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1-正史

20-新唐书纠谬-宋-吴缜-第32页

名年月今案澧王恽传云初恽名寛深王察洋王寰绛王寮建王审元和七年并改今名以此推之当是元和六年惠昭太子既薨七年乃立遂王为皇太子因此并与诸子改名皆从心为文而穆宗之名必是此时所改以唐会要考之则可验矣盖新史凡诸帝在潜之日诸事多所简畧不复详述故不能见尔然既为一朝之史凡人主或皇太子之名岂细故哉当明加纪述使后人开卷而厯厯可考今乃削而不着使览者莫见本末则难免阙文之讥也【自后文武宣懿僖昭六帝在藩与本纪所载之讳皆不同又不见所改年月其失皆与穆纪同也】
宰相表阙文
长孙无忌传晋王为皇太子无忌自司徒为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房乔传自司空为太子太傅知门下省事萧瑀传自特进为太子太保李绩传自兵部尚书为特进太子詹事并同中书门下三品
  今案宰相表内止载萧瑀李绩二人所命之官而无忌乔则不载此乃当书实阙文也
王思礼传阙文
王思礼传云在太原器甲完精储粟至百万斛云
  今案邓景山传云思礼在太原储廥盈衍请输半以实京师此一事当载于思礼本传今言之不尽实阙文也
雨五十二日而不书月
五行志第二十四云贞元二年五月乙巳雨至于丙申
  今案五行志载元和十二年八月壬申雨至于九月戊子自壬申至戊子止十七日犹且明书月以谨其事今自乙巳至丙申凡五十二日若乙巳在五月中旬后则事闗五六七月凡三月岂可不明书丙申所系之月使后世何由而知哉实阙文也
苏定方传
苏定方传云定方讨贺鲁勒兵进至双河与弥射步真合
  今以定方传上下文考之不见弥射步真是何人汉兵邪汉将邪蕃兵邪蕃将邪戎人部族名邪及以西突厥传考之乃汉所遣将二人阿史那步真然则在定方传则皆不书姓岂非阙文也乎
薛大鼎传
齐王佑传长史薛大鼎屡谏不听帝以辅王无状免之
  今案薛大鼎本传则无之此当书也
五行志
太宗本纪贞观三年六月己夘大风拔木
  今案五行志不载此一事以武徳二年十二月壬子大风拔木例推之则当载盖阙文也
李子和传
本纪贞观六年正月癸酉静州山獠反右武卫将军李子和败之
  今案李子和传不载此一事盖阙文也
马周传
本纪贞观十八年十一月甲午马周为辽东道行军大摠管
  今案马周传不载此一事盖阙文也
太子监国时宰相纪传阙载
宰相表贞观十九年二月乙夘士亷摄太子太傅刘洎马周太子左庶子许敬宗右庶子髙季辅少詹事张行成同掌机务
  今案是时太宗亲征髙丽而皇太子监国于定州故以士亷洎周等佐之是亦宰相之任也故新书载之宰相表者以此然而不载于纪者何哉又案士亷洎周敬宗传皆载其辅太子监国同掌机务之事惟季辅行成传不载亦阙文也
纪传漏记萧瑀事
宰相表贞观二十年四月甲子瑀罢太子太保今案本纪及萧瑀传皆无此一节盖阙文也
李绩传
本纪贞观二十一年三月戊子李世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摠管以伐髙丽
  今案宰相表及髙丽传皆同而世绩本传则不载盖阙文也
长孙无忌传
本纪贞观二十二年正月丙午长孙无忌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省事宰相表亦同
  今案无忌传不载此一事然至于述髙宗即位后乃云进无忌太尉检校中书令犹知门下尚书二省既云犹知二省则是前此曾知二省矣本传阙文无疑也
百官志
太宗本纪云髙祖以谓太宗功髙古官号不足以称乃和号天策上将
  今案天策上将亦官号也以翰林学士例言之亦当见于百官志今百官志不载实阙文也
封徳彝传
髙祖纪武徳六年四月癸酉封徳彝为中书令今
  案同时宰相裴寂萧瑀杨恭仁传各载其所命之官独封徳彝传无为中书令一节盖阙文也
忠义吕子臧传漏载马元规
髙祖本纪武徳元年十月壬午朱粲陷邓州刺史吕子臧死之
  今案吕子臧传同时死于邓者又有慰抚使马元规一人其守职死事与子臧同而不得载名于纪岂独阙文而已哉是无以旌忠节而助风教也
郑元璹朱粲传
本纪武徳元年十二月辛巳郑元璹及朱粲战于商州败之
  今案郑元璹及粲传皆无此一战盖阙文也
刘潼传
郑裔绰传云宣宗初刘潼由郑州刺史授桂管观察使裔绰固争潼被责未久不宜付亷察帝已遣使者颁诏追罢之
  今案刘潼传止云为灵武节度使坐累贬郑州刺史改湖南观察使而漏此桂管观察使追罢诏命一事不载盖阙文也
新唐书纠谬卷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十五
(宋)吴缜 撰
○十五曰义例不明
中宗纪前与诸帝纪详略不同
  宗室有书姓或不书姓者
  一事兼该诸传而诸传中有载不载者
  皇后传所书不同
  薨卒书法不同
  温王不立纪传
  姚南仲传书独孤后事
  太宗纪魏征薨事
中宗纪前与诸帝纪详略不同
本纪云中宗太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讳显髙宗第七子也母曰则天顺圣皇后武氏髙宗崩以皇太子即皇帝位
  今案诸帝纪初必书其始封或迁徙改名进爵及厯官次序等事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