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肇論新疏游刃

 宋 文才述

肇論新疏游刃卷上

五臺大萬聖祐國寺開山住持釋源大

    白馬寺宗主贈邽國公海印開法真覺

    大師長講沙門   文才 述

  將釋茲疏。啟以二門。初敘論詮旨。後隨釋疏義。初者。梵云阿毗達摩。此云無比法。謂詮慧最勝。故又翻對法。對有二義。一者對觀。觀于四諦。二者對向。向于涅槃。觀則剋聖。向則剋滅。能對之體即無漏淨慧。所對之法即四諦涅槃。是法之對。慧為主故。問。佛說三藏皆聖教攝。高僧述作何以與(去聲)焉。答。從乎本故。謂此論義本亦佛說。散在方廣分中。論主依經作之。至簡至要以攝第一中道理智。引攝上根樂略之機。此則唯在成立佛說。與摩訶衍中甚深性理平等一乘而相應故。亦得阿毗達摩聖教攝也。如佛世迦多演尼.舍利弗等。造發智論.集異門足論等。皆攝屬論藏故。然論通大小。此論唯大。大通權實。唯實非權。五教之中唯一乘終教攝也。五宗之中理事無礙宗也。何者。以四論之中皆辨非有非無中道之理故。如下云不釋動以求靜。又云即萬物之自虗等。亦兼頓說。下云目對真而不覺。又云觸事而真等。此同起信真如門。說諸法差別唯依妄念。若離心念則法法皆真皆如矣。以賢首大師判真如門為頓教分齊故。故論之終始極一乘之窈渺。盡性理之精深。羅有包空。開權示實。出不遷之理。即流動以明宗。發不真之談。依諦門而演邃。說般若無見無知之旨。盡玄中之玄。明涅槃不出不在之心。極妙中之妙。故遺民以謂。浴心方等之淵。悟懷絕冥之肆。不為過也。其文則含英綜花敲商擊羽。依理而起因質而生。非惠施之談虗。何晏之尚無所能彷彿也。可謂彬彬[彧-口+(一/口)][彧-口+(一/口)]鬱鬱葱葱。談之口則[夕/肉]美梁馨。擲之地則金聲玉振。如遺民歎曰。理微辭險唱獨應稀。可謂知言矣。

  後隨釋疏義。分三。初釋論題目。 肇即等者。謂論主以徹法英悟之智。逗機善巧之辨。假聲名句文示中道之理。令物獲一乘平等之益。故作論也。

  人法下。准清涼鈔。通辨諸經得名之式。或以人為目。或以法為名。約因約果乍複乍單等。不同今以二字成題。即人法也。以四下。出立名所以。詳梁傳。什公出大品之後。師著無知論。次著不真空等二論。什公亡後始著涅槃無名論。其次如是。今不爾者。以意求之。葢論主作宗本時。大約題中之義排次也。謂初示不遷之理。次彰第一義真。依般若之神心。照涅槃之妙境。涅槃是三乘究竟之所歸。故最後也。然非作者之本意。且順次敘之。

  又各宗一義者。各隨論名。是所宗也。但實教了義經論中談諸法無生無滅之理。皆不遷論所宗。乃至談涅槃之旨。亦無名論宗之。欲合下。合四為一。不可題中併置四名。復作等者。葢宗本一章最後作之。冠於論初攝四為一也。宗釋皆屬者。宗即宗本。釋即四論。此四但演宗中之意。宗則略示綱要。如起信立義分。釋則廣陳理義。如彼解釋分。

  而言論者。疏略起信疏釋之。具云論者建立決了可軌文言。判說甚深法相道理。依決判義名之為論。又論者集法議論也。謂假立賓主往復徵析論量正理。故名為論。往復謂問答也。徵謂徵索。析謂分析。如逐論徵釋。及無知.無名二論各九次問答是也。

  示物修悟者。作論本意故欲令眾生悟理修觀。息妄顯真。證諸法實相。不為文字事業也。然有二種者。准龍樹末論說馬鳴大士宗百本了義經以作起信。唯識亦宗六經等。釋論如智度之釋大品。地論之解十地等。此是宗經攝義之論也。

  疏。大秦者。即國朝之名。當東晉穆帝以來二秦相繼而出。前秦符姓。後秦姚姓。二姓皆秦。故史官以前後字別之。非自號前後也。徤。蒲洪之子。洪改姓符氏。西羗人也。洪為趙將麻秋鳩死。徤受父命。據關內即天王位。葢亟谷以西皆號關中。堅即東海王雄之子也。徤死。太子符生繼立。生殘虐不道。堅殺之自立。末年者。即建元二十五年。堅率兵八十七萬以伐晉。至壽春為晉將謝玄所敗。歸長安。慕容冲.姚萇等皆叛之。冲圍長安。堅力戰不解乃北走五將山。復為萇圍之。遂執堅縊於新平佛寺。今豳州也。萇即姚仲弋之子也。亦西羗人。殺堅自立。萇薨。子興立。改元弘始。凡十九年。長安。縣名也。如來姓者。釋迦譜引彌沙塞云。過去有王名鬱摩。有庶子四人。一名昭目。二名聰目。三名調伏象。四名尼樓。聰明神武有大威德。第一夫人有子名長生。頑薄醜陋眾人所賤。夫人恐國位為四子所有。乃以嫵媚要王。王喜。遂譖四子出國。時四子之母并親屬諸力士人民等。見四子無罪被黜。皆樂隨之。王亦聽去。於是至雪山北。得遐逈曠大之地居數年。歸德如市。鬱為強國。王後思見。召之四子。辭過不還。王歎曰。我子釋迦。因名釋種。種亦姓也。釋迦翻能也。自尼樓有子名鳥頭羅。羅子名瞿頭羅。子尸休羅子。即智論師子頰王也。王四子。一曰淨飰。淨飰子即佛也。得姓至佛凡六世矣。安公等者。即東晉武帝世人。事業如梁傳。安公已前出家者皆從師姓。如竺道潛弟子竺法義等是也。安以大師之本莫尊於佛。乃以釋命氏。當時或從或不及。建元二十年三藏曇摩蘭提譯出增一阿含。彼經第二十一略云。今有四大河水從阿耨達泉出。各隨其方入於四海。無復本名。此亦如是。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種。於如來所剃除鬚髮出家學道。無復本姓。但言沙門釋迦弟子。既懸與經符。遂為永式。叶。合也。迄。至也。本傳乃梁代會稽嘉祥寺慧皎法師作高僧傳。論主居義解科。傳略云。京兆人。家貧。傭書為業。因繕寫。遂歷觀經史(云云)。栖神等者。栖。止栖也。神謂神妙之心也。冥猶寂也。累謂生死。猶未盡善者。謂未究竟也。予亦忝讀莊老之書。大秪所宗虗無自然杳冥昏默之道。自此降冲和元氣。生天生地。神鬼神帝生物之用。或似不盈。其修之之方。必倣于道。內則谷神守靜挫銳解紛。外則和光同塵不矜不恃。如莊子說。廣成子授黃帝之道曰。夫至道之精杳杳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此談道也。下明修云。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必清必淨無勞汝形。無搖爾精乃可以長生。又云。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吾形未甞衰。釋曰。守一。守前道也。處和與物不競也。不競則生全。守一則道成。此莊老大旨也。據此未當吾宗擇滅無為。假令得之無知無覺。淪於太虗而已。至于般若神心涅槃妙有。依正自在相用圓明。寂照同源力通無礙。彼何與焉。故論主斥其未盡善也。不為激過。故冲云。放辭莫怪譏莊老。未入如來數仞墻。舊維摩者。即漢末支謙所譯。方等者。謂方正平等。即方廣分也。三藏即小乘教。諸師多憑智論呼小乘為三藏教。法華亦云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者。姑臧。今西涼也。論主聞之。越二千里之遠而從之受學。什亦賞其神明大器。歎之不盡。逍遙園者者。本國家園苑。以施什公為翻經之舘。疏辭皆本傳之文。具如傳。作猶等者。隨義訓也。以聖人創制名作。賢人祖之名述。中庸云。父作之。子述之。孔子亦自謂述而不作等。今法師之論但祖述經論之義。就文亦可云作也。

  疏。所崇者。崇謂中心宗尚。崇尚亦尊也。主也。然通能所。所宗者即此宗本一章也。即實相之一心者。什公以實相為宗。故不遷等法皆實相也。實相該通理事不二為一心也。吳僧淨源註釋此論。號中吳集。初解宗本義。立一心為宗。疏引全是彼文。雖殊等者。以一心全現諸法。法法皆心。妄心分別似有起滅。若離心念則無去來。差別之相非不遷而何。次即心所現有而非真。非真則其性自空。若此亦非有法亦非無法。真俗莫羈。空色一致。觸物而一。第一真也。般若為心不須會釋。涅槃之理。均天人。同一異。總六合以鏡心。一去來以成體。一心之義亦昭然無惑。故知四論皆述一心之義。且心即如來藏。恒沙佛法並蘊其中。矧四法邪。若心外談法便同外道。別者下。如不遷論以不遷為宗等。非一心下。一心為總相。四乃別相。攬別為總。離別無總。開總成別。離總無別。故一心攝四法而無遺。四法示一心而有在。義謂義理等者。如下四論之中。通取其義。皆一心法上之義。別取其義。如不遷一論唯不遷之義。餘三例之。凡解義理要在徹法。法義無分曷為精照。故圭峯云。今時聽學之人。但求文義不尋法體。亦不原此義是何法上之義。據此。下約能詮以明之。以宗本之義略與四論張本。但有統冠之功。而無委示之實。四論反之。可知以法為本。下作釋也。初二皆持業。後一依主。義為能顯。法是所顯。不言章者。尚義而不文也。

  疏。此五名下。放光有本無品。般若鈔經亦有本無品。餘之四名。經論中標相不須引明。義雖等者。如下隨名略釋可知。前四理也。緣會事也。所以相躡而解者。以論中排名本無居初。釋義本無居後。故為此釋。緣前元無者。以下論云。未生無有。故若約法由緣生無自性性。雖今現有有亦即空。因緣性殊。各亦不生。共亦不生。故諸法本無也。鈔經略云。如諸法本無。怛薩阿竭亦本無等。無相等者。謂本無之性。遠離男女根塵有無一異等差別之相。以凡所有相皆是虗妄故。即此等者。法為事法。事法無性。唯以實相為性也。此性真空者。實性之中無妄染等諸相名空。非混茫斷滅之空也。復由等者。謂依法顯理。如指波談水。依釧說金。理從於事。無理非事。事自緣生。故云緣會。依俗諦理。因緣和合共生諸法也。或名下。會異名可知。杜順下。總證法界觀文。

  疏。義依等者。顯猶明也。謂依法顯義。依義識法。今云一義。亦一體一義也。餘辭可解。此中下。乃依賢首大師起信疏解非一非異之義釋也。本謂本無等理。末謂緣會之事。唯末非本。即事能隱理門。唯緣會而非實相。唯本非末。即以理奪事門。唯實相而非緣會也。若本末下。以理事一體不可分其際限。如全水是波。舉器渾金。誰能際限。設使鵞王有擇乳之能。不能擇乎波水之殊也。尤。甚也。然此三義。亦正要第三。非前二義亦不能成立第三之義。故具彰之。若對等者。會釋為不遷論之宗可知。

  疏。徵也者。徵五名一義之所以也。疏。若色若心者。色心該於染淨等一切諸法故。如是諸法皆藉因緣會合而起。因無獨力能生而有共力能生之義。緣亦如此。此約俗諦說有生義也。故唐譯楞伽第二云。但隨世俗故。而說有生滅。依此世俗而入第一真諦。如下性空實相等。

  疏。因緣是因等者。因緣之因。望緣為親生之因。如穀芽從穀種生。眼識從識種子生等。因果之因。對果明因生法之因。因緣皆是其因也。因無下。釋未生無有也。謂一切法既由緣會方生。應知未會諸法元無。未會有法故無是處。謂道理不相應也。後句等者。且以比智推窮。諸法既自緣會而生。四相遷謝緣離之時法當滅謝也。故馬勝云。諸法從緣生。緣離法還滅。

  疏。真謂等者。謂法既緣生不能自起。若生若滅皆在於緣。緣起之相非真有也。法若真有應不待緣。亦無已生。亦無當滅。所引即不真空論及中觀第四卷文。

  疏。即末顯本等者。緣生現有之法。末也。性空之理。本也。豈待下。謂即會即離。因緣性空。第一義中無合無散。故其性本然。楞嚴經文謂諸法之性本來空寂。清涼者。即有唐德宗賜號也。故裴公休碑云。能以聖法清涼朕心。因賜清涼國師之號。觀乎志行凜凜。拔萃離羣。為帝王師。殆聖人也。大慧杲公呼為聖師。如彼正法眼說之。所引即懸談鈔辭。

  疏。真空下。謂法無自性。唯以真空為性耳。如波以水為性。

  疏。如是等者。謂此性空之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乃至一切世出世法因緣所起。亦非有相亦非無相。離此諸相名實相也。

  疏。緣集下。問。論中但釋實相自無。疏中何以依緣生解邪。答。由一義故。如前本無中說。如鏡等者。約喻顯法也。鏡中之像。谷中之響。亦待緣而起。性相元空。推斥者。謂推排毀斥之。豈待下。亦不真空文。大論十八云。一切諸法性常自空。不以智慧方便觀故空等。此揀下。謂小乘不識體空之理。假以慧分折色法至極微邊始見空理。大乘體會色心因緣所生。即有即空也。列名等者。原究論中列名釋名之義。說有前後。法必同時。五名故非一。義故非異。

  疏。諸經論等者。放光第七云。十二緣起所有。亦無作者。六波羅蜜所有。亦無作者。以是因緣。諸法亦不有亦不無。謂有無下。以諸法緣起故有。性空故無。同時故亦有亦無。互奪故非有非無。而此四句。下論具有。引文恐繁。又約破計者。智論六十五云。有人說諸法有四種相。一者說有。二者說無。三者說亦有亦無。四者說非有非無。是中邪憶念著此四法名為邪道。是中正憶念故不著此四名為正道。遣謗者。謂計諸法是有。墮增益謗。故破云非有。計諸法是無。墮損減謗。故破云非無。又計諸法非有非無。墮戲論謗。故破云非非有非非無。又計諸法亦有亦無。墮相違謗。故破云非亦有亦無。由第三句轉有此計。謂聞前非非有。計云非謂是。非有言有也。聞前非非無。計云。非謂是。非無言無也。今云。為汝計非有非無。故破云。非非有。非非無。誰云非非有是有。非非無是無。故云非亦有亦無。此釋并出句與起信疏大同小異。為順四謗故。苟理有所通則可。所以下。偏牒此句之所以也。為明遣二見等。至下論自知。然細詳四論。皆此句中抽出。方信義句句含無邊。故金剛三昧經云。我所說者。義語非文。眾生說者。文語非義。誠哉是言也。

  疏。初約下。佛性論。天親所造。解如來藏經。成立一乘佛性之義。一切諸見者。謂斷常一異等。前之四句亦成四見。因有無起故。多在外道。所引全是論文。文亦易見。今隨難釋之。一切無因等者。不知前世修因。感今世果。今世立因。復招來報。撥。排弃也。不信之謂。此同莊老自然而然也。故莊子談風。云蓬蓬然起於北海而入於南海也。孰主張是。孰吹噓是。言自然也。斷見等者。謂信唯有現在五蘊等法。更無來報相續。此同儒宗。計有一身不談他世。如舜典曰。帝乃殂落。解者曰。殂。往也。言堯之魂往天也。落者。言堯之魄落地也。故唐李思慎論云。死則歸復天地。不續不存。准此下。若以兩句相對釋之。因有生常。因邪生斷。然邪斷二見皆無見也。故依佛性論解之。經中下。會歸不有不無可知。

  疏。相因者。因猶待也。疏釋取楞伽.密嚴之義釋之。楞伽云。大慧。兔角亦爾。觀待牛角。言彼角無。密嚴者。彼經第二卷初偈頌中文。後引密嚴亦次前之偈。文易可了。偉哉下。結歎善巧也。前後三次釋不有不無。各有經據。委曲窮盡聖經之妙也。

  疏。約觀行釋等者。意云。二執既去。二見又亡。法非有無。正解現前。依解造修。實相可會。有解無行譬有目無足。遙觀寶所無能至也。故華嚴問明品云。如人設美膳。自餓而不食。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若有行無解。如盲者適遠。不免阬穽之患。故論主於此示觀行也。何以知之。以論云。觀法不存無。觀有不取相。非觀行而何。但論旨隱微不露頭面。說者麤心相背遠矣。法即等者。法雖通於一切。今據行說且屬三學等為法也。據疏法通善惡。順理之善三學六度等。逆理之惡五逆十惡等。今以善惡之法對而釋之。若云諸法緣生其性本空。善惡之行應皆無果。今觀法雖無。不取於無。惡雖空而須斷。善雖空而須修。故淨名云。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此則觀空不取。心無所係。一切法中見實相也。不取相下。大意云。於法心生取著。雖修三學止觀等行。生滅之心不能忘相。何由契真。由非下。不取於有也。則終日行於有中未嘗住相。建功立德舉善無遺皆與實相符合矣。故大論十五云。佛法實相。非有非無不受不著。釋云。若受若著不合實也。靡。無也。餘辭可解。此中等者。今略釋之。初句空觀。觀不存空。體真止也。是謂下。有觀不取有相。即方便隨緣止也。若雙取二句中止觀。觀無而不存無。即無而有。觀有而不取相。即有而無。是謂有無齊觀離二邊分別止也。廣如天台止觀及華嚴教迹等說。涅槃第二十卷中定慧捨三大意配之。定如止。慧如觀。定慧平等名捨。捨如此中中道止觀。但此論兼於心境。止觀定慧約心也。然行相尤多。理悟玄妙。修心之侶不可不學也。彼經第三十三十一中廣說。今示大槩云。善男子。十住菩薩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能明見佛性。聲聞緣覺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緣不見佛性。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見佛性了了無礙。又云。奢摩他者名曰寂靜。即定也。毗婆奢那名為正見。即慧也。優畢叉者名曰平等。即捨也。捨即中道止觀。上三義等者。釋不有不無名也。問。前之二釋俱離二過。有何別目。答。初離斷常二見。此二因有無二見轉生起也。故中論第三云。定有則著常。定無則著斷等。第二但祛有無二種邊見。所以不同。詳論可了。非強穿鑿。

  疏。聖人者。依起信論中。住已去斷。執取計名。少分而見法身。亦名聖人。賢首教義中引梁攝論十解已去名曰聖人。若法相宗。登初地時得無分別之智方名聖人。論稱聖人通因及果。然地前下。依起信論會也。准彼論修行信心分中依未入正定聚眾生說此修行信心分。彼論以十住已上入正定聚。十信位中為不定聚。彼自有五行。第五名止觀門。故彼論云。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乃至云久修淳熟其心得住。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等。性宗下。學性宗修行人也。雖具足煩惱繫縛之人。若曾夙生於此宗中。有見聞熏習之力。此生必聰明英哲成圓解法器。於此無住行中亦可留心而修也。問。何以論舉聖人也。答。今舉等。規模軌式也。

  疏。等謂下。謂性空是一。三乘觀之。各隨其器得果差別。聲聞觀之得聲聞菩提等。所以下。恐不了者見三乘小大之差。謂實相亦異。此義至涅槃論中自曉。不繁預解。而不知下。約性宗新熏義釋也。大鈔第五云。謂眾生遇緣熏習。三乘種性及不定無性故有五耳。何者。若唯習近聲聞成聲聞定性。習近緣覺成緣覺定性。習近菩薩則成菩薩定性。若俱習近三乘則成不定性人。若都不習近三乘則成無性。卒難教化。故知熏習成五種性。本有則無二。

  疏。正邪等者。如修淨土觀。雖兼修兜率亦為邪也。以心用雜想害往生故。今以實相為正觀。則一切事相之相皆邪。大論者。即智論。彼第五云。復次除諸法實相。餘殘一切盡名為魔。文多不引。

  疏。此有二說等者。三乘中二乘即般若等被學法空者。以二乘修無常苦空無我等觀。未達性空實相之理。滯於末四倒中不能證自乘果道也。此謂小果亦要見空。二則可知。今此下。謂三藏教中所被者。不達法空謂之愚法。餘可解。大疏等者。彼疏判教中說宋朝劉虬居士及道場慧觀法師。於漸教中開成五時之教。第一有相教。謂觀有得道。清涼疏妨云。自違成實。彼論云。我今等在疏意謂愚法亦觀性空而證也。以生空等者。然性空之中無我無法。眾生妄計執之為有。小乘但了蘊中無我。見一分理。若了我法俱空。性空全現。此則單雙在人。非性空有異也。

  疏。所趨下。趨。向也。器有下。釋大小之異也。通有五對。大乘器廣。謂發大心行大行等。小乘器狹。心行等皆劣可知。小乘生空般若為淺。大乘雙空般若為深。小乘羊鹿之車唯堪自運。大乘牛車力能兼他任重致遠。若大由小起名曰迂。不由小起名曰直。小乘唯證單空之理。大乘深證雙空。略釋如此。若約二執二障。摭諸教理細細出之。實為煩黷。

  疏。雙牒等者。此二名。諸經皆有。不必的引。智論下。彼云。摩訶。秦言大。般若。秦言慧。然慧即智慧。不同法相因中名慧。果中名智。故大論問曰何者是智慧。答曰般若波羅蜜攝一切智慧故。又四十三中譯為智慧故。漚和者。放光經云。漚和拘舍羅。具足梵語也。一念下。釋大義也。一念之中權實雙流。照二諦無二之境。中道之慧方為大慧。應云大智慧。就句穩順而言大慧也。以此推之。雙空之慧尚未為大。以真俗別照不能一念兼之。況二乘生空邪。故疏云爾。頴。秀也。亦出也。餘可知。

  疏。初二句下。有本云。諸法實相。殊失正理。實相雖通。般若詳論。義目性空之理。如下云般若之門觀空等。以實相該於理智。今以智為能見。理為所見。由見性空實相之理故成般若。下論云。萬法雖實。非照不得。內外相與以成其照功等。若以實相即般若。復欲證誰邪。亦對下方便之文。勢亦差異。可細求之。後二句下。由一念兩具。所以觀空不形容於證也。非智先悲後。復引令不滯於寂也。出二乘者。以彼厭棄有餘入無餘界。永沉不起。故下疏暗引楞伽及出現兩經。皆明二乘躭滅也。楞伽第三云。三昧酒所醉。住於無漏界。彼非究竟趣。亦復不退轉。以得三昧身。乃至劫不覺。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悟。聲聞亦如是。覺後當成佛。出現品云。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樹。唯除二處不能為作生長利益。所謂二乘墮於無為廣大深坑等。淨名云下。具釋。

  疏。亦初下。細詳經論之意。方便有二種。一離相。二化生。此以大悲利物為方便。後二下。謂處生死界廣行化利。亦不為塵欲所染者。以即悲之智。無緣之慈。了生界空。度而無度。所以不見染也。若以離相為方便。亦可悲智互為方便也。淨名下。經文頗多。略云。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自調而伏。是名無方便慧縛。釋曰。此以植眾德本為慧。依愛見心中修之。不能妄想故成縛也。經云。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等。名有方便慧解(云云)。又復觀身無常.苦.空.無我是名為慧。雖身有疾常在生死。饒益一切而不厭倦。是名方便等。釋曰。前則離相名方便。此則化生名方便。論取化生也。以無慧等者。愛謂悲愛。見謂取著。謂緣眾生界如己如親。見有可化。不唯化有疲厭。翻為見網所累。沒謂沉沒。生死界如林。故不了法緣無緣。故成有相之悲也。欲謂貪欲。坌污淨心名塵。此之五塵是凡夫所欲之境。

  疏。涅槃為空者。為對生死為有故也。然空有多門。隨宗各異。今順論意故云爾爾。後四句下。前二句成前不染塵累。後二句成前能不形證也。二智雙融者。由無二體一念具故。空有無二者。緣生無性即是涅槃。無性緣生即為生死。但有二義殊無二體。故法界無差別論云。眾生界清淨。應知即法身。法身即涅槃。涅槃即如來。瞥然者。說文曰。暫見也。今取一念少時之義。謂菩薩見色莫非見空。如良庖見牛目無全牛。下句反此者。解不厭有等之言也。如觀空時空即是色。以不離色何甞瞥然而滯空邪。符。合也。資。藉也。助也。性宗修行之人。初學是法。須悲公平等。成無住之行。苟偏一行即沒凡小。引喻可知。由空門下。不修理行無以剪生死之稠林。游涅槃之妙苑。不修事行。無以嚴清淨之佛土。盡染染之眾生。然理下。謂理量智量。生死涅槃義釋如前。

  疏。念謂等者。釋念二義。一具慧之念名為慧念。非念是慧也。二者極少一念。謂瞥然心起亦名一念。事智名權。與物推移。唯宜是從。故權有逆順隱顯等殊。如涅槃說。殺邪見婆羅門。逆也。權也。大悲海雲經。仙人不食兔兒施身之肉。赴火而死。順也。常也。儒者以權為反經合道。如孟子男女授受不親。禮之常也。嫂溺援之以手。義之權也。內教齋戒守信死而不犯。常也。大乘之戒成益即開。權也。今謂涉有利生。宜小宜大宜顯宜密。萬變千化不可一准。故名權智。理智名實。照實相之理而無虗妄分別。故歎其智妙者。以一念中二智無違。齊觀二諦幽深之理。非口舌能狀。唯力用其功者久之自倣爾。故下勉云好思。

  疏。華梵者。華謂中華。即此界神州大夏也。滅與盡理亦相近。累盡名滅諦。謂審諦亦實也。謂苦實苦等。

  疏。結使者。正取諸惑。我法二執下所有種現俱為集諦。亦兼取諸業增長生死名集。解理者。理。治也。

  疏。苦諦者。有漏色心逼迫名苦。一煩惱。二業繫。三生死。此三染事聚之一身。故云雜也。三障如下釋之。今約治道等者。治謂修治。此三治之已盡故。若別說下。依起信釋也。論廣。略云。十信凡夫覺知前念起惡。故能止後念令其不起。是信位能滅也。惑有下。根本惑即迷理而起。如論云。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圭峰略鈔釋云。不。無也。覺。明也。即根本無明。枝末下。即迷事而起。然疏釋大略。論具云。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三相即業相。轉相。現相也。不覺即三相中無明也。此惑方是枝末不覺也。三相即名三細。四麤者。一智相。二相續相。三執取相。四計名字相。釋義如彼。生死亦二者。界內生死名為分段。分謂分限。或延或促有分齊故。段謂形段。或長或短有定量故。此則六道生死皆分段也。界外生死名曰變易。變。轉也。轉麤身為細質故。易。改也。改短壽作長年故。此則三乘生死皆變易也。廣釋如別。自地前下。即彼論生滅相中之文。論云。麤中之麤凡夫境界。彼疏云。三賢位名內凡。能覺此染故。染體即執取計名字我執也。又下論云。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等。自見道等者。疏亦大略。為見道中斷法執分別相續相。出見已去。乃至七地滿心斷法執俱生智相也。此二種惑俱名麤中之細。亦曰事識之惑。斷此惑盡。分段亡也。自八地等者。十地究竟名為盡地。謂八地中斷現相。入九地斷見相。十地窮至佛地始斷業相。爾時黎邪行苦變易生死盡也。前二細中之麤。菩薩所知境界。後一細中之細。是佛境界。餘文可知。

  疏。涅槃等者。若別有處應有邊際。有際則無常也。小乘下。世謂三世。時世即有為諸相。間謂中間。謂三界有漏墮在其間。四相遷滅。三世流轉。此釋該情非情一切法也。若唯約正報說者。五蘊始行名生。五蘊散滅名死。涅槃出世可知。以二乘厭世間生死。忻出世涅槃。故大乘可了。豈別等者。界內界外方域也。惑能下。惑性智性無二性故。仁王經云。菩薩未成佛。以菩提為煩惱。菩薩成佛時。以煩惱為菩提。煩惱之相須斷。其性無二即般若也。故云惑盡等。業能下。業能繫果。不自在故。名不解脫。業謝報亡。了無繫縛。名之解脫。故解脫者自在為義。苦能下。二種生死之苦能障法身真樂。二死既其謝滅。則法身之樂自顯。即以無苦為樂。無別樂矣。故此等者。言三障三德敵體相對。翻染成淨。故知三染即三德之詮門也。既依染門詮示。若無三染亦無三德自相可說。何容更有一盡處爾。又三德下。亦依涅槃釋。彼經第二云。何等名為秘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點若別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釋曰。出現鈔略云。並乃合為一體。別乃各居一處。竪明此三曰縱。謂法身本有。次修般若。後得解脫等。四德者。常.樂.我.淨也。至本論釋之。恒沙義備者。不唯三德四德也。故起信略云。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乃至具足如是過於恒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等。一心融拂者。謂上三法一心融之。無有差別之相。等同一味。一心三相曰融。三相一心曰拂。既融既拂。相不可得。名何名焉。尤可下。可解。

  疏。物即緣會等者。此論亦宗諸般若.智論.中論等作也。如下所引可見。物謂萬物。諸法之總名。染謂染分依他。如大品所列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淨謂淨分依他。亦如大品所列十力.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不共法.薩雲若等。古今等者。亦攝一切之時也。以下論說寒暑古今等故。若唯約人事明之。則生死去來動靜遲速長幼逆順是非彼此得喪窮通壽夭貧富貴賤高低等。應世諦所攝皆物也。以內修言之。則行願因果地位等。然前後兼。以論宗般若。只可依經說諸法也。不遷等者。依宗中指之可知。以緣生等者。釋成不遷之理也。以一義故即一而弗化也。故宗鏡云。大乘之法緣生無性。生即不生。滅即不滅。故遷即不遷也。今約下。論亦兼有頓教之說也。初終教者。以此教說一切眾生成佛之義。極盡大乘之理。故亦名實教。詮如藏性中實之道故。隨緣下。謂隨染緣則有世間諸法。隨淨緣則有出世諸法。遷即不遷者。非遷外說不遷也。初門以理在乎事中。故隨事而遷也。以理有隨緣義。故起信云。謂如來藏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即隨緣義。乃至成阿黎邪識。此識之相生滅即藏性生滅。以識相是真妄和合成故。具非異義。故引楞伽。即唐譯第五卷中文。具云。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有生滅。言因者。善不善也。不增減經可知。第二門以事從理。從猶合也。引仁王彼初卷也。煩惱菩提。物也。第一義。理也。一義故遷即不遷也。楞伽下。同前卷。眼等五識者。體義。聚義。依義名身。非流轉者。五識性空故。亦即實相故。三此二下。謂前之二門隨義排次。法必同時矣。故此一門雙融前二。令二銷鎔。遷與不遷交徹一際也。此中取義正唯第三。然非前二。此門不成故。初門俱遷。次門俱不遷。此門即遷不遷。方盡一題之義。總包一論之玄也。又約唯遷。則墮斷見。無罪無福等。若唯不遷。則著常見。凡應定凡聖應定聖。有無窮之過。今明不遷而遷。遷即不遷。諸過齊喪。所引涅槃即第八卷云。善男子。鳥有二種。一名迦隣提。二名鴛鴦。遊止共俱。不相捨離。第三卷云云。何解滿字及與半字義。云何共聖行如娑羅娑鳥。迦隣提日月等。清涼云。如此方鴛鴦鳥配偶相將。古詩云。暫分島嶼猶迴首。只渡寒溪亦共飛。以喻常無常二不相離也。引淨名。即經第一卷。清涼下。即玄談大鈔說也。然此門中連引三文。皆證遷即不遷也。頓教者。謂直詮真性言絕之理。名之為頓。法法下。如起信云。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等。若一念下。即清涼答順宗皇帝心要中文。次云此照體獨立。物我皆如。非遷下。雙遮令忘言會旨。仍名下。方便安立假以悟物也。華嚴。即第十九文。次此云。亦復無有滅。若能如是解。斯人見如來。若依下。彼鈔第一。今此下。初證終教。次證頓也。

