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1-正史

28-清史稿--赵尔巽-第2323页

在赋诗。又诏随入都,直南书房。寻赐进士出身,选庶吉士,授编修。时族子升以谕德直内廷,宫监呼慎行为老查以别之。帝幸南苑,捕鱼赐近臣,命赋诗。慎行有句云:“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俄宫监传呼“烟波钓徒查翰林”。时以比“春城寒食”之韩翃云。充武英殿书局校勘,乞病还。坐弟嗣庭得罪,阖门就逮。世宗识其端谨,特许於归田里,而弟嗣瑮谪遣关西,卒於戍所。
  嗣瑮,字德尹。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官至侍讲。性警敏,数岁即解切韵谐声。诗名与慎行相埒。慎行著敬业堂集、周易玩辞集解,又补注苏诗,行於世。嗣瑮著查浦诗钞、音类通考。
  升,字仲韦。康熙二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诗笔清丽。尤工书,似董其昌。有澹远堂集。
  史申义,字叔时,江都人。少工诗,与同里顾图河齐名,称维扬二妙。康熙二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充云南乡试考官,改御史、礼科给事中,乞病归。王士祯以风雅诏后进,尝谓申义及汤右曾足传己衣钵,人称“王门二弟子”。在翰林时,圣祖以后进诗人询大学士陈廷敬,廷敬举申义、周起渭对,故又有“翰苑两诗人”之目。
  起渭,字渔塘,贵阳人。康熙三十三年进士,由检讨累迁詹事府詹事。诗才隽逸,尤肆力於苏轼、元好问、高启诸家。贵州自明始隶版图,清诗人以起渭为冠,而铜仁张元臣、平远潘淳亦并有诗名。
  元臣,字志伊。康熙三十六年进士,由检讨累迁左谕德。有豆村诗钞。
  淳,字元亮。康熙五十四年进士,官检讨。文安陈仪与同榜,一时咸推潘诗陈笔。有椽林诗集。
  顾陈垿,字玉停,镇洋人。少有文名,尝得徐光启历书,精求一月,通其术。康熙五十四年举人,以荐入湛凝斋修书。书成,议叙行人司行人。时外廷送算学三百馀员候试,圣祖亲策之,得七十二人,陈垿为冠。又充乐馆纂修。雍正元年,出使山东、浙江,还督通州仓。三年,以目疾乞归,闭门撰述,四方走书币乞文者踵至。性耿介,敦於内行。居丧不饮酒食肉,不处内。沈起元官河南,延主大梁书院,引范文正忧中掌学睢阳以劝;陈垿执象山责东莱故事,谢不往也。乾隆元年,诏起官,又举鸿博,及六年设乐部,复以洞晓音律宣召,皆辞不赴,时论高之。年七十,卒。
  陈垿精字学、算学、乐律,时称三绝。尝造八矢注守图说,谓字学居六艺之末,声音,乐也,形体,书也,而口出耳入,手运目存,则皆有数焉。学士惠士奇、通政孙勷得其书,置酒延陈垿请其说。陈垿为言经声纬音开发收闭之旨,及每矢实义,一矢未发,则声不能出,字有所避,八矢尽而音定字死矣。二人叹为天授。少与同里王时翔为性命交,并工诗。娄东诗人大率宗吴伟业,陈序晚出,乃自辟町畦。著洗桐集、抱桐集。
  何焯,字屺瞻,长洲人。通经史百家之学。藏书数万卷,得宋、元旧椠,必手加雠校,粲然盈帙。学者称义门先生,传录其说为义门读书记。
  康熙四十一年,直隶巡抚李光地以草泽遗才荐,召入南书房。明年,赐举人,试礼部下第