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1-正史

16-宋史-元-脱脱-第317页

二月,京师雨雹。十年夏,鄜州雨雹。秦州大雨雹。
绍圣二年十月辛未,西南方有雷声,次大雨雹。四年闰二月癸卯,京师雨雹,自辰至申。
建中靖国元年二月丙申,京师雨雹。五月辛酉,京师大雨雹。
崇宁三年十月辛丑,京师雨雹。
大观元年十月己巳、三年五月戊申,京师大雨雹。
政和七年六月,京师大雨雹,皆如拳,或如一升器,几两时而止。
宣和四年二月癸卯,京师雨雹。四年三月朔,雨雹。
靖康元年十二月己卯、庚辰,京师雨雹。
建炎三年八月甲戌,大雨雹。
绍兴元年二月壬辰,高宗在越州,雨雹震雷。二年二月丙子,临安府大雨雹。三年正月,雨雹震雷。四年三月己未,大雨雹伤稼。五年闰月乙巳朔,雨雹而雪。十月丁未夜,秀州华亭县大风电,雨雹,大如荔枝实,坏舟覆屋。十二月戊辰,雨雹。七年二月癸丑,雨雹。先一夕雷,后一日雪,癸丑又雹。八年六月丙辰,大雨雹。九年二月甲戌,雨雹伤麦。十二月辛未,雨雹。十年二月辛亥,大雨雹。十二月庚辰,雨雹。十一年正月辛酉,雨雹。十三年二月甲子,雨雹伤麦。五月戊午夜,雹。七月庚午、壬申,雹害稼。十一月己未,雨雹。十七年正月庚辰,雨雹;五月丙寅,又雹。二十一年三月己卯,雹伤禾麦。二十八年四月辛亥,雨雹。二十九年二月戊戌,雹损麦。
隆兴元年三月丙申夜,雨雹。二年二月丁丑,雹与霰俱。四月庚午,雹。六月,雨雹。七月丁未,雨雹。十月辛卯,雨雹。十二月己亥,雨雪而雹。闰月,雨雹。
乾道元年二月庚寅夜,雹。二年十月辛卯,雨雹。三年二月壬午,雪;癸未,雹。四年正月癸未夜,雹,有霰。二月丁酉、癸丑,雨雹;乙卯,雹而雪。五年二月丙午,雹损麦;六年二月壬午,亦如之。八年七月壬辰,雨雹。
淳熙三年四月丁亥,雨雹。癸巳,天台、临海二县大风雹,伤麦。四年正月,建康府雨雹。五月丙寅,雨雹。五年,建康府雨雹者再。六年正月丁丑,雹伤麦。三月壬申夜,大雨雹。八年十二月甲寅,雨雹。十二年二月辛酉夜,雨雹。十三年闰月丙午,雨雹。十五年二月丁亥,雨雪而雹。六月丁卯,雨雹。十六年二月己卯,雹而雨。
绍熙元年二月丙申,雪;丁酉,雹。二年正月戊寅,大雨雹,震雷电以雨,至二月庚辰,大雪连数日。是月庚寅朔,建宁府大风雨雹,仆屋杀人。三月癸酉,大风雨雹,大如桃李实,平地盈尺,坏庐舍五千余家,禾麻、蔬果皆损;瑞安县亦如之,坏屋杀人尤甚。秋,祐川县大风雹,坏粟麦。
庆元三年二月戊辰,雪;己巳,雹。四月乙丑,雨雹,大如杯,破瓦,杀燕爵。
嘉泰元年三月丙寅,雨雹三日。五月丁丑,雨雹。七月癸亥,大雨而雹。二年四月庚寅,雨雹伤稼。六月庚子,大风雹而寒。四年正月壬辰,雪而雹。
开禧二年正月己酉,雹而雷。
嘉定元年闰月壬申,雨雹害稼。二年三月乙未,雨雹。六年夏,江、浙郡县多雨雹害稼。十五年九月癸丑,大震雨雹。十六年秋,雨雹。
绍定元年五月丁酉,雨雹。五年九月壬寅,雨雹。六年三月丙辰,大雨雹。
端平二年五月乙未,雹。三年六月庚戌,雨雹。
嘉熙元年二月壬辰,雨雹。
淳祐二年四月壬申,雨雹。八年二月壬辰,雨雹。三月乙丑,雨雹。九年正月,雨雹。
宝祐三年五月,嘉定府大雨雹。
开庆元年五月辛亥,雨雹。
景定元年二月庚申,雨雹。
建隆四年四月癸巳,宿州昼日无雨,雷霆暴作,军校傅韬震死。是夜夜半,雷起于京师。开封县署役夫刘延嗣、万进震死,顷之复苏,有烟焰自牖入室,因骇仆,遍体焦灼。
乾德二年正月辛巳,雷起京师西南,东行有电。五月戊寅,大名府大雨,雷震焚藁聚。四年七月,海州雷震长吏厅,伤刺史梁彦超。
开宝七年六月,易州雷,震死耀武军士八人。八年八月,邛州延贵镇震死民费贵及其子四人。
太平兴国二年七月,景城县震死牛商冯异。
端拱二年八月,兴化军民刘政震死,有文在胸曰「大不孝」。
淳化三年七月,泗州大风雨,震僧伽塔柱。
至道元年三月甲戌,雷未发声,召司天监寺赵昭问之,答云:「按占书,雷不发声,宽政之应也。」七月,泗州大风雨,雷震僧伽塔及坏钟楼。
咸平元年正月戊寅,京师西北有雷电。十一月,瀛州、顺安军并东北有雷。三年冬,黄州西北雷震,似盛夏时。十二月,真定府东南雷。四年十月乙巳,京师西南雷电。闰十二月,大名府雷。六年十一月甲午,京师暴雷震,司天言:「国家发号布德,未及黎庶。」时议改元肆赦,诏宰相增广条目,采民病悉除之。
景德三年九月丙寅夕,京师大震雷。
大中祥符元年正月癸未,京师西北方雷。五年十二月己巳,京师西北雷电。九年五月,殿侍张信奉南海祝版乘驿至唐州,震死。
嘉祐四年四月丙戌,大震雷,雨雹。
庆历六年五月,雷雹、地震。
绍圣三年十月十五日,西南方有雷声,次雨雹。
大观三年十月戊子,大雷雹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