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1-正史

27-汉书-汉-班固-第143页

《新序》、《说苑》、《世说》、《列女传颂图》也。
杨雄所序三十八篇。《太玄》十九,《法言》十三,《乐》四,《箴》二。
右儒五十三家,八百三十六篇。入杨雄一家三十八篇。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阳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浸衰,此辟儒之患。
《伊尹》五十一篇。汤相。
《太公》二百三七十篇。吕望为周师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为太公术者所增加也。《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
《辛甲》二十九篇。纣臣,七十五谏而去,周封之。
《鬻子》二十二篇。名熊,为周师,自文王以下问焉,周封为楚祖。
《管子》八十六篇。名夷吾,相齐恒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也。有《列传》。
《老子邻氏经传》四篇。姓李,名耳,邻氏传其学。
《老子傅氏经说》三十七篇。述老子学。
《老子徐氏经说》六篇。字少季,临淮人,传《老子》。
刘向《说老子》四篇。
《文字》九篇。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
《蜎子》十三篇。名渊,楚人,老子弟子。
《关尹子》九篇。名喜,为关吏,老子过关,喜去吏而从之。
《庄子》五十二篇。名周,宋人。
《列子》八篇。名圄寇,先庄子,庄子称之。
《老成子》十八篇。
《长卢子》九篇。楚人。
《王狄子》一篇。
《公子牟》四篇。魏之公子也。先庄子,庄子称之。
《田子》二十五篇。名骈,齐人,游稷下,号天口骈。
《老莱子》十六篇。楚人,与也子同时。
《黔娄子》四篇。齐隐士,守道不诎,威王下之。
《宫孙子》二篇。
《鹖冠子》一篇。楚人,居深山,以鹖为冠。
《周训》十四篇。
《黄帝四经》四篇。
《黄帝铭》六篇。
《黄帝君臣》十篇。起六国也,与《老子》相似也。
《杂黄帝》五十八篇。六国时贤者所作。《力牧》二十二篇。六国时所作,托之力牧。力牧,黄帝相。
《孙子》十六篇。六国时。《捷子》二篇。齐人,武帝时说。
《曹羽》二篇。楚人,武帝时说于齐王。
《郎中婴齐》十二篇。武帝时。
《臣君子》二篇。蜀人。
《郑长者》一篇。六国时。先韩子,韩子称之。
《楚子》三篇。
《道家言》二篇。近世,不知作者。
右道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々,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宋司星子韦》三篇。景公之史。
《公檮生终始》十四篇。传邹奭《始终》书。
《公孙发》二十二篇。六国时。
《邹子》四十九篇。名衍,齐人,为燕昭王师,居稷下,号谈天衍。
《邹子终始》五十六篇。
《乘丘子》五篇。六国时。
《杜文公》五篇。六国时。
《黄帝泰素》二十篇。六国时韩诸公子所作。
《南公》三十一篇。六国时。
《容成子》十四篇。
《张苍》十六篇。丞相北平侯。
《邹奭子》十二篇。齐人,号曰雕龙奭。
《闾丘子》十三篇。名快,魏人,在南公前。
《冯促》十三篇。郑人。
《将巨子》五篇。六国时。先南公,南公称之。
《五曹官制》五篇。汉制,似贾谊所条。
《周伯》十一篇。齐人,六国时。
《卫侯官》十二篇。近世,不知作者。
于长《天下忠臣》九篇。平阴人,近世。
《公孙浑邪》十五篇。平曲侯。
《杂阴阳》三十八篇。不知作者。
右阴阳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
《李子》三十二篇。名悝,相魏文侯,富国强兵。
《商君》二十九篇。名鞅,姬姓,卫后也,相秦孝公,有《列传》。
《申子》六篇。名不害,京人,相韩昭侯,终其身诸侯不敢侵韩。
《处子》九篇。《慎子》四十二篇。名到,先申、韩,申、韩称之。
《韩子》五十五篇。名非,韩诸公子,使秦,李斯害而杀之。
《游棣子》一篇。
《晁错》三十一篇。
《燕十事》十篇。不知作者。
《法家言》二篇。不知作者。
右法十家,二百一十七篇。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