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大败。承廕复以柳州降。莽依图疾益深,八月,卒於军。
莽依图母贤,尝训以不杀降,不掠民,莽依图终身诵之,时称“仁义将军”。既卒,南宁人绘其像祀之。事平,朝议追论自平乐还梧州失律罪,当籍没。上以莽依图战多,且不扰民,宽之,夺恩诏所加世职,以原授拜他喇布勒哈番兼拖沙喇哈番予其弟博和里。博和里曰:“兄平粤有功,上褒之,不可使吾子孙复袭此职。”乃抚其孙布瞻阿继袭。乾隆元年,追谥襄壮。
三桂初反,十三年正月,上授都统尼雅翰镇南将军,会师德州,道安庆至武昌。寻命参赞军务,攻岳州;旋又命进取南康,克之;又击破三桂将黄乃忠等於袁州。十五年五月,上命哈尔哈齐率江宁兵攻吉安,解尼雅翰镇南将军印授之;螺子山败,改授觉罗舒恕。
觉罗舒恕,满洲正白旗人,武功郡王礼敦曾孙。康熙八年,自一等侍卫授兵部督捕侍郎,调吏部。十三年,命署前锋统领,参赞定南将军希尔根军务。精忠遣将陷抚州,舒恕从希尔根进击,克之。十四年,精忠兵复至,又击破之,克新城、宜黄、崇仁、乐安诸县。上命舒恕援广东,授镇南将军。叛将马雄及三桂将王弘勋攻高州,与战不利,退驻肇庆。十五年,尚之信反,再退驻赣州。十六年,上命解镇南将军印授莽依图,率师下广东,令舒恕留兵佐巡抚佟国桢守赣州。寻复授安南将军。三桂兵自宜章窥南雄、韶州,上命莽依图赴韶州应敌,而舒恕守南雄为声援。
十七年,穆占言郴州、桂阳新复,请敕舒恕移师驻守。舒恕疏言南韶为湖南、江西、广东三省接壤,不可轻离。继命进次梧州。十八年,即军前授都察院左都御史。旋与莽依图共击吴世琮,解南宁之围。舒恕以病乞还肇庆,召还京。入对,上察其神色如故,无病状,诏诘责,命羁候宗人府,下王大臣议,夺职。三十四年,起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再迁宁夏将军,参赞抚远大将军费扬古军务,讨噶尔丹。三十五年,上亲征,授扬威将军,从费扬古出西路。上驻栋斯拉,召费扬古议军事,以舒恕署大将军。师有功,予拖沙喇哈番世职,擢正蓝旗满洲都统。以病乞休。卒。
勒贝,郭络罗氏,满洲正蓝旗人,鄂罗塞臣子。初授侍卫,兼管牛录事。累迁正蓝旗满洲都统。三桂乱未平,康熙十六年春,上以简亲王喇布出师江西久无功,参赞均不胜任,命勒贝及哈克三、舒库往代之。既,命与江宁将军额楚守韶州;又诏进次梧州,与弘烈攻郁林及北流、兴业、陆川、博白,军益振,乘胜下南宁,克象州。十九年秋,莽依图卒於军。诏勒贝代为镇南将军,从赉塔定云南。抵西隆,诇知三桂将何继祖等屯安笼所石门坎,与玛奇率前锋奋攻,次第克三峰,夺隘口,复安笼所。继祖等坚守黄草坝,列象阵以待,复与赉塔大败之,直抵云南城。吴世璠自杀,滇平。师还,道卒。
佛尼埒,科奇理氏,满洲镶红旗人,世居瓦尔喀。父索尔和诺,少孤,兄瑚里纳抚之成立,后为仇所害,索尔和诺手刃之,祭兄墓。崇德三年,来归。从伐明,攻河间,战死,授牛录章京世职。
佛尼埒袭职。授西安驻防牛录额真,进二等阿达哈哈番。康熙初,累擢西安副都统。十三年春,从将军瓦尔喀道四川讨吴三桂。入栈道,闻四川叛附三桂,谭弘据阳平关。从瓦尔喀自野狐岭进兵,斩三千馀级。进朝天关,屡击败敌军。总兵吴之茂以保宁叛,移师往讨之,弗克,凿壕堑与相持。之茂出劫略阳粮艘,截槐树驿运道。我师饷不继,还汉中。之茂要於中途,与总兵王怀忠击之,败走。
其冬,提督王辅臣叛,连陷平凉、秦州。十四年,擢西安将军,加振武将军衔。命与贝勒洞鄂进讨辅臣将高鼎,以四千人屯关山河岸,偕穆占整师与战,破其垒;逐北,又败之渭河桥,进薄秦州。垒未定,贼乘我不备,开壁出战。佛尼埒督军遮击,贼不敢犯。旋攻克东西二关。贼数千掠仙逸关,佛尼埒虑断饷道,分兵往援。贼逾山走,追蹑之,杀其党且尽,遂率师趋陇州。贼纵火焚山泽,佛尼埒曰:“是欲烧绝我輓运道也。若不增兵策应,军食何赖焉?”因暂驻陇州。
时师攻秦州久未下,而四川及平凉诸寇挟万馀人赴救,城寇与应者亦八千馀。佛尼埒亟还师与诸军合,偕内大臣坤连败贼众,擒其将李国栋等,殪其众三千馀。州城复,以次下礼县、西和、清水、伏羌诸城。汉中运道阻,军大饥。将军席卜臣还西安,上命佛尼埒领兵开栈道,规汉中,缘涂击贼,皆溃窜。十五年,之茂欲为辅臣援,再犯秦州。佛尼埒与护军统领杰殷议绕贼后,绝其运道,复静宁。大将军图海下平凉,之茂遁。又与杰殷乘夜追击,及之牡丹园,遂克祁山堡。之茂仅以十馀骑走。
十六年,追论自保宁退还汉中诸罪,降世职为拜他喇布勒哈番,削振武将军衔,仍署西安将军。十七年,与吴丹等败敌於牛头山、於香泉,率师驻守宝鸡,坚扼栈道诸隘。寇屡至,屡败之。十八年,从大将军图海征兴安,寇阻梁河关。佛尼埒领兵先驱,济乾玉河,拔之。兴安下。十九年,潼川降,并复盐亭、中江、射洪诸县。再败寇豹子山,克泸州。冬,吴世璠将胡国柱自叙州扰永宁,诏授建威将军讨之。二十年,克马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