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1-正史

20-新唐书纠谬-宋-吴缜-第43页


嘉佑中诏宋景文欧阳文忠诸公重修唐书时有蜀人吴缜者初登第因范景仁而请扵文忠愿预官属之末上书文忠言甚恳切文忠以其年少轻佻拒之缜怏怏而去逮夫新书之成乃从其间指摘瑕疵为纠缪一书至元佑中缜逰宦蹉跎老为郡守与五代史纂误俱刋行之绍兴中福唐吴仲实元美为湖州教授复刻扵郡庠且作后序以谓针膏肓起废疾杜预实为左氏之忠臣然不知缜著书之本意也【按此篇见挥麈后録云得之张仲宗今附载】
新唐书纠谬【呉缜】
(四库全书 子部 杂家类 杂纂之属 说郛卷十上)
一曰以无为有
代宗母呉皇后传
李吉甫谋讨刘辟
刘兰拒却颉利
马璘击溃史朝义兵
裴巨卿窦孝谌无传而云有传
二曰似实而虚
放死罪囚三百九十人
义阳宣城二公主四十不嫁
郑絪作相时事皆不实
张九龄諌而太子无患
刘潼治蜀南诏不敢犯边
三曰书事失实
降封宗室郡公而纪书为县公
陆贽李晟传幸梁州事
宪宗子棣王彭王信王同封失实
王勮传以寿春等五王降封入合为出合
张锡为相日数
辛云京京杲二传书事失实
崔圆辞大学士
王播进献
郭英乂代髙适
节愍太子诛武三思事
四曰自相违舛
王瓌恭宪太后弟乃以为惠安太后弟
以三月二日为中和日
太宗纪享年差三岁
杜佑所终之官与桑道茂传不同
眀皇帝公主数多一人
穆宗纪始封与宪宗纪异
建王已改名而薨时犹书故名
谓八王史失其薨年而自有薨年可见者
谓九王史失其系胄而自有系胄可见者
韦云起尝为麟州刺史而本传不载且是时未有麟州
虞世南传及天文志叙星变灾异事与纪志不同
李源年七十四而传以为八十
王同皎李多祚传讨二张处所与桓彦范及皇后等传不同
独孤怀恩献后之弟而以为侄
张鷟贬官年世相逺
本纪书浑释之死与传不同
杜求仁传舛误
贤妃徐惠为齐聃姊又为姑
萧至忠传叙萧徳言世次未眀
徐州戍兵龎勋等擅还
诛张昕三传各异
刘禹锡得志时三事与别传皆差
张廵用兵人数误
王焘等世次不眀
裴寂字不同
刘审礼传与表不同
虢王子次序不同
馆陶公主所尚不同
崔良佐传
武攸暨传误
两传载周贽安太清不同
郝玭马璘传不同
苏定方传误
江夏王道宗李靖等传不同
刘澭入朝纪传不同
孔戢传误
刘弘基殷开山传误
五曰年月时世差互
韦弘景封还诏书事一以为宪宗一以为穆宗
魏謩罢相差一年
李愬平蔡州差一年
阎立本为中书令差一年
武惠妃薨差一年
王志愔传幸东都差一年
王求礼传乆视二年大雪误
武后问狄仁杰求竒士其年误
岑羲为同三品年误及官称不同
窦怀贞传误
常山王承干卒纪传纪差一年
惠昭太子薨年纪传不同
孝敬皇帝年差一岁
章怀太子传年误
庆王宗薨纪传差一年
张浚死纪传差一年
肃王薨差一年
武攸暨传年次误
啖助传赞误
懿徳太子传误
上官昭容传误
江夏王道宗传误
突厥传叙永安王孝基传误
太宗薛举相持六十余日事
吐谷浑传贞观九年误
六曰官爵姓名谬误
纪书团练使崔灌而传乃观察使崔瓘
天策上将乃书为上将军
纪云矍璋而传乃瞿章
史思眀朱泚传各有敬釭许季常
目录着王綝而传乃王琳
封道言名不同
杨昢名不同
王抟名不同
梁武孙名误
嗣郯王戒丕字误
武徳四年封越王元茂误
信王憻名纪传不同
昭宗子裕纪书为佑
王茂章误作彦章
辛云京官误
朗陵王父子名皆未眀
呉大瓘名不同
杨子琳作杨惠琳二事
以公主字为封号
程昌裔名不同
张去奢去盈不同
郭濳曜姓不同
南昌公主
张说字误为锐字
雍王毕王房各有景误
范云仙等官误
苏光荣名不同
鹿晏弘名误
牛勖名不同
鱼朝恩传脱字
李训仇士良两传各载鱼弘志名不同
马举官及名纪传不同
卢坦误书呉少诚
范阳王蔼名不同
东莞郡公融名不同
袁朗传袁粲名误
苏弘轸名不全
李氏表有知古二名
王琚王同皎等传周璟名不同
宰相李藩世系表脱误
仇甫姓不同
苏定方传与突厥传不同
突厥传季髙迁姓误
突厥传李靖传不同
何重霸名纪传不同
髙祖纪书封徳彛左仆射误
唐俭传误书官
髙祖纪书长孙顺徳官误
髙祖纪封子为蜀王名不同
长平王传薛仁杲传不同
七曰世系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