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1-正史

28-清史稿--赵尔巽-第2126页

庙册宝出城。俄兵至,招增祺还,商议善后。增祺往旅顺,与俄议订奉天交地暂约九条,以荒谬交严议,诏革职,寻仍留任。谕杨儒向俄外部商改,以吏治兵权不失自主为要。二十八年,交收东三省条约始成。俄兵驻奉数年,遇事强横,无复公理,增祺隐忍周旋,忧劳备至,至是驻兵始退。
  未几,复有俄日之战,朝旨守中立。增祺严饬文武官吏坚明约束,并告两国主兵者勿得犯中立。日兵迫省亟,劝俄兵先退,日兵官始入城,省城幸免战祸。
  三十年冬,谕增祺赈抚东三省难民,并发内帑三十万赈之。明年,懿旨复发内帑三十万赈恤。增祺招集流亡,商民复业。颇留意吏治,先后增设洮南、海龙、辽源、开通、靖安、西安、西丰等府县。凡牧厂、围场及蒙荒,逐渐放垦。奉省财政素绌,徵榷一切,向无定章,咸丰后始办货釐,光绪初始办盐釐。增祺锐意清理,筹办粮、酒、烟、药各税,明年规章,变通盐法,就厂徵税,岁入渐增。尤严治盗,以增官设治为弭盗清源之本。三十一年,以忧免。三十三年,授宁夏将军,改正白旗蒙古都统。宣统元年,迁广州将军,兼署两广总督。三年,调京,仍授都统,兼弼德院顾问大臣,旋去职。越八年,卒,谥简悫。
  贻穀,字蔼人,乌雅氏,满洲镶黄旗人。光绪元年举人。以主事分兵部,晋员外郎。十八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内阁学士。两宫西幸,贻穀闻警,步行追及宣化,流涕入对,随扈西安。授兵部左侍郎,屡召询时政,直言无隐,上皆嘉纳。明年,扈驾还京。兵部公署已毁,假柏林寺为廨舍。贻穀昕夕莅事,如在行在时。
  是冬,山西巡抚岑春煊奏晋边察哈尔左右翼及西北乌兰察布、伊克昭两盟荒地甚多,请及时开垦,派大员督办。诏以贻穀为督办蒙旗垦务大臣。贻穀有经济才,艰贞自励。既奉命,锐以筹边殖民为己任。其督垦地界,绵延直、晋、秦、陇、长城、河套,凡数千里。统筹全局,拟陈开垦大纲,规画至详。疏入报可,并加理籓部尚书衔,节制秦、晋、陇沿边各州县。旋复授绥远城将军,事权始一。
  贻穀首重官垦。立垦务局,设东路公司,官商合办。初办察哈尔右翼,改旧设押荒局为丰宁垦务局,旋分为丰镇、宁远两局。清查旧垦,招辟生荒,派员丈勘绘图,酌留蒙员随缺地亩及公共牧厂,其馀乃悉开放之。牛羊群地,错处左右翼间,直隶、山西民户,频年互争,贻穀亲往勘之,由固尔班诺尔中分界址,其争始息。继放察哈尔左翼地,为留牧厂、随缺,与右翼同。移正黄旗牛羊两群於商都牧群,又移骟马群於騍马群,筹拨直、晋边学田。乌兰察布、伊克昭两盟夹河套为部落,乌拉特三公,杭锦、达拉特数旗,尤逼近套。其地恃河渠灌之,自元、明以还,渠尽湮废,或并古道不存。贻穀躬莅其地相度,修通长济、永济两大幹渠,又疏濬塔布河、五加河、老郭诸渠,增凿枝渠数十、子渠三百馀道,水利始兴。先后六年,始自察哈尔两翼八旗,而推之二盟十三旗,以及土默特、绥远右卫与驻防马厂各地,凡垦放逾十万顷,东西二千馀里。绝塞大漠,蔚成村落,众皆称之。
  复以时创设陆军,置枪砲器械,筑营垒,兴警察,立武备陆军学校及中小蒙学校数十所,创工艺局、妇女工厂。资送绥远学生出洋,或就北洋学堂肄业。建设兴和、陶林、武川、五原、东胜五。练巡防马步十营,修缮绥远城垣,濬城外沟渠,建筑蒙地村屯,植树造林,劝课园圃果实蔬菜。暇辄就田间耕夫妇竖问疾苦,或策单骑驰营垒,召士卒申儆之,教之以习勤崇俭,戒嗜好,勤勤如训子弟,不率者乃罚谴之。方其治河套垦地,蒙人时起抗阻,台吉丹丕尔攘其旗主地,戕文武官吏,贻穀请於朝诛之,众始帖伏。
  三十四年,贻穀劾归化城副都统文哲珲侵吞库款,而文哲珲先以败坏边局、蒙民怨恨劾贻穀。朝命军机大臣鹿传霖等往查,传霖以已革布政使樊增祥等为随员,奏覆,衹贻穀职,逮京,下法部勘问,三年不能决,卒坐诛丹丕尔事,谴戍川边。宣统三年赴戍,方经鄂,武昌变起,直隶总督陈夔龙奏请进止,诏改易州安置。国变后,尝自叹曰:“昔姜埰谴戍宣城卫,自号‘宣城老兵’。吾其终此矣!即死,必葬於是。”丙寅年,卒。晋边官绅念其德,请昭雪,释处分,遂葬易州白杨村,成其志。
  信勤,字怀民,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以廕生累至浙江布政使,署巡抚,代贻穀为绥远城将军。督办垦务,踵其遗规。益勤远略,颇礼致贤才,思有所建树,功未竟而遽罢。辛亥后,久病,卒。
  论曰:将军、都统,职视专圻,西北边疆大臣与之并重。非才足当一面者不能任也。荣全、升泰以下诸人,或多战绩,或著边功,或勤旗务,或兼民治,所至皆能尽其职,多有可称,故并著於篇。
列传二百四十一
  刘锦棠 张曜 刘典 弟倬云
  金顺弟连顺 邓增 托云布 果权 刘宏发 曹正兴
  穆图善杜嘎尔 额尔庆额 丰绅 文麟明春 富勒铭额 徐学功
  刘锦棠,字毅斋,湖南湘乡人,松山从子也。从松山讨捻,积勋至同知直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