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1-正史

28-清史稿--赵尔巽-第2059页

记名,至是加按察使衔,赐号色尔固楞巴图鲁。八年,率所部平江军援浙江,败贼玉山子午口。会克常山、江山,授浙江温处道。
  十年,曾国籓督师皖南,调元度安徽宁池太道,防徽州。至甫三日,贼由旌德纠合土匪散军入绩溪丛山关。遣同知童梅华、都司单绥福率千人往援,败挫。贼趋郡城,元度退走。国籓奏劾,褫职逮治。会浙江巡抚王有龄奏调援浙,元度不待命,回籍募勇八千,号安越军。将行,粤匪犯湖南,巡抚文格留其军守浏阳,偕诸军破贼,诏赏还按察使衔,并加布政使衔。
  会杭州陷,王有龄死,诏左宗棠代之。元度率军入浙,与李定太守衢州,授浙江盐运使,署布政使。国籓以元度罪未定,不听勘遽回籍,复劾革职,交左宗棠差遣。言官再论劾,命国籓、宗棠按治。国籓奏:“徽州之失,元度甫至,情有可原。”宗棠疏言:“杭州失陷,非因其逗留所致。惟落职后求去索饷,不顾大局。”论遣戍。沈葆桢、李鸿章、彭玉麟、鲍超等交章荐其才,代缴台费,免罪归。同治初,贵州巡抚张亮基奏起剿教匪,以功复原官,擢云南按察使。光绪八年,丁母忧。服阕,补贵州按察使,迁布政使。十三年,卒于官。
  元度擅文章,好言兵,然自将屡偾事。所著先正事略、天岳山馆文集,并行世。
  论曰:萧启江、张运兰功在江西,在湘军中资劳最深,中道而殒,故恤典特隆。唐训方、蒋凝学转战功多,旧部散亡,再出遂不竞。陈湜、李元度皆踬而复起。元度文学之士,所行不逮其言,军中犹以宿望推之尔。
列传二百二十
  金国琛 黄淳熙 吴坤修 康国器 李鹤章弟昭庆 吴毓兰
  金国琛,字逸亭,江苏江阴人。咸丰中,以诸生谒罗泽南於江西,使参军事。每出战,部伍严整,仓猝犯之,屹然不乱。转战弋阳、广信、武昌、黄州,累功擢知县。七年,李续宾代泽南,使总理营务。率师会袭湖口,克之。进复彭泽小姑洑、泰坪关,击退援贼,晋秩同知直隶州。八年,从克九江,窥安徽,下太湖、潜山、桐城。续宾战殁三河,国琛与其弟续宜招集散亡,劳徠抚慰,重申纪律,军势复振。
  九年秋,石达开犯湖南,围宝庆。国琛从续宜赴援,毁田家渡贼垒,又败贼贺家坳,斩悍贼胡德孝,贼走广西,擢知府。其冬,胡林翼、曾国籓规皖,精兵猛将萃於潜山、太湖。陈玉成纠众数十万,结捻匪龚瞎子围鲍超於小池驿,救兵迭失利。先是林翼以国琛行军善规地势,令率十四营冒雪趋天堂备援。至事急,乃出高横岭,屯仰天庵,俯视贼营,皆在目中。贼骤见旗帜,大惊。十年正月,贼乘雾登山来犯,国琛挥军突起躏之,合山下军奋击,斩馘逾万,乘胜克潜山、太湖。林翼疏陈:“非鲍军之坚忍,不能久持;非国琛之出奇制胜,不能转危为安。”论功,擢道员。
  十一年,粤匪复犯湖北,国琛驰援武昌,连复孝感、云梦,进攻德安。贼酋马融和死斗,卒以长围克之,加布政使衔。寻授湖北安襄郧荆道,仍兼治军。樊城地冲要,商贾所集,督军士筑土城,不烦民力,赖为保障。时捻匪西扰关中,命国琛率师赴援,以郧西戒严,留未行。
  同治元年,马融和以众六万围南阳,国琛越境往援,力战解城围,拔出难民数万。巡抚严树森忌之,劾其不遵调度,以同知降补。二年,曾国籓调统义从营。击贼徽州,屡捷於豹岭、佛岭、黄傋口、小溪。皖南肃清,复原官,补甘肃巩秦阶道。以母老假归。光绪元年,起复广东督粮道,擢按察使。五年,卒于官。
  国琛以儒生治军十馀年,坚苦踔厉,号为名将。居官亦有政声。
  黄淳熙,字子春,江西鄱阳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湖南即用知县,历署绥宁、会同。刚直为时所忌,引疾閒居。咸丰三年,巡抚骆秉章廉知其贤,使强起之。七年,署湘乡,有异政。寻丁父忧。鄱阳方陷贼,移家於湘乡。曾国籓方起督浙江军,辟参军事,不就。九年,石达开犯湖南,秉章檄淳熙募勇千六百人防省城,时出剿贼。达开由宝庆窜踞岭东,分党犯江华,淳熙破之於挂勾岭,遂夜袭岭东贼营,蹑至江、蓝,歼殪甚众。进剿贼党赖裕新,乘雾败之,破杉木根、黄马寨而还。十年,达开党众四出,淳熙转战於永、道、绥、靖诸州,复宜章、桂阳。前后三十馀战,皆捷,累擢知府,以道员记名。所部曰果毅营,增至三千人。
  骆秉章奉命赴四川督师,湘军名将劲兵多从曾国籓、胡林翼,刘蓉荐淳熙兵精善战,秉章遂以淳熙与刘岳昭从行。至荆州,岳昭复留,独淳熙以所部当军锋。分道溯峡上,次万县,闻顺庆被围,率师赴援。五月,至,贼走定远,追之,距定远二十里,望贼屯城西南,连十馀里,城东北江水环绕,贼方造浮桥渡水。淳熙分三路进,遇贼即前搏之,掷火焚其屯,贼大乱争走,二十馀垒悉溃,擒斩数千。歼首贼何国樑,解散胁从万馀人。贼党彭绍福率众千馀屯东岸,收集溃贼,窜二郎场,淳熙锐进,欲一战平之。二郎场在山中,羊肠曲迳,通遂宁两路,均为涪江阻。别贼硃甲众数千由青冈坝至,四路设伏。淳熙遣侦不见贼,五鼓师行,贼燕子窠,击走之,逼二郎场。贼分两路绕山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