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区。建厂须两国会商,非一国所能擅主,已照会钧署”云云。张之洞即致总署,谓:“条约载未定界以前,俱照依现时情形勿动,自系指澳境关闸以内彼所已占者而言。同治元年,葡使来京议约,亦言关闸以外系华官把守,未敢侵及,从无‘局外’之说。此次来文,实堪诧异,请折辩。”五月,葡人又欲争执舵尾山管辖权。张之洞致总署,谓:“舵尾山在十字门小横琴岛上,为香山县属,向无葡人居此。此处疯人得葡人养济,不过寻常善举,何得视为管治证据?如各省常有洋人施医院,岂能即为洋界乎?请严切驳复。”
二十七年,与各国修改税则,各国皆会同签押,葡不派员。特与照会,葡使仍不至。久之,始派参赞阿梅达来,仍不主改税则。既又请求澳门对面各岛开商埠,复拒绝之。二十八年正月,葡使白朗穀来言:“本国商民原在澳门振兴商务,修濬河道。前定和约,已认澳门附近属地为葡国永居管理,应将此地之界址广阔等项丈量妥订。按对面山一岛居澳门之西,小横琴、大横琴二岛居澳门西南,各岛系澳门生成属地,又经和约认明,请会商妥定。”外务部王大臣等复以:“中国边海岛屿向隶府州县,从无此岛属于彼岛之事,祗能就澳门现管界址照约勘定,不得于界之外另有属地。”二月初,葡使复来照会,以上年各国公约第六款所载进出口税则改为切实值百抽五,葡未与议,表明本国人民所运各项货物,应仍照光绪十三年两国条约所订税则办理。王大臣等严词驳拒,葡仍请求不已。
初,葡使面称原将界务暂置不提,但求扩充商务,开具条款,大要照分两端。如应允改定税则,稽徵洋药税饷,在澳门设立分关,为有益中国之款。在澳门附近任便工程,由澳至广东省城修造铁路,为有益葡国之款。王大臣等以澳门附近任便修造工程,仍虑暗侵界址,驳令先行删除。设关一款,札饬总税务司赫德核办。铁路一款,电咨前两广总督陶模、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分别核复。旋据赫德复称,澳门设关,有裨税收,但章程必须妥定。陶模复称由澳至省修造铁路,于地方情形尚无妨碍。盛宣怀复称,造路于税务有益,必须由总公司与之定立合同,不必列入约款。王大臣等得复,复与葡使一再研商,将允造铁路另用照会声明,不入约内。葡使亦允从,遂与定议。乃上言曰:“此次葡使来京,意在展拓澳界。磋商十馀次,始将勘界之议,商允停办。现与议订条款:第一款声明旧约照旧遵守。第二款声明上年各国公约加增税则,大西洋国均允遵照,并与订明该国人民所纳税项,不得较别国稍有增减,以预留日后加税地步。第三、第四款,在澳门设分关一道,以稽查出入澳门洋药,并徵收各项税项。该关须在澳门界内。但使税司稽徵得力,似于饷项不无裨益。第五、第六两款,均申论设关事宜,章程由两国酌定。第七款订约文字。第八、第九款,批准互换各节,皆向来订约应叙之款。应请简派大臣,与葡使定期画押,再将约本进呈,请用御宝,以凭互换。至设立中葡公司,修造由澳门至广东省城铁路,地仅二百馀里。现办粤汉、九广两路,已议定通至省城,再添一路,亦藉以扩充商务。既与葡使订明另用照会为凭,拟俟命下,即将照会互换,仍咨行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与葡详定合同,以期周妥。”报可。庆亲王奕劻旋画押。
三十年二月,葡驻京使臣白朗穀照称奉本国谕,改修税则一事,派使前赴上海画押,并将光绪二十八年九月新订增改条款暨是年十二月会订分关章程条款内之意同语异之处,改为一律。其修改税则及新定增改条款,并会订分关章程条款,合订一本,以归画一。葡使赴沪,与商约大臣吕海寰等会晤。海寰等面询照会内所称各节,将何者为意同语异,及如何改归一律之处,详为解明,以便会同办理。葡使答以光绪二十八年新定增改条款及会订分关章程条款,本国议院未经核准,不克互换。是以此次修改商约,另行拟送条款,即将前此条款章程意同语异之处,包括在内。海寰等以葡使晤对之词与照会外务部文意不符,驳之。并照会诘问葡使,令其明晰照复。葡使旋复,以“本国训谕,业在外务部声明:一,本政府准议院所议,给权于驻华公使,新立商约,即照近日各国与中国所立之商约无异。二,现欲请立新约,包括光绪二十八年九月所立之条款,暨是年十二月会订之专条,但内有更改者,俾中、葡两国主权免有视为关碍之处。三,至于葡国协助中国防缉走私洋药一事,奉本国政府训谕,可将此项缉私之法整顿,以便全免走私。四,因今欲立之新约,应包括光绪二十八年九月所立条款,并十二月所订专条内之宗旨,或系更改,或系推广,悉行包括在内。所以本国之意,毋庸将前约核准。”海寰等电询外务部,复云:“葡使并未向部声明前约作废。当日议约,原以分关、铁路为彼此互换利益。傥不将光绪二十八年之约核准,藉包括为词,以废分关之议,则中国亦必将铁路互换之照会声明作废。”海寰等即照部电直告葡使,拒不与议。葡使迭来商恳,以“澳门设立分关,实有碍于本国主权,故议院未能核准。欲明言前约作废,又有碍于本国体制,故以包括宗旨毋庸核准为词”。海寰等遂与议订新约。
初,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