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人主方览镜作眉闻乱走至右延明门兵及斩其首二说不同未知孰是
张说评许景先文两传不同
许景先传云张说曰许舎人之文虽乏峻峰激流然词旨丰美得中和之气
今按王勃骆宾王传后张说论文处云许景先如丰肌腻理虽秾华可爱而乏风骨与本传所载不同未知孰是
呉凑刘晏议王缙等罪
呉凑传云元载赐死于是王缙杨炎王昻韩会包佶等皆当坐凑建言法有首从从不应死一用极刑亏徳伤仁缙等由是得减死
今按刘晏传云元载得罪诏晏鞫之晏畏载党盛不敢独讯更勅李涵等五人与晏杂治王缙得免死晏请之也又王缙传云缙败刘晏等鞫其罪同载论死晏曰重刑再覆有国常典况大臣乎法有首从不容俱死于是以闻上悯其耄不加刑乃贬括州刺史由是言之王缙以下以从坐免死乃刘晏之请也今呉凑传止以为凑言则悞矣盖当时晏凑皆各有言但史之所叙不完尔
刘悟贾直言传不同
刘悟传云与监军刘承偕不叶众辱悟纵其下乱法悟不堪其忍承偕与都将张问谋縳悟送京师以问代节度事悟知之以兵围监军杀小使其属贾直言质责悟曰李司空死有知使公所为至此军中将复有如公者矣悟遽谢曰吾不欲闻李司空字少选当定即撝兵退匿承偕囚之帝重违其心贬承偕然悟自是颇专肆上书言多不恭天下负罪亡命者多归之强列其寃
今按贾直言传云监军刘承偕与悟不平阴与慈州刺史张汶谋縳悟送阙下以汶代节度事泄悟以兵围承偕杀小使直言遽入责曰司空纵兵胁天子使者是欲效李司空邪它日后复为军中所指笑悟闻感悔匿承偕于第以免悟每有过必争故悟能以臣节光明于朝且在刘悟传则言其自是专肆上书不恭强列负罪者寃在直言传则云悟能以臣节光明在悟传以为都将张问直言传则云慈州刺史张汶而又质责应荅之词皆不同览者莫知所从此盖未甞以两传互相考究但各就本传直加笔削故舛谬至是
文宗纪与杨志诚传不同
文宗本纪太和七年三月辛夘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杨志诚执春衣使边奉鸾送奚契丹使尹士恭
今按杨志诚传云志诚果怨望军有嫚言囚中人魏寳义及它使焦奉鸾尹士恭与纪异同未知孰是
新唐书纠谬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十一
(宋)吴缜 撰
○十一曰载述脱误
衡王传误
唐义识字误
常山及薛谭字误
程处亮名不同
韦伦传记襄州事误
严善思传误
王同皎传误
狄仁杰传误
宰相世系表脱漏不载者
宰相世系虽有名而计目中脱漏者
宁王传漏临淄王一名
武后所撰字阙漏
杜悰传漏拜司徒
南蛮传漏李福败绩
韩建害诸王纪书不尽
裴行立传漏平李锜功
裴行立授泌州刺史误
王志愔传误
胶东郡王道彦传误
孔颕逹传误
温曦尚凉国公主未明
李道古迫逐柳公绰及诬李听事
贾至传漏弃汝州贬岳州
刘蕡陈少游传脱字
李晟世系脱漏
袁朗传误
长孙无忌传漏事
崔戎传脱世次
韩曅为滉之族子
大厯十二年秋雨灾
邢文伟传阙漏
西河公主传漏事
李光颜立功漏落
诸王有传而无录者
隐太子传李轨事误
贞观四年日食及火纪志脱字
蜀王愔传漏晋王治一名
李子和传脱字
霍王传证本纪脱误
髙纪误书战地及漏书四将被执
衡王传误
十一宗诸子传内宪宗子衡王憺
今案宪宗诸子鄜王憬传云长庆元年始王与琼沔婺茂淄衢澶七王同封又穆宗纪长庆元年三月戊午封弟憺衢王然则憺之所封衢也而书为衡则误矣
唐义识字误
公主传太宗女豫章公主下嫁唐义识
今案唐俭传及宰相世系表皆作善识然则义字误矣
常山及薛谭字误
(原阙)
江陵絶汉沔饷道伦调兵屯邓州厚抚降贼冦益怠乃系禽楚元以献收租庸二百万缗召为卫尉卿俄兼宁陇二州刺史干元中襄州乱诏伦为山南东道节度使而李辅国方恣横伦不肯谒憾之中罢为秦州刺史
今案肃宗纪干元二年【己亥】八月乙巳襄州防御将康楚元张嘉延反逐其刺史王政九月甲子张嘉延陷荆州十二月乙巳康楚元伏诛上元元年【庚子】四月戊申山南东道将张维瑾反杀其节度使史羽岁己未来瑱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以讨张维瑾又案杜鸿渐传干元二年襄州康楚元等反商州刺史韦伦平其乱然则伦传所言康楚元作乱而伦所讨平者正肃宗纪及杜鸿渐传所云干元二年事也至次年上元元年张维瑾事即自命来瑱讨之矣今传乃先叙楚元作乱讨平讫始又云干元中襄州乱如此即不知康楚元作乱是何年而干元中襄州乱一节是何事以此叅考即见差谬矣
严善思传误
严善思传谯王重福败善思坐闗通论死吏部尚书宋璟户部郎中李邕薄其罪给事中韩思复固请乃流静州
今案睿宗纪及宰相表宋璟傅景云元年八月重福以反伏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