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1-正史

13-后汉书八家辑注--第106页

和。及为三公,值章帝长者多恕,屡有善政,伦上疏褒称盛美,因以劝成德风也。(汪。黄。铃木)──初学记卷一一 ○ 御览卷二○

〔一〕 据御览卷二○八改。
 一一七 第五种字兴先〔一〕,少厉志议,通经学。以司徒掾诏使冀州,廉实灾害,举奏刺史、二千石以下,所刑免甚多,弃官奔者数十人。还以奉使称旨,擢拜高密侯相〔二〕。(铃木)──职官分纪卷五 ○ 书钞卷六八
〔一〕 书钞卷六八作「仲与」,恐误。下仅有「以司徒掾举奏刺史二千石」一句,铃木辑稿从之。
〔二〕 「擢」原误「权」,「侯」原误「使」,皆据范书径改。
 一一八 卫羽为〔兖〕州从事〔一〕。时中常侍单超兄子匡为济阴太守,负其势,大为贪放。刺史第五种欲取之,闻羽素抗厉,乃召羽谓曰:「闻公不畏强御,今欲相委以重事,若何?」对曰:「愿庶几于一割。」羽出,遂驰至定陶,闭城门,收匡宾客亲吏四十余人〔二〕,七日中,起发其臧五六千万。种即举奏,一州震栗。(姚。汪。黄。铃木)──御览卷二六五 ○ 书钞卷七三(二)
〔一〕 据书钞卷七三补。
〔二〕 书钞卷七三作「三十人」。
  锺离意传乐崧
 一一九 意字子阿,辟大司徒侯霸掾。诏送徒诣河内。时冬寒,病徒不能行,意辄移属县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铃木) ──书钞卷六八
 一二○ 锺离意除堂邑令。民起市肆,起工兴役。意祝曰:「兴工,令也,百姓无罪。如有祸,令自当之。」吏民皆感之也。(铃木)──书钞卷七八
 一二一 明帝性褊察,尝以事怒郎乐崧,以杖撞崧。崧走入床下,上怒甚,疾言曰:「郎出!郎出!」崧曰:「天子穆穆,诸侯皇皇,未闻人君,自起撞郎。」上乃赦之。(汪。黄)──御览卷九一 ○ 书钞卷六○ 御览卷二一五
一二二 乐崧为人朴素,家贫为郎。尝独直宿台上,无被枕,食乃糟糠。明帝〔每〕入台〔一〕,辄见崧,问〔其故〕而嘉之〔二〕。〔帝推被与之〕〔三〕。〔自此诏给帷被皁袍〕〔四〕,〔给太官食〕〔五〕。(姚。汪。黄)──书钞卷六○ ○
 又卷三八 御览卷七○七 又卷六九三 又卷八五四
〔一〕 据书钞卷三八补。
〔二〕 同右。
〔三〕 据御览卷七○七补。
〔四〕 据御览卷六九三补。
〔五〕 据御览卷八五四补。以上三条黄辑均作注,汪辑径入正文。
  宋均传
 一二三 宋均字叔庠,为郎中。时年十五,好经书,常以休〔沐〕日受业博士〔一〕,通诗书,善论难。(姚。汪。黄。铃木)──书钞卷六三
〔一〕 据汪辑补。
 一二四 宋均迁九江太守,五日一听事。先是九江多虎,数伤民。均曰:「咎在贪残,均今退贪残。」虎远渡江,不为民害〔一〕。(
姚。汪。黄。铃木)──书钞卷七五(二)
〔一〕 姚辑据范书多有增益。汪、黄二辑不详所出,俱本姚辑。汪辑又妄注出类聚,失之尤甚。今从孔本。
  一二五 永平七年,宋均字叔庠,为尚书令,忠正直言,数纳策谋,每会议,未尝不合上意。常剪起〔一〕,上未喻其意,以为奸,大怒,缚即着格之〔二〕。尚书郎皆叩头,服有奸。均顾叱之曰:「
夫惟忠臣执义,守正畏威,人臣以二事主,国主当谁据?均惟据约,虽死不易志。」小黄门在旁,具以闻〔三〕,上善之,即遣归台,悉责诸尚书郎。(汪 黄
铃木)─-书钞卷五九
〔一〕 范书作「尝删翦疑事」,则此「翦起」当作「翦疑」。
〔二〕 「缚」原作「傅」,「格之」漫脱,皆据范书改补。
〔三〕 「具」原误「其」,径改。
  光武十王传
 一二六 琅邪王京都莒,好宫室,殿馆壁带皆饰以金银。(汪 ─-初学记卷二四
  朱晖传
 一二七 晖年五十,失妻,昆弟欲为继室,晖叹曰:「时俗希不以后妻败家者!」遂不复娶。(姚。汪。黄。铃木)──范书本传注
  乐恢传杜安
 一二八 安擢为宛令,以病去。韦帝行过颍川,安上书,召拜御史。迁至巴郡太守。而恢在家,安与恢书通问,恢告吏口谢,且让之曰:「为宛令不合志,病去可也。干人主以窥觎,非也。违平生操,故不报。」安亦节士也,年十三入太学,号「奇童」。洛阳令周纡自往候安,安谢不见。京师贵戚慕其行,或遗之书,安不发,悉壁藏之。及后捕案贵戚宾客,安开壁出书,印封如故。(姚。汪。黄)──范书乐恢传注
何敞传
 一二九 何敞为汝南太守〔一〕,修治鲖阳之旧陂,溉田万顷,垦田三万余,咸赖其利,吏民刻石,颂敞功德。(姚。汪。黄)──书钞卷七六
〔一〕 「何敞」原误作「张敞」,径改。
 一三○ 敞为汝南太守,在在表孝悌,折贪残者也。──书钞卷七四
  邓彪传
 一三一 邓彪字智伯,为太傅,赐爵关内侯,百官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