  疏。將明等者。迷悟對辨也。言倒者不遷見遷故成迷倒。初句等者。如上列舉生死二法互待互謝遷變云為未嘗少息。列子天瑞篇亦云。死之與生一往一反。故死於是者安知不生於彼哉。莊子田子方篇云。日出東方。入於西極。萬物莫不比方。乃至是出則存。是入則亡。萬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又云。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歸。始終相反乎無端。而莫知乎所窮邪。次句通一切時者。大小諸劫四序晝夜古今延促乃至剎那一念也。緣有者。緣生之有也。後句等者。凡夫目未稟外內之教者。此輩心識麤淺。但知一期生死。不達剎那生滅。外道計冥性是常。微塵常。方常等。自冥生覺等皆無常。亦正為下。法相說法身是凝然常。報化之身皆有為無漏。如大疏具示。以一下。此論唯一乘之義。形對三乘唯見(云云)。在疏如涅槃說。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是亦遷即不遷也。

  疏。論主等者。法華等經皆以一乘會破三乘。故涅槃第二十三卷說三種惡覺。一云實無三乘顛倒心故。言有三乘一實之道真實不虗。顛倒心故言無一實。乃至常為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故論主將欲引攝遷與不遷殊見之流。故於文前舉其所謬以抑之也。

  疏。然實教下。涅槃.華嚴等經處尤多離文字也。經云。諸法不來不去。非因非緣。不生不滅。無取無捨。不增不減。乃至非是文字之所辨說。法華即第一上句。云是法住法位(云云)。釋云。法位即真如異名。法住於理故相常住也。

  疏。然動靜多體者。淺則非情名靜有情名動。息事名靜作事名動。向夜名靜涉晝名動等。深則定靜而慧動。真靜而俗動。世出世等可例說之。且約下。依理事無礙之境。權實雙彰之心釋也。問。真諦與理何別邪。答。真通而理狹。以真亦通事也。如八諦對分可知。今以真俗理事合取。真且屬理。動靜之意在文可知。心者下。起信疏解直心云。向理之心無別岐路。故漚和涉有。依有境說其動可知。餘文易了。論中等者。推繹約心境釋之所以也。求之捨之非心如何。

  疏。動靜等者。迷夫任生滅之心。遷則一向謂遷。不遷則一向謂不遷。焉知去住元空。動靜一理。若是芳舟運而岸亦何移。輕雲卷而月元無驟。世間下。世間動也。出世靜也。而殊見者不知世間相虗即出世間故。智論二十七廣破此見。略云。世間相即是出世間。更無所復。又依計者。依他遍計動也。圓成實性靜也。依計性空亦即圓成。如何異計。

  疏。了義者。揀權漸非了之教也。保執下。叔世澆浮智慧偏淺。愽識會理者尠。專門黨情者多。信有疑空向權背實。真如受熏謂起信之悞譯。談有為空斥清辨之謬陳。若輩多矣。聞亦寒心。何者。起信本攝經之論。奘尚弘傳。清辨實聖人之徒。護法見讓。寧容螢火輕議日光。戒之戒之。勿招犁舌。疏意可曉。但隨難釋之。伸。舒也。展也。正同下。圓覺序也。彼說圓覺了義隱匿於龍宮海藏之中無人弘闡。如陽春雪曲唱者稀而和者寡。權淺之典人竟傳之。如下里巴歌謳者多而應者繁也。然四論等者。略彰四論之因起也。排。挫也。所見乖於正理云異。敘異可知。

  疏。竟辨等者。羣異之中談不異之妙。從其人則乖法。順其法則違人。所以難言也。

  疏。初二句等者。出難言之所以也。疏頗明了不煩再述。寶所者。法華第三云。若有多眾欲過此道至珍寶處等。葢以一乘為珍寶處也。老氏者。彼執大象篇云。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謂聞道清虗少私寡欲。不美常人也耶。

  疏。承前等者。謂立功者不辭乎難。成仁者不有乎躬。黨理者任逆其情。正物者弗顧其謗。上士下。老氏德篇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則大笑之。謂笑其道之質朴也。論擬彼書成辭。疏中避繁。故小變其文節而釋之也。

  疏。初句等者。目擊耳聞之事。色聲香味之相。故近也。此則事相故近。理性故遠。

  疏。然者下。此中必然。有三意焉。一要能詮了義之言不滯而流行。二在所詮不遷之理明了。三欲異見迷子悟入也。欲罷下。解不能自已也。然出論語。彼子罕篇云。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未由也已。葢顏回歎孔子也。依言等者。謂真諦故無說無示。俗諦故因言顯理也。故寶性論初云。世諦者謂世間所用之事。名字章句言語所說故。真一等者。即中道不遷之理。不居動靜二邊故。謙也者。謙虗待物。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故易曰。勞謙君子有終吉。論主之謂焉。小人少有所得則語氣昂昂。眼高四海傍若無人。唯懷矜恃之情。焉有遜恭之節。未得尺寸名已落增上慢。

  疏。雙引等者。然此論式。初須略示正理。次出異見。後方廣陳。自引放光以下。略示正理。自緣使真言以下。出異見。為起論之由矣。然不能自已以降。方廣陳正論。餘文可曉。緣集等者。法之去來在緣之離合。法之自性何去何來。故來之與去竟無方處也。放光第十七云。諸法亦不來亦不去。亦不合亦不散等。疏引放光大品。全依南藏。頗異北本。如善財下。舉事以明。華嚴七十九略云。善財白彌勒言。唯願大聖開樓閣門令我得入。彌勒彈指其門即開。命善財入。善財入已乃至見樓閣中廣愽嚴事。於後彌勒菩薩即攝神力。上之嚴事悉不成就。善財問言。此莊嚴事何處去邪。彌勒答言。於來處去乃至云無有去處。不能具引。疏中撮略經之大義釋之。令人易見。當處等二句。楞嚴經文。中觀即第一破去來品。亦義引之也。論偈云。動處則有去。如今云觀方知彼去也。次前偈云。已去無有去。未去亦無去。離已去未去。去時亦無去。如今云。去者不至方。長行釋意云。已去故無有去。業若未去。未有去法去時亦無去者。名半去半未去。意云。如一步初舉未有所至。故云半去半不去。若此亦不離已去未去。故去相本空而不至方也。疏中所引是此品最後之文。示三法相待而起。其性本空。知不遷也。去法者即去業。故長行云。隨有作業處是中應有去等。此論下。會今論意。隨俗言遷。順真則不遷也。涅槃第二十一云。佛問東方琉璃光菩薩言。善男子。汝為到來。為不到來。答言。世尊。到亦不來。不到亦不來。乃至云若人見有眾生性者。有來不來。我今不見眾生定性。云何當言有來不來。有憍慢者見有去來。無憍慢者則無去來等。

  疏。經論下。指上所引釋捨也。

  疏。初三句等者。疏中間而釋之可見。

  疏。同見等者。物境是一。迷悟見殊。如二人同席一醒一醉。醉者見天地反覆房宇搖蕩。醒者見之無一動者。迷悟見法其亦如是。中吳下。惑者逆物未達不遷。茅塞其心。悟人順物能通。若發其覆也。

  疏。淨源下。道。目理也。亦性也。

  疏。無始等者。准起信論。謂一切染法始於無明。更無始於無明者。遍計妄想念念生滅名之為情。以情取法法法皆轉。致令昏衢劫劫苦海茫茫。論主見之故為傷也。

  疏。初句汎責者。汎然總責。六根所對六識所遇皆然。論中舉自例諸也。耳得之而為聲。目得之而為色。未達聲色性空之理。故云莫覺也。賢首下。還源觀序文。次此。前云真空滯於心首。恒為緣慮之場。意謂聲色性空即是實際。次二句下。迷者幸知往物不來。即可達其今物亦不去。如何却計今物遷往邪。故往物者唯住往者之法位。不能來今。今物者亦即今日之性空。何能至往。不遷之理申述至此。雖疑網千重亦可一時隳裂。莫嫌露布太曉。

  疏。以古等者。出意釋理。亦昭著可解。堯舜。五帝之二。仁義之主。人到于今稱之。故舉此也。此中等者。古。過去也。今。現在也。以過現例準未來。未來之物亦自在乎未來。不至于今也。然三世之時亦眾生妄想分別之所顯現。依物而說元無實體。故十卷楞伽第一云。佛告楞伽王。汝言過去者即分別相。未來.現在分別亦爾。

  疏。以今等者。義勢不殊於前。但互望不同。但改向作今。改今作向。來應作去。但去字不應作來也。

  疏。釋成等者。謂無今亦不立昔。去來亦爾。如前說凡諸二之數。如是非高下等。皆互緣互生實無自性。常情下。迷悟對釋。常情以所見之法。不識唯心所現。因緣所生。如幻如夢如影如響。於夢幻中謂生謂滅。反為虗相轉動分別之心。悟士了知緣生性空。唯心所現。去來無相。譬之同舟濟壑。一見岸移一了舟行。互不相是誰得誰失。不為所轉。予昔下。彼錄第七云。惑者則為無常不住新新生滅而謂之遷。若智者則了性空無知念念無生謂之不遷。又曰。若能見法是心。隨緣了性。無一法從外而入。無一法從內而生。無一法和合而有。無一法自然而成。如是則尚不見一微毫住相。寧觀萬法有去來。斯乃徹底明宗也(云云)。甚妙甚妙。可返照味之。不可下見論文談物。未知物即性空之理。一向物上求之。云前塵非後塵。前步非後步等。謬之謬矣。

  疏。南華者。莊子書亦名南華經。即彼田子房篇也。文多。略云。丘以是日徂吾終身等(云云)。在疏徂。往也。言世態遷流日日徂也。交臂之義。諸說不同。疏用郭象等舊義可見。然具詳莊子之說。孔顏談道其理深遠。亦彷彿有不遷之說。恨其人已去其書獨存。味乎糟粕不具見其真也。有心力者亦可以咀之。東坡赤壁賦亦云。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虗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葢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疏。通結下。朕。初兆也。

  疏。連引等者。疏總示之。亦通於物者。時亦物也。旋嵐者。智論十一云。大劫盡時。毗藍風起。吹須彌如爛草等。大疏云。亦云隨嵐。皆梵音輕重。即興雲之風。北方風也。亦是壞劫時風。餘可知。白駒者。即窗隙日影中飛埃也。飄馳甚疾。古人亦喻光陰急促。如杜工部詩云。身世白駒催游氣。即莊子舊解。若[?/鬲]齋解又云。游絲即空中時有拂人之面者謂之游絲。眼力不可見之。然窗隙飛埃甚正。故鼓吹詩云。窗裏日光飛野馬是也。駛。馬行疾也。日月等者。俱舍頌云。夜半日沒中。日出四洲等。謂如此方夜半。西牛貨洲則日沒。北鬱單越日中。東弗提婆日出等。故一晝夜周四天下。餘文旨不異前。

  疏。情計等者。誕。虗也。妄也。達觀等者。達。悟也。亦通也。觀。洞視也。亦禪家所謂具眼者。體。猶會也。究也。文旨已備者。上乃約文敷旨。理亦極成也。自此而下。會通內外之典。令知殊途同歸也。

  疏。潛妨者。含其問意。梵網者。即彼經序文。諸經者。涅槃二十三云。人命不停。過於山水。今日雖存。明亦難保。云何縱心。令住惡法。壯色不停。猶如奔馬等。

  疏。初二句等者。如法華第二云。以佛教門出三界苦。謂聞四諦之教。悟生空之理。修無常等道。證預流等果。此中正要無常等行。若廣釋甚繁。緣謂下。智論第十八云。辟支佛有二種。一名獨覺。二名因緣覺。獨覺是今世成道。自覺不從他聞故。因緣覺者。是人先世因緣故。獨出智慧不從他聞。等如一國王出在園中游戲。清朝見林樹華果蔚茂甚可愛樂。王食已而臥。王諸夫人婇女皆共取華毀折林樹。王覺已見林毀壞而自覺悟一切世間無常變壞皆亦如是。思惟是已無漏道心生。斷諸結使。得辟支佛道。具六神通等。釋曰。論中覺緣離以即真。謂覺緣起諸法無常。離諸結使。得無漏智。名即真也。與智度因緣少殊。修無常是同。廣釋如別。

  疏。通前等者。前亦潛妨。此亦潛通。研。窮也。復。審也。言權旨實者。如談無常密顯常義等。以常無常亦相待起。不相離故。偏見之士如言生解。聞東迷西。圓見之流聞一知二。涅槃下。經第九略云。先陀婆。西域呼先陀婆。一名四實。如是鹽器水馬皆名先陀婆。

  疏。此理等者。可以神妙之智以會其理。不可隨識守名言事相之情求也。楞伽下。唐譯第五略云。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如經中說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如恒河沙。此當云何。為如言而受。為別有義。佛告大慧。勿如言而受乃至廣說。生公即竺法汰之資。亦學於什公。初法顯三藏出六卷泥洹經。彼第六卷除闡提不得成佛。生公講至於此。評曰。夫稟質二儀皆涅槃正因。闡提含生之類。何獨不得成佛。應此經度未盡爾。是時智公守文。生公執理。往復移時僧多從智。竟為宋文帝黜。生虎丘後至廬山。得新譯大經。生公且講且解。每至闡提有佛性之言。諸師俛首扼腕而慙。初生公被黜。含垢忍死以待聖經。此經既至。證白不謬。說經纔了。即囑累眾曰。生為此經未至。忍死來久(云云)。可善流布。見麈尾紛然墜地而化。時號忍死菩薩也。希聲者。老氏云。大音希聲。今謂生公違經談理千古絕唱。準式者。可為標準軌式也。然唯等者。却戒之也。世有好名之流。狂簡僭儗妄生穿鑿斐然成章者。是誠厲女效顰。梟慕鸚語。古人云。離經一字便同魔說。

  疏。既貴等者。躡前以明也。防。隄防也。此之二說等者。準略鈔。會涅槃經意。倒有二種。一凡夫本四倒。謂凡夫於身無常計常等。故佛初成道說無常等以破之。二二乘末四倒。二乘之人修前無常等行以出三界。然未識法身常樂之理。故此經中佛性妙有涅槃四德以破之。廣如彼經說。第二卷說非遷等者。第一義諦一切叵說。

  疏。雙引下。引成具經乃義引之。智論五十一云。一切諸法不動相故。是法無來處無去處無處住等。疏中分之。各證前義太曉然也。皆對治等者。即大論。彼有四種。疏略示二。若經中說中道佛性之理。名第一義諦悉檀也。

  疏。若經等者。經論但破執常非常之情。諸法之實不必隨言去留也。故經論之言雖各一偏。其旨未甞不圓也。

  疏。初二句等者。此一段疏節釋論文。顯非重繁。各有義意。然旨不殊前。所以下。前舉二乘稟非常之教以證小果。今此但會所稟之教含有權實。更不會人修之所以。故疏示之云爾。然以論意酌之。教含權實。二乘見權而昧實故。但住化城未及寶所。及至法華與開方便之門而示真實之相。

  疏。此會等者。內篇太宗師名也。彼有三藏。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藏天下於天下。文多不引。固。牢也。疏中直解。貴令易省。寓言者。謂假寓其辭。非實事也。彼書寓言者多。不能廣示。四梵志如常聞。新新下。亦全用朱文公熹註釋。

  疏。二典等者。方便善巧引攝他宗。令信內法也。

  疏。孔子等者。順世教說。智出人表。即名聖人。非如內宗。智與理冥為聖也。故孟子云。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者也。莊周著書三十二篇。祖黃老。述自然。以毀仁義蔑禮樂故。儒者斥其不經。而為諸子之冠。人難盡之者。聖人之所到。聖典之妙趣。而凡情未盡識也。古人云。以小視大則不盡。

  疏。此出下。且一年為一變爾。細而求之。如楞嚴第二。波斯匿王云。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等。形亦下。亦隨年月乃至剎那新新而變。少壯下。且約百年為論。實亦念念異也。若此則念念體異。執之為一故成倍迷。楞嚴云。迷中倍迷。謂迷相一倍之多也。若知下。出不遷之義。亦前後剎那隨變隨異。分分各住復何相到。故法華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以諸法緣生體用俱離。即有即空有之分位。即實相性空之位也。所以即遷而不遷。問明品偈云。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又云。譬如河中水。湍流竟奔逝。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以體用俱空故不相知也。

  疏。此以等者。顯示論文善巧也。如前引內教以聲聞等內事明之。此引外典乃以梵志外事證之。不善作者之妙奇。何能知此論之巧辯哉。餘文可知。納婚曰娶。貴續其後也。似昔人諸法無分。不善於俗也。若是昔人則異位通同。不善於真也。故白首梵志特今日之新吾。朱顏梵志元在昔之故物矣。梵志一也。然朱白體殊。故似是而非真是也。莊子田子房略云。仲尼告顏回曰。汝雖忘乎故吾。吾有不忘之者存等。

  疏。源師下。負。載也。荷也。無常大化之力。負天地而趨。載萬法而走。實有力之大者也。

  疏。初至等者。此意謂圓器受法。覽之殊文。解其同理。與夫守株待兔執迹求象者天壤隔矣。根行下。根謂根器。即上中下。行謂信行。樂謂好樂。欲謂希欲。故起信云。以諸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依一真等者。梁攝論意葢無不從此法界流。諸宗多引。此不疣贅。八萬下。且約對治八萬四千煩惱舉數。其實恒沙。俱舍等云。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起信云。如是具足恒沙不思議佛法等。梵網下。彼經略云。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其旨下。教雖差別。皆為中道實相爾。如法華說。三世諸佛種種譬喻言詞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故人之學教不應偏解。以教望機若常非常皆防情之說。以聖人望。教唯宜捨權入實。以於凡有益故。原佛下。亦法華第一云。如來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一事謂一乘知見也。而為眾生演說諸法。以此量之。說非常教本為常也。若以理推之。則一切諸法必二義兼之。如娑羅娑鳥等。若反迷之悟。則唯示不遷。故題云物不遷也。

  疏。隨聲等者。責守文滯理之士也。聲。名言也。然隨聲取義有五過失。如十地論說圓音者。略示云。謂如來一音之中具一切音。說種種法。徧投諸類。如出現廣示。今此取義。令於一法圓解多義。多義歸於一實。不可聞遷只悟無常等。

  疏。古今下。謂不可指古是今等。

  疏。初有等者。謂依不動不來各陳三句也。甚易。

  疏。初二句等者。眾典萬殊故曰羣籍。千門異說故曰百家。然上等者。通指向上論文。例諸者。謂苦空無我等。或說苦下多在小乘。或說常下多在大乘。然大乘中亦有一經而雙彰者。如涅槃說藥分千品。喻教差。愈病無殊。喻旨一也。教海等者。以悟心為主也。封。守也。昔有江行而失劒者。刻舟以記之。隨行殊方猶指刻舟處失之。迷之甚矣。刻舟喻守文。失劒譬迷旨。刻舟弗獲于劒。守文焉能悟真。瘡疣者。謂不能忘言求旨。反成文字之病。役心焦思徒致功力爾。

  疏。自此等者。分科也。上論雖談今古三世之時。仍對物明之。故成異也。

  疏。謂凡下。迷悟對辨可了。雲泥者。儒者以高低相懸謂雲泥也。

  疏。言似相反者。謂互相違反。亦老氏文。如前指去住雖殊其致一也。

  疏。執遷等者。求。推求也。謂於今日尋古日也。下但反此。

  疏。文通等者。疏以古今二相雙釋之。然執者下。迷人常情但計今去古為遷。如古詩云。昨見春條綠。那知秋葉黃。蟬聲猶未斷。寒鴈已成行。又云。屈指千萬世。過如霹靂忙。皆謂世態迅速遷去也。遷之漸久以成古。且以理求之。但積時以成古。終不遷時而成於古。況時者剎那墮滅。性亦無在。特妄想分別計有三世。故維摩經云。非謂菩提有去來今。

  論智者解達也。疏中括而示之。

  疏。四象即四時下易繫辭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等。解云。四象。木火金水也。今謂四時者。以論云風馳。故曰時也。葢依四象轉取之。木王於春。火王於夏。金王於秋。水王於冬也。璿璣等者。瑤疏云。一天樞。二璿。三璣。四權。五衡。六開陽。七瑤光。辰謂辰星一點。此方觀之在北。即論語云。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是也。謂三台七星等皆繞此而行。一晝夜一周天。如電而卷。言疾遷也。源師下。以所解理正。故名而取之。遠公即廬山遠法師。答什公之偈略云。本端竟何從。起滅有無際。一毫涉動境。成此頹山勢。釋曰。生死二法。窮之無本端也。如中論說。生在前邪。不死何生。死在前也。不生何死。如是推之無端首也。起滅即生死。有無際者。謂此二法緣會而有。有非真有緣離則無。如論初說。一毫等者。謂迷此性空之理。迷情一毫初起。即涉生死紛動之境。山崩曰頹。謂生死一起。勢難可止。如山一頹落也。此約迷說。悟可例知。

  疏。初句利他者。且依法相宗說。二利之行經三阿僧祇劫方滿因位。論言萬世百劫。且屬對以舉數。修鍊者。謂修進鍊磨也。問者。假問以起下文。

  疏。初句下。論語之義。勸人進學。具云。譬如為山。雖覆一簣。進。吾進也。解云。為山九仞。功始一簣。進之不已。九仞遂成。進之在我。故云吾進也。老氏亦云。九層之臺起於累土。積土下。就喻以明。運行下。約法以明。謂果自因招。非因不果。果既昭然。知因不化。後句下。彼六十四篇中文。仗亦託也。由初下。亦喻顯也。千謂千里。就其句法但云千。由行下。亦就法顯理不異前。通喻二行者。行雖有二果。法唯一故。通證也。但舉下。中間之行例同初因。皆不滅也。大疏者。即華嚴大疏。說佛身十種無礙。此即因果無礙也。彼宗以因果交徹互不相礙為玄門無礙之義。今取果中見因一分之義以證因行不化。云云者。經云。一切功用猶如一念。即不遷也。圭峯釋云。今一念備知。炳然齊現。猶琉璃瓶盛多芥子。義甚同前。前問下。指疏謂三世互因互待而起。念若不生三世相泯。則一性顯矣。論約下。若因若時皆名為事。事法體虗即同真也。

  疏。真流等者。亦懸談文。彼云。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為此宗中先悟毗盧法界。後修普賢行海。悟理起行名為真流。此行無相無住。一一契真。以契真故所以不遷。若住下。意用永嘉禪師證道歌。彼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虗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等。

  疏。三灾等者。準劫章頌。一增一減為一劫。經八十增減火灾方起壞三千界。乃至初禪八火之後水灾乃起。七水灾後風灾乃動。如彼廣說。酷。虐也。淪。滅也。餘可省。

  疏。初句中等者。佛性論以佛性因中名應得。果中名至得。二位相遠者。因不至果故。因若至果。果應是因。亦因果同位。有無窮過。因因而果者。顯果自因招也。果非因招。應是自然。亦無窮過。又果不俱因。顯因非常。因因而果。知因不斷。雖舉果下。恐人悞解。唯依因果事上談不遷之義。故會歸性空之理。問者。假此以辨論旨也。前者。如前論云。諸法無所從來等。當知因行諸法之一也。何勞再辨。答義可知。故知論之義脉始終有在。唐捐者。唐。虗也。捐。棄也。童子下。約喻辨因。讀書喻因。至熟喻果。若云書功隨滅。應不至熟。既至於熟。知前功不化。隨相等者。如童子讀書之相。意識心思與眼識等俱。前念熏後。後念引前。尚至於熟。此法相義也。但約熏引剎那相續連至後位。其實前滅後生。因化果起。不同性宗稱理之行。與理終始。理不違事。因相歷然。事不違理。即因不化。所以下。前論雖有如來之稱。但舉果顯因。因理既明。果性自顯。疏引佛果亦清涼義。報身有為也。法身無為也。由非一異即遷不遷。吾今下。涅槃文。此身即化身也。常身即法身也。

  疏。無謂等者。此中二義。一假設之辭。假令天崩地陷亦無謂不靜等。二據實而說。天地亦緣生之法。有成有壞。當天地倒覆之時亦變之大者。苟識性空即無變。洪流如水灾者。至二禪是也。列子湯問篇云。然則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媧氏鍊五色石以補天。缺斷鼇足以立四極。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百川水潦歸焉。此亦言有壞。未知所以大壞之理也。又天瑞篇略云。杞人憂天地崩墜。身無所寄。人曉之曰。天積氣而成。地積塊而成。終日於中行止。柰何憂崩墜乎。長盧子聞而笑之曰。虹霓雲霧風雨四時積氣以成天。山岳河海金石水火積形以成地。既積之矣。奚謂不壞。夫天地空中一細物有中之巨者。憂其壞者誠為大遠。言其不壞亦未是也。然論亦潛用莊子意。彼逍遙篇云。夫大寖稽天而不溺。稽。猶至也。旨不別前。疏詞可了。清寧者。老氏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等。今以清寧目不遷也。千門下。以宗中會緣性空但一義爾。論詞風雲變化霞彩交張。百態千狀乍現乍隱。但以宗義求之無不通矣。

  疏。反顯等者。賢首宗中物外談空為斷。空外明有為常。即有而空即空而有。中道見解也。清涼下。引證。次云言象非近。虗懷體之而目擊。禪書載秦主覽此論以盞擲地而辟問法師曰。豈非遷乎。論主默然。是何鄙野之談。不近理甚矣。以秦主之識法。不應有斯問。以論主之英悟。亦不應有斯默。假令問之。則必答曰。盞緣生一物也。以生滅之心對之。有完有破。性空之智印之。無生無滅。以體用本寂。完破異位。故緣集則完。緣離則破。完破在緣不在於盞。若此完不自於破來。破亦不從完至。兩不相至。性各住於一世矣。鄙解淺淺亦可以通。況論主之高悟哉。此論亦宗諸般若及中論等而作之。

  疏。一切等者。除第一真諦。於世諦中所有世間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以至出世諸法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薩云若等。有為之法從緣所生皆不真也。不真故空。如放光第七云。五陰不真故空。及五陰菩薩等無有異。六波羅蜜三十七品乃至佛十八法皆無端緒。諸佛法空。佛法寂。佛法不真。等如幻等者。經有十喻。如夢。如光。如影。如響。如陽焰。如變化。如鏡中像。如水中月。如乾闥婆城等。故自體空也。當知諸法但有名字。何有實體。於相不真。於性本空。相雖不真緣起非無。性本自空從緣非有。非有非無第一真也。下論云。萬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無等。又曰。觸物而一等。廣引恐繁。放光第七云。須菩提告舍利弗。諸法亦不聚亦不散。舍利弗言。何等不聚。何等不散。須菩提言。五陰乃至善法惡法。有為無為。有漏無漏法。亦不聚亦不散。何以故。自性爾故。以是諸法亦不有亦不無等。其文非一。

  疏。初句依經標牒者。亦義引。此辨無生之理也。諸摩訶衍中皆示此理為大乘之標相。般若尤多。中論宗而釋之。今疏從之也。約心下。般若心也。以無生之般若。照無生之妙理。亦非有照亦非無照。故論云。玄鑑之妙趣也。宗體者。此性空之理是萬物所宗之體。勝義下。謂諸法約相名世俗諦。約性名勝義諦。此諦超出俗世。故疏云無上。廣解諸諦差別之相如別。有無者。下論云。緣起故非無。從緣故非有等。一異者。中論明中道離於八法。故論初云。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等。今略云一異。論又云。若一則無緣。若異則無相續等言。等者。等餘生滅斷常來去也。文多不引。非自下。論義也。破因緣品偈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然中論本頌龍樹菩薩造。長行即青目梵志所釋。今略依長行以解前頌。不自生者。謂萬物無有從自體生。必待眾因緣而後起。亦不從他生者。謂自無故他亦無有。何者。以有自故有他。自既不生。他豈能有。釋曰。此義以諸法為自。以因緣為他。故前云萬物無有從自體生。必待眾因緣。若餘宗亦以因為自。以緣為他。然義亦相有廣破。如大鈔。不共者破自他和合共生義也。論中共生則有二過。一自生過。二他生過。不無因者。無因而有則為常也。應善惡果報不從因招。布施持戒應墮地獄。十惡五逆應生天上。言亦非作者者。西域外道計萬物生滅謂有作者。準中論。或計萬物從自在天生。從韋紐天生。從時從世生。從變化從自然生等。然此方亦計造化有主。古人云。造物小兒多伎倆。又接華詩云。可笑化工無定準。翻紅弄紫只由人。皆見萬物生滅變化遷移由化工使之。以西域計有作者。自然之計。此方有之。下亦略示。尚未達因緣生法之理。況識緣生虗假其性本空之理乎。無生下。會釋中道第一義真。以二諦相即。故云無生而生等。餘可知。

  疏。反顯者。唯聖人無生之智照前無生之理也。

  疏。果極一句。依佛位明之。示化一句。同類成名。如下云。在天而天在人而人等。無上士者。會如來十號之一也。內通者。照理名內。出。超也。釋神心。悉覺下。華嚴第六十卷中文。外應者。照事名外。極視下。謂權智縱目觀色。極耳聽聲。具於五欲之境。略言聲色也。了本虗故色不能膠。聲亦不制也。難陀愛孫陀羅而歸家。為色膠也。迦葉聽琉璃琴而起舞。為聲制也。故知未了物虗物即累其神明爾。智論十七說有優婆塞一與眾估客遠出治生。是時寒雪。夜行失伴。在一石窟中住。時山神變為一女。來欲試之。說此偈言。白雪覆山地。鳥獸皆隱藏。我獨無所恃。惟願見愍傷。優婆塞兩手掩耳而答偈言。無羞弊惡人。設此不淨言。水漂火燒去。不欲聞此聲。有婦心不欲。何況造邪婬。乃至為之失身命。如蛾赴燈火。山神聞此偈已。即擎此人送至伴中。著聲者。如五百仙人在山中住。甄陀羅女於雪山池中浴。聞其歌聲即失禪定。心醉狂逸不能自持。譬如大風吹諸林樹。聞此細妙柔軟清淨。生邪念想。是故不覺心狂。今世失諸功德。後世當墮惡道。著香者。如阿羅漢常入龍宮。食已以鉢授沙彌令洗。鉢中有殘飯數粒。沙彌嗅之甚美。便作方便入師繩床下。兩手捉繩床俱入龍宮。龍言。此未得道何以將來。師言不覺。沙彌得飯食。又見龍女身體端正香妙無比。心大染著。即作要願。我當作福奪此龍處。居其宮殿。龍言。後莫將此沙彌來。沙彌還已。一心布施持戒專求所願。願早作龍。是時遶寺足下水出。自知必得作龍。徑至師本入處大池邊。以袈裟覆頭而入即死。變為大龍。福德大故即殺彼龍。舉池盡赤。未爾之前諸師及僧呵之。沙彌言。我心已定。心相已出。時師將眾僧就池觀之。如是因緣由著香故。著味者。如一沙彌心常愛酪。檀越餉僧酪時。沙彌每得殘分。心中愛著樂喜不離。命終之後生此殘酪瓶中。沙彌師得阿羅漢道。分酪時語言。徐徐莫傷此愛酪沙彌。諸人言。此是蟲。何以言愛酪沙彌。答言。此蟲本是我沙彌。但坐貪愛殘酪。故生此瓶中。師得酪分。蟲在中來。師言。愛酪人。汝何以來。即以酪與之。著觸者。如波羅柰國山中有仙人。以仲春之月於澡槃中小便。見鹿合會婬心即動。精流槃中。鹿飲有孕。產子似人。鹿足一角。仙庵邊而生。見子是人。付仙而去。仙知事己兒。養育年大。學通經書。又學坐禪。行四無量心得五神通。上山值雨。足不便故泥滑躃地。破其軍持又傷其足。便大嗔恚。以軍持盛水呪令不雨。穀果不生人民窮乏。國王憂惱。命臣集議雨事。明者議言。我聞山中有一角仙人。以足不便躃地傷足。嗔呪此雨。令十二年不墮。王思惟言。若十二年不雨。無復人民矣。王即開募。有能令此仙失通。屬我為民者。當分國半治。時本國有婬女名曰善陀。端正無雙。來應募。問諸人言。此是人非人。眾言人耳。仙人所生。女言。若是人者我能壞之。語已取金槃盛好寶物語王言。我當騎此仙人項來。即求美女五百。將歡喜丸以藥草和之。彩似雜果。及持大力美酒。色味如水。服樹皮衣草衣似象仙人。既至仙庵。別庵而住。仙遊見之。眾女出迎花香供養。仙人大喜。女以美言敬辭問訊仙人。將入房中坐好床褥。與清酒為水。與歡喜丸為果。食已語諸女言。我生已來初未得此果水。女言。我行善故天與我願得此果水。又問。汝何故膚色肥盛。答。我曹食此果水故。女白仙言。何不住此間。仙曰亦可住耳。女言可共澡洗。即亦可之。女手柔軟。觸之心動。與女相洗遂成婬事。即失神通。天為大雨七日七夜。七日後酒果皆盡。繼山水木果其味不美。更索前者。答言已盡矣。今當共行。有可得處。仙言隨意。即便共出。去城不遠。女在道中臥言。我疲極不能復行。仙言騎我頂上。女先遣信白王。可觀我能。王出觀之已而問言。何由得爾。曰以方便故。令住城中供養恭敬。拜為大臣。身漸羸瘦。王問仙言。汝何不樂。答。雖得五欲。常憶閑靜。諸仙遊處不能去得。王自思惟。旱患已除。當復何緣強奪其志。即放還山中。精進不久還得五通。

  疏。雙出等者。出二智不滯之所以。此上等者。辨二智體一。但依照成二。如仁王經云。於諦常自二。於解常自一。疏意舉二諦相即為一源。真應相融為一心。疏中應字謂權智。非約身說。

  疏。復釋等者。謂再以前文研窮審詳申明其理也。此文甚隱。故疏具示之。向下隨難釋之。順法等者。釋上順也。但順法之自虗。不如小乘析之令空也。若依法析破。故不通於無窮之玅。不滯寂者。不離物故。不滯物者。了物虗故。一氣下。如老氏云。一生二。一謂氣也。意云下。謂以性空之理而觀諸法。無一法而非性空也。凡所下。六根所對之境。六識所生之觸。觸所染者色等諸欲。其性本空也。反聞自性者。密用楞嚴經觀音圓通之義。具云。反聞聞自性。聞復翳根除等。反聞不循外聲也。聞自性者。謂聞聲之性不自聲生。唯自性也。聞性既復。十方洞聽。碍塵翳根自除滅矣。此根既爾。諸根皆然。故經云。一根既返源。六用成休復。前文下。揀別前後可知。

  疏。觸謂等者。心染於境名觸。若細說者。根境識三和合生觸。觸染於色等諸境。今言觸物者。凡六識所遇之物也。清涼下。引大鈔文。居然者。猶顯然也。謂二諦交徹顯然中也。又只可下。辨論旨致淳而一之意。若依二諦交徹會之。亦合云混雜而恒一。派一而恒雜。今但言致淳而一。故依此會也。

  疏。雲庵下。現行本中失此二句。檢唐本有之。於理甚足。

  疏。將破下。敘論旨可知。心境相收至下當知生公下。大鈔引之。但以真為是。俗為非。皆相待起也。相待則俱生。不待則俱滅。故唯一無生諦也。四言。四諦也。莊子齊物篇云。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彼是不得其偶。謂之道樞。三家者。論語文。彼云。三家者以雍徹。魯桓公之後。一曰季孫。二曰仲孫。三曰孟孫。雍徹。詩名也。世執魯政。僭天子之禮。今謂下之三師。

  疏。時謬者。謂學法之士。未知緣生空有之理。謬見紛綸。如下道恒等。由正理下。指前物我同根等文。七宗者。彼疏云。梁僧寶昌作續法論。述宋僧談清作七宗論。一本無宗。二玄宗。三即色宗。乃至第七體會宗等。然世遠無行。不必屑屑。性理隨殊者。隨彼所述。詮旨成異。

  疏。據梁傳等者。有云支慜度作。恐非。予按梁傳。度師殊無他述。竺法汰傳中載云。道恒頗有才力。常執心無義。大行荊土。既云有才力。或只此師作之。自執己說而行也。汰曰。此是邪說。應須破之。乃集名僧令弟子曇壹難之。恒辨給弗屈。翌日更集慧遠攻之。關責鋒起。恒自覺差異。麈尾扣案未即有答。坐者皆笑。心無之義於此而息。心無諸法等者。瑤疏敘云。謂我之本心元無諸法。諸法自有。非我心有。

  疏。由心等者。心不生於諸法。心自無事。以當懷故心神寧靜。以此為得。然大乘正說。萬法無體皆唯心現。緣會而生其性本空。未達此理。乃云諸法自有。我心無法。此其所以失之遠矣。又與小乘心外執法實有符同。

  疏。東晉下。即高僧支遁。字道林。據瑤疏。林公作色不自色猶存假色宗。疏依北山錄敘之。大義同也。彼謂下。名青名黃乃至大小長短等皆人之妄情計而名之。非色自謂。故林公云。色不自色。心若下。達妄計性空。苟不執之為實青等。諸相自不成立。故云雖色非色。

  疏。齊(去聲)此者。論主欲破彼說。故先示正理。正理既達。偏見自殞。次句下。但前之所名青等質碍之色。皆依緣生。緣生之法元無青黃長短之名。無名之法質碍即色。豈待人名青等法隨起邪見。受想下。以諸般若破有之教。始自世間五蘊。終至出世十八不共等法。皆悉空故。不獨色也。以一切法依乎妄計皆有名相。然因緣所生無實體性。故皆空也。以青等者。青黃之名妄計而起。青黃之相因緣所生。

  疏。初句等者。了遍計空。釋論初句。未達下。釋論後句。然緣起下。潛以起信敘之。論說黎邪有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依不覺義復生三種相。一者業相。同法相宗中自證分。二者轉相。同見分。三者見相。同相分。故言亦心之相分。能見之心者。謂智相相續。隨相轉者。隨彼黎邪心中所現根身器界五塵等法轉生取著。即執取計名字相也。故論釋智相等略云。依於境界。心起分別。相續不斷。緣念境界。心起著故。妄執分別假名言相等。名屬下。依三性釋也。名是遍計。相是依他。如密嚴經義。下具引釋。

  疏。竺法汰者。據傳。與安公相友之人。圭峯略鈔第四云。本無者下至無即無。鈔云。上皆是先敘所計也。賓。客也。客皆向主。今立本無之人。言皆趣向於無。又引爾雅云。賓。服也。中情賓服於無也。尋夫立文下至即物之情哉。略鈔釋曰。不言非有。無却此有。非無。無却彼無也。

  疏。初二句下。斥謂斥破可見。今詳等者。以三家對而辨之。心無則實有諸法。本無則執法元空。皆著一偏故。林公則遍計空而不涉有。依他有而不即空。亦各在於一偏故也。若論主者。但依緣生諸法上明之。緣會故非無。從緣故非有。中道妙旨爛然懸解。以中破偏。故三家所以皆不立也。問。緣生之法非有非無已聞命矣。遍計之性如何。答。有無二見本自情生。故以非有非無斥之。苟祛此見。則一切諸法皆不可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如起信真如門及大品等廣說。然汰公之作。實與般若一十八空之理相應。但不可說於偏空也。若以五教之理隼之。恒公多入小教。支公同在法相。汰公合於空始。論主則終教之中空有無碍中道之理。然前前淺而後後深。以深破淺得俊尤易。著空等者。空本治有之藥。病去藥亡可也。服之不已返成其病。無可治也。非特等者。敘見惡猶甚也。謂為善惡之惡。食鹽者。彼論第十八略云。譬如田舍人初不識鹽。見人以鹽著肉菜中。問言何以故。爾語言此鹽能令諸物味美故。此人便念。此鹽能美諸物。自味必多。便空抄鹽滿口食之。醎苦傷口。而問言。汝何以言鹽能作美。人言。癡人。此當籌量多少和之令美。云何純食鹽。無智人聞空解脫門。不行諸功德。但欲得空。是為邪見。斷諸善根等。世間下。非世世有斯人也。大意以佛法雖起東漢。行之猶尠。兩晉以降。經論未廣。圓解明哲如什公者誠罕有也。恐人見論主破彼。便謂二師聊爾。不可不可。請覽本傳。自生鄭重。自下等者。敘論旨脉也。然此一論旨脉微隱。諸師區別亦以不同。予前後研覈。漸漸得之。理似有據。可詳逐節疏文。不廣敘也。初理絕下。名謂能詮名言。相即所詮義相。了法等者。華嚴十忍品文。二寄詮下。若不寄其言相。亦不能識中道之性。無離文字。淨名文。三故我下。金剛經文。文字性空亦淨名文。十二分教下。金剛三昧經義。餘可了。

  疏。若依等者。謂若依世俗諦說隨相立名。依名取相。凡是等(云云)者。故般若論云。可物於物則名相異陳。莊子山木篇云。浮遊乎萬物之祖。物物而不物於物。則烏得而累也。論文亦本諸此。

  疏。以所名等者。大意云。名依法有。法尚空寂。名尤虗假。引密嚴者。前二句證物空。後二句證名空。下論亦云。不物於物則物而即真。

  疏。釋此有二等者。於疏易了。但逐難釋之。性各異者。名是遍計。相是依他故。初句下。大意物雖即是名。名不即是物。顯兩異也。見物不知名者。謂見未識之物。雖覩其相不知其名。是物非名也。俗假等者。於第一義二不相即。性本空也。局者下。謂一論能詮之名。所詮之義。皆方便安布建立以悟將來。

  疏。第一義者。承上名相兩虗。致令第一義真獨出於名相之表。名虗故離言說。相虗故離心緣。故寶性論第一義諦者所謂心緣尚不能知。何況名字章句等。

  疏。初引等者。摩訶衍即智論也。以大品廣說摩訶衍義。故論具說四句之義也。今但引所用一句。復引中論亦同言。轉釋者。即論主轉以第一真諦釋也。以第一真諦二論皆有。故引此為下色空真俗等諸法所依之宗。皆云者。指前二論。次下等者。謂次此以下凡六節論文。初約色空乃至後引二論。依有無之法種種開示。皆依非有非無以示第一真也。細詳疏意自識論旨。若迷旨脉何以知作者之意。予意凡解經論須善三相。一貴識其宗。二善解旨脉。三深了文義。三者不備號虧聖教。真俗非二者。雙是之中故。非真俗之二者。雙非之中故。

  疏。二論等者。以撥喪釋滌除也。杜猶閉也。滅聲曰寂。絕色曰寥。無色碍處名曰虗豁。目斷空也。混茫者謂混混茫茫。廣遠之相。目頑凝之空也。

  疏。就物等者。謂順物性之自虗。不待洗除以通其性。乃即偽而真也。

  疏。初四句等者。謂躡跡釋成互存互亡句也。餘可了。

  疏。密嚴下。即彼下卷。二合。名相也。由名相故生起心.心所等諸識分別。次句顯名空。自下等者。分文亦總示下文大義也。

  疏。初依等者。空色之義乃法之標相。諸般若等皆有。故首示也。即彼經不二品云。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等。

  疏。空非下。色即物也。如水非波外。即波是水。金非器外。全器為金。非一者。空色兩分。事理二殊。如法界觀。事理相非二門也。新譯般若心經亦有色非是空空非是色之文。析滅者。釋論文宰割也。如穿井鑿穴見空之類。然即空之義遠矣。斷見者。外道以蘊滅不續為斷。大乘謂小乘析滅為斷。如懸談鈔說。亂意者。一乘究竟實性論說。初發心菩薩於空未了。有三種疑。如下示之。

  疏。問疾品者。釋曰病亦緣生一法也。真有則若來若去應不從緣。從緣生滅非真非有。超日等者。受者五蘊之一。命者不相應行中之一。皆緣生故諸法空也。

  疏。文則等者。教逐機異。其旨元和。

  疏。二依等者。放光具云。舍利弗問尊者須菩提言。欲使從無所生逮得。欲使從有所生逮得。須菩提言。我亦不使從無所生逮得。亦復不使從有所生逮得。舍利弗言。如所言。為無所逮無所得邪。須菩提言。有所逮有所得。不以二世俗之事有逮有得。但以世事故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有佛。欲論最第一者無有得。無有得。從須陀洹上至佛亦無逮亦無得。釋曰。舍利弗問。從無生真諦有成得邪。從有生俗諦有成得邪。須菩提答。以般若無所得雙遣之。舍利弗以謂於有於無俱無所得。故須菩提復答有得無得亦非有異於世俗中有逮有得。第一真諦中逮得雙絕。此義至無名論知之。故下疏指玄得。

  疏。勝義下。隨論會歸中道。

  疏。義引者。彼二十四云。世尊。世諦第一義諦有異邪。須菩提。世諦第一義諦無異也。何以故。世諦如即是第一義諦如等。前雖下。分前後各殊可知。

  疏。二諦下。宛然殊也。故仁王經云。於諦常自二。譬如牛二角。然真以俗為相。俗以真為性。有何太異哉。

  疏。初二句等者。謂萬法皆有一非有義非無義也。次四句。如疏可知。次四句。超斷常者不絕於虗。所以出斷。非真有故。所以出常。後二句下。若有者。謂依此而見法之有。亦不即真。亦合云若無不夷跡。疏中超文而躡。釋之尤明。

  疏。古人者。相傳靜法苑公。未詳。齊立曰並。並則為二亦非雙。真俗相違故云恒乖。未曾各亦恒一也。

  疏。連引等者。淨名之意。明言說即如。於真諦中亦非有說亦非無說。後句不壞言說之相。於俗諦中師資因緣會合。不生之中言說生也。後經者。如疏。非轉下。此談如來一代利生說法凡三百餘會也。不捨下。智論第二十六云。如一長老目闇。自縫僧伽黎。針絍脫。語諸人言。誰樂福德。為我針絍。爾時佛現其前。語言我是樂欲福德無厭足人。持汝針來。比丘知是佛。白言。佛無量功德海。云何無厭。佛言。我於福德雖盡邊底。然無厭足。乃至佛為說法。肉眼即明。慧眼成就等。轉而下。大般若四百二十五云。我從成佛已來不說一字。汝亦不聞等。放光第十七云。如來坦然而不說法。舌覆下。諸經多說如來將欲說法。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表所說誠諦故。身默下。淨名不二品中事。此意淨名默住亦是說法。令人了法無言入無言際。故大疏云。語默視瞬皆說。見聞覺知盡聽。得法契神即是說義。如楞伽第四云。有佛國土。直視不瞬口無言說。名為說法等。

  疏。文通等者。覈。研詰也。物雖等者。以此但辨前之所引二經之義故。

  疏。順顯下。邪見執無。所以是惑。今云非無。以轉此見。下句可得。

  疏。真諦等者。第一義諦。轉與非轉二義俱絕。故言非有非無。

  疏。如來藏者。廣如本經。以要言之。即隨緣真如中道妙有之心。然隨言顯示亦有二種。一者空如來藏。無二十五有故。二者不空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以含此功德。所以名藏也。廣釋如佛性論。

  疏。義引等者。以經但云心非有無。故義引中論轉釋云物從等。物雖通名。順前經義正且目心。亦該一切。言義引也。

  疏。推尋等者。以經具繩墨義。揩定邪正故。衡。秤衡也。亦平也。理量稱而平之。義自見爾。

  疏。一徵辭者。如何者。何故。牒者為前中觀謂物不有不無。何以知然。故今牒云。所以然者。然即如是義。葢指前不有不無。下方反釋云。夫有若等。異喻下。喻有同異。今其異也。與前義全殊。亦相例而顯。以此照彼。理極成立也。

  疏。初二句等者。此釋非有也。摘句出之。更無別釋。

  疏。初句等者。此中引論但合集智論上下之義。引之釋不無也。

  疏。通成等者。初對中大旨亦不異前。但加一切爾。此乃最後引文辨法。故明諸法因緣有無及有無二法因緣有無。悉舉明之。舉此之外。更無一法可舉也。疏釋前後可知。後對等者。前依諸法以辨有無。有無是義。此辨有無。有無是法。此之二法亦因緣故有等。大品十八空中最後云。無法有法空。論釋甚廣。疏略引也。涅槃亦略。具云。一切世間有四種無。一者未生名無。如泥團時未有瓶用。二者滅已名無。如瓶壞已是名為無。三者各異互無。如牛中無馬馬中無牛。釋曰。若以人事言之。如羅云無善星善星無羅云。顏子無盜跖盜跖無顏子等。四者畢竟名無。如兔角龜毛。緣亦無數者。各隨諸法因緣差殊故。如穀種為因。必以水土等為緣。識種為因。所緣等為緣是也。

  疏。初句等者。以前引論文諸法有無及有無二法皆不出有無故。相反者。謂有之與無敵體相反也。收前初三等者。以初句明諸法因緣故應有。三句明無法因緣故應有。所以收也。不應言無。顯違反也。收前二四等者。以前第二句明諸法因緣故不應有。第四句明有法因緣故不應有。故收之也。後三下。但例前說之。餘可領。

  疏。初二句等者。應有亦該前初與三也。不應有亦該前二與四也。釋義如疏。事一等者。諸法及有無之法皆事也。同謂非有非無之中道。

  疏。初有等者。定執有無即成見取。意言者。舉要而言。即心意分別未形於口謂之意言。題示者。不真空一題顯示其義也。前已通敘者。指前破三家之後疏文也。知彼則會此義。若下。意謂上述不真空之義至此已周。故結之也。推。尋也。繹。細繹思審之貌。謂前後思究審玩可知。

  疏。彼經下。依世諦名相以顯第一真諦名相無生。即真諦也。已見前文者。指前自下之疏也。二十四云。菩薩以名相行般若波羅蜜。亦不當入名相中。葢論主依方便道。於無名相之法用名相說。今復引經示名相本空。令不著也。故大論八十九云。以方便道。以無名相說等。譬如下。亦放光經文。非無下。論辭。幻。如結巾為兔。擲竹成龍。孟欽畫地作平野之溝。欒巴噀醪成蜀川之雨等。化。如蓮色尼作輪王。首迎佛於寶階。提婆達化小兒。惑闍王於內苑等。

  疏。此與等者。前云物不即名而就實。此云物無當名之實等。義實無別。但文少不同。名自情生者。遍計性故。好惡者。情識虗誑。苟美一物立以好名。苟惡一物立以惡名。故云何定。一物立多名者。如月亦云蟾輪.桂輪.金波.兔魄等。一名召多物者。如修多羅呼井索席經等。如以下。本草以蚯蚓名地龍。何有龍之實乎。木賊非盜也。但順下。俗諦故有。真諦故無。諸法且自當。論名相。以從緣起故假也。

  疏。一切等者。以世俗諦中物物皆有名相。名相體空。本來不立。則一切諸法悉皆空寂。已上者。指放光以降。

  疏。初句論文者。即物無彼此也。而人下。論主釋之也。如二等者。非約喻顯。且於諸法中舉此以示其空也。故寶藏論云。約天地為上下。約日月為東西。約身為彼此。約情為是非等。

  疏。正舉等者。疏釋可見。元空者。訓初為元也。亦可等者。又訓初為始也。無暫始有者。無萌兆之始也。無暫始無者。迷情念念不停剎那相續也。餘喻況可了。

  疏。初句等者。悟無彼此之定相。則所執之法亦寂然。彼此之相託法而現。如託繩現蛇。能所皆妄者遍計。蛇所託繩謂依他。繩所依麻方為圓成。晉書樂廣傳說。有客至廣家。廣舉杯酌之。璧間弓影入客杯中。客謂悞吞其蛇。尋而病生。經年弗愈。後見廣。廣與辨析。客豁然有得。病亦即瘳。似此類者誠多。應識遍計生滅。如此論旨以依他諸法即非有非空。妄計取之為有為無。彼此是非物我等殊。雜然而起不知已已。苟悟情空則法法非有非無也。故論云。既悟等。故唯識頌曰。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妄執者依性宗說枝末。不覺在六麤事識之中。法相正唯六七二識如彼(云云)。楞伽等經名為妄想。或云分別取體。即五見四取等惑皆遍計也。

  疏。成具下。具云。是法無所有。法無故強為其名。園林下。準莊子林希逸序云。莊周。宋人。字子休等。吏者。曾為漆園吏。故云園林。疏所引者全是彼文。釋詞亦彼疏義。此辨是非無定體亦空也。與此無殊。

  疏。次二句等者。名相等法生滅非常。聖人情念已亡。即化而見不變之常。常通下。謂凡夫妄想紛紜。見諸法定相彼此森然。未甞一念而通。聖人反之。即惑而智矣。故大疏開因性云。良以眾生包性德而為體。依智海以為源。但相變體殊。情生智隔。有人問予華嚴宗中相容之義。指柱曰。使此柱入彼柱。令彼柱容此柱乎。余曰。汝所問者正犯圓宗太忌。彼必超情離見。汝用情見求之。情見既碍。法何相容。可去情思之。

  疏。放光下。依般若論引用。彼經第二十九云。不動真際為諸法立處。謂不壞俗諦名為立處。葢真即俗也。

  疏。聖即智也者。得無分別之心名為聖人。初地已上皆名聖人。神心也者。起信疏云。中實神解名心。神。靈也。即靈妙覺心。圭峯序云。冲虗妙粹。炳煥靈明等。仁王經。意示惑性智性無二性故。但迷悟相翻爾。今詳下。通會前文。前隨論文亦旋發其義。文旨煥爛。確然非謬。好思歷歷可解。密嚴初句。因相立名。如謂彼此等。次句。依他因緣而起諸相。此之二句辨名相生起。此二者又依名相二法生妄想分別也。故楞伽云。相名常相隨。能生諸妄想。故此三法但互緣而起。其性本空。空則法性如如。於斯下。若了此三法性空之理。即是正智。名為下。辨定三性。相是依他起者。細推經意。相含二義。一遍計所執。如依繩見蛇。依杌見鬼。此之名相皆是遍計。二依他心心所等。如繩如杌。名相也。冥搜者。冥猶寂也。搜。求也。謂靜意求之始可見理。指掌者。見理明白如指掌中之物也。文用論語。

肇論新疏游刃卷上

  肇論新疏游刃卷中

五臺大萬聖祐國寺開山住持釋源

    大白馬寺宗主贈邽國公海印開法

    大師長講沙門  文才 述

  疏。本覺下。依起信釋。以般若是智慧。與覺義同故。龍樹末論呼本始二覺為般若故。然此本覺即隨染之名。為阿黎邪識一分之義。故論云。此識有二義故。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虗空界。乃至說名本覺。即眾生等有者。謂一切眾生皆有阿黎邪識。皆有本覺。大論下。然論十八卷中翻摩訶般若為大慧。釋中皆云智慧。準此具足應云大智慧也。以是有方便之慧。照于雙空及與空後不空之理。故名為大。華嚴下。具云。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二始覺下。此始覺名對不覺說。謂本不覺。今始覺故。六度是因行。故云六度之一。即般若波羅蜜。然通淺深者。二乘之人但學眾生空。未學法空故。盡無生智名淺。般若菩薩習行。照五蘊.十二入.十八界乃至十力.不共.一切智等皆緣生性空。無法可得。無生如實智名深般若。此復下。謂甚深般若。若依因果二位分之。以般若之體通因及果故。因修下。依起信論。因有三位。一者信位。能覺滅相名初生始覺。二賢位。能覺異相名相似始覺。三者聖位。能覺住相名隨分始覺。故疏云歷位等。二果證等者。即果位能覺生相。名究竟始覺。然始本下。謂覺至心源以始合本。無復始本之異。本來平等。唯一覺故。又有三種等者。宗諸般若釋也。然大品.放光及大論皆說諸法實相。故大論第十八云。諸法實相是般若波羅蜜等。然諸法實相必如智雙融。所證如理亦名實相。故宗中云見法實相。能證之智見此無生實相之理。亦名無生。亦名實相般若也。論初引放光等經云般若無所有相。無生滅相等。通約實相。然論之所示。但舉非知非不知。非有非無。非斷非常。離此諸邊名中道般若。正為實相。故大論六十一云。有相是一邊。無相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諸法實相等。二觀照下。以本智照理。後得照事。亦通因果。可以意得。三文字下。勝天王經第六云。總持無文字。文字顯總持。亦般若也。故放光二十三云。以般若波羅蜜總持諸善功德之法。此以能詮從所詮故。故以文字為般若。大論五十六云。般若波羅蜜無諸觀語言相。而因語言經卷能得此般若。是故以文字經卷名為般若等。若云文字性離即是解脫義。該實相。然以文字為門。亦文字般若。十二分教即空。文字即般若也。仁王經云。十方諸佛。一切菩薩。不離文字而行實相。乃至云。修文字者亦不著不離。是名修諸佛智母等。此論下。論初未開權實。及末後寂用同源。義該實相。亦本覺離念之般若。從然則智有窮幽之鑒以下。開成權實。即始覺觀照般若。一論名句即文字般若。然般若種類尤多。略示如此。無知等者。釋別名也。此前云般若亦通名爾。無知之名特此論有。下云等者。具云。將無以般若體性真淨。本無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哉。又云。以有所知。有所不知等。二顯真下。初義如前。二始覺下。下云。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等。如下廣釋。實相下。意以實相同本覺。觀照同始覺。以體無二故。若約詮門細推。則實相寬。本覺狹也。何者。實相般若該於諸法。通乎因果。貫心境。遍染淨。本覺般若唯因非果。唯心非境。唯染非淨等。今約性同。故可配例大理也。文字無知者。據文字性空。空即實相之心。於實相中一切叵說。非約諸法其性昏鈍以明之。修文字下。如前已引。既依文字以得般若。故文字即智母。亦因中談果也。應知下。歎勝總結。據諸部般若皆有歎勝之文。義類實多。舉要而言。一者出生德。大品舍利品云。般若波羅蜜中生諸佛舍利三十二相。亦生十力.四無所畏。乃至大慈大悲五波羅蜜等。二總持德。經說總持一切諸法。則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解脫勝處遍處。乃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種智。諸三昧門。諸陀羅尼門等淨法功德。靡不攝也。三破障德。破裂。分裂也。放光初品云。菩薩摩訶薩欲具足薩雲若。離於生死諸習者。當學般若波羅蜜。四證入德。又云。欲過八患.十二衰。具足佛十力.十八法等。當習行般若波羅蜜等。又大品方便品云。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學般若波羅蜜等。優。勝也。正覺即佛也。據梁傳下。且依傳說盡理言之。如論所引。放光.道行等經及智論等。皆宗依也。吾解下。謝猶讓也。如曇邕傳云。恐後不相推謝等。揖亦相揖讓也。意云。吾於般若知解亦不讓汝。而論辭典麗當讓汝在前矣。論者下。指一論為文字般若可知。

  疏。非知等者。據論以釋之。如下引經云。真般若者清淨如虗空。無知無見等。不有不無者。謂非有知非無知。智體妙存。義理幽密也。又四句等者。即有無等四。下自有之。大論亦多明。中道無此諸見故。三乘下。諸般若通被三乘。三乘皆修此智。各各下。謂所修之法無異。為智不同。故成三乘也。清涼云。聲聞學無生般若者。便云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等。但於嚴土利地不生喜樂而趣於寂。故成聲聞乘也。若聞無生。便知從緣生故無生等。成緣覺乘。若聞無生。便知諸法本自不生今則無滅。即生滅而無生滅。不礙於生滅。以此滅惡生善利自利地。成菩薩乘。自乘下。謂聲聞菩提等。大品下。具足云。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當習行般若波羅蜜。欲得辟支佛乃至阿耨多羅。當習行般若波羅蜜等。

