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帑以全大局?厦门敌军虽退,尚未收复。香港、鼓浪屿、定海、招宝山仍未退还,使任其久踞逡巡,不如归我土地。既原循例输税,即为悔祸乡风。此后彼因自护租岸,我即以捍蔽海疆,未始非国家之福。所请平礼虚文,不妨假借。事定之后,亦应释俘囚以坚和好,宽胁从以安反侧。”并附详条目以闻。八月,和议成,英兵悉退出海洋。
寻以贻误封疆罪,褫职逮问,谳大辟,二十四年,释之,命赴河南中牟河工效力。工竣,予七品顶戴,以六部主事用,回籍。咸丰三年,粤匪北扰,予五品顶戴,署河南按察使。四年,命卸任,劝捐募勇,赴陈州,偕徐广缙剿捻匪,破颍州贼李士林於阜阳方家集,焚其巢,加按察使衔。五年,又破之於霍丘三河,士林寻於湖北就抚。鉴深得河南民心,前劝捐中牟大工,得钱二百万缗,至是集军饷复及百万。叙功,加二品顶戴。以病乞归。八年,卒。
论曰:颜伯焘怀抱忠愤,而无克敌致果之具。怡良不附和琦善,亦无建树。祁依违和战之间,苟全而已。刘韵珂以术驭人,阴主和议。牛鉴以循吏处危疆,身败名裂。要之筹边大计,朝廷无成算,则膺封圻之寄者为益难,况人事之未尽乎?呜呼!论世者当观其微也。
列传一百五十九
裕谦 谢朝恩 重祥 关天培 陈连升 祥福 江继芸
陈化成 海龄 葛云飞 王锡朋 郑国鸿 硃贵
裕谦,原名裕泰,字鲁山,博罗忒氏,蒙古镶黄旗人,一等诚勇公班第曾孙,绥远城将军巴禄孙。父庆麟,京口副都统。
裕谦,嘉庆二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礼部主事,迁员外郎。道光六年,出为湖北荆州知府,始改今名。调武昌,历荆宜施道、江苏按察使。十九年,就迁布政使,署巡抚,寻实授。
二十年,英兵陷定海,伊里布奉命往剿,裕谦代署两江总督。时英舰游奕海门外洋,江南戒严。裕谦赴宝山、上海筹防,檄徐州镇总兵王志元,佐提督陈化成防海口。疏陈规复定海之策,可无虑者四,难缓待者六,谓各省皆可言守,浙江必应议战,且应速战。又疏劾琦善五罪,略曰:“英人至天津,仅五船耳,琦善大张其事,遽称:‘畿疆、辽、沈处处可虞,后来之舰尚多,势将遍扰南北’。冀耸听闻,以掩其武备废弛之咎。张皇欺饰,其罪一。英酋回粤以来,骄桀日甚,琦善惟责兵将谢过,别未设筹,将士解体,军心沮丧。彼军乘敝,遂衄我师。我船砲纵不如彼,兵数何啻十倍。琦善不防后路,事败委过前人。试思琦善未至粤时,未闻失机,其又何说?弛备损威,其罪二。沙角、大角砲台既失,自应迅驻虎门,乃其奏中不及剿堵事,惟以覆书缓兵为词,且嘱浙省勿进兵。旋以给香港、即日通商定议,不俟交还定海后奏允奉行。违例擅权,其罪三。既畀香港换出定海,而英人仍欲通商宁波,销售鸦片。何以不在粤翦断葛藤?将就苟且,其罪四。义律仅外商首领,向来呈牍,自称远商远职。上年在天津、浙江僭称公使大臣,琦善不之详,假以称号。失体招衅,其罪五。琦善已为英人藐玩,各国轻视,不宜久於其任。”疏上,宣宗愤琦善受绐,斥伊里布附和,信裕谦忠直可恃。二十一年春,罢伊里布,以裕谦代之。
裕谦至镇海,英舰已去定海,渡海往治善后事宜。寻实授两江总督,以浙事付巡抚刘韵珂、提督余步云,自回江南部署防务。初,英兵在定海,残虐人民,既退,犹四出游奕。裕谦捕获兵目,剥皮抽筋而悬之,又掘敌尸焚於通衢。英人遂藉口复仇,大举再犯浙洋,裕谦率江宁驻防及徐州镇兵千,驰至镇海督战,令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率兵五千守定海,手缄密谕,付临阵启视,退者立斩。
八月,敌舰二十九艘、兵三万来攻,分三路并进,血战六昼夜,三镇并死之,定海陷。越数日,敌由蛟门岛进犯镇海,招宝山为要冲,余步云守之,别遣总兵谢朝恩守金鸡岭为犄角。裕谦疑步云怀两端,乃集将士祭关帝、天后,与众约:“毋以退守为词,离城一步;亦毋以保全民命为词,受洋人片纸。不用命者,明正典刑,幽遭神殛!”步云知其意,不预盟誓。及战,裕谦登城,手援枹鼓,步云诣请遣外委陈志刚赴敌舰,暂示羁縻,裕谦不许。有顷,敌登招宝山,步云不战而退。敌复分兵攻金鸡岭,谢朝恩中砲殒,两山同陷,镇海守兵望风而溃。裕谦先誓必死,一日经学宫前,见泮池石镌“流芳”二字,曰:“他日於此收吾尸也!吾曾祖於乾隆二十一年八月殉难,今值道光二十一年八月,非佳兆。”预检硃批寄谕、奏稿送嘉兴行馆,处分家事甚悉。临战,挥幕客先去,曰:“胜,为我草露布;败,则代办后事。”至是果投泮池,副将丰伸泰等拯之出,舆至府城,昏惫不省人事。敌且至,以小舟载往馀姚,卒於途,遂至西兴,刘韵珂等视其敛。事闻,赠太子太保,予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附祀京师昭忠祠,於镇海建立专祠,谥靖节。柩至京,遣成郡王载锐奠醊。
当初败,余步云疏报镇海大营先溃,裕谦不知所往。韵珂等奏至,上始释疑,予优恤。幕客陈若木从兵间代裕谦妻草状,诣阙讼冤,逮步云论治伏法。嗣子德崚袭世职,以主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