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恐其渐疏骨肉,乃上书言偃受金及轻重之短。〔一〕天子亦既囚偃。公孙弘言:「齐王以忧死毋后,国入汉,非诛偃无以塞天下之望。」遂诛偃。
〔一〕索隐谓偃挟齐不娶女之恨,因言齐之短,为轻重之辞,谓言临菑富及吴、楚、孝王时事是也。
齐厉王立五年死,毋后,国入于汉。
齐悼惠王后尚有二国,城阳及菑川。菑川地比齐。天子怜齐,为悼惠王冢园在郡,割临菑东环悼惠王冢园邑尽以予菑川,以奉悼惠王祭祀。
城阳景王章,〔一〕齐悼惠王子,以朱虚侯与大臣共诛诸吕,而章身首先斩相国吕王产于未央宫。孝文帝既立,益封章二千户,赐金千斤。孝文二年,以齐之城阳郡立章为城阳王。立二年卒,子喜立,是为共王。
〔一〕正义年表云都莒也。
共王八年,徙王淮南。〔一〕四年,复还王城阳。凡三十三年卒,子(建)延立,是为顷王。
〔一〕索隐按:当孝文帝之十二年也。正义年表云都陈也。
顷王二十(八)〔六〕年卒,子义立,是为敬王。敬王九年卒,子武立,是为惠王。惠王十一年卒,子顺立,是为荒王。荒王四十六年卒,子恢立,〔一〕是为戴王。戴王八年卒,子景立,至建始三年,〔二〕十五岁,卒。
〔一〕集解徐广曰:「甘露二年。」
〔二〕正义建始,成帝年号。从建始四年上至天汉四年,六十七矣,盖褚先生次之。
济北王兴居,〔一〕齐悼惠王子,以东牟侯助大臣诛诸吕,功少。及文帝从代来,兴居曰:「请与太仆婴入清宫。」废少帝,共与大臣尊立孝文帝。
〔一〕正义都济州也。
孝文帝二年,以齐之济北郡立兴居为济北王,与城阳王俱立。立二年,反。始大臣诛吕氏时,朱虚侯功尤大,许尽以赵地王朱虚侯,尽以梁地王东牟侯。及孝文帝立,闻朱虚、东牟之初欲立齐王,故绌其功。及二年,王诸子,乃割齐二郡以王章、兴居。章、兴居自以失职夺功。章死,而兴居闻匈奴大入汉,汉多发兵,使丞相灌婴击之,文帝亲幸太原,以为天子自击胡,遂发兵反于济北。天子闻之,罢丞相及行兵,皆归长安。使棘蒲侯柴将军〔一〕击破虏济北王,王自杀,地入于汉,为郡。
〔一〕集解张晏曰:「柴武。」
后十(二)〔三〕年,文帝十六年,复以齐悼惠王子安都侯〔一〕志为济北王。十一年,吴楚反时,志坚守,不与诸侯合谋。吴楚已平,徙志王菑川。
〔一〕索隐地理志安都阙。正义安都故城在瀛州高阳县西南三十九里。
济南王辟光,〔一〕齐悼惠王子,以勒侯〔二〕孝文十六年为济南王。十一年,与吴楚反。汉击破,杀辟光,以济南为郡,地入于汉。
〔一〕正义辟音壁。都济南郡。
〔二〕索隐勒,汉书作「朸」,并音力。地理志县名,属平原也。
菑川王贤,〔一〕齐悼惠王子,以武城侯〔二〕文帝十六年为菑川王。十一年,与吴楚反,汉击破,杀贤。
〔一〕正义年表云淄川王都剧。故城在青州寿光县西三十一里。
〔二〕索隐地理志县名,属平原。正义贝州县。
天子因徙济北王志王菑川。志亦齐悼惠王子,以安都侯王济北。菑川王反,毋后,乃徙济北王王菑川。凡立三十五年卒,谥为懿王。子建代立,是为靖王。二十年卒,子遗代立,是为顷王。三十六年卒,子终古立,是为思王。二十八年卒,子尚立,是为孝王。五年卒,子横立,至建始〔一〕三年,十一岁,卒。
〔一〕正义亦褚少孙次之。
胶西王卬,〔一〕齐悼惠王子,以昌平侯〔二〕文帝十六年为胶西王。十一年,与吴楚反。汉击破,杀卬,地入于汉,为胶西郡。
〔一〕正义卬,五郎反。年表云都高苑。括地志云:「高苑故城在淄州长山县北四里。」
〔二〕正义括地志云:「昌平故城在幽州东南六十里也。」
胶东王雄渠,〔一〕齐悼惠王子,以白石侯〔二〕文帝十六年为胶东王。十一年,与吴楚反,汉击破,杀雄渠,地入于汉,为胶东郡。
〔一〕正义年表云都即墨。按:即墨故城在莱州胶东县南六十里。
〔二〕索隐地理志县名,属金城。正义白石古城在德州安德县北二十里。
太史公曰:诸侯大国无过齐悼惠王。以海内初定,子弟少,激秦之无尺土封,故大封同姓,以填万民之心。及后分裂,固其理也。
【索隐述赞】汉矫秦制,树屏自强。表海大国,悉封齐王。吕后肆怒,乃献城阳。哀王嗣立,其力不量。朱虚仕汉,功大策长。东牟受赏,称乱贻殃。胶东、济北,雄渠,辟光。齐虽七国,忠孝者昌。
史记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一〕以文无害〔二〕为沛主吏掾〔三〕。
〔一〕索隐按:春秋纬「萧何感昴精而生,典狱制律」。
〔二〕集解汉书音义曰:「文无害,有文无所枉害也。律有无害都吏,如今言公平吏。一曰,无害者如言『无比』,陈留闲语也。」索隐按:裴注已列数家,今更引二说。应劭云「虽为文吏,而不刻害也」。韦昭云「为有文理,无伤害也。」
〔三〕索隐汉书云「何为主吏」。主吏,功曹也。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