  疏。正理下。唐明皇孝經序云。至當歸一。精義無二。葢有不知而作之者。亦有知之而不正者。隨見各述。乖於同歸之理。遂成異端。紛紛然亂般若之軌轍也。

  疏。天竺等者。三名之音亦相似。漢書張騫傳云。騫至西域大夏國。得筇竹杖。問所從來。答。東南二千里身毒國來。身(音虔)毒(音篤)。五印者。即五印土也。亦曰五天竺國。天竺此云月。彼有千名。如贊怛囉等。此方月名極多。如丹桂.素娥.玉兔.嬋娟等。西域記云。五天分野周九萬里。三陲大海。北背雪山。彼國四姓頗類此方四民。婆羅門德尊。國人敬之。故云婆羅門國也。什公下。晉書藝術傳及梁傳皆同。父炎。亦僧也。龜茲。音丘慈。傳略云。聰明有懿節。將嗣相位。乃辭避出家。東度葱嶺。龜茲王聞其棄榮。甚敬慕之。自出郊迎請為國師。王有妹年始二十。才悟明敏。過目必能。一聞即誦。其體有赤黶。相法合生智子。諸國娉之並不肯行。及見炎。心欲當之。乃逼以妻焉。既而懷什。什在胎時。其母慧解倍常。聞雀黎大寺名德既多。又有德道之僧。即與王族貴女德行諸尼。彌日設供。請齊聽法。什母忽自通天竺語。難問之辭必窮淵致。眾咸歎異。有羅漢達摩瞿沙曰。此必懷智子。為說舍利弗在胎之證(云云)。及生什。七歲隨母。能以日誦千偈凡三萬二千言。事具如傳。言象下。略例。曹魏時王弼所著。以釋易經彖象等義。言生等二句。全是彼文也。言謂卦爻之下所繫之辭。象謂卦爻之象。此謂因象生言。因意生象。故云爾也。希夷下。彼書視之不見章文。具云。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今喻下。如下云。欲言其有無狀無名。亦可言希夷也。按什公下。傳云。什初學毗曇。年九歲時。從旦至中手寫千偈。從中至暮亦誦千偈。隨母至罽賓。遇名德法師槃頭達多。從受雜藏.中長阿含凡四百萬言。後又通六足等論。乃至外道經書四圍五明陰陽星筭莫不必盡妙。達吉凶言。若符契等。蘇摩者。具云須耶離蘇摩。才伎絕倫。專以大乘為化。國人尊之。什亦師焉。阿耨達經。即大乘經也。自此專務方等。歎曰。吾昔學小乘。如人以鍮為金也。又誦中.百.十二門等諸論。實相者。即實相般若也。

  疏。異學下。謂西域外道等異端之學。亦通指下。準傳說。什九歲時。罽賓國王將試其能。集外道論師共相攻難。外道輕其年幼。言頗不遜。什乘隙挫之。外道折伏。又後隨母至溫宿國。彼國有一外道。神辯英秀。名振諸國。手擊王皷求什論義。什既至。以二義相驗。迷悶自失。

  疏。殊方下。傳云。母別什謂曰。方等深教。應大闡真丹。傳之東土。汝之力也。什忻而從之。至符堅建元十二年。有星現外國分野。太史秦云。當有大德智人入輔中國。堅曰。朕聞西域有鳩摩羅什。襄陽有沙門道安。將非此邪。至十八年乃遣驍騎將軍呂光等。帥兵七萬西伐龜茲。堅謂光曰。若得羅什馳驛送來。西出遂破龜茲。載什而歸。至涼州。聞符堅已為姚萇所害。光乃竊號自立。改元太安。又云。什停涼積年。呂光父子(云云)。與疏略同。在涼下。始自呂光至呂隆凡三主。繼立十三年也。浮沉者。謂隨時高下也。苟非下。繫辭文。

  疏。萇子興等者。興。字子略。星紀下。依瑤疏敘之。按智論後序云。鳩摩羅耆婆以弘始三年歲在辛丑十二月二十日至長安等。梁傳下亦全略。傳文據通鑑說。秦王興以鳩摩羅什為國師。奉之如神。親帥羣臣及沙門聽羅什講佛經。又命羅什翻譯西域經論三百餘卷。大營塔寺。沙門坐禪者常以千數。公卿已下皆奉佛。由是州郡化之。事佛者十室而九。

  疏。大品下。放光及小品般若亦同西域呼漢國為震旦。亦曰支那。或有翻云思惟國。東北者。華嚴菩薩住處品云。東北方有山名曰清涼等。然諸傳及地里圖等。皆指佛國在西南。

  疏。王謙下。故準通鑑亦云興即皇帝位。然論主既當代之僧。應備識國禮。故論但言天王。不言皇帝。知秦主之謙也。準儒書稱皇帝王霸。約德業輕重為言。包犧.神農.黃帝謂之三皇。皇。大也。言內外無為。行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謂之五帝。帝。體也。內體無為。跡涉有為。行常道也。夏.殷.周三代謂之三王。以德行仁者也。齊桓.晉文等謂之五霸。以力假仁者也。準國史。秦始皇平定六國。以為道過三皇。德兼五帝。自號曰始皇帝。後之國君亦皆傚之。然二秦初起皆即天王位。疑興亦去皇帝號也。春秋下。春秋尊周天子為天王。如晉文公召天王於河陽之類是也。游刃下。莊子養生主篇。略云。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足之運合舞。奏刀之響中音。文惠君歎曰。善哉。技葢至此乎。庖丁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文多如彼。蒼蒼。即萬物之氣色也。亦可下。以儒書分四時為四天。春曰蒼天。亦謂物至春時蒼蒼然也。莊子逍遙篇云。天之蒼蒼。其正色也。春天主生。故云蒼蒼。隨俗說此。以內教但云眾生不言天生也。所天者。儒書說天有二。一穹天名天。二君主名天。皆以恩覆萬物。百姓仰戴故也。金河下。即拘尸羅國之河名。如來示跡。說涅槃經處。彼經第三卷云。如來今以無上正法。付曯諸王.大臣.宰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諸國王及四部眾。應當勸勵諸學人等。令得增上戒.定.智慧。若有不學是三品法。懈怠破戒毀正法者。王者大臣四部之眾應當苦治。依仗者。憑託也。

  疏。義學下。喜祥傳云。一曰譯經。如摩騰.竺法蘭等。二曰義解。如安公.遠公等。三曰神異。如杯度.史宗等。四曰習禪。如僧光.慧嵬等。五曰明律。如曇猷.僧業等。六曰遺身。如僧富.曇稱等。七曰誦經。如曇邃.道冏等。八曰興福。如慧達.慧力等。九曰經師。如法橋.曇籥等。十曰唱道。如道照.曇頴等。草堂寺者。晉書與梁傳少有不同。晉書略云。什與秦之君臣說法。忽下座啟帝曰。吾夢二小兒登吾肩。有欲障。須婦人。興遣二妓進之。一交而生二子。梁傳云。姚主常謂什曰。大士聰悟。天下莫二。若一旦後世。何可使法種有嗣。遂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自是別居廨舍。以草為之。時人呼為草堂。世有題云。十房美女遮俗眼。一鉢金針見佛心。又云。什之受妓。諸僧多傚之。什引眾聚針盈鉢。謂曰。能食此者可相傚焉。因舉。舉進針如常食焉。諸僧乃止。層觀者。即今之樓閣之類。晉書下。所載與什公本傳略同。

  疏。世多下。如法華.金剛.般若等經。人多傳誦。注時猶此也者。尚書云。時日害喪。予及女皆亡。彼解曰。時是也。若轉訓是此也。非言下。文亦逼似莊子。莊子知北游篇云。知北游於玄水之上。登隱弅之丘。遇無為謂。問曰。何思知道。何處安道。何從得道。三問而不答。非不欲答。不知所以答也。知乃反於白水之南。登孤闋之上。見狂屈。而又問之。狂屈曰。唉。予知之。將語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又反問於黃帝。答曰。無思知道。無處安道。無從得道。知曰。我與若知之。彼與彼不知也。黃帝曰。無為謂真是也。狂屈似之。我與汝終不近也。莊子下。即天地篇云。黃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詬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得之。黃帝曰。異哉。象罔乃以得之乎。一本亦作罔象也。舊本下。此誠悞寫。不應承謬。定宗者。定無知為宗也。決。分判也。亦斷也。擇。揀擇也。

  疏。四相下。謂般若真如無緣生緣滅之相。圓覺序云。不滅不生豈四山之可害。四山即生老病死也。亦名四相。賢首云。非生非滅。四相之所不遷。無去無來。三際莫之能易。皆敘真心也。

  疏。略標下。謂略標二經之意。下論廣釋此也。謂真心下。通有三句。初句屬體。後二句如次釋前兩句。

  疏。舉妄者。緣生之識名為妄識。隨緣起滅。故丈夫者。密嚴第二云。能持世間因。所謂阿賴邪。第八丈夫識。運動於一切。釋曰。如世之丈夫。能任重事。又能與物。為其依止故。此識亦爾。能持世間色心種子。亦能與諸法作依止。故喻之。秖臨下。潛依圓覺疏敘之。法相說第八識能緣根身器界種子。常侍等者。謂賴邪如君。常侍如侍若近臣。即第七識也。以此識有恒審思量之用。又常執第八見分為自內我。故名常侍。持猶執也。謀臣等者。第六識也。此識內依末那。外緣五塵。亦遍緣三世。所緣之境。獨影及性。獨影體虗如兔角龜毛。性境依他。自性非有。諸經亦喻如幻夢也。此識能分別計慮。故名謀臣。五將等者。即眼等五識也。此之五識取外五塵。猛利先鋒。故喻為將。擊。攻也。囂。擾也。各有下。如前八識所知之境。各有分齊。互不相通。故楞嚴經云。見不超色。聽不出聲。又皆妄心分別。故疏云知亦何真。後四句等者。明般若真心也。初釋翻前妄心也。本覺下。約當體明也可知。良以下。出一切知之所以也。即智之體。即真如也。擴。張大也。充。遍也。無外遍之極也。佛性論即彼第二如來藏品具云。所言藏者。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故名為藏。以如如智。稱如如境。故一切眾生決無有出如如境者。並為如來之所攝持。故名所藏。眾生謂如來藏。況法下。前解法居智內。法非是心。此解法依心現。無法非心也。

  疏。文似等者。如老氏云。明白四達能無知乎。又云。知其白。守其黑。又云。虗其心。實其腹。又云。絕聖棄智。民利百倍。又云。挫其銳。解其紛。又云。杳兮冥其中有精。皆與此文相似。義實非也。疏釋之義。皆依內教釋之可見。返照等者。不存智體。即歸寂也。金光下。彼經第一。具云。佛果無別色聲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以如智無二。故言獨也。目深曰窅。今取深義。慈恩下。即大乘法師所作瑞應疏序文。質。體也。即法身真理。故云正同。自下等者。分文屬體也。二諦乃所照之境。二智即能照之心。照理照事俱名觀照般若也。以演下。會通宗本可知。

  疏。幽屬等者。明二智雙照真俗。俱無知也。真諦下。順下以緣求知之義釋也。謂真諦非有無之相。真智非有無之知。神謂等者。謂達俗之智。不徐而徐。不疾而疾。恍焉而來。[惚-勿+(句-口+ㄆ)]焉而往。常情難測。故名曰神。繫辭云。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也。感之下。明有知也。然水下。顯無知也。無緣之悲者。即三緣之一也。一曰眾生緣。見有眾生可化也。二曰法緣。但見眾生緣生之法。五蘊四大假和合爾。莊子亦云。假以異物合成一體。三曰無緣。見生界空無可化者。白樂天八漸偈略云。苦既非真。悲亦是假。是故眾生。實無度者。三緣化物始名大化。無相之願者。即眾生無邊誓願度之願也。以無能度所度之念。故名無相。亦三解脫門也。觀機下。問意謂觀所化之機可度不可度。審能化之法宜大宜小等。似有知也。答意如下論云。千機頓赴而不撓其神。又云。又非不應。但是不應應爾。此義應由機感不在於聖。華嚴偈云。但隨其自心。為說如是法。教合下。釋成觀審之義。亦眾生之心也。餘可知。

  疏。神用等者。謂權智入生死有境以化生也。正智下。謂此智照法各無自性。唯見實相。無得非得。非證不證。事何能礙。引大疏。正唯權智亦即實智。以一念具故。非太異也。

  疏。恐人下。以雖等文勢含於縱奪。恐有疑云。正智居於事外。應離有證空。事智超於世表。應非度生界。故論云爾。所引起信。即真如門文。

  疏。初二句等者。謂事智順機。小大合宜。權道推移。不失撫會。無窮者。以生界無盡。故悲願無窮。隨他下。即涅槃文。彼三十五略云。如我所說十二部經。或隨自意說。或隨他意說。或隨自他意說。然文甚廣多。疏中略出一義也。大底說自所證一實之道。為隨自語隨宜之談。諸乘差別為隨他語。半實半權。為隨自他語也。清涼.圭山皆如此會。

  疏。欲揀等者。詳前後論文非有非無之義而有二別。前約知見以辨有無。此依體性以辨有無也。雖真照下。炳。明也。直據正體以示之。謂即寂而照。功用炳然。亦非有如虗空。若妄計為有。乃落常見之阬也。雖妙湛下。謂即照而寂。心境兼亡。杳然無朕。亦非無如兔角。若情計謂無。即落斷見之阬也。妙存者。謂般若之體。不出有無亦不在有無。而妙體存焉。

  疏。即心等者。謂無師自然之智。非因所作。非緣所生。心與境而兼亡。名及相而雙寂也。諸法下。此句顯真智覺法之性。萬緣下。此句明俗智覺法之相。由覺法性相。故名聖人。故佛地論第一釋佛義云。謂具一切智.一切種智。離煩惱障及所知障。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名為佛力。通者謂十力六神通也。依心說之而名十智。能勝伏他亦名十力。寄於根境所用無礙名六通也。

  疏。正漚下。此亦取宗中之義釋之。義利下。義用利生名為義利。如圭山云。作有義事。非仁義之義。

  疏。少選者。謂頃刻少時也。非直下。依般若等經釋之。即能所兼亡。沒同果海。有無不可名。故言無道處。寂用不可狀。故心無行處。

  疏。淨名。即彼經初卷中文。心即黎邪和合識也。意即末那識。放光下。義引。亦初句寂也。後句照也。聖迹下。大鈔云。古譯句為迹。如尋迹得兔。尋句得義。論意總以聖教為跡也。

  疏。以所觀等者。約二諦之境明二智之心也。謂所觀真諦。絕有無一異等諸相。致令能觀之心亦可亡於有無等知也。苟無有無等知。又何以寄懷也。故知知自無知也。心境下。分論。初二句先心後境。後二句先境後心。以心下。二義出心境先後所以。不以下。孟子云。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為得之矣。準此不可執其辭之前後謂理有左右也。

  疏。前二句等者。依即寂之照云知云為。然般若之法非定有知。非定無知。皆不可取。不可說也。般若下。潛引金剛經。彼云。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下。謂不住有得却住無得。亦不可也。故大鈔云。遣之又遣之以至於無遣。若以無遣遣遣。無遣亦跡。何以故。有所得故。逈然下。亦法界觀文。逈。遠也。謂情盡見除。寂然亡照。心無所寄。即此無寄無得之心。成非知非見之般若。然燈下。亦金剛經。略云。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疏。自下等者。敘下問答之大意。粗。略也。貫網之繩名綱。餘可解。

  疏。難曰等者。疏義如次略釋二智之相。諸法之實者。實性也。釋論中物物斯照。言盡者。釋知無所遺。權智下。釋動與事會。事亦物也。必有等者。以知會當然故云不虗也。

  疏。初句下。亦敘設救也。此同下。彼天長地久篇略云。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不矜下。矜。夸誕也。恃。負恃也。如人薄有技能。外則矜夸。內則負恃。君子反之。內如不有。外亦不矜。故云忘知等也。此乃賓家會主家無知之義。若爾下。謂若不矜恃忘知會為無知者。此則但是聖人等(云云)。為物等者。物亦眾人也。推。讓也。戴。頂戴也。如人虗心實德。忘其知會所長。人反推讓。竟以知會歸之。是聖人本忘其私而反得其私也。然解老氏者亦有偎並內教之說。似非老氏本意。故依古解直消其文。令人易解爾。

  疏。據上等者。釋不自有其知也。然此文勢諸書皆有。如老氏云。生而不有。尚書說命云。有其善。喪厥善。矜其能。喪厥功。解者曰。苟有之矜之則私己之心重等。大禹謨曰。汝唯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唯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皆謂有而忘其所以有。謂之不有也。故論云。不自有其知。非無下。賓意謂有知而不矜。只可云不有。不可云無知。

  疏。二儀下。以形言之。蒼蒼而上者名天。茫茫而下者為地。以理求之。天。陽也。其象圓。地。陰也。其象方。以色言之。天玄也。地黃也。故周易云。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說文曰。天。巔也。高而無上也。地。低也。又易也。謂懷任萬物變易發生也。略釋如此。內教如劫章頌。文出下。即彼天地不仁章。具云。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蒭狗。蒭。草也。縛蒭為狗。將以為祭。祭了棄之。如莊子云。蒭狗之將進也。巾以文繡。尸祝齋戒而將之天地。無私者。無生物負恃之私。林希逸云。言與物相忘也。餘義如疏。論意云下。謂聖人大悲權智普度一切。長辭生死之鄉。永趣涅槃之苑。雖天地生物之功未高於此。然無緣下。釋不仁也。不住化相者。應云。不住化。不化相也。金剛下。卵.胎.濕.化謂之四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通名九類。經具云。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疏中摘經間而釋之。義在易曉。而無有下。復是彼經第十七分之文。然上疏義皆約悲智相導化而無化以釋不仁。若取上下論文之意釋之者。感無不應。功高也。應由感起。初不在聖。不仁也。故下論云。應而不為。因而不施。又云。紜紜自彼。於我何為等。都無下。以智照理。不存照相。義言昏也。餘可知。

  疏。我言下。謂木石無情之流。頑冥之物。雖曰無知。非般若之無知。所以揀也。期。舊作其。悞書。

  疏。神妙下。釋神明也。然出周易上繫云。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餘疏可解。但矜恃互出以就句便。此謂般若有知。但是神明。亦非不矜不恃之情。所以揀也。比無相下。有以不矜為無知般若。未識論文簡別之理。故此云爾。顏子下。論語文。曾子歎顏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虗。謂顏淵虗心不矜不恃也。孟反下。伐。矜伐也。事出春秋。論語云。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解曰。之反。魯人也。魯與齊戰。魯師敗奔之。反殿後。以護魯軍。方議行賞。之反至國門。佯抽箭鞭馬。以謂馬困不能進行。非敢殿後以護軍也。軍前曰啟。後曰殿。在魯哀公十一年。此亦虗懷忘功不矜不恃之流。可為世之賢哲。豈入理之聖人乎。論意以儒老不矜不恃之理。恐濫無知無見之心。故甄別研審。假問答以揀之。柰何反取不矜即為無知。令人拂臂爾。

  疏。復審下。全舉前難以審賓意也。賓意謂聖人有而不居。非無知也。

  疏。無乃下。然外書多有疏略云爾。

  疏。大品下。歎淨品亦云。虗空清淨故般若清淨等。絕相者。絕知見作緣之相也。大論六十五云。作有二種。一人作。如布施等。二法作。如火燒等。般若非此。故云無作。無師者。非緣生故。自然者。非因作也。意謂本覺般若。性出自古。法爾圓成。非修非作。唯寂唯照。不同始覺因熏而起。依緣而生。亦不同法相四智心品種生緣作等。

  疏。豈待等者。非如小乘滅智厭心。淪於寂滅。名無知也。亦非如莊老之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絕聖棄智。絕仁棄義。冥冥昧昧。守朴略昏默之道為無知也。

  疏。假牒下。論亦太略。應云。若謂般若有知。但性空。故經云清淨者。

  疏。惑智下。分別之心名為惑智。四倒有二。一凡夫本四倒。謂生死之本。即以無常見常等故。二小乘末四倒。謂生死之末故。即以常計無常等。廣如略鈔。六麤者。以能分別現識所現六麤等境。名為智相。即事識惑也。

  疏。即真諦下。謂真諦是般若所知之境。以所知清淨故。遂令般若亦清淨矣。

  疏。宛然者。猶居然異也。

  疏。以軌下。謂真諦若有淺深之跡。可與般若為軌則。令知有際限。今既無之。豈有不窮之鑑哉。差亦差遺。

  疏。此但下。以論初但總相包舉略示之而已。故此問答漸漸委釋。非指前四段之宗。

  疏。此難等者。以知與不知敵體相反。般若一法兼具二名。所以難也。今且下。依世間道理故。法爾以來。由諸有情慣習之力。依種種物。立一一名。召物以通其事。然成立聖教。方便施設。故立三界.九地.諦.緣.學.度等名。依俗諦說亦皆可名之物也。故仁王經第一云。一切諸名皆假施設。乃至云。諸佛出現。為有情故。說於三界六趣染淨無量名字。名正下。論語子路章云。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等。

  疏。二名下。論語略。亦應難權云聖心無為。又云無所不為。

  疏。例如下。上併舉二喻相違之名以況之。亦分喻也。以寒暖等體殊。般若唯一故。言教下。言。名也。名詮諸法自性。盡三藏之所說。理大同也。立名下。知者可以名有識。無知者可以名無情。水火等皆然。故疏云定體。

  疏。此言下。置捨也。謂但可依實起名。依名索實。雙非下。謂聖心非有知非無知。若是二名尤不可俱立也。

  疏。亦義引下。但合集放光等上下之文引之。不知下。正釋論文。令忘名下。不可守滯互違之名以定神心。唯可假乎二名以達妙旨。謂般若性淨。本無惑取之知。可名無知。名無知者。意在揀妄。豈神智之真名。謂般若靈鑑靡極。可云有知。名有知者。意表靈明。亦非神智之本名。故知聖教立名本為攝機。於不可明中強名之爾。故經云。無名無說等。法華亦云。但以假名字。引導諸眾生。奈何封名之徒隨名求實。守違順之名。求同異之理。譬執跡為兔。認指為月。此得名失旨之謂也。

  疏。大方便下。此義前後頻出。

  疏。微妙等者下。以前引經。真般若者無知無見等。用之等者。聖智之用照理。而恒遍達事而常周。聖智苟無。孰與道游邪。亦擬下。彼谷神章云。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大論下。次云。順生死流者多著有。逆生死流者多著無等。

  疏。謂般若等者。謂照體妙存。豈斷滅之無。雖靈鑑炳然。亦非常存之有。非一者。約義異故。非異者。約體一故。中道者。六十一論云。有相是一邊。無相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等。

  疏。無以等者。以體一故二名得以相即。據此約二義而立二名。非體有二也。戒止者。戒其執名之人。令止之而弗執也。

  疏。法性等者。釋論之真諦深玄。論文反明。疏意順釋。

  疏。反明者。言經辭反明也。言見真者證見明見。非能所見。疏乃引論。順示解脫涅槃皆真諦也。

  疏。意云下。且示妄心妄境以例真也。妄心生時託境以起。故以境為所緣緣也。真即下。指定心境。當證下。彰有知也。

  疏。文即等者。大品。亦第十六卷云。佛告須菩提。若不緣色生識。是名不見色相。然二文皆通一切法。不獨色也。當知般若見色即是見空。而不住於色。經雖言色。乃即空之色。空依色顯。色空一致。舉色全真。

  疏。但釋等者。亦例釋般若不緣色生識也。此中雖舉五陰。意以清淨為境。不對五陰之相。今且下。生知則為緣。不生知則非緣。今且順問意云所知即緣也。究竟下。指後文。今真諦曰真。真則非緣。真非緣故。無物從緣而生也。知言者。論語云。不知言無以為君子也。謂識中理之言。謂之知言。

  疏。初句通標者。明知能知。該真妄也。

  疏。物者下。謂心境通呼為物也。相與者。相因相待之謂。與。同也。亦共也。求義無殊。謂有則同有。無則同無。本非下。大鈔云。謂清淨法界。本無內外。不屬一多。令人悟入義分心境。心則諸佛證之以成法身。境則諸佛證之以為淨土。疏中分文屬體。寂照為一。心境為一也。涅槃下。第二十七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寂照湛然者。即本論寂用一源。理極同無。聖所不能異之義也。心境互現者。謂心亦即境之心。境亦即心之境。大疏云。即心了境界之佛。即境見唯心如來。以性融之。令心境互現。

  疏。真非等者。謂真諦非緣生之法。無相無名。智對之時亦不生知。是知般若亦非緣生。妄自下可知。

  疏。所知者等者。疏釋生有二妄。知託境而起。可言生也。真知本知。以生訓因也。真諦等者。此謂不唯不能生知。又由真諦軌則令不生知也。起信云。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一者法。二者義。疏解法云。法者出大乘法體。謂自體故。對智故。顯義故。對智名法。蓋與智為軌則也。法者。軌則為義也。

  疏。真則反此者。謂真智照理。情盡見除。無所取相。相既無相。心亦不生。

  疏。自下等者。預出後意。於中相因為緣。有知妄也。非因非緣。無知真也。真妄總問。以起下文。

  疏。境未等者。亦由相待成心境之名。未對之時二名不立也。起信下。即彼釋不覺中文也。謂此前說黎邪三細。今躡第三現相以示六麤。然論有兩重因緣。即無明為因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麤。今證境能生心也。由心下。因心生境也。問。心境相生。誰先誰後。謂心先邪。境無誰生。謂境先邪。心無焉起。答。非先後。非不先後。何則。非先後者。謂唯一藏識心故。即心之見分為心。即心之相分為境。雖有心境。不可先後。而行相微細。亦非下位可了。故楞伽云。如是藏識。行相微細。唯除諸佛及住地菩薩等。非不先後者。謂即此藏識顯現境界而生七種轉識。種種分別。此以境界在本識黎邪中。先也。依之而生末識。後也。且依本末分相示之。其實二識俱時而起。心境二法互緣而生。楞伽又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

  疏自無主宰者謂法無自性從緣故空緣成如幻故假大論中此義尤廣疏亦義引下文無此文義有此義引此通證上下。

  疏。大品云者。義引。亦如中論第四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論意謂。是緣則生。非緣何生。下約喻例明。理亦昭著。中論云下。具云。果不從緣生。不從非緣生等。亦可下。又為一解可知。言微妙法者。真諦般若皆妙法也。

  疏。初二句等者。意云。取境則生知。真智不取。知自何生。永嘉下。諱玄覺。甞謁六祖。經宿而去。時號一宿覺。寂。境也。以能之心。知所知之寂。故託寂知起。寂為緣也。如意者。即搔痒如意手也。能所執宛然。失證會之同。

  疏。有所下。乃潛用起信。具云。以一切法從本以來。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末論釋之。遠離三假相也。誰謂下。釋論智非無知也。

  疏。已上等者。通會論意。實智可知。疏引中吳。其義甚通。

  疏。設爾下。雙關。以難意云。取與不取有何過謬。

  疏。二俱下。意謂無知則不取。知則取之。

  疏。了了等者。釋知即不取也。遍計下。枝末不覺已亡。無明下。根本不覺又盡。大論十八云。般若波羅蜜。譬如大火炎。四邊不可取。無取亦不取。一切取已捨。是名不可取等。永嘉下。謂亡所知。存有能知也。亦非下。以自知為緣。見有知相也。如手下。雖亡如意。猶存能執。因手作拳。如因心生知也。非是下。謂存有作拳之手。則照體未能無自也。苟未亡此。何以悟同而沒於果海乎。契證之妙理不越此。達之則省力而直詣。背之則枉工而轉迂。

  疏。不取等者。以前後二難皆牒不取以難之。故疏分之可知。謂了物下。物通我法也。二執下。謂執我之見引生煩惱障。執法之見引生所知障也。聖人已斷。故無惑取也。

  疏。是者等者。憑理印忍名曰忍可不謬。釋是也。印物等者。當印物時。心為主質。質。體也。若心下。對而釋之。今既下。意以印可為心之用。有當為心之體空空如也。論語云。子罕篇。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疏。有當等者。依迷悟之懷比對而釋之也。初約迷者。謂凡印物照境。知其是而不忘其當。皆惑私之取著也。由此生滅微細之心。故未得真智淳淨明性。求當求是又灼然有心於是當。此則有照有覺。未能無照無覺也。圓覺.起信俱有此說。今般若下。約悟者謂能了此見。是見當之覺為病。不當下。寂滅無心。體極一念便契佛家。如荷澤會禪師云。妄起即覺。妄滅覺滅。豈云下。反責前難也。論既云。是而無是。當而無當。盖即是即當時無是無當。豈云一向等邪。此亦下。大意則同。然知則通該。是則但於知中說是。當一分之理也。

  疏。義引下。大品照明品云。般若波羅蜜能照一切法。舍利品云。菩薩般若波羅蜜。知一切眾生心。亦不得眾生。乃至知者見者亦不得等。

  疏。非不等者。難意已達忘是忘當之理。物我蕭然。無法寄懷。

  疏。境空等者。意云。住是住當。猶染有病。而是於無是。當於無當可乎。此非相違之難。但問其可不之意。

  疏。罪也者。轉訓失也。謂住無相。不失於真諦。

  疏。舉聖總遣者。宗本中不存無以觀法可謂識法實相矣。又云。聖人無住於無住。孰謂住無得之真乎。

  疏。無相等者。謂有一無相當懷。即是相也。引論可知。三十八又云。佛法不著有。不著無。有無亦不著。非有非無亦不著。學般若者。學雖通於三乘。法則唯是一乘之般若。在乘則一致而百慮。於法則殊途而同歸。住有下。建有為功行。棄妄求真。種種方便。一一願門。內則未能悟心。外則未能忘相。住此之心。喻之火也。住無下。謂心寂境空。物我兼喪。行不涉有。心獨住無。兀兀冥冥。昏昏默默。不唯一慧而不明。實乃萬德淪滅。住此之心而喻之水也。若有無下。示中道無住之心故。

  疏。避有等者。釋喻可知。以著有下。著有之病空藥可治。著空之病無藥治也。且責偏空之見撥棄因果。故此痛呵。然非有無以立德。非空無以蕩相。苟中道而行之。則二德齊立。二病俱瘳矣。如火出水中者。中論第二云。如火從薪出。以水可滅。若從水出。為用何滅。假設其譬。然楞嚴說風金二輪相磨。海中見火。莊子謂水中有火乃焚大塊。求其實則亦有之。今非正取也。病因藥起者。中論云。譬如有病須服藥可治。若藥復為病則不可治。亦假設也。然世因藥餌致病亦多。如唐憲宗服仙藥過多。得急燥之病等是也。舉此皆喻難治。

  疏。處有等者。大意取之則二見隨生。捨之則二德俱棄。不取不捨始為無住之行。至下涅槃論中可以精曉。

  疏。此約等者。先大意斷定老氏之意不與物競和混也。同塵。同物也。論言塵勞。即生死界也。疏釋往來之義。一依大鈔解往復無際之辭。及依不遷論中靜動不違之理釋之。了知下。楞伽第三卷云。非於生死外有涅槃。非於涅槃外有生死。生死涅槃。無相違相。

  疏。此難等者。以論云。聖心雖無知。遠取則通縱前也。近取則但縱無住也。今言無知。猶云無住。機熟等者。遺教經云。應可度者。若天上人間皆已度訖。其未度者。亦已作得度之緣。故謂宿稟修者此生度之。今生剏信之流。或聞名。或聽法。禮供讚悔等。皆成當來得度之緣。設若不信。邪見之儔。亦皆與作遠因爾。如華嚴說。

  疏。正難等者。疑謂權智隨緣生滅也。

  疏。前二句下。謂心法四緣生。緣離則滅。如眼識起必具四緣。一識種子為親因緣。二眼根為增上緣。三色境為所緣緣。四無有間隔剎那相續為等無間緣也。餘識亦然。聖心下。謂聖人窮盡剎那之極際。了證生相之不生。一念絕眹。三際頓破。故放光十三云。般若亦無法可生者。亦無法可滅者。四相者。即生住異滅也。然此四者亦相因而起。剎那循環。迷其相則分分歷然。達其性則位位皆滅。故楞伽剎那品云。初生即有滅。不為凡人說。今生相尚自不生。住異焉從而起。好思歷然可解。

  疏。華嚴等者。即第八十。頌云。佛智廣大同虗空。普遍一切眾生心等。金光明如前。無心心者。一無妄念生滅心之心。一是寂然無相能照之心。餘可知。無私者。私謂情私之私。如見親則度。見疎則捨。化導不均不普故成私也。準清涼釋無私成故。亦云無思。如摩尼雨寶而應求。天皷出聲而報賊。喻後得覺物。感之而形。應不在我。故云無思。如前論云。神無慮焉等。然私思皆用義方周美。

  疏。是唯者。莊子齊物篇談天籟云。是唯無作。作則萬竅俱號。是唯。猶諺云只除也。此言不應在乎無感。感無不應。如谷響答呼。月影印清。虗無下。莊老談道皆宗虗無也。謂自然之道至無。故老氏云。虗而不屈。又云。虗其心。又云。當其無有車之用。又云。復歸於無物等。疏依正教釋之。亦當論之意也。賢首下。即起信序大意。生滅在機。聖無去來。據此無憂樹下。來而非生。力士城邊。去而非滅。但由吾心緣感之濃淡也。

  疏。此辨等者。疏意云。聖智虗無。非生非滅。前有明文。惑智但云無性。未甞言無生滅。故疏會意云。約俱無之意說無生滅也。惑智之生從緣而有。無自性生。無自性滅也。

  疏。亦猶等者。舉例二諦之言皆諦實名諦。審諦名諦。以真俗分之。隨分成異。

  疏。謂聖心等者。唯識頌云。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謂於無我無法物上周遍計度。執實我法。準此。我法二執皆名遍計也。準起信說。從地前三賢至第七地滿心。二執方盡。識相下。謂本識三細之相。即八地已上至佛地破之。但滅識中一分不覺之相。不滅一分覺性學論可地。永嘉下。具云。不以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為無知。其性了然故。不同於木石。如手不執物。亦不自作拳。不可為無手。以手安然故。不同於兔角。然此之頌。前揀有知之妄。後揀無知之非。其性了然。顯體圓照而非斷也。妙哉至哉。識悟如此。千載之下令人服膺也。荷澤下。圭峯略鈔引之。故序云。心寂而知。目之圓覺等。眾妙之門。全老氏文。彼云。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華嚴下。謂財首等十人問文殊師利菩薩也。然智知各答一頌。答智頌曰。諸佛智自在。三世無所碍。如是慧境界。平等如虗空。答知云。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淨。開示諸眾生。略釋如疏。此論下。本以無知之義顯于真智。然智則知矣。知亦智矣。所以不分。非約三種般若分體用也。細示恐長。

  疏。妄境者。五塵等境名妄境也。今以下。妄心妄境皆緣起性空。俱為般若所照真諦之境。一心下。且依異門分之。如何下。結責前難也。

  疏。此中等者。隱猶深峻也。見(音現)。難現於心也。初句下。若不標乎法體。寂用等義向何辨之。寂用義也者。若單云寂用亦法也。今對心境故云義也。即智下。示二法無異體也。華嚴下。即回向品。既如智不相外。二而不二也。今論下。寂如即真諦之境。智用即般若之心。言用下等者。上來通敘大理。自此按文細示。即體下。心境兩分也。彼此下。以心為此。以境為彼。雙攬下。前二句則前後異說。謂如之與用正同而異時。唯異非同等。此第三中謂正同而異時。即異而元同。非前後也。故云雙攬。是以下。假以問曰。同則唯同。異則唯異。何言異而同同而異邪。舉論答云。是以辨於異而同者云云。在疏下可例說。第四句復由第三中來。以其同而異故非異而同等。斯則下等者。可思得之。此中四句非彼此對望義相料簡。以寂用一源之法元具此四理。宜用心照文理燦然。

  疏。釋前等者。如一智一故言無二。謂如理智也。實謂真實者。即前真諦之境。舉萬法者。緣生即空。是般若所照故。如心經云。行深般若。照見五蘊皆空。不於蘊等諸法之外見空。前論云。見法實相謂之般若等。內外等者。釋相與之言。

  疏。釋前等者。然寂用二名亦心境相待而立。依寂起用。用許異寂。二名立也。今明體外無用。攝用同寂。用亡之時寂亦不立。當知寂用雖復略標。亦隨俗說。第一義中逈無所寄。餘義如疏。

  疏。鶴長等等者。等山岳太增。澗壑太陷。鵾鵬之輩太巨。蟭螟之儔太細等也。然性下。以相取之則異。以性酌之則同。同則本同。豈待續之截之夷之盈之而後平等邪。即莊子駢拇篇。疏引全彼文。

  疏。大品等者。文小不同。大論第一百云。色等一切法。於般若中亦不一相亦不異相等。仁王亦云。般若非即五蘊非離五蘊等。

  疏。初二句等者。謂寂用唯一心也。如摩尼寶珠。圓體混成。寂也。清瑩明徹。用也。離之則二相不同。合之則內外一貫。可反照而自求。勿循言而他覔。語借下。彼初篇云。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借以成辭。寓論旨之妙。亦非下。遮異解也。恐人見寂用同出。復有根荄源於寂用。如下答寂照云。理極同無。既曰為同。同無不極。又云。若稱生同外。稱非我也。亦合云下。以義準之。理必然也。舉一隅可以三隅反。苟執文以定義。義之害矣。約體下。體重可稱為主。用輕可呼為賓。

  疏。心用等者。此中舉心者。全實相之一心。性相融。心境一。權實同。物我通。而依文析理權實殊明。約旨會宗寂用一貫。

  疏。盡物外者。象謂萬象。即萬物也。以佛理世表故云象外。清談者。謂上論般若高出有無。深超情識。真清淨無相之雅談也。然上下通敘前文可知。初翻亦二智俱說。第二亦含有二智。第三以緣求智唯談實智。第四答不取亦通二智。第五答是當亦通論二智。第六答住無唯實智。第七答生滅唯在事智。第八答俱無唯在實智。故疏云爾。或境智下。如答是當及住無等。皆含境智同異料簡等可知。然論之首尾固不可以淺深酌量。然成立之妙疏亦略示。今欲縷示又恐厭繁。可課虗求之自識精巧。

  疏。說文等者。詣亦至也。諸說者即瑤疏.淨源疏等說也。漢楚下。即高祖弟劉交也。封於楚。諡曰元。遺民其後裔。外善下。謂周孔六經及諸子之書等。內研下。研。磨也。亦切磋之謂。又能精治佛理也。與儒者下。遠公傳云。清信之賓並不期而至。彭城劉遺民.豫章雷次宗.鴈門周續之.新菜畢頴之.南陽宗炳.張菜民.張季碩等。並棄世遺榮。依遠遊止。廬阜。山名。在江州。十八賢下。準遺民蓮社誓辭云。同志息心真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據此不獨十八賢也。唯謝靈運作廬山十八賢贊。即遠公.生公.道敬等九人。梵僧覺賢.耶舍二人。前敘遺民等七人是也。以傳多談十八賢。故且依謝康樂標之。精結下。精。專也。結。約也。種蓮以象淨土之蓮池。準宋李公敘李伯時畫十八賢圖。東林蓮池。謝康樂開也。康樂求入社。遠公謂心亂而不可。甞以書招陶淵明。淵明辭醉而不應。故後世題云。陶亮醉多招不得。謝公心亂去還來。龍光。寺名。生公所住也。生公傳云。與慧叡.慧嚴同遊長安。從什公受業。關中僧眾咸謂神悟。時與論主相得。莫逆者謂相契順也。平叔者。即魏代何晏。字平叔。與王弼等善清談。故遺民方之。以論主為僧中何平叔也。起予者。論語云。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大意孔子欲說詩。卜商善識其旨。能起孔子之說。今以方之。瑤和尚下。以理詳之。實如瑤師所指。論注纔同者。經史亦多通用。智度十六云。裁欲求出其門已閉。瑤本用纔字。

  疏。遺者下。古之高士以道德自居。忘身遺世。如子陵.戴逵之流。天子不得臣。諸候不能友。謂之處士。遺民亦斯人之徒也。虞仲下。論語說作者七人矣。謂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慧.少連等皆逸民也。柴桑。縣名。桓玄者。即東晉司馬桓溫之子。僭逆者。謂將取晉室。事在安帝世。恐繁不敘。磐石。大石也。累卵者。傳略云。晉献公作九層之臺。百姓嗸嗸莫敢諫者。大夫荀息入。献公逆問曰。將諫寡人作臺乎。荀曰。無。聞君好技。臣少進之。公曰何技。曰能累九卵。公喜令累之。至七至八其勢欲傾。公曰危哉。荀息曰。此未危也。公築九層之臺。境內疲瘁。百姓離畔。此實危矣。公喜曰善諫(云云。)辟。除授也。命。召命也。太尉等者。宋太祖劉裕甞為晉之太尉。高尚人相禮者。裕觀劉志不可力屈。與司徒王謐.丞相桓玄等群公議遺民之號旌焉。沖。深也。邈。遠也。高尚者。德高志潔可尊尚也。仰字者。仰慕也。疑佇字悞。陸沉者。陸。平陸也意。謂有德之士不登顯位。在平陸。沉隱山林等者。指廬山也。

  疏。引古等者。今古雖遠。妙契悠同。況南北數千里之遙何能隔乎。玄悟。繫辭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此之謂也。毛詩棠棣章云。況也永歎。

  疏。淵對者。謂師資深相對偶也。已盡下。謂過半已盡。解徹底也。語用下。繫辭云。智者觀乎彖辭。思過半矣。慣。懣也。音悶。心志不寧貌。

  疏。一所棲等者。謂僧具六和。一身和共住。二語和無諍。三意和無違。四戒和同修。五見和同解。六利和同均。今疏隨文配之。於六或闕。

  疏。諸侯盟辭下。按春秋傳僖公九年葵丘之會。陳牲而不殺。讀書加於牲上。書謂五命。初命曰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等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于好。銘。刻也。銘名也。謂名記其志也。如殷湯以銘辭刻于盤云。苟日新日日新等是也。遺民之意。以寄託之誠。刻銘于心。如日月皎然也。

  疏。易初卦者。即乾卦九三爻辭。乾象如此。盖君象也。初九潛龍勿用。如舜漁於雷澤。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謂大人之德漸顯。天下之人利見。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文言曰。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時而愓。雖危無咎。略解曰。謂此爻居上卦之下。故曰上不在天。處下封之上。故曰下不在田。乘二爻之陽故曰重剛不中。象人君剏事。上未獲九五之尊。下有重剛之嶮。正行之難。故晝則乾乾而不息。夜則憂惕若有危厲。未甞去懷也。遺民謂社主行道進德晝講夜禪勤用不息。故云乾乾等。予近稟下。上師西域烏思人。少出家。誦五分律并誦諸部般若。學瑜伽.顯揚.攝大乘等諸論。中年遇帝師拔思巴上師。又稟密藏灌頂主戒。常課曉夕禪定三十餘次。說法施食日無少暇。亦甞再四問師所解。以經律論及密藏略出五百部。盛業不能盡述。過順者。論語為政篇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耳順者。朱文公註云。謂聲入心通無所違逆也。

  疏。謂論主等者。謂方廣教理深廣如淵海。冥。深杳也。

  疏。理非等者。謂悟理不拘於廣部略部。樞。門樞紐也。機。發弩之牙。皆取要約處。苟得樞機之要。則眾理彰矣。今此論即諸部般若之樞機。八部下。古列八部。謂放光.大品.小品.光讚.道行.金剛.勝天王.文殊問等。然今之藏中般若部類尤多。未敢詳定。

  疏。雪曲者。即古之陽春雪曲也。以音調極高。唱者無幾。從有唱者又無和者。古人云。其調彌高。其和愈寡。所喻可知。反推者。盖反辭以推其理。疏中順釋可知。意云若非是忘於言象之外者。作此之論不能至於如此幽微也。若存言象。其旨必乖。婉轉者。他文用宛字。禹。大禹。夏王也。禹在堯世治水。亦親力行之。股無胈。脛無毛。手足胼胝。及登位。卑宮室。菲飲食。孔子歎其德全無間然。如論語及邢眪眪疏。

  疏。從容者。謂舉動之閑暇也。

  疏。文借下。彼天道篇略云。齊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斵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也。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公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矣。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斵輪徐則甘而弗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心而應之於手。口不能言也(云云)。

  疏。初四句等者。知即用也。文出下。即彼初篇。無名者。謂天地已前混然無象。無象則無名。目道也。有名者。謂氣質已形。隨形名物。曰天曰地等。故無名能始天地。有名能母萬物。母者。生息之義。

  疏。遺民下。不欲獨任其責。

  疏。餘本等者。細詳靈字。似涉差也。何者。靈智靈也。今言窮靈。能窮極者智也。所窮又智故不可曉。一也。極數謂悉覺諸法。文闕證真。二也。下就問而答云。夫無寄在乎冥寂。冥寂故虗以通之。妙盡存乎極數。極數故數以應之。斯足良證。三也。故依瑤本。問意下。以文難故出意釋之。寂目真諦之境。用屬真知之心。妙盡者謂智冥。寂智亦兼亡符合為一邪。盖不分心境為二。不在下。釋自然也。不對二諦說之。直就智體顯示。詳疏可知。

  疏。若實智等者。意云心境冥一不應存有寂照二名。以定慧二故寂照亦二。盖以定慧為寂照也何成冥符。若許冥符。不應存乎寂用。定慧乃緣起因修。寂照即本覺性德。故以定慧合寂照為問。文借下。繫辭云。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等。

  疏。文總等者。皆上句舉論意。下句難也。疏釋多依瑤疏。此亦極難。故具出之。不合云下。如前云獨覺冥冥。又云內有獨鑒之明。虗不失照等。皆是也。意云下。如前云神無慮故能獨王於世表等。詳下等者。如下云妙盡存乎極數。極數故數以應之。意云妙盡極數神乃淳於化表。極數故數以應之。謂極數故方能應數也。難意謂照真之智唯極數。不應於數。應數則不照於真。故兩心成異。答意謂正由極數方能應數。正由應數而即窮虗。何異之有。

  疏。深證等者。一理量。二教量。註撫安也。亦猶接也。權智撫接於物。

  疏。先可等者。無相真也。變動俗也。楷。準也。謂則定也。覩。觀也。意云若唯見其動。與之撫接。契會於機。此居有相而失無相。若應會之時但觀緣生性空之理。則無生可接。得一下。得之理。失之事等。若令下。依諦以二于心。

  疏。敘前等者。謂先舉可疑之文以起難。

  疏。例之者。而物無不是。宜其真是也。

  疏。是當等者。指前本論。已是下。即前云物無不是等。後復下。即前云物無不是故是而無是等。矛。槊也。盾。干盾也。昔有一人雙衒二物而市之。衒矛云。能刺十重之盾。衒盾云。矛刺不入。故喻相違。膠漆者。雖二物似殊。而性實符。合喻不相違是此也。

  疏。恐救下。意云至當者非汎常之苟當。真是者非汎常之苟是。

  疏。惑不等者。潛用韓昌黎師說。彼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不從師(云云)。

  疏。好相領等者。遠公賞歎不妄許也。本傳。即論主傳。恒沙下。謂心俱恒沙性德。教義詮量亦無量差別。遠宗下。據遠公傳云。甞註法性論以示什公。什公歎曰。邊國之人經論未廣。所述便暗與理合。豈不妙哉。什公傳亦與秦主著實相論二卷。恨未見之。然法性實相皆諸部般若之理。名異理同。故疏云爾。

  疏。聊爾者。猶瑣細也。

  疏。書式等者。古人有之。今即未見。況。猶意也。

  疏。初二句下。意謂廣之題端。若書首便云服象雖殊。無所因起。無此式也。

  疏。嘉遁下。即易天山遁也。卦象如此。陰化至二為山象。如秋氣盛時山乃漸長天亦漸高而避之。故冬之天曰上天是也。以象小人道長。君子遁之。故第五爻謂之嘉遁。嘉。善也。此爻雖有應在內。然知機而作與時消息亦遁之善者也。何甞下。舊讀云何甞不遠。今以句法理況推之。宜長讀之。釋意亦與舊說不同。舊云。喻林下之雅詠。解者。林。竹林也。晉時嵆康.山濤.向秀.阮籍.阮咸.王戎.劉伶七子隱居山陽竹林。並清談道德。輕蔑仁義。放浪酒色不拘禮樂。時人謂之曠達。然大亂人倫。為名教所黜。自唐瑤禪師立此說以來。歷世承之。予意以謂蓮社清眾不當比於竹林放浪之流。念佛之詠亦不當比尚無之作。唯聞東林宵夕之修心禪講穆穆。未聞半月之一集歌詠紛紛。又但云林下。則方外之人所居之處皆可名之。非七賢之所宜專也。亦甞以此句就名儒盧翰林摯推之。句讀同予。又云。言集之言亦語辭。如詩云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詩注皆云語辭。予固末學。苟理致明白當仁不讓。誰循覆轍以蔽後昆。故前後釋義有異於古者。皆此意也。亦不一一較乎得失指摘瑕疵。依法不依人。聖人之良訓。餘如疏。讀。音逗。

  疏。清承下等者。膺。亦胸也。企。望也。抱一者。老氏載營魄章。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不獨下。毛詩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隅下。如符堅云。朕統大業。四方稍寧。唯東南一隅未賓王化。亦以晉為一隅。

  疏。但欲下。於我則不足。於君則有餘。

  疏。草堂下。什公傳云。秦主使沙門僧[(丰*力)/石].僧遷.法欽.道流等八百餘人。晉書云。草堂坐禪者常數三千。今云五百。從本論也。

  疏。俗主者。儒者以仁聖之君為英主。昏暴之君為虐主。庸常之君為俗主。五胡者。一前趙劉元海。匈奴人。自西晉慧帝大興四年立。凡三世。至東晉成帝咸和四年為石勒所滅。二後趙石勒。北方羯種人。自成帝咸和三年立。凡四世。至穆帝永和八年滅。三前秦符洪。西域氏人。自穆帝永和七年立。凡六世。至孝武太元十九年為姚萇滅。四後秦姚仲弋。亦羗酋種。自孝武大元九年立。凡五世。至安帝義熙十三年為晉滅。五魏拓拔珪。亦匃奴人。自武帝太元十一年立。改國號魏。年曰登國。凡一十一世。分東西二魏。東魏禪于高歡。為北齊。西魏禪位于宇文泰。號後周也。壍。城外壕壍也。不遠下。不以萬里為遠也。無出下。譯場則三藏遍翻。弘護則一人親御。百官信奉。萬姓歸依。論其僧則若梵若漢八百許人。並白眉互揚。青眼相擊。唇齒瀉珠璣之美。胸懷發錦繡之鮮。行潔冰霜。志堅松栢。請對史鏡自識芳猷。

  疏。領公等者。遠公傳云。初經流江東多有未備。禪法無聞。律藏殘闕。遠慨其道缺。乃令弟子法淨.法領等遠尋眾經。踰越沙雪曠歲方返。皆獲梵本。得以傳譯。華嚴下。大鈔略云。初東晉有沙門支法領。志樂大乘損軀求法。至遮拘盤國得華嚴前分三萬六千偈等。自下疏中皆略。各各本傳釋之。更引實多。

  疏。論主等者。秦主弘通三寶明時也。什公真正善友也。廁。次也。謂不比行也。彩。光彩容彩。列。行列也。身子。舍利弗也。郁郁。文盛之貌。陳跡者。謂已陳之蹤跡。然出莊子。引之恐繁。流芳下。謂流傳芳美也。晉桓溫云。男子不能流芳百世等。寥寥者。謂法教雖盛而龍象稀疎。

  疏。傳說下。即慧觀傳也。生公.融公能通人疑情。肇公.觀公善靖其問難。然當時人物既多。評薄隨有。如生公傳云。生.叡發天真。嚴.觀窪流得。慧義彭享進。寇淵但嘿塞者矣。釋曰謂生公.叡公聰悟發於天性。窪。深也。嚴公.觀公深思流連。始可繼足。彭享言努力方得前進。冠姓也。名道淵。此公對于三人。但嘿塞無言而已。然戒行高潔。為劉慧林師。駢。並也。八俊者。生也肇也融也叡也影也嚴也恒也觀也。有說無恒而有憑公。然憑公無傳。似悞也。西河照公。意謂[(丰*力)/石]公為一。亦有云恒者。北山錄說什門十哲。八俊之上又加道恒.道標。此等皆有正傳。同氣下。繫辭文。具云。雲從龍。風從虎。又云。鳴鶴在陰。其子和之等。莫逆者。莊子太宗師。略云。子杞.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語曰。與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念佛詠下。未見其文。遠公詠序云。夫念佛三昧者何。思專想寂之謂也等。比興者。毛詩多託物比興。如關睢.鴟鴞之篇皆是。

  疏。即弘始等者。論主自作註經序。麤。音粗。略也。成言者。謂什公已成之言。論主註之。

  疏。郢者下。亦少變本文令易知也。彼徐無鬼篇略云。莊子送葬過慧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者斵之。匠乃運斤成風。聽而斵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釋曰。堊。白土也。此亦寓言。

  疏。自疏云下。即前論序云。般若之體非有非無。虗不失照。照不失虗等。至後斯理之玄固常所迷昧者矣。論主再舉以答也。

  疏。出問等者。亦再舉前難。出彼所問之意。

  疏。兩言下。瑤師之意。雖各四字不出權實。故亦兩言也。人情下。遍計識情淺近遲鈍。知一暗一。隨自所達謂二智兩殊。聖豈然哉。

  疏。答前等者。即窮虗極數至後出過中若窮虗極數乃至定慧之體耳。雙絕者。謂寂照兼亡無可擬象。故寄言同無。非有無之無也。反責下。責其同極之體無相無名。此中不可更求定慧兩殊。但聖人攝化非開示一言。而眾生無由悟入。故示其親切處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復由此心從本已來。清淨無染離喧擾之相故曰寂也。具靈明覺知故曰照也。圭峯云。心寂而知目之圓覺。然求證此心。一悟。二修。悟則達其本來所有之真。從先所無之妄。依其悟徹之智。修其緣起之行。此行約事門修之。則不修而修萬行畢備。約理門修之。則修而無修一心寂寂。此之二門亦不可先後。故始以止觀統之。則止觀皆通事理。久之乃成定慧。則定慧各通止觀。終證此心謂之寂照。寂照者。心境不二。權實雙含。體用融。空有絕。當此融絕之處。何容分箇寂照之異邪。此實性理之要。故略敘之。然皆依賢首.清涼等義。非胸臆也。

  疏。遣妄等者。意云同極乃定慧之源。本自同而生異。下遣等者。謂既有異。即乖於同。無得下。諸部般若之中詮法無量。若一言以蔽之。不出無所著無所得。苟於外無著則法法平等。於內無得則心心寂滅。然後心無罣礙般若現前。不得而得菩提。得也。不證而證涅槃。證也。雖曰證得。寧容有得證之相乎。故什公悟玄序云。忘功者道合。虗懷者理通。冥心者真一。遺智者聖同。

  疏。答前答者。即前云。謂將心體自然乃至群數之應或幾乎息矣等。疏初摘句以斷大義。後清淨已下方釋文也。非色下。略遮亦非有非無。一切不足也。韋提者。即瓶沙王之后。懇。誠懇也。切。至切也。無量壽經略云。爾時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往。國太夫人名韋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淨以酥蜜和麨用塗其身。諸瓔珞中盛葡萄漿蜜以上王。如是經三七日。王顏和悅。阿闍世王知之。即勅內官閉母深宮。時韋提希被幽閉已。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乃至佛於山沒即於王宮出等。勝鬘下。即波斯匿王女。仰即慕也。祈。請也。夫人經略云。仰惟佛世尊。普為世間出。亦應垂哀愍。必令我得見。即生此念時。佛於空中現等。智則下。由智相即令身無礙。法報名真。無去來故。他化皆應。應機起故。

  疏。自此等者。謂非有非無之義通體及用故。約用故則亦非有知亦非無知。故下云。道超名外因為之無等。皆目體也。又云。聖智無知而無所不知等。目用也。故疏云兼通有知。諸心心下。略釋如前。緣有下。釋有不自有。託緣而有。故論云。以其有有等。中論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等。

  疏。初句等者。對妄釋真。真非緣生。非緣生故。聖人之心不因緣有而有。既是非有之有。故有其真。有成非有句。以有其無有。故則成非無句。疏釋太簡。

  疏。欲明等者。前略示真妄不同。今此細明兩殊就答前難。以前難云窮虗極數等。數謂妄心妄境也。體其性虗故能極數等。如下示之。今躡妄示真。為下非有非無之義因。初二句下。影喻相。響喻妄。名者質之與聲皆喻妄心。謂心下。疏亦太略。若具釋者謂能現有無之心即黎邪三細中現相也。此心能現一切六塵境界。一切境界不出有無也。以有此境牽起內心。內心者即事識智相等也。智相於此相續分別謂有謂無。依此影響之境而生一切名相。即論中計名字也。名相既立。依名取相種種攀緣。疏中指同起信。故此釋之。不依此論釋義不盡。大乘下。亦龍樹菩薩造。人喻現相。羅人喻有無等。自畏喻智相等。四麤分別。大意云境由心起。不知即心已為迷謬。而又從之種種分別愛不愛等。又倍迷也。故起信云。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等。

  疏。初句等者。躡前不有有下文也。謂妄心則隨有而有。隨無而無。聖心不爾。故云廢也。翻前等者。謂聖心非相因而起。疏亦至略。今再示之。心無影響者。謂聖智清淨絕有無諸相。言象莫測者。謂聖智非名可名非相可相。亦離攀緣妄念也。道絕群方者。道即般若也。由非名相。所以能窮其虗極其數。由窮極故。所以妙盡而冥符。無寄如疏。

  疏。初三句等者。前則即俗成真。今乃即實名權。

  疏。此論等者。疏乃通論上下之義。此中下。揀斷常也。論略云超名就句。故疏具云雙超名相。然般若下。論初已釋大意無殊。勝熱下。即善財所參一善友。經云。見彼勝熱修諸苦行。求一切智。四面火聚猶如太山。中有刀山高峻無極(云云)。大疏略云。勝熱者。於五熱中成勝行故。體煩惱熱成勝德故等。四面火聚者。四句般若燒惑薪故。中有刀山者。無分別智最居中道無不割故。高峻下。高而無上難可登故。又云四句即四邊。取則燒之。離則成智。故大論第十八云。般若波羅蜜。譬如大炎。四邊不可取。無取亦不取。列子天瑞篇云者。趙襄子狩中山。藉芿燔林。扇赫百里。有一人從石壁中出。隨煙燼上下。眾謂鬼也。火過徐行而出。人也。襄子怪而問曰。奚道處石。奚道入火。人曰。何物為石。何物為火。襄子曰。而向之出者石也。向之涉者火也。人曰不知也。釋曰。不知是火。亦有冥通於物。物無所違。而火與刀山即是法門。彼何與斯。

  疏。舍利下。即大品意。謂知一切眾生亦不得眾生。即知而無知之義。照明品中照一切法。知也。畢竟淨故。不知也。引三慧品證無為而不為可知。

  疏。初句下。羈。係也。此下等者。謂答前心數既玄而孤運其照。細示如前。前後照對方知論旨的然可解。

  疏。初句等者。以前遺民云而今談者欲求聖心之異等。故今舉而責之。隨聲下。十地論釋示說分齊中文。論云。隨聲取義有五過失。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者誑他。四者謗佛。五者輕法。雷同者。謂春雷一發百蟄同起。今取同義。俱出下。彼四十一篇云。大方無隅。大器晚成等。用其文不取其義。廉隅。廉稜隅角也。前識下。彼三十八云。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今謂前境所發之識謂之前識。

  疏。由前下。謂即言定旨等。通成此二見也。

  疏。不合下。中論云。因有而生常。因無而生斷。

  疏。初二句下。潛用大鈔。謂緣生恒無性。無性恒緣生。理事無礙也。

  疏。初二句下。可物。執取於物也。紛紛紜紜。廣多之貌。三假者。仁王經大意云。法假即相也。名假即一切諸名。受假者。謂妄想領納也。陳。列也。如不真空論釋之。真空下。即還源觀序。初二句。迷真智而成妄想。次二句。迷真如以成名相。物非下。境空也。受取下。心空也。名相性空即圓成性。大論四十一云。取色取名故名為受等。

  疏。不取下。依境辨心靡無也。意云。名相即虗而令智照自寂。實相妙存靈知昭昭。若依大論釋之。不取者取之成過故。不捨者捨之失益故。

  論。此攀緣等者。論出經意。謂離心緣相。

  疏。初句等者。疏示頗略。今復釋之。智之生者。妄智之心依名相而生。法本下。法謂諸法。即指名相。名相之法無自性生。性相俱離。故云無相。境既無相。心亦寂滅。事之初現曰兆。華嚴下。本疏略云。量智則遍入三世。理智則悉皆平等。四無所畏下。放光.大品.智論等甚廣。圓覺普眼章疏云。一正知一切法無畏。謂佛誠言我是一切正智人等。二說盡諸漏及習無畏。言我漏盡等。三說一切障道法無畏。四說出苦道無畏。佛作誠言。說此四法決定無畏。智論云。得無所疑。無所忌難。智慧不却不沒。衣毛不竪等。汗竟弗生者。智論二十六云。薩遮尼犍子銅鍱鍱腹自誓言。無有人得我難而不流汗破壞者。大象乃至樹木瓦石聞我難聲亦皆流汗。作是誓已。來至佛所與佛論議。佛質問之皆不能答。汗流淹地舉體如漬。佛告尼犍。汝先誓言。無有聞我難者而不流汗。汝今流汗淹地。汝試觀佛。見有汗相不。佛時脫鬱多羅僧示之。言汗在何處。復次有人言。或有頭汗身不汗者。佛頭雖不汗。身必有汗。以是故佛脫鬱多羅僧示其身。因是外道大得信向皆入佛法中。是智慧因緣身業隨行。十力者。略以二門示之。一依梵行品出名。二依智度論釋義。初者。一是處非處智。二過現未來業報智。三諸禪解脫三昧智。四諸根勝劣智。五種種解智。六種種界智。七一切至處道智。八宿命無礙智。九天眼無礙智。十永斷習氣智。然此十智唯一諸法實相智。此智約度人因緣有十種用。故為十也。二依智論釋義者。然論文極廣。今略示之。一是處等者。有二意。一道理相應名是處。不相應名無是處。如論云。女身作輪王無是處。二轉輪王一時出世無是處。二佛一時出世亦如是。反此。男子作輪王等有是處也。二因果相應有是處。如行善得善報。行惡得惡報。有是處。行善墮三塗。行惡生人天。無是處。二業報智者。謂佛知一切眾生所作。有過去業過去報。亦有過業招現在未來等報。現在未來等業招報亦然。此則智為能知眾生業報所知也。三諸禪解脫三昧智者。禪謂四禪。佛知是禪佐助道法。禪攝一切色界。三昧即定。定說解脫攝一切定。如是一切諸禪定解脫即三昧。佛以甚深智力悉知等。四諸根勝劣智者。佛知眾生利根鈍根上根中根下根。是人如是根。今世能得初果二果等。此人得初禪二禪等。如是等一切眾生上下根相皆悉遍知等。五種種解智者。解謂欲解。謂眾生信喜好樂種種不同。如孫陀羅難陀好五欲。提婆達多好名聞。須彌剎多羅好世間財利。乃至如舍利弗好智慧等。如是佛悉遍知等。六種種界智者。界名為性。佛知世間種種別異性故。性名積習從性生欲。謂眾生各各之性差殊無量不可數。佛知眾生如是生如是欲。可度不可度。定不定。今世可度後世可度等。佛悉遍知。七一切至處道智者。業即是道。業因緣故遍行五道。業能有所至故。如無漏思業至三乘聖道。以是故諸業是一切至道。一云一切聖道名道。以此聖道隨意利益。故云一切至處道也。又云一切善道。一切惡道。一切聖道。各各知其至處。佛悉遍知。八宿命無礙智者。宿命有三。一六通中宿命通。二三明中宿住智證明。三十力中一力也。外道凡夫有通而無明。二乘有通有明而無力。佛則具之。以此知己身及眾生無量無邊世中受如是報。因如是業。所更種種。佛悉遍知。九天眼無礙智者。佛用天眼見眾生生死處。凡夫天眼極多見四天下。聲聞傍見小千界。梵王亦然。辟支佛見百千世界。諸佛見無量無邊世界。又云得天眼最第一者阿平盧豆色界四大造色半頭清淨。如來天眼四大造色遍頭清淨。是為差別。十永斷習氣智者。即漏盡智也。煩惱習氣俱名漏。智能盡之。非二乘所及。諸佛自知盡漏。亦知盡他人漏等。論又問曰。是十力何者最勝。答曰。各各於自事中大。如水能漬。火能燒。各自有力。有云初力為大。能攝十力故。或漏盡力大。事辦得涅槃故。已上略釋名題。欲廣知事義如論。事無不契者。總相釋云。謂說理如理。說事如事。說業如業。說果如果等。達僧祗下。即華嚴阿僧祇品也。此品佛說以此品中僧祇為大數之首。數之復至僧祇。始名僧祗僧祗。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復數不可說不可說以至不可說不可說轉等。表因位難知。故佛親說。此乃後得智用之力也。塵墨者。法華化城喻品云。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磨以為墨。過於東方千國土乃下一點。乃至如是展轉盡地種墨。是人所經國土。若點不點。盡磨為塵等。如是微細聖智悉知。窮法界下。法界雖通事理。且屬一真法界。此一真法界與餘法界作泉源故。何者。謂此一真。舉體常為萬法。舉體常自寂然。返流隨流皆依此故。故大經雖列四種法界。統以一真而無源故。

  疏。字悞下。定傳寫之謬也。正意云。為遣有知而生無知。有知既祛。無知何立。第一義中無無知也。無有知也。故華嚴十六云。無中無有二。無二亦復無。意謂因一生一元無自性。論至於此。故兼拂之。以顯真照非有非無。至妙之趣在理實當。肇公復起不易吾言矣。然自唐迄今諸家。皆隨論文釋義。人之常見多守文定義。是古非今。文義乖訛強生穿鑿。吾不與也。

  疏。權實下。初示中道。寂照同時故云雙現。二德同寂故云雙亡。孰能等者。疏釋略也。據論令使二言。似屬權智。感而動之。令智有也。感謝而靜。使智無也。此釋順文。然實智必具。故以動為權。靜為實。此之二智皆非有無。論故屬對。各一邊說之。亦互隱互顯。

  疏。且徵等者。謂略却無起無滅等。起信下。即彼中說帶言真如空如來藏。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非亦有亦無五句也。此中具有四句。言非有者。謂非斥彼執有之情。般若非是非有也。餘例知。

  疏。放光下。至涅槃論具示。淨名弟子品亦云。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以知下。知謂情解知見。此是迷真之病根。事須剪伐。然後見法。古人云。心不可傳。相契名傳。此之謂也。以前下。遺民問後索其證據。故論主引教出理。具足示之。末段引放光。又示無說之理。絕言之道。心知非傳。貴在玄契爾。

  疏。據前下。通辨論文。問在後而答在前。照前可知。

  疏。大品等者。然諸經多有。有執下。但內學之人於真空幻色之理未了。有是執也。一執青黃等色為實。異於真空。故經云。色不異空。謂幻色不異真空。二有執真空在於色外。異色而有。故經云。空不異色。謂真空不異於幻色故。三小乘等析破色法始空。色非即空。四有執空非即色。故經云。色即是空等。廣示如法界觀。寶性下。即彼論第四。略云。散亂心失空。眾生者。謂初發心菩薩。起如是心。實有法斷滅。後時得涅槃。是菩薩失空如來藏修行。又復有人以空為有物。我應得空。又生如是心。離色等法別更有空。我應修行。令得彼空等。釋曰。初計色滅方空。今言色即是空。此計自遣。第二計空別為一物。今云空即是色。此見即遣。三則計空異色。今云空不異色等。此計亦遣。今以下。通出上下論意。此段辨二諦相即之境。後段示權實相融之心。

  疏。前四句等者。遺民謂心兩異縱而奪之。若一下。謂一心見色。一心見空。同時兩心並照二境。何有此理。疏中以兩心分經四句合而明之。從其省約。

  疏。謂凡夫下。據疏意。以依他所執之法緣生性空故。令遍計能取之情自空。凡夫不了依他性空。故起遍計執實定相。不同法相。存依他之似有但空遍計。非色之非。斥破之辭。

  疏。前二下。論意云。不於空中非斥其色。只於色中非之。故云非色。疏云。色空不異者。以非色含空義故。

  疏。承上等者。意云以境求心。境既融而非殊。心亦即而不異。直以一心齊照。約諦分之為權為實。豈以諦二二於心乎。故仁王經云。於諦常自二。於解常自一。會違等者。古釋但會色不異空等四句。謂四異執教亦不同。予謂經雖四句不同者。大底明色空不異。由不異故相即。皆二諦相融之意也。故今約法相會之。彼宗說二智在賴邪識中。法爾道理各有種子。登地已去別發現行。本智照真。後智了俗。二諦區分三智別照。如此何邪。答由群情不同等也。

  疏。依心等者。疏初斷定四句之中皆初示境後辨心。初句中既實而恒權。如何前云失撫會之功。二句中既權而恒實。如何前云異乎無相。三句中可知。四句中下。且依句數來勢釋之。由非有故所以無。由非無故所以有。乃亦有亦無句。此意正雙遮時而恒雙表。此中下。辨具心境。文理下。論語公冶長篇云。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了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今謂文理明白似不犯乎此責。

  疏。即真下。顯非二也。義引放光等經。

  疏。承前等者。出論中再標談者之意。差謂下。差謂差似。論主比擬遺民之意。非敢直非。但差乎空有兩心等也。輔教編訓脫忽也。亦通。

  疏。玄機下。疏取前論以釋此。前云懷前識以標玄。存所存之必當。今云若能捨己心等。前云即言定旨尋大方而徵隅。此云尋玄機於事外等。令忘言捨情可契也。推移下。謂隨宜進止。如秤錘在衡推移不定。

  疏。為即下。依理反責。

  論又云等者。答是當之問。亦可下。就而示之。

  疏。心有下。凡有所住。情念乃生。起諸惑業。

  疏。有所著者。著心只在一可字。

  疏。名相等者。名相是境。起好惡是情生。由境有違順。令心生好惡。好惡既彰則憎愛勃起。諸業隨作。三報鬱典。四生往來。皆由一著字。苟亡此著。則外亡名相。內消美惡。業華無由而開。報果何由而結。

  疏。初二句下。識以了別為義。知即妄知。識乃心識。知覺識用。次二句下。約相約名以辨非相非名。

  疏。是當等者。謂有住之情只住於名相。真至者。真是至當之情。非般若神心。

  疏。此有下。出意也。一令下。令遺民等也。二顯下。論主本意。異執下。執言定理之儔。隨言相而生見。由言相異故令諸見不同。不能殊途而同歸。言象本空者。非空不能顯理也。聖心本絕者。非言非相也。跡可例說者。但改言字作跡字。讀之可了。

  疏。擬心等者。瞥然而起即成一念。亦剎那心也。謂念起已差。況隨念生分別。依分別起言相。執言相求玄理。展轉相因遠之又遠。然遺民下。出意也。遺民以遠公為師。以生公等為友。英悟敏識固非淺淺。而覽此論豈實有疑。但再叩玄關。令更析玄理以覺後來。而未達者苟見此論謂實不了。殆執跡迷旨之儔也。

肇論新疏游刃卷中

  肇論新疏游刃卷下

五臺大萬聖祐國寺開山住持釋源大

    白馬寺宗主贈邽國公海印開法真覺

    大師長講沙門   文才 述

  疏。涅槃者下。初略釋通名。通名有三。謂圓寂.滅度.無為。後二如下論自釋。唐譯下。即唐奘公三藏法師也。常樂我淨名之四德。此四且約翻無常等四倒以顯之。約治惑業苦三障以顯三德。然實具恒沙無盡性德。故清涼釋之。義充法界德備塵沙曰圓。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即第一義下。指體也。然涅槃之體或指三德。或指真如實際等。今依表中也。故大經二十七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等。佛性乃涅槃因中之名。如大經云。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該通下。經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又云。佛性者即是無上菩提中道種子等。約位下。凡聖因果皆名曰位。二十七云。一切眾生悉有十二因緣。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未證者。二十一云。是大涅槃。凡夫未到。以有貪欲嗔恚愚癡故。三乘下。二乘涅槃但離煩惱虗妄。其實未得一切解脫。二十七云。十住菩薩雖見佛性而不了了等。皆顯三乘證未盡也。剋體下。自性涅槃。體無不遍。法無不具。闡提。此云無性。依法相宗說五種種性有無道理。此一闡提。焚燒善根。謗菩薩藏。法爾永無三乘不定乘等入涅槃性。若法性宗。一闡提輩但是無有聞熏。非無本有佛性。故大經第九廣斥闡提斷善不得成佛。至二十一經以後廣說闡提悉有佛性。故二十七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闡提等亦有佛性。一闡提等無有善法。佛性亦善。以未來有故。一闡提等悉有佛性。何以故。一闡提等定當得成無上菩提故。二十一又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懺四重禁。除謗法心。盡五逆罪。滅一闡提。然後得成無上菩提等。若爾。何以善戒等經說一闡提無種性故。雖復勤行精進終不能得無上菩提邪。答。準清涼.生公之意。但是毀責之辭。令彼不作闡提。如世之痛罵不肖之子云。此無人性。雖強力學之終無所成。彼若迴心。成人可望。如來亦爾。或曰。理性等有。行性或無。此亦曲會。未盡終極之唱。何者。彼經文云。善男子。佛性者謂其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處。一切眾生悉有三種。破煩惱故然後得見。闡提亦爾。又云。一切眾生悉有一乘。無明覆故不能得見。據此何獨爾邪。不減者。二十二略云。闡提斷善不斷佛性等。極喜者。初地也。謂此菩薩初斷二障現行。證二空真如。即是少分見佛性故。非增者。謂性本圓成。非新增故。出處者。易繫云。君子之道或出或處。儒以仕進名出。守志名處。論主以有餘名出。無餘名處。如下云生名有餘。滅名無餘。此亦略辨涅槃種類也。準出現疏。此四之外更列性淨方便淨。或真或應等。然論皆有之。至文當示。彼疏又引唯識云。自性涅槃眾生等有。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佛世尊獨言具四等。體用者。顯大般涅槃也。自性。體也本也。餘三。用也末也。亦可無住體用兼含。言混成者。體時恒用。末時恒本。未有非真之應非應之真也。細求下。論自識其玄。四而非四者。謂約出處之跡非四而四。約真應之源四而非四。無名下。初釋依秦主答安城侯書釋之。所引即華嚴須彌頂上偈讚品。具云。有諍說生死。無諍即涅槃(云云)。二就下。約自性涅槃之體明也。涅槃下。二十七云。十相者謂生.老.病.死.色.聲.香.味.觸.無.常。遠離十相者名大涅槃。亦離有無之相。如下論示。本經下。經說有有因之名。如舍利弗母名舍利。因母立名。故云舍利弗。弗。子也。有無因之名。如薩婆車多。名為蛇蓋。實非蛇蓋。是名無因強立名字。如坘羅婆夷。名為食油。實不食油。強為立名。名為食油。是名無因強立名字。善男子。是大涅槃亦復如是。無有因緣強為立名等。釋曰。有因無因二種之名。此方亦多物能捕鼠名曰鼠狼。此有因也。藥名蜜陀僧等。有何因乎。皆是情想取相立名。名亦何真。依相立名尚入虗假。無相立名豈非強為。淨名下。如常所聞。徧友下。即華嚴七十六云。我聞聖者善能誘誨。願為我說。徧友答言。善男子。此有童子。名善知眾藝學菩薩字智。汝可問之。當為汝說等。即徧友自不答也。首唱。先言也。發。越也。揮散也。謂論主演釋無名之旨。發越揮散。共稟下。謂教中已有無名之言。秦主與論主舉而明之也。述而不作者。論語文。自下釋論多依本經及出現大疏釋之。凡云大經。即大涅槃經。引他經則名之。

  疏。表端等者。端。首也。謂君臣之禮。凡上章秦首必稱臣。臣謂臣僕。男子賤稱。謙禮於君也。僧則國君捨之為方外之人。是國之賓。非國之臣。如易之蟲卦上九之辭云。不事王侯是也。古之沙門行業高者。天子不下詔。沙門不上表。但書相往來。如晉慧遠法師.唐苑律師等。亦有不免而上者。如安公之諫符堅。支遁之辭晉主。表首但名而已。流之宋世。雖三藏施護亦自稱臣。況其他乎。然儒之君子亦有肥遁。高尚其事。避色避世者。如子陵不臣光武。戴逵不友晉帝等。斯人亦多。論主時方年少。以方外自處。能以道賓秦。不以禮臣秦。故稱名而已。其高可知。老氏者。即三十九章文。

  疏。尚書等者。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華恊於帝。濬哲文明。溫恭允塞。東菜解云。濬者宏深。與濬川之濬相近。然多見睿字。睿與叡同。尚書堯典云。若稽古帝。堯曰放勳欽明。文思安安等。環中下。彼篇次前云。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等。大意謂是非互指。彼此無主。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則是非皆虗也。彼此無偶也。無偶則一。一則為道樞。故是非往來彼此相向。如環之無窮。無是無非如環中之虗也。此亦少同吾宗法空之理。疑亦得乎吾佛之緒餘哉。武以下。文武乃國之治。具武可以禦外難。禦。止也。文可以經內邦。四大即老氏第二十五中文。

  疏。放捨等者。大經第四云。然後要於大般涅槃放捨身命。是故名曰大般涅槃等。水大貌者。正取廣大之義。叢筠下。叢。林藪也。筠。竹也。法華第一云。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又云。無漏最後身。其數如竹林。欲思佛實智。莫能知少分等。今云地滿智雲。即十地菩薩。亦最後身也。

  疏。十有等者。什公在關輔僅八年。并去姑臧。十有餘年也。

  疏。論語下。即里仁篇。同聲下。繫辭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雲從龍。風從虎等。言感而會。莊子者。彼田子方篇。大意云。雪子。楚人。因使於齊而舍於魯。所以仲尼見之。文多如彼。二人下。繫辭云。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今謂秦主.什公相契。始能弘法利世。

  論。夫眾生下。初則順流下轉門。圓覺經云。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等。若欲下。即返流上轉門。愛欲之因若滅。則生死之果自喪。略同者。且約無相體遍之義為喻。然無知無覺不必全同。是故經說涅槃於世法無喻。

  疏。美者。讚美也。王者下。謂富有四海。尊極一人。非獨萬姓之君。實亦三寶之主。執去留之柄。關盛衰之風。至于歎德景行。宜其過實也。

  疏。謂所等者。子夏詩序云。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論。津梁者。津謂津渡。如津處施之橋梁也。

  疏。司馬者。前漢武帝時人。撰史記也。易本下。繫辭云。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等。文王下。謂文王每一卦之下繇辭以明之。大意如乾卦云。乾。元享利貞是也。周公下。即文王之子。凡卦六爻。每爻各繫辭以明之。如乾卦初爻云。潛龍勿用等是也。孔子下。謂上彖.下彖.大象.小象.上繫.下繫.文言.說卦.序卦.雜卦。豈曰等者。亦謙也。

  疏。末章等者。謂秦主答姚嵩之書而有兩端。一答無為宗極。二破空寂無聖。今則後端也。不容有聖者。謂絕智淪虗。似小乘無餘之說。莊子下。彼逍遙篇略云。肩吾問於連叔曰。吾聞言於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反。太有逕庭。不近人情等。

  疏。文借下。二十一文。借以顯理。

  疏。疑盖者。謂五盖之中疑為一也。扣。擊也。宜用叩字。叩頭也。然文法凡虗心求理皆名為叩。如論語云。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圭峯亦云。課虗叩寂是也。今用扣字。謂扣擊玄關。義亦可通。但犯麤猛。恐後人參正之訛。

  疏。作意下。傳云。什亡之後。追悼永往。翅思彌厲。乃著涅槃無名論等。翹。舉也。思謂哀思時舉未甞放也。厲。嚴也。或排下。小乘以生死為界內。涅槃為界外。如下有名云。然則眾生之性頓盡於五陰之內。涅槃至道獨建於三有之外等。今大乘眾生即涅槃。體無不遍。用無不極。何有界內外之殊也。

  疏。條謂等者。謂將演論條段布列於文牒之十。繕。營也。班。布也。

  疏。西來下。謂五天竺國鄉音不同。如此方燕鄉越里之殊呼。楚國秦邦之異說。

  疏。十演等者。謂此論初略示名義。直談自性清淨之體以為宗極。然後折而演之。倣。法也。命。召也。彼云。開宗明義章第一。謂於此一章亦略張孝道之宗。明其孝為至德要道之本。然後述天子諸侯等五人所行不同。同歸于孝。

  疏。欲明等者。謂小乘教中唯說此二為究竟之果。未知此二應物之迹。故假有名為難。論主以一實之理破此二權。直示大方。故以無名為演。折者如水壅塞。演者如水决通。然九折之義或唯二乘。如初三折。或通三乘。則第四難差以下皆三乘義。至文隨示。而十演之義皆一乘也。竟顯下。謂有無之迹雖殊而自性之體無異。

  疏。無為等者。料揀二名隨義殊也。言無為者。謂四相不遷三際莫易。又性出自古。亦無作法及與作者。息障。即三障也。論略示惑苦生死大患也。欲見下。此四種惑名四瀑流。故本經二十七云。一者欲瀑。二者有瀑。三者見瀑。四者無明瀑。釋曰。欲界之惑除無明名欲瀑。上二界惑亦除無明名有瀑。身等諸見名見瀑。三界無明名無明瀑。此四能漂有情入生死海。故云瀑流。

  疏。義言宅也者。二十七經云。又涅槃者名為屋宅。能遮煩惱惡風雨故等。

  疏。出現下。經有十門。第一名體性真常門。經說真如實際等為涅槃故。廣引恐繁。初二對下。無聲故寂。離名也。無色故寥。離形也。由雙離故虗。虗則無所不遍。故曠也。曠。達也。大也。非有非無。微也。不出不在。妙也。離此諸相。故曰無相。妄知有心不能知也。前離下。用論即彼真如門中文。群有下。謂四洲四惡趣四空并四禪無想與淨居梵王六欲天。以二十五有屬三界苦果。故本經第十云。說正解脫無二十五有等。量等者。齊等也。據永久亦常義。疏欲配成四倒。故云非空。非前下。踵去曰隨。逆來曰迎。即過未也。餘可知。此約下。明離四權。潛影四實。謂離苦顯樂等。亦如下。彼二十五云。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等。釋曰。逝。往也。言道之大無往而無也。往而愈極。故曰遠也。非獨於遠。亦反於近。言無不在也。然論文亦多擬老氏。如彼第十四云。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等。故世之淺近者謂此論雜莊老之談。未知乎假辭以明玄理也。問。莊老談道亦數當矣。與內教何似淺深。答。佛教宏深恢懿。非予所盡識悟。姑以所得毫芒之見而擬之。吾宗玄妙。但說我之本心。此心之體虗寂也。之用靈明也。八萬塵勞本離也。恒沙性德本具也。迷是心而凡夫。悟是心而聖人。迷唯轉此心。心外別無一法。莊老言道。或謂道降沖相。萬物稟之以生成。或謂萬物自然而然。無張無主。率皆心外談理。有外明無。細研二家。天壤自遠。五眼者。一肉眼。見障內之色。二天眼。見障外之色。三法眼。了諸法之相。四慧眼。了諸法之性。五佛眼。則悉徹性相。問。肉.天.法眼不見可爾。慧眼.佛眼云何不見。甚違本經。如來了了見於佛性。答。二眼俱離見相。無能所取。故云不見。如無知論云。明逾日月而迷昏等。華嚴下。第二十八經。

  疏。莊公下。後二句云。一質不成淨穢虧盈。異質不成一理齊平。

  疏。通引等者。須菩提無說。釋梵無聞。故云兼也。反證者。謂引無言證前言者失真故也。法華下。彼第一云。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等。大品。即第八九卷以來。該數品經。

  疏。斯皆者下。謂唯內證聖智與之相應。言說轉遠也。論。不晦等者。謂涅槃之體離晝夜寒暑之相。亦可昭昭於心目之際不晦也。寂寂於名相之外不明也。餘義如下。故疏義引等者。然經文皆廣不能繁敘。今取義釋之。準法華經。小乘以離虗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一切解脫真解脫也。

  疏。初二對等者。謂有境尋之而五陰蕭然。非有也。無鄉求之而靈鑒昭然。非無也。二種生死皆苦陰也。與理下。謂理智如如非二也。亦文摭老氏。彼云。抱一為天下式等。捐。棄也。亦本來棄離非適也。三事即三德祕藏。如前宗中。神而等者。由常湛寂亡照。故不居其功。由無功故至功之用立。無息者下。云亭毒蒼生。疎而不漏等。經即第四卷義用也。若各下。體用各示超。取其文也。用可例說者。靈不竭故抱一。抱一故神而無功。無功故至功存。功存故非無也。自性涅槃體用融通。大經二十一云。如來涅槃非有非無等。

  疏。四無色者。即空無邊處等也。準禪法要解略云。一空無邊處。謂觀色是苦。若內若外分分析破。度一切色相等。二識無邊處。謂知空中受想行識如病如癰。更求妙定則離空緣。知是虗空從識而有。謂之為真。但觀於識等。三無所有處。行者得識處已更求妙定。觀識為幻。不住情。不住緣。不住中間。如是思惟得離識處。四非想非非想處。謂一切想地皆麤可患。如病如癰。如是觀已則離無所有處入非想也。謂無下地麤想名非想。有當地微細想故名非非想。故云四空。九地者。謂欲界一。五趣雜居地。色界四。初禪離欲界生名離生喜樂地。二禪名定生喜樂地。三禪名離喜妙樂地。四禪已離喜樂之念名捨念清淨地。兼無色四。名九地也。治世等者。班固前漢藝文敘云。一曰儒流。即周.孔等。二曰道流。即莊.老等。三曰陰陽流。即堯師具茨等。四曰法流。即皐陶.甫刑等。五曰名流。即高辛氏師赤松子置五行之官等。六曰墨流。即墨翟.禽滑等。七曰縱橫流。即蘇秦.張儀等。八曰雜流。兼儒墨合名法。議國之事。九曰農流。即神農.后稷等。馬遷則先黃老而後六經。眾聖所會者。智論云。魚歸於水。鳥歸於林。聖歸涅槃。法歸分別。殊途等。繫辭文。

  疏。王宮下。託寄託也。謂示生淨飯王宮。

  疏。難測。用也。道約。喻也。

  疏。三乘等者。以有餘無餘三乘之教皆有。釋義大同小異。若小教菩薩亦唯此二。大心大行則別斷證位。次則同有宗云身智未盡名有餘。若大乘者。大鈔引遠公云。二死因盡名有餘。若法相則通說四種唯識云。一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礙。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等。此論有名者但折二種。不折所餘。乘如下。謂乘運三十七菩提分法來至道樹而成正覺。此釋如來也。揀於下。謂二乘菩薩雖亦名覺。覺而未極。佛果覺圓。故稱大也。小乘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為五分法身。依報下。毗婆沙第一云。色身是法身器。法身所依故。據此則以法身依報身也。八解者下。俱舍二十九云。解脫有八種。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四無色定為次四解脫。滅受想定為第八解脫。八中前三無貪為性。次四各以本地定善為性。第八解脫即滅盡定等。謂念下。擇法.精進.喜.念.定.捨.輕安為七覺支。大小下。大鈔引小乘教。說菩薩別修六度各有滿時。仍滿在頂位。依四諦理發四弘誓。由苦諦故發度眾生。集諦故斷煩惱。滅諦故成佛果。道諦故修萬行。至忍位中趨菩提樹。世第一心已去。緣上下八諦發苦法智忍等一十六心。兼緣九地修惑起九無間九解脫。斷惑證理。以菩薩根利故五門合斷。此義極多。且略示一隅。大乘教理如常釋之。

  疏。三明者。俱舍二十七云。一宿住智證明。二生死智證明。三漏盡智證明。初心下。即眾生無邊誓願度也。

  疏。弱喪者。弱。幻弱也。喪。失也。謂幻弱而喪失鄉國也。北山錄云。使弱喪知其所歸。食椹懷其好音是也。以喻群生失本性地。入生死之野爾。凡二十已下名弱。二空者。謂我法二空。天乘之理也。八正下。持世經八聖道品略云。一正見。離諸邊邪見故。二正思。惟斷諸分別故。三正語。知言虗故。四正業。滅諸邪業故。五正命。捨資生販賣故。六正精進。離相運行故。七正念。離諸邪念故。八正定。離諸定相故。然經文極廣。義皆實相。與小乘八正乃別。今取意略引。以八正大小諸宗皆有。故引大也。庶孽者。庶眾也。亦凡庶也。孽。賤之稱也。亦妖也。五乘者。三歸五戒人乘。十善天乘。四諦小乘。十二因緣中乘。六度大乘。化儀者。化生儀式也。

  疏。初二句下。釋如來隨宜之應。意兼下。詳下論意。如來本欲趣寂。但餘緣未了。故住有餘。據此。出生入死往來化物不在報身。在隨類化身也。以化依報起。故就報身示之。化博者。八正之道普霑一切也。五衍者。謂說五乘之法以接五種之機。化母者。謂造化生物名化母。依道書即氣也。彼初章云。有名萬物之母。五十二又云。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等。若云道生之德畜之。則亦以道為母也。窮盡下。依天台判小乘教。明因緣生滅四真諦理。論中但言因緣始物以攝因緣終物。如馬勝比丘云。諸法從緣生。緣離法即滅。

  疏。初句下。所證之理喻虗宇之窮三世時。遍十方際。故云無疆。九止者。古譯。如人本欲生經。

  疏。通有等者。始自鹿苑。終至涅槃。十仙外道等皆餘緣也。然皆小智所見。執化為報。以權為實。

  疏。初二句下。法喻雙明可知。意以靈覺獨存通證緣跡未泯。

  疏緣跡等者。順論釋之。若依成實。生死果盡名無餘。若大乘則二死果盡也。唯識云。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求寂。故名涅槃。

  疏。文有等者。初對厭身。身為大患生死本故。次對厭智。智乃勤勞之本。故老氏下。第十三文。然八大人覺亦云。心是惡源。形為罪藪。但欲對治我法二執。非如小乘一向厭之。以迷背之心而生惡覺。謂心為惡。

  疏。欲養等者。世之聲利養形之物也。非智慮之勞不能致之。故千思百慮曉夜孜孜。越分而謀。抵死而竟。未得起反側之思。既得防刼篋之患。至於神疲情困死而後已。此則為其形而勞其智。故身者智之讐也。厭其身則讐亡矣。智既下。謂身之勞役由智使之。晝營夕為。春耕秋穫。商胡販越。輕風雷之千辛。航海梯山重錐刀之薄利。而形勞弗已。日入不息者。皆汝心智使之。而智者實身之冤也。與其存之而苦。不若寂滅為樂。相役者。心役身故令身口作業。身役心故令心智作業。十業既成。三報必感。故生死長途等如輪。金剛經疏序云。惑業襲習。報應綸輪。塵沙劫波莫之遏絕。

  疏。至人等者。小乘依滅盡定化火焚身名灰身也。群有者。九有三有等。無為益者。以小乘涅槃是擇滅無為故。究竟不退故。涅槃非無常故。

  疏。燈火等者。約法分喻以成四物膏油也。以燈依四緣方起。一燈。二油。三炷。四火。謂以燈之總相喻身。燈之體性喻智。又以膏喻形。明喻慮。然法喻有少不齊。智者不難。

  疏。五陰下。色蘊即身。四蘊即心.心所。心亦智也。

  疏。初二句等者。謂名隨理義而生。好滅者。清涼云。謂有一類厭生死苦。又聞佛道長遠。心生怯弱。常欲趣寂也。懷德者。即小教中六度菩薩。據此二乘好無餘。菩薩慕有餘也。後之下。謂本之於教則教亦明示。求之於跡則古佛道同。

  疏。五音者。謂宮.商.角.徵.羽也。

  疏。出現下。略引。具云。然此文中雖明現身即是三德涅槃之中所流。用大亦涅槃攝。有無下等者。謂虗推涅槃出有無之外。無形無名。細求論旨不知歸處。言無實也。措。投也。舉也。

  疏。日也下。以喻顯理。疏以法問而釋之。暗室無聞皆喻機也。

  疏。外稱等者。謂約出處之跡以名之。但謂涅槃尚亦強立。況有無跡名非外邪。

  疏。由言等者。謂依言求理之士多封名。志存義相之人多著相也。引稜伽。即唐譯第三卷偈。

  疏。初二句下。謂名相之極盡在題目等。方圓即相也。易繫辭云。以制器者尚其象。解云。天象圓。地象方。故制器者唯方圓也。象是寫字者。寫猶描貌也。貌音邈。

  疏。初句等者。謂通許二種涅槃是化生之權用。此盖許其是權。下乃奪其非實。此中許者非許有名執實之謂。但許有無是權。故論云。信是等。縱有下。對機明權。宜約身明隱顯。故成二也。

  疏。奪也下。一一對破於前可知。

  疏。顯超下。謂四相之中生相為始。滅相為終。三際。過.現.未也。今已斷之。混一非殊。故本經二十八云。涅槃無因。無所作故。乃至無處所故。無始終故。六入者。內六入也。根即情根。今言已過者。無漏善色不偶塵也。界繫下。界內惑業已除。後報不起也。遮表下。方謂方所。不在方。遮也。古人云。道無方。行者莫能至。不離方表也。古德云。非中非外。洞徹十方。亦遮表無違。出現云。佛子。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虗等。非有為等。唯是雙遮。皆影顯其表。非有為表即無為也。餘句例知。皆古下。今經亦廣。阿閦佛品。略云。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乃至云非有相非無相等。大疏下。即出現涅槃第九。體離二邊中疏也。

  既承前等者。論之文勢亦似論語里仁篇云。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非聲下。顯自性涅槃為應化之體。身非執受者。謂阿黎邪識總攝諸根。名持身之識。故身觸違順一一執受。今至人已破此識。非身之身何有執。受二執者。即我法也。無漏淨識涅槃之性本自無故。無諍下。即前引華嚴。有諍說生死。無諍說涅槃。諍者煩惱之異名。導。引也。化也。疾前下。舉喻謂因疾起藥。

  疏。顯無住等者。謂依自性之體。顯去來無住之用。疏初法喻對分。來實非來者。應不離真故。往實非往者。真即恒應。亦有無在機。二跡元虗故。虧盈下。潛用出現大疏。十門涅槃第三名出沒常湛門。經云。佛子。諸佛如來為令眾生生欣樂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生戀慕故。示現涅槃。而實如來無有出沒等。第四名虧盈不遷門。文云。佛子。譬如日出普照世間。於一切淨水器中影無不現。普遍眾處而無來往。或一器破。影便不現。乃至云。如來智日亦復如是等。此則虧盈在器不在於日。來去在機不在於聖。本經二十五云。如閻浮人。日入之時。眾生不見。以黑山障。而是日性實無沒入。眾生不見生沒入想。聲聞弟子亦復如是。

  疏。生滅等者。謂顯跡息跡示有生滅有無之名。又因生滅故知二名外稱。應生之假號也。

  疏。有無下。意云本則無名。依本示跡。跡則有名。名但名跡。不名于本。隨跡立名。名有無量。又不但于有無也。故論云。于何不名。二十七經云。涅槃云何為字。有名稱故等。如次論文。

  疏。承前等者。涅槃之用無不應也。隨應隨跡有同類之名。故二十二經略云。如來非非天。非非人。非非鬼。非非地獄.畜生.餓鬼等。言隨類之身皆遍也。經廣多不引。無擇下。俗智無思。感之心應。如普門一十九身。楞嚴三十二應等。本經即上二十二。

  疏。正由下。非天非人涅槃體也。能天能人涅槃用也。謂體非一切。用方一切。故清涼釋涅槃非虗非實云。身若是實。有不可滅。由非實故。起滅無恒。身若是虗。何能起滅。由非虗故。能無不現。皆此義也。

  疏。現身等者。謂十重他報三類化身通名為應。此應萬端皆感而形。聖不為之。所以如是釋應施者。以一論前後多依言相顯理故。如眾生下。出現品太用。無涯經略云。佛子。如來應正等覺。示涅槃時。入不動三昧。入此三昧已。於一一身各放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大光明。一一光明各出阿僧祇蓮華。一一蓮華各有不可說妙寶華蘂。一一華蘂有師子座。一一座上皆有如來結加趺坐。其佛身數正與一切眾生數等。含具下。初意猶云莫之與大。謂大之無二也。如春秋八世之後莫之與京。京。大也。

  疏。忘乎下。謂寄以小成。遣乎為大。假以無名。亡乎施廣。顯涅槃之道。用而恒體。體用一致。方曰大般涅槃。

  疏。祕藏下。謂三德祕藏是大涅槃。菩提即摩訶般若。如出現品說涅槃為如來智日。普觀法界等。準宣公論衡云。菩提。天語。則佛陀梵言也。今舉一德通證三德。以此三法不並不別故。可思者。假令高而有頂。深而有底。可以圖思。既曰無上無下。故圖度絕矣。天地下。列子天瑞篇云。夫天地空中之一細物。有中之最巨者等。

  疏。執跡者。迹即二種涅槃。且略下。謂果分離言不容一字。但示其名以引悟入。正位者。淨名菩薩品云。若以無生得受記者。無生即是正位等。亦但標其位次。無名呼召。今謂自性清淨涅槃。名殊體同。

  疏。幾(平聲)微者。跡之纖細。此尚不形。故云寂怕。

  疏。初引下。彼經云。吾無生不生。雖生不汙於生。無形不形。雖形不汙於形。疏釋頗細。不煩更示。忍辱太子者。報恩經第三。略云。過去世波羅捺國有王。聰叡仁賢。第一夫人生子。性善不瞋。名曰忍辱。乃至云太子既長。為六大臣所嫉。父王嬰病。六臣謀損太子。向太子言。大王病愈須得不瞋人眼髓為藥。太子聞之。捨己眼髓奉王為藥。乃至云。爾時波羅捺王者。今現我父輸頭檀是。時母者。摩耶是。忍辱太子者。今我身是。鴈王者。雜誦第一。略云。過去世時。波羅捺城邊有池。池中多魚龜鵞。鴈中有王。名為治國。作五百鴈主。鴈王前行。右脚著獵師羂中。念言。我若出脚。餘鴈不食而去。食盡方現其脚。群鴈飛去。有一鴈臣名曰蘇摩。不捨王去。王語臣言。汝代我為王。在鴈前行。以偈答曰。我願隨王。死生不變。寧共王死。勝相離生。獵師聞之。遂解王脚。二鴈俱去。乃至云。佛言。鴈王即我身是。蘇摩大臣者即阿難是。鸚鵡者。僧伽羅叉經上卷。略云。昔者菩薩現為鸚鵡。常處于樹。風吹彼樹更相切磨便有火出。火漸熾盛。遂焚一山。鸚鵡思惟。猶如飛鴈軀止于樹。故當反復起報恩心。何況於我長夜處之而不能滅火。即往詣海。以其兩翅取大海水。至彼火上而洒於火。或以口洒。東西奔馳。時有善神感其勤苦。尋為滅火。如此者其類尤多。頂生者。本經第十二略云。過去有王。名為善住。其王頂上生一肉皰。足滿十月皰即開剖。生一童子。其形端正。父王歡喜。字之頂生。時善住王即以國事委付頂生。七寶具足作轉輪帝。乃至云。轉輪聖王即我身是。手生者。涅槃三十三云。我於往昔作菩薩時。為頂生王及手生王。馬鳴菩薩撰本行讚云。卑偷王手生。曼陀王頂生。當知人中亦有濕生也。涅槃下。具云。菩薩摩訶薩受羆身時。常為眾生演說正法。或受迦賓闍羅鳥身。為諸眾生說正法故。受瞿陀身.鹿身.兔身.象身。羖羊.獼猴.白鴿.金翅鳥.龍.蛇之身。受如是等畜生身時。終不造作畜生惡業。常為其餘畜生眾生演說正法。令彼聞法速得轉離畜生身故。然但下。釋雖生不生等也。疏有二義。一由感而起。機見生形。非如來實生。二涅槃之道即真而恒應。無生而不生。即應而恒真。雖生不生。形亦例之。此則就用則能生能形。在體則非生非形。不為有者下。論云。處有不有。

  疏。初引下。即五十一。略云。善男子。我已成就不滅度際菩薩法門。住此法門故。普見十方一切世界去來今佛無涅槃者。除化眾生方便滅度等。唐譯下。六十八。略云。[鞥-合+(白-日+田)]瑟胝羅居士告善財言。我得菩薩解脫名不般涅槃際。善男子。我不生心言。如是如來已般涅槃。如是如來現般涅槃。如是如來當般涅槃。我知十方一切世界諸佛如來畢竟無有般涅槃者。唯除為欲調伏眾生而示現耳。善男子。我開旃檀座如來塔門時得三昧。名佛種無盡等。正思者。謂不思之思也。故遠公云。三昧者何。思專想寂之謂也。正受。圓覺疏云。不受諸受名為正受。皆謂心住定中。亡思亡受。亦非泯其知照之性故。又此下。大疏。十玄第九名十世隔法異成門。謂三世隨一。攝三成九。九世不出。一念為十故。華嚴離世間品云。菩薩有十種說三世。蓋約三世互起為十耳。是知下。即彼經云。善男子。我入此三昧。隨其次第。見此世界一切諸佛。所謂迦葉佛.拘那含牟尼佛.拘留孫佛.尸棄佛.毗婆尸佛。勝觀即毗婆尸也。靈鷲下。法華第五云。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又云。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等。莫隨下。即前引[鞥-合+(白-日+田)]瑟胝羅云。我不生心言。如是如來已般涅槃等。意云。生心則見有去來。不生則無也。本經二十一云。一切諸佛無有畢竟入涅槃者。出現品云。佛子。如來不為菩薩說諸如來究竟涅槃。亦不為彼示現其事。乃至云。於一念中見過去未來一切諸佛色相圓滿。皆如現在等。

  疏。四法者。有無言象也。教明下。法喻。對示可見。皆釋論中斷字。謂斷無移者。以教如明鏡等。喻合下。謂同喻也。如前云。幽谷之響。明鏡之像等。符。符竹也。古者殺竹為符。剖而相合為信。如晉陸機云。入仕帷幄。出剖符竹。今取合義。契者。今之合同。契。劵也。襲。承襲也。

  疏。此非等者。謂此前正答無餘之難。此後并破勞患之見。此見下。謂以如來無漏常樂之蘊。同分段有為勞患之身。狹淺之見招深過也。以謗佛故。責非者。先汎責違其教理。下方引教會理。

  疏。萬機等者。謂遍法界中同時異處而感。涅槃業用之身亦遍法界同時異處而應。撓。亂也。水澄下。如前引出現文。摩尼下。如前釋。行雲由風氣而運。雖行而非行。有餘因機感而生。雖動而非動。谷神由呼歇而止。雖止而非止。無餘因感謝而滅。雖靜而非靜。道經下。彼第六篇云。谷神不死是謂玄牝。謂空谷中能應人呼。速疾如神。正明下。謂此段論文若動若靜唯明無心。

  疏。初句下。以心例身也。

  疏。躡前等者。若有象而應。應乃不普。心亦義同。

  疏。機有等者。謂眾生是有身有心之感。如下云。有心者眾庶是等。如來現非身之身等應之。故如來身心因眾生身心而起。自性涅槃無出無沒。非身非心。如本經廣說。

  疏。此身等者。謂非身之身無患。非心之心無勤勞也。出現下。虧盈不遷門中疏也。彼疏云。法身無相故無器而不形。聖智無心故無感而不應。相非我有等(云云)。金石下。彼說藐姑射(音亦)山有神人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乃至云。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是其塵垢粃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今借其辭以顯身之無患。

  疏。八極等者。八方極遠之稱。意言極際非有極也。列子湯問篇。湯問革曰。上下八方有極盡乎。革曰無極等。至于下。諸經多有。法華涌出品。下方菩薩至如來所。合掌問訊言。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不。答云。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等。皆俯隨世範。一往一來。修敬展情。蓋禮之用和為貴也。豈曰下。淨名經弟子品。略云。佛遣阿難問居士疾。阿難自謂不能任彼問疾。憶念昔時世尊身有小疾。當用牛乳。持鉢詣婆羅門家乞之。時維摩詰來問我言。何為晨朝住此。我言。世尊身有小疾。當用牛乳。故來至此。維摩詰言。止止阿難。莫作是語。如來身者金剛之體。諸惡已斷。眾善普會。當有何疾。阿難。莫謗如來。莫使異人聞此麤言等。雷居士者。略鈔第十一云。淨名居士現毗耶離城。俗姓雷氏。於提婆城取妻曰金姬。男名善思。女名月上。示跡同凡。化在家眾等。擬繫辭者。彼云。智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

  疏。長阿含下。彼經第三卷說。在文甚多。不能煩示。小乘涅槃經等皆說。亦大同小異。或說於純陀家食旃檀木耳羹患腹痛。或說下痢下血。病困覔水至樹下。令弟子四疊僧伽黎而臥等。然大經秪言背痛。大乘皆為示現。小乘執之為實。二十五經云。若我所有聲聞弟子說言如來入涅槃者。當知是人非我弟子。是魔伴黨邪見惡人等。豈同下。小乘謂如來俱厭身智。棄有餘入無餘。

  疏。曲見者。二十一經云。云何名為聲聞緣覺邪曲見耶。見於菩薩從兜率下。化乘白象降神母胎。乃至於此拘尸羅城入般涅槃。如是等見是名聲聞緣覺曲見。謬執者。小乘謂有餘依身雖出煩惱。尚有餘苦所依。如疾時須乳。熱時命扇等。故厭之而歸無。無則無餘苦所依。為樂也。殊未知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無為無漏。不墮諸數。執跡為實。故論主破之。會意下。謂因言得意。不守其言即聽表也。表。外也。玄根下。玄妙根源。根以生長為義。謂眾生等有佛性。遇緣則悟。故始修世善。終修出世善。事相下。謂有無縱跡名相本虗。採。取也。拔。抽也。出也。

  疏。九折等者。切韻云。徵。明也。亦辨明之義。責謂結責。義頗相近。苞舉者。與包含之包通用之矣。儒老下。繫辭云。一陰一陽之謂道。孔頴達義疏云。一者何。無之稱也。稱(尺證切)。又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解者亦謂太極無也。兩儀有也。又曰。神無方而易無體。老氏云。有之以為器。無之以為利。又云。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又云。大象無形。道隱無名等。流於莊列甚多。儒者太極太易之無。老氏虗無自然之無。名殊而理同。皆謂自無生有。自有入無。然儒宗亦舉太極為生物之端而不設教。繫辭略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無也。器。有也。只於有中以述三綱五常。論道洪範人倫。道家乃以虗無為宗。故棄聖智。絕仁義。蔑禮樂。見素抱朴為修。二家之源非太遠。其流非太近。故互為奴主而不相入。今論中假問。皆簡二家有無俗諦所攝。涅槃則出之。此折演之大理也。

  疏。世典等者。孔子不述太古之事。但自唐虞以下成書。即尚書.堯典等也。北山錄天地始篇具敘之。鴻濛。廣大之象也。穹窿。謂窪而高如穹帳者也。磅礴。亦廣闊堅重之相。一生二者。一氣也。亦混沌也。二即陰陽。亦二儀也。磐古者。即人倫之首祖也。磐古生天地之間。王萬八千歲。頭極東。足極西。左手極南。右手極北。開目為晝。閉目為夜。吐氣成風雲。吸氣為雷霆。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一生二。二生三。皆老氏四十二篇文。形分物兆者。謂磐古眼為日月。骨肉為山陵。腸胃成江河。衣毛成草木等也。萬物下。謂三才生萬物也。叢。繁也。亦雜也。三生萬物。亦老氏文。次二對者。老氏第二篇云。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等。傾謂傾向。亦謂諸法相待而起。若無高則亦無下也。定數者。謂諸法相因而生。是自然之定數。

  疏。幽顯兩途者。幽謂鬼神等。顯謂人畜等。然皆屬有境。恢。大也。內教說大身脩羅身長八萬四千由旬。摩竭大魚.迦樓羅鳥背闊數十萬里等。莊子說北溟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列子湯問篇說五仙山。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灜洲。五曰蓬萊。其山高下周旋皆三萬里。浮留海中。不得暫峙。仙聖毒之。訴於上帝。帝命禺疆使巨鼇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釋曰。三萬里之山鼇首戴之。則鼇之首又大如山也。此海之東有大人國。名曰龍伯。有一人欲取其鼇。行數步而至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鼇。合負而趨歸其國。釋曰。龍伯之人又不知乎大於鼇者幾十萬里也。恑。奇也。律中說過去世時有三親友象.獼猴.鵽鳥。依一尼拘律樹止。共相謂言。同依此樹宜相恭敬。獼猴.鵽鳥問象言。汝憶事近遠。象言。我憶小時行此。樹齊盡我腹。象與鵽鳥問獼猴。獼猴答言。我憶小時。此樹舉手及頭。象語獼猴。汝生年多我。象與獼猴共問。鵽鵽言。我憶雪山右面有大尼拘律樹。我食果子來此便轉即生此樹。共相謂言。鵽生年多。象以獼猴置其頭上。獼猴以鵽置其肩上。共遊人間。從村至村從邑至邑。常說偈言。若人能懷法。必敬諸長老。現在有名譽。將來生善道。時鵽說如是法。人皆隨從。法訓流布。汝等於我法中出家。應更相恭敬。如是佛法流布。自今已去。聽隨長幼恭敬禮拜迎逆問訊。時諸比丘聞佛教誨。比丘長幼相次恭敬禮拜。又外紀說伏犧蛇身人首。神農牛首人身。史記說中衍鳥身人言。皆恑奇之相也。憰。詐也。世之諂詐之流其類尤多。但不任真而行者皆詐也。莊子田子方篇云。溫伯雪子過魯尤。魯人多[竺-二+(單*斤)]見之。雪子每出見客。入必歎之。其僕曰。每見之客。必入而歎之。何邪。曰。人之見我者。進退一成規。一成矩。從容一若龍。一若虎。其諫我也似子。其導我也似父。是以歎也。然進退規矩皆形容儒者禮法。謂不任真矯激而詐怪者。春秋傳鄭殺大夫伯有。國人見伯有介甲而行。又齊襄公甞殺公子彭生。襄公出獵見野豕人立而啼。襄公曰彭生也。襄公墮車。妍。美也。如西施.孋姬.毛嬙之類。醜。陋也。世傳無艶女者。齊人。白頭深目。長指大節。昂鼻結喉。肥項少髮。折腰跌胸。皮膚若漆。年四十不售嫁等。巨。大也。細。小也。列子湯問篇云。從中州以東四十萬里得僬僥國人。長一尺五寸。東北極有人名曰諍人。長九寸。又云。江浦之間生麼蟲。其名曰蟭螟。群飛而集於蚊睫。弗相觸也。可為細矣。莊子文者。齊物篇云。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恠道通為一。莛。梁也。謂梁橫楹。厲。醜女也。謂厲太醜。施太美也。亦謂物殊而道平等也。何晏等者。西晉紀云。初何晏等祖述莊老立論。以為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無也者。開物成務。無往不存者也。陰陽恃以化生。賢者恃以成德。故無之為用。無爵而貴矣。王夷甫之徒皆愛重之。由是朝士大夫皆以浮誕為美。裴頠著崇有論以譏之。略云。夫利欲可損而未可絕有也。事務可節而未可全無也。盖有飾為高談之具者。深列有形之累。盛稱空無之美。形器之累有徵。空無之義離檢。又云。處宮不親所職謂之雅遠。奉身散其廉操謂之曠達。又云。甚者至於裸形褻慢無所不至。士行又虧矣。論主下。謂有名所徵之意。總括儒老有無之說。恐謂涅槃妙理亦不出此。故論主演超境一章以遣之。

  疏。數名等者。謂慧數是盡惑業之緣。所顯生空之理名為滅諦。無漏下。見道已去名為無漏淨慧。擇滅者。擇謂揀擇。體亦是慧。無為生空之理方是涅槃。通有餘.無餘。但身智存名有餘。身智灰名無餘耳。疏。論語文。即季氏篇。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疏。超越也者。以前云不出有無。今云超出有無。

  疏。問以等者。兩對中皆上句問。下句屬。以證涅槃是真。有無是俗。仁王經者。初卷云。了知一二。非一非二。即勝義諦。取著一二。若有若無。即世俗諦。

  疏。不待皆非者。若有無互不相待。亦互不生起。

  疏。皆是緣有者。無雖無體。以有求之必有此無。故無亦緣有之法。豈足下謂有唯有邊。無但無邊。各偏互違。奚比乎非有非無之中哉。

  疏。初句等者。謂色聲等法是識所緣。故名為境。坌汙淨心。故名為塵。皆緣生下。但俗諦所收。

  疏。彷彿等者。謂比擬其理法象之也。相絕者。釋託情絕域。言亡者。釋得意亡言也。但可下。意云謂涅槃是有是無。情計分別。非有非無令人亡情會理。是立言之本意。若云非有非無是涅槃。亦認指是月。服藥成病。俱未免其知覺之妄。

  疏。紛繞等者。謂紛紛繞繞。煩亂之貌。惑業皆然也。三有者。謂欲有.色有.無色有。引出者。法華第一云。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但假下。意謂無為。亦權指無實。故彼經第三說化城譬喻。但導師方便爾。廣示如玄談。故論云。借無以示虗。設令非其有者。令非斥棄逐三有生死而入無餘。非謂非有是斷滅虗無。恐儒老下。以二家談有無似內宗有為無為之名。恐彼引內經為例。謂涅槃為無。故此簡別以示小乘無餘。假借而出有大涅槃。則兩不在也。一揀者。大涅槃也。二揀者。假借而非無。

  疏。初句等者。前論云。豈曰有無之外別有一有而可稱哉。據此。不出有無也。次句下。前論云。良以有無之數止乎六境之內。六境之內非涅槃之宅等。據此。不在有無。

  疏。二所等者。唯擇後句。前二易。故不釋。

  疏。初明等者。釋前三句。以前云。不出不在。求悟無處。又不許是空廓無體。既有其道。幽妙之路可尋。故千聖萬聖同其軌轍而歸涅槃。非虗歸也。

  疏。若方等者。謂無其體。言誰不在不出乎。其道既存。不出有無。必在有無。如何不出又不在邪。

  疏。初三句等者。名能起於言說。相能生於名字。心能現於有無。諸相若順顯。云由心現相。因相生名字。因名字起一切言說也。涅槃不爾。非有無相。故無有無之名。無名故。亦無不出不在等。種種言說。主既無說。賓亦無聞。疏但略示一隅。

  疏理事善惡等下。軌持為法。潛用大疏釋大經法非法亦然之旨。有無為法者。亦各任持自性。軌則於人令生有無之解。無說下。二十一經云。不聞者名大涅槃。乃至非音聲故。不可說故等。

  疏。令忘名下。以不出不在互相違故。但寄名顯妙。妙不在名。若執名求理。名違則理乖。何以取悟。故圓覺云。修多羅教如標月指。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予甞至此謬出偈云。照文見心理。心非文所籌。須知鉤外魚。不是魚外鉤。

  論。雖然者。縱成前理也。善吉。須菩提也。心不緣相。無心也。耳不循聲。無聽也。此中最要妙識其旨。正思正聽隨聞隨得。

  疏。偈答下。華嚴離世間品。六十種境界無碍用第二云。在佛境界而不捨魔境界無碍用。亦如志公云。魔從佛境出。佛從魔境生。二頭不相辨。混雜國王城。

  疏。初句等者。謂雖不離煩惱。亦不即煩惱。此實難言。故云在乎妙悟。則即妄而真。非捨於妄爾。齊觀者。即空色無碍。唯一真之境而已。詳論齊有二意。一空有無二。二心境同如。

  疏。文似下。齊物篇云。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等。

  疏。同我者下。明唯同唯異皆失。亦同亦異不出不在也。亦應具有四句。此中但明不出不在。故唯約亦同亦異辨也。同我者躡上與我同根等。唯取同義。事理相違者。潛用法界觀理事無碍義中第九第十事理相非門。相非即相違也。不在者。以涅槃是理。理不在於有無事中。今若下。出唯同之過也。過乃有二。一不立有無。二不在不成。由同下。亦彼第七第八事理相即門。由相即故同也。不出者。涅槃之理即于有無。所以不出。今若下。出唯異之過。過亦有二。一乖乎悟同。二不出不成。然古釋皆不如此。予詳下。結文所以不出不在等。理合前後。連貫釋之。斷無餘惑。寶性論初卷法寶品云。非有亦非無。亦復非有無。亦非即於彼。亦復不離彼。彼謂有無也。

  疏。初二句等者。且權實一槩而論之。由虗冥遍統所以玄也。次二句下。雖云照理。意顯智玄。故但云靈鑒有餘。則恢恢焉猶有餘地矣。

  疏。承前者。論之初句。即本智證真。次句。即後智照俗。玄根下。既以根喻理。故以拔喻證。理無始者。絕初際故。非照下。用生公義。意云以相應之慧盡生相時。似有其始。生相既盡。以始同本。本來平等。同一覺故。何始何終。故曰非照今有。起信下。證發心中之文。具云。又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餘文次疏。

  疏。略至下。理應有至人二字。或簡或失。雙示不住者。謂即住而不住也。大疏釋無住涅槃云。由雙住故能俱不住等。

  疏。初二句等者。初即心境對說。後顯其同。同則無相無名。廓然無寄。如無知論以緣求智中廣示。

  疏。通敘等者。以前云菩提之道不可圖度。又云六境之內非涅槃之宅等。語出下。彼說卦中文。彼謂窮其造化之理。然後盡萬物之性。能所以順。至於天命。今借其辭。

  疏。初四句等者。謂一則違三。三則又非究竟。意以一為究竟。三則小大差別非究竟。非究竟則屬無常生滅。升降下。升降約人修進之說。高下約法以明。皆差別不一之義。

  疏。理無等者。直據理以明之。尚無有二。何況有三。所以究竟。故本經二十二云。聲聞緣覺所得涅槃等無差別。

  疏。無有二上者。疑上是正字。即法華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正法華偈云。佛道有一。未曾有二等。疏引化城喻者以對論文可見。火宅者。彼第二略云。有大長者財富無量。其家廣大。唯有一門。有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閣朽故梁棟傾危。周帀俱時歘然火起。長者諸子在此宅中念言。我雖於此安隱得出。而諸子等無求出意。長者語言。此舍已燒。宜時疾出。而諸子等樂著嬉戲不肯信受。爾時長者更設方便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爭出火宅等。釋曰。三車如其次第即喻三乘。火宅喻於三界。故彼經云。而為三界火宅所燒等。

  疏。三乘等者。如諸子差別。所樂各殊。同免火宅之患無差別也。所乘等者。依大鈔釋也。彼說三乘各有教理行果。今略就教行釋之。教者下。法華方便品云。依一佛乘。分別說三。詮示四諦之法名聲聞教。詮示十二因緣之法名緣覺教。詮示六度等法名菩薩教。行者下。略而言之。則聲聞觀四諦之行。緣覺十二因緣之行。菩薩悲智雙施自他等運之行。廣說如彼。統其下。即會三歸一之義。廣釋如玄談。

  疏。習結等者。結謂結餘。即習氣纖細爾。三乘下。聲聞能盡煩惱現行。不能盡習氣。緣覺分斷習氣。菩薩位滿種習皆盡。

  疏。初句等者。謂一切眾生本有之性唯一無差。夙熏之緣小大誠異。論隨新熏故云不一。謂曾於大乘法中熏習成大乘性。識心樂欲亦唯大乘。餘二例之。雙照下。以大乘雙斷二障。故鑑二空之理為深。二乘唯斷煩惱障。鑑我空理。故為淺也。

  疏。由識根等者。亦承前以明差別在乎識根。識根則小大不同。智慮則淺深成異。餘疏易見。為力下。智力有小大爾。

  疏。由前等者。即難差中所引放光等。放光三差在三乘智力之淺深。非無為有三。智論則如人趣理升降不同。非涅槃有差也。今引下。約教則法隨人異。分一成三。約行則人自熏殊。會三歸一也。

  疏。先定等者。乃先分定人法道理。然後從而難之。

  疏。初二句等者。以法從人。人既有三。法亦定三。以相即故。又若下。三乘之智有為也。無為可知。有無超然。豈不滯於冥會哉。

  疏。以人等者。釋一亦無三。異則下。如放光云。皆以無為而有差別。今既相即。三乘從何而成差乎。

  疏。無為例之者。謂至無為之彼岸。即同無為之樂。文擬下。彼二十三云。道者同於道。得者同於得。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得者得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然通下。尅其能得。唯三乘之智。智依於人。故疏云人。

  疏。理雖等者。用玄談分教之詞。彼云。理雖一味。詮有淺深等。亦如三獸渡河。河雖是一。不妨三獸所渡淺深各異。

  疏。初四句等者。網喻三界。三鳥雖各出網。然力量有小大。翱翔有遠近。反責下。責前一亦無三等也。

  疏。三乘等者。諸蘊不一。名眾和合。兆形名生。三乘在於界內即分段。五蘊在於界外即變易。五蘊雖勝劣有殊。皆有漏生死。未能轉成無漏五蘊。相續心者。即六麤中第二事識心也。和合下。即本識心也。八地已去至地滿足方破此識。如起信論云。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等。等覺已降者。謂等覺菩薩生相未盡故。根本無明未滅故。未能證極一法界心。皆名眾生也。亦前下。成立無為是同。三乘是異。以人下。以人望法。人恒三而法恒一也。以法望人。法自一而人自三。

  疏。承前等者。難中一亦無三。異亦無三。今以喻顯法。但顯三乘。即無為一亦有三者。在幽鑑之淺深。不在於無為。

  疏。以未下。以三乘之智勝劣有殊。所斷惑障厚薄不同。所證之理漸而未深。由此階級故成三差。誰云下。有名折之如此。無名之家不云異而不證。有三異也。皆約方便淨涅槃有此淺深。非自性淨也。

  論。萬累者。惑業不一故名為萬。滋益者。春秋傳云。無使滋蔓。蔓難圖也。今疏十一智者大品第六云。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如實智為十一也。大論二十三甚廣釋之。今略引云。法智者。謂欲界四諦下無漏智。比智者。謂上二界智。他心智者。了知欲界.色界現在他心等智。世智者。諸有漏智。苦智者。觀五蘊無常.苦.空等時所得無漏之智。集.滅.道三。各觀本諦所得無漏之智。盡智者。我見苦已。斷集已。盡證已。修道已。如是念時。無漏智慧見明覺也。無生智者。謂我見苦已不復更見。斷集已不復更斷。盡證已不復更證。修道已不復更修。如是念時。無漏智見明覺。如實智者。一切法總相別相如實證知。無有罣碍等。準論前之十智。三乘共有。如實一智。唯佛獨有。今論云爾者。以大品十地中。始自乾慧至辟支佛地。則三乘共履。而二乘至此為極。故以盡智在二乘無學位。第九超出三乘。名菩薩地。故說無生智在菩薩位。不爾何故辟支佛外又立菩薩地乎。如實一智果位圓現。故論不說。請詳疏中。皆依智論釋之。今云下。然菩薩有二類。一直學法空者。二先小後大者。據經中十地施設多約先小後大。故論主以盡智為二乘。無生為菩薩也。盡智則盡見盡斷盡證盡修。無生則印後不起。此則二智非太異也。故大鈔或說小乘十智除如實智。又云盡.無生智二乘車體等。據此二乘亦有無生智。但望菩薩淺深有異。此中問意即大品通教中意。以此通被三乘。故菩薩亦藏教中傍化之大。如玄談引天台智者四教云。一三藏教。此教明因緣生滅四真諦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薩等。二者通教。即無生四諦。通者同也。三乘同稟。故此教菩薩斷證行相多同二乘。故大鈔第四云。丈六權智是牛車體。又辨三乘同修而有八同。謂教.理.智.斷.行.位.因.果也。三者別教。即無量四諦。四者圓教。即無作四諦。廣釋如彼。問曰。若爾。何異二乘。答。四弘六度自利利他。乃至登見五門合斷三十四心一座成正覺等。所以別也。

