。調伏心行。戒有多種。五戒.十戒先須受之。今此受者。即大比丘具足戒也。且約戒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