  疏。放光等者。三乘之智許有淺深。究竟智體一而無殊。如華嚴說。十地證智即佛智故。況智因惑起。惑謝智亡。空亦平等。故經云爾。因邊下。釋智體無生。顯空也。

  疏。是唯等者。釋不體則已。以三乘能證之智不相違背。所證之理平等無二。不證則置之而勿論。證則惑可以頓盡。理可以頓得(云云)。在疏。

  疏。初二句等者。三乘之人於見道前。修五停心.苦無常等諸觀。正伏四諦分別。兼伏九地俱生。至世第一出心。見道位初方斷分別。至修道位起九無間以斷九地修惑。九解脫道中漸漸證理。如何頓也。此依藏教五位釋之。疏中依通教地位敘之。此教亦有十地。三人同歷。一乾慧地。大論七十五云。聲聞人獨為涅槃故精勤持戒集諸善法。雖有智慧不得禪定水。不能得道。故名乾慧。則煖位已下也。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未得順忍亦有此名。二性地。聲聞從煖位已去。至世間第一法。菩薩得順忍。愛著諸法實相。亦不生邪見。得禪定水。三八忍地。聲聞從苦法忍乃至道比忍是十五心。釋曰。謂世第一出心。緣下界上界四諦共一十六心。初緣下界苦諦。有苦法忍.苦法智。次緣上界苦比忍.苦比智。蓋以法智緣下。比智緣上也。亦云苦類忍等。是下地類故。如是至道比忍有十五心。於中有八忍七智。今從忍名。故云八忍也。菩薩則無生法忍入菩薩位。釋曰。仁王般若說無生忍七八九三地得之。即了法無生亦無有滅。如中論。諸法不自生等。如前具引。今以義準之乃七地下品無生忍。非二乘無生智也。四見地。即第十六心道比智見道。入離生正位。得須陀洹果。菩薩則阿[鞥-合+(白-日+田)]跋致。此云不退。然論釋阿[鞥-合+(白-日+田)]跋致位寬。有云。初地已上乃至八地等。五薄地。聲聞或須陀洹或斯陀含斷欲六品俱生煩惱。唯下三品在欲界之惑薄故。菩薩過阿[鞥-合+(白-日+田)]跋致乃至未成佛。斷諸煩惱餘習亦薄。六離欲地。聲聞已盡欲界三品。離欲界生。得阿那含果。菩薩離欲因緣故得五神通。七已作地。聲聞得盡智.無生智。得阿羅漢。菩薩成就佛地。八辟支佛地。準大論翻為因緣覺。先世種辟支佛道因緣。今世得少因緣出家。亦觀深因緣法成道。故名辟支佛。九菩薩地。從乾慧地乃至離欲地。如上說。釋曰。準大論。前後菩薩道種智中。徧修前之八地而不取證故已作地。辟支地不指菩薩。論又云。歡喜地乃至法雲是菩薩地等。十佛地。即一切種智。上依大論錄之。中間難者亦唯以他文釋之。然皆略示而已。

  疏。古譯等者。北涼三藏成八十卷。疏中引用皆前後論文。

  疏。緣起等者。二十七經云。又未能渡十二因緣河。猶如兔馬。何以故。不見佛性故。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皆前前為緣。後後生起。如是十二三法所攝。謂無明及愛取是惑。行及有支是業。餘識等七支是苦。十二因緣論頌云。煩惱初八九。業二及與十。餘七說為苦。三攝十二法。然此十二。三法互因。三世輪轉。該攝三界。通於四生。今略示三世因果之理令識大況。謂過去無明為發業支。現在愛取為潤業支。招識等五支果。復由現在愛取有支。感未來生老死。小乘三際兩重因果同此。大乘或唯一重。則前十支皆因。後二支為果。涅槃經中亦依三世明十二有支。二十七經云。十二因緣一切眾生等共有之。亦內亦外。何等十二。過去煩惱名為無明。過去業者則名為行。現在世中初始受胎是名為識入胎。五分四根未具名為名色。具足四根未名觸時是名六入。未別苦樂是名為觸。染習一愛是名為受。習近五欲是名為愛。內外貪求是名為取。為內外事起身口意業是名為有。現在世識名未來生。現在色名六入觸。受名未來世老死也。是名十二因緣。略示如此。津謂下。如易之未濟既濟之義。四諦者。謂三界有漏色心皆逼迫性。名苦諦。即三苦八苦等。三界分別俱生之惑。增長生死。名集諦。斷障所顯無餘之果寂靜。名滅諦。總別念觀七覺八正乃至一切菩提分智。於三界生死能出能離。名為道諦。於此四中。前三世間因果。後二出世因果。所以果先因後者。於世間中先示其苦。令起厭心。知苦諦之果乃集因所招。令斷之也。於出世中先示其滅寂靜永安。無形患智勞之辛。有無為無餘之樂。令起忻心。知滅諦之理由道而證。令修之也。古人云。厭如是苦者斷如是集。忻如是滅者修如是道。故如來始於鹿野為五俱隣等三轉此法。盖此意也。涅槃下。亦二十七。具云。善男子。觀十二因緣智凡有四種。乃至下智觀者得聲聞道。中智觀者得緣覺道。乃至上上智觀者得無上菩提等。論語。即八佾篇。

  疏。智慧第一者。謂十大弟子各居一長。如迦葉波頭陀。目乾連神通。須菩提解空。迦旃延論義。迦賓羅曆象。阿[少/兔]陀天眼。羅睺羅密行等。若準增一阿含第三卷中說。弟子中各有其能。略云。寬仁博識如阿若俱鄰。善能勸導如優陀夷。恒飛虗空如善肘比丘。威容庠序如馬勝比丘。精進苦行坐禪入定如離日比丘。廣立齋講如陀羅婆摩比丘。安造房屋與招提僧如小陀羅婆摩比丘等。故北山錄云。若五百無學各以其能求之。咸居其甲而非乙也。所引涅槃尚云都不識知。況盡知乎。故比山錄云。羅漢不識鹽義。外黨諸俗深以為誚。盖出朽宅則生死凡夫邈哉。何及語外事利。解脫聖智或不如凡夫也。然孔子域中之聖而能多知。楚王過江得物而不識。使問孔子。子曰。萍實也。可食。吾聞之童謠云。楚王過江得萍實。圓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吳治塗山得專車之骨以問孔子。子曰。古防風氏之骨也。大禹會諸侯於此。防風後至。禹戮之。防風長四十尺也。以孔子之多能尚有不知之事。如中庸云。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故列子湯問篇云。孔子東遊見小兒辨日遠近。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去人遠。何以知其然哉。兒曰。日初出也大如車盖。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我以日初出而遠。日中時為近。何者。日初出則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兩小兒笑曰。孰為子多知乎。是知雖俗諦之事。非一切種智不能盡知。況出世下。經意以俗諦為世間。真諦為出世間。引此兼證下文。

  疏。虗無等者。老氏云。致虗極。守靜焉。又云。天地之間其猶槖籥乎。虗而不屈。動而愈出。又云。三十輻共(音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闚。小視也。躐。踐也。等謂等級。不可越級而進。階升者。論語子張第十九云。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

  疏。例引等者。老氏四十八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損等。如見前下。即見道之前伏惑。見道已去斷惑。性宗位次。廣則三賢十聖等。如華嚴廣說。略則信賢聖果。如起信.圓覺等說。寄位下。即賢首一乘義分齊中略云。謂寄信等四位以斷滅等四相。如起信論中信位斷滅。賢位斷異。聖位斷住。果位斷生。又有斷惑顯位。如斷滅相而顯成信位等。廣示如義分齊。

  疏。阿惟下。古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此語。淨名亦云。無以日光等比螢火。

  疏。雖別下。引經雖別。然意中含有前來斷惑之動。如下云等是也。所以下。明譏動之意。但欲演其動寂無妨也。事理下。事。動也。理。靜也。清涼教迹云。事理雙修。依本智而求佛智。

  疏。方廣等者。大乘經中此理攸同。入地者。初地已去至七地中。智相既亡。約本智合理。身心無相。謂言寂也。此據本智證理而說。非約分段變易而論。然細細而求。地地之中斷障證真亦分分寂滅。今之論意不取如斯。但取初地已上已得寂滅之靜。如何至於寂滅之靜復存取捨之動乎。

  疏。勝分者。然諸位之中當位之行名為自分。進後之行名為勝分。約增勝義邊。以好尚是心。心未寂滅。涉求是身。身亦未寂。

  疏。以此四者者。即取捨損益之四。文義下。謂寂滅與好尚等異。戾。乖也。即動靜之行相違。

  疏。南喻等者。前引法身已上。經文說寂。智論說動也。如疏可辨。南為朱明者。以五色布於五方。則青為東方。赤南。白西。黑北。黃中。以五行配之。則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方戊己土。故南為朱明。北為玄冥。又离卦屬南象。亦明象也。

  疏。然稟下。謂性宗修行必動靜無違。止觀俱進。事理雙修。悲智平等。如物不遷云。不釋動以求靜等是也。

  疏。寂也下。涉動名為為作也。捨動名無為。老氏亦云。無為而無不為。若云至理無為。則非四相所遷。名無為。故無為名一亦隨義別。

  疏。次四句下。以寂而常動。故動與寂非一也。動而常寂。故動即是寂。非異也。後四句下。冥真之心。理行也。涉俗之心。事行也。真俗齊照雙流也。如儒童菩薩地地之中身心寂滅不失自分。亦地地中進求。後位不失勝分。豈云靜而違動。不復進求。動而違靜。不成寂滅。故二行無違。方成無住之修。

  疏。承前等者。為前文每四句中成一對。動靜之義可知。

  疏。據前下。疏中會身心互舉。推驗前文可見。亦無餘義。

  疏。義如者。然論之上下。釋不有不無之名。出義各殊。今此釋經又成一義。不若有心之有。非有也。不若無心之無。非無也。

  疏。眾庶。如孝經庶人章之庶人。即蠢蠢無知汎常之流。

  疏。為斥等者。聖無妄相。故云不有。靈照炳然。故云不無。

  疏。初二句等者。由忘絕故所以不有。次二句。由智存故所以契理而不無也。恒沙下。起信相大中文云。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徧照法界義故。乃至具足如是過於恒沙不思議佛法。隨理者又曰。雖實有此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故。唯一真如。此義云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後二句下。意云若心想未盡自有我相。心想既滅功自無相。清涼心要云。寂寂運無涯之照。此明寂而常動也。如何積德之動以乖寂滅之靜乎。

  疏。答問等者。文易不解。但出前後之意。本經二十一云。如來涅槃。非有為非無為等。

  疏。智論等者。亦取意引之。智論但云。施頭目髓腦。不云國財。盖舉重攝輕。以內例外。乃至者。具云持戒忍辱禪定。時在山林中身體乾枯(云云)。在疏。釋曰。下以儒童在七地中見然燈佛。依智論釋。智相未盡者。前文已釋。三輪者。一不念能施。二不念受者。三不念果報。本經二十四略云。不見施者.受者及施果報等。未或下。謂七地已前已斷相續執取等心。由智相未盡滅。故三輪未得全空。住相下。金剛經云。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乃至云其福德不可思量。如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虗空等。以知住相行施則著我人等相。但為生天之福。不得無漏之果。施既下。例餘行也。謂凡行諸行。一一皆須忘相。三輪空寂。方成出世之因。故清涼云。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施雖下。儒童得無生忍。而忍心施之。方契真也。故言不貴於多寡。中理為奇。施不貴於重輕。契真成要。尠。少也。蹄涔下。蹄跡有水曰名蹄涔。施華緣者。太子本起端應經略云。定光佛興世。有聖王名制勝。治鉢頭摩大國。我時為菩薩。名曰儒童。居山行禪。聞世有佛。心獨歡喜。披鹿皮衣行欲入國。會五百道士論說道義。師徒皆悅。各送銀錢一枚。菩薩受之。入城見民治道洒掃燒香。即問行者。答曰佛來入城。菩薩大喜今得見佛。當求我願。王家婢名瞿夷。過水缾。密持七莖青蓮華。儒童即探銀盡用與之。女貪銀寶。與華五莖。自留二枚。迴別意疑。此何道士。披鹿皮衣。不惜銀寶。追呼男子。以誠告我。菩薩云。欲以上佛求所願也。瞿夷曰。善。請寄二華。亦献於佛。須臾佛至。國王臣民拜謁散華。華悉墮地。菩薩見佛散五莖華。皆止空中。後散二華。住佛肩上。佛知至意。因記之曰。汝自是後九十一劫。劫號為賢。當得作佛。名釋迦文。菩薩受決。疑解望止。便逮清淨。不起法忍。放光下。釋空行菩薩由修三空故名空行。三空無相即成寂靜行。五波羅即為動也。

  疏。賢劫下。第三。具云。一切諸法無有與者而自逮得。以是勸助救諸窮匱。是曰布施。成具下。即成具光明定意經。頌云。不教令自行。不為而過為等。禪經下。坐禪三昧法門經下卷。具云。是慈三昧。略說有三種緣。生緣.法緣.無緣。諸未得道是名生緣。阿羅漢.辟支佛是名法緣。諸佛世尊是名無緣。思益。即第一云。以無所得故得。以無所知故知。所以者何。我所得法。不可見。不可聞。不可覺。不可識等。

  疏。初二句等者。責前有名動而違靜。淨名下。香積佛國品。略云。舍利弗心念日時欲至。此諸菩薩當於何食。乃至維摩詰化一菩薩。往上方界度四十二恒河沙佛土。國名眾香。佛號香積。與諸菩薩方共坐食。到彼詞曰。願得世尊所食之餘。當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於是香積如來以眾香鉢盛滿香飯與化菩薩。與彼九百萬菩薩須臾至摩詰舍等。至菩薩品云。爾時眾香菩薩合掌白佛。我等初見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責。諸佛方便不可思議。度眾生故現佛國異。唯然世尊。願賜少法還於彼士。佛告諸菩薩。有盡無盡解脫法。汝等當學。何謂為盡。謂有為法。何謂無盡。謂無為法。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大捨大悲乃至教化眾生終不厭倦。何謂菩薩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等。釋曰。此明菩薩具修有為事行。而無為之業修而不住。事行動也。理行靜也。二行雙修。動靜何違。彼疏下。即四注叡公之言。慧心不明者。謂不修事行。寂而無照。缺一切種智。

  疏。隨一為源者。謂涅槃為源。有不因修成之過。眾生為源。涅槃有始成之非。如下具示。

  疏。反顯等者。謂乘是車乘。故疏云。控御以明。反流向源。眾生乃三乘之本。三乘屬因修。涅槃即果證。

  疏。有始等者。大經第二十八云。善男子。涅槃無因而體是果。何以故。無生滅故。乃至云。無始終故等。豈不相違。

  疏。有不因等者。出過。細研有名之意。謂涅槃之理因修而生。即大經本無今有之義。權小之見也。未知此理是了因所了。非作因所作。故本經二十一云。一者作因。二者了因。如陶師輪繩是名作因。如燈燭等照暗中物是名了因。善男子。大涅槃者不從作因而有。唯從了因。了因者。所謂三十七助道法.六波羅蜜是名了因。是知三乘之修但修了因之智。以盡集諦之惑。惑盡之時涅槃自顯。豈涅槃之性修而後成哉。

  疏。生公云者。依大鈔引。即涅槃疏序。釋大涅槃之義。稱常下。續云。常必滅累。復曰。般泥洹爾。寂照。鑑公引涅槃心鏡鈔云。生公造涅槃疏五十餘紙。唯解磐根錯節難解之處。於是經宗大開奧藏。稱為關中疏。演此下。謂方便淨即三乘之智。智有淨惑之能。為方便。涅槃智性本有。亦自性涅槃。以理智必相融攝故。

  疏。聖人等者。謂三乘聖智皆有冥契之功。今言至人唯目如來。以三乘冥理未極。未免有象。如來冥極。可謂無象。心雖下。釋無象而成象也。謂聖人以方便淨契合自性清淨涅槃。此性舉體為一切法也。故論云萬物無非我造。

  疏。會證等者。謂聖人了乎萬物本空即是自性。由證萬法以成聖人。如華嚴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等。正與此義相符。大經二十五云。佛告生名婆羅門言。我今此身即是涅槃。楞嚴下第二卷文。清涼云。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石頭者。即唐代南岳石頭山希遷禪師也。無己者。即無我也。靡。無也。然即萬物而為心。故云無所不己。誰云下。言無自他之別。無非己之法身也。杜順和尚法身頌云。懷州牛喫禾。益州馬腹脹。天下覔醫人。灸猪左膞上。亦以法身體同。無自他之別故。圓鑑。智也。即寂之照故云虗照。體玄者。謂即心之性。即萬象而非萬象。故云體玄。自現者。以萬象本虗。法身自現爾。評曰。諸祖拈示。依禪者斷。例不容更注。恐轉落情識。瞎人智眼。不如忘言體會。內悟為得。今且向流通會上略犯脣吻。令人速入。準林間錄。永明師於天台韶國師會中。負柴至門。忽一枝墮地。聞乃悟之。說偈云。樸落非他物。縱橫不是塵。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非他物者。以身非外來。發己聞性。聲性聞性無二性也。南北曰縱。東西曰橫。言舉聲之相即我聞性。非是聲塵。後二句。意云此聲既爾。山河萬象無非我之法身。

  疏。初二句等者。如華嚴宗。不證大方廣。何成佛華嚴。若非佛華嚴。亦不證大方廣。人法相即。一體無外。

  疏。初文等者。大品第九。具云。不應色中求般若波羅蜜多。亦不應離色求般若波羅蜜等。放光第九云。須菩提告拘翼言。般若波羅蜜亦不於五陰中求。亦不離五陰中求等。涅槃。即二十七。次云。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故。以緣起即如故。云見法即是見佛如智非異。皆證前云聖不異理也。

  疏。前引等者。示論文前後血脉也。此文極難。故疏細示之。清涼下。玄談文。性宗斷證之理實異他宗。如大疏云。照惑無本即是智體。又云照體無自即是證如。鈔云。若以智會如。非真如矣。冥真下。即教迹。敘體大也。佛用下。即宋高僧傳說兩種語。一蘇漫多。謂汎爾平語言辭也。二底彥多。謂典正言辭。佛說多依蘇漫多。意在於義不依於文。又被一切故。若底彥多。非中下所能解故。方便下。論主觀機設教。中華之人尚文賤朴。文質彬彬始為可觀。故此論文為千古希唱。高人達士寶而玩之。逗猶通也。封文下。謂封滯於文。不見其義之流。謂濫同儒道之理。贊寧者。即宋初時僧。作高僧傳三十卷。彼傳第三譯經科謂云。若用外書須招彼謗。今觀房融潤文於楞嚴。僧肇徵引而造論。宜當此誚等。評曰。房融文士。不當用書而潤經。肇公通人。何妨徵引而作論。以經是佛言。論是自語也。慧達者。即陳朝僧。甞序此論。彼序云。世諺云。肇之所作。固並成實真諦。地論通宗。莊老所資。孟浪之說。此實巨蠱之言。欺誣亡歿。街巷陋音。未之足拾。孟浪者。孟。大也。浪。虗也。愚瑣者。愚謂愚昧。瑣謂細瑣。立言下。即論主立論之本意。不害下。不以辭故害意也。故今下。謂古釋見文似莊老。多以莊老之義釋之。如予則多出彼意。然後依內教釋之。雅言者。毛詩有大雅.小雅。雅。正也。文雅也。令知下。論主本假儒者之辭以示佛理。非即文而雷同於老莊也。

  疏。顯前等者。此義前後多出。不復更示。一念下。亦心要文。依圓教者。彼經無古今之名。有三世之說。獨李長者合論云。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謂古今即三世也。二相即入者。乃十玄門中十世隔法異成門。依此以辨時世圓融亦有二門。相即乃諸法自在門。相入乃一多相容不同門。但十門之異通異體。相即相入十世隔法唯同體相即相入也。本末下。本即涅槃之理。末即萬物之事。窮本即萬法而皆涅槃。極末即涅槃而恒萬法。情非情下。杜順和尚頌云。情與無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染謂染緣起。非染可知。

  疏。二文互影者。前文但言不離諸法。不言無邊。後文但言無邊。不言不離。故云互影。

  疏。如智等者。心境雙亡名曰玄寂。玄寂無名。故假寄無極之名以顯玄寂之理。故疏云非別等。

  疏。三乘下。意謂三乘等人先證涅槃名進。後證涅槃名退。故非先後。已證則冥同故。

  疏。淨名下。即第二觀眾生品云。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爾時天問舍利弗。何故去華。答曰。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天曰。勿謂此華不如法。所以者何。是華無所分別。仁者自生分別想耳。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若無所分別是則如法。觀諸菩薩華不著者。以斷一切分別想故。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云云)。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脫。舍利弗言。止此久邪。天曰。耆年解脫亦何如久。舍利弗默然不答。天曰。如何耆舊大智而默。答曰。解脫者無所言說。故吾於是不知所云。天曰。言說文字皆解脫相等。釋曰。天女之意以時無實體。妄心所現。久非定久。近非定近。如夢所度。何長何短。故示云如耆年解脫。時相本虗。即解脫故。身子又謂解脫是久遠之法。以法取時而云久也。故天女(云云)。評曰。準淨名疏。天女即居士之家神。所在皆隨主人之高下。摩詰既聖人示迹。故家神亦菩薩權形。此經本抑小揚大。故身子亦示其言屈。令慕小者得速返也。

  疏。九折等者。總敘折意也。所以下。敘一論之始終也。謂始示涅槃之體。次乃一折一演判決簡擇。令人識悟。有餘無餘。權應假號。大般涅槃。無名無相。非有非無。不出不在。而妙道存焉。三乘之人同修同歸。直由智力淺深乃成三異。非謂無為三於三乘。次明三乘斷證之道。重惑不可頓祛。無為不可頓證。要損之又損之而方淨。益之又益之以漸圓。而積德涉求不違寂。身心寂滅不違動。動靜不違於妙行。則有無不係於靈臺。三乘建入證之深因。一理獲圓成之妙果。心境冥會。終始如如。進之弗先。退之弗後。至此究竟乃問得之之方。存陰盡陰等。故今折之也。

  疏。初二句下。謂五陰即眾生之體。陰外無別眾生。故論云極於五陰之內。

  疏。順經等者。以前引經得涅槃者五陰都盡故也。有內者。謂三有之內也。

  疏。存陰等者。以陰存故有能得之人。故為順理。又却違經。以聖教是定量故。違經談理令誰服從。一應下。亦依假設也。陰外何有眾生之性。以經云五陰都盡而得涅槃。故今論云果若有得則眾生之性不止於五陰。此則順理違教。二恐違下。順教出理也。盡麤下。亦隨理而釋之。無別教證。謂有名之意必要有能得之人。得所得涅槃。五陰苟盡。誰為能得。故疏云爾。此意下。明折演之意。折意是三乘權漸。必存能得所得。演意即一乘終實顯本來。即是能所雙亡也。

  疏。前演下。明承前起。不存者。不存能得所得之相。方為玄得。下論云。然則眾生非眾生。誰為得之者等。

  疏。忘得下。以涅槃但是修顯之果。故疏云從此而顯。疏。法真等者。法謂倣法。謂涅槃之真離一切相。智法倣真亦忘得相。妙契其真同於真也。依偽下。即妄想心也。妄想之心能所兩分。智若有得即同妄想。

  疏。有得者下。亦情見未盡不能契證。故云有得。無得者下。謂情盡見除。全忘得相。與理契合。故云得也。二十三經云。若使如來計有得相。是則諸佛不得涅槃。以無得故名得涅槃等。心經下。具云。無智亦無得。即能所雙亡也。由雙亡故。三世諸佛依無得之般若。得阿耨菩提等。

  疏。言隨等者。法謂諸法之體。謂一切言說皆隨所說之法而生起。既談下。釋論中若即涅槃等。涅槃下。釋論中誰獨非涅槃等。起信下。具云。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又云。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悉皆如故。釋曰。以真如即涅槃故。所以引證。故出現品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欲知如來大涅槃者。當須了知根本自性如真如涅槃。如來涅槃亦如是等。此則自性清淨涅槃也。

  疏。融冶故等者。疏意間而釋之。由融冶二儀。所以天人一理。由蕩滌萬有。所以一異同源。約見聞下。謂色性聲性即自性故。不見不聞者。即前云五目不覩其容。耳聽不聞其響。

  疏。如來非眾生者。真妄異故。非非眾生者。性無二故。如來涅槃者。亦經正文。

  疏。生死等者。圓覺經金剛藏略云。譬如幻翳妄見空華。乃至云生死涅槃同於起滅等。釋曰。謂生死無實隨緣起滅。如翳眼見空華也。陽燄者。謂春月陽氣發生。渴鹿認之為水。楞伽等經皆說。一云地中水影有時而現。實亦無水。疏取前論。大患永滅超度四流以釋之。以是自性清淨涅槃故。生死如空華。四流如陽燄。若方便淨者。空華雖虗亦須除翳。陽燄雖假亦須滅想。故圭山云。佛本是而勤修。惑元無而須斷。以眾生處幻夢之鄉。受虗妄生死。生死雖虗依然流浪。煩惱元假法爾燒然。豈其獨恃天真便云了道。全忘進習即謂還源。故起信云。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無得淨。

  疏。此以義等者。予遍尋放光。並無成段之文如論者。故知論主合集經義而引之。薩婆若即一切智。準此經義。論云從有得邪從無得邪等四句。皆答云不。後文第五云不逮正覺。猶云都無得邪。亦答云不也。文少左右。旨中無違。

  疏。無得等者。冥忘得也。通。同也。謂方便淨同自性也。釋論中誰獨不然。若云新得。何時失之。故楞伽下。魏譯云。大慧。一闡提者有二種。一者焚燒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二者憐愍一切眾生。即大悲菩薩。大慧問言。此二何者常不入涅槃。佛告大慧。謂大悲菩薩。何以故。以能善知一切諸法本來涅槃。是故不入涅槃。非捨一切善根闡提等。如是下。即圓覺如來責剛藏三問之言。

  疏。此有等者。據論意。約境說得。約心說知。約形言見。約聲言聞。疏意約玄得之意以辨之。故云皆。下句辨得也。謂得知得見得聞也。絕域者。非世間.出世間故。如何云獨建三有之外哉。故前表云。排方外之談是也。非俗者。無分別心。非緣慮也。大象大音。文借老氏。不存相下。即性而見。見見為普眼。不循聲下。不循聲而聞。聞聞則普聞。是故下。即莊子天道篇。如前引。離朱乃古之善視者。見秋毫於百步之外。觀音下。即楞嚴第五說二十五聖圓通。觀音菩薩於耳門得之。經略云。返聞聞自性。聞復翳根除等。慈覺禪師頌云。返聞聞處不聞聞。無限勞生入普門。瀑落斷崖聽不盡。鳥啼猿笑又黃昏。

  疏。顯涅槃下。疏中敘論之前後血脉可知。出現下。謂出現品中示涅槃用大。如經云。佛子。如來住於無量無礙究竟法界虗空界。真如法性無生無滅。及以妄際為諸眾生隨時示現。本願持故。無有休息。不捨一切眾生。一切剎。一切法。大疏釋曰。初住實際故不住生死。後不捨眾生故不住涅槃。由雙住故能俱不住。前即大智。後即大悲。大悲般若常所輔翼。所以名為無住涅槃。又云。自性涅槃眾生等有。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佛世尊獨言具四。故就無住總以結之。即安住涅槃建大事也。今此論中四種二種涅槃之理隨義發明。或前或後。末後依證得之體。起廣大之用。有餘無餘既皆應生之用。則無住之義亦含具也。可思。至哉下。美論成立之巧也。清涼謂論主宗出現之經而作此論。細揣其旨。良有所以。故今疏鈔皆引大疏之義斷之。三語者。即上語中語後語。記錄下。北山錄宗師議篇云。或說什門四聖。即生也。肇也。融也。叡也。生公十四科等玩味無斁。若驪龍之戲玄珠也。今古下。謂肇公獨絕。無人繼者。方之寶藏。相去實遠。斷非法師所作。後世依倣而託之者也。名德下。準裴公休清凉碑述大師所好之法云。肇公四絕論。融才解英絕。學博外內。尤能聞持。故有題之昂昂。道融師精識不可挫。日誦十萬言。經目不再過。僧叡謙虗內敏。學與時競。深為秦主賞識。稱是四海標領也。清涼好之尚且如此。其他可知。囊括者。易坤卦六四云。括囊無咎無譽。彼意謂人之慎言不出。如囊括其口也。老書者。七十三中文。有本云。疎而不失。謂人之善惡上天必以吉凶應之而無漏失。即尚書云。福善禍淫是也。吾經亦云。諸天善神記人罪福毛髮無遺。

  疏。八師下。準支謙所譯。亦名邪旬。邪旬問佛所事何師。佛言。然有八師。即不殺等五戒。及老病死。經意覩老病死持前五戒。故通為八。與人天八戒有殊。

  疏。九折等者。通示大義。有名以三乘自宗之理折之。無名以一乘自宗之義通之。有名疑滯。通則三乘之路開。一實之理顯也。論主用法華之意以成其辭。但言三乘之路開者。影取一實自顯之義。捨小者。令捨小乘執有餘無餘為實。卑生死尊涅槃等之狹見。引權下。準大疏釋法華略有二義。一破小顯大。即是會二歸一。如方便品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等。二會權歸實。即是會三歸一。彼經云。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惑者。佛當為斷除等。則昔大乘亦有權義。今論兼之。如大疏廣說。無名下。謂無名所演一乘之義。契於中道一實之理。故真也。有名所折。依名取相。乃至有得。皆偽也。分文下。瑤疏釋此段為總結四論。三乘之路開。指此論三乘三位開也。真偽之途辨。彼云結物不遷論及不真空論。物不遷世諦故偽。不真空第一義諦故真。賢聖之道存。彼云結無知論。以般若是賢聖所修之因。故無名之致顯。彼云結涅槃也。雲庵疏云。三乘之路開。結難差等四章。真偽之途辨。結論初七章。賢聖之存。結詰漸等四章也。無名之致顯。結窮源等四章也。若大鈔意。即但結此論。亦無分文之義。

肇論新疏游刃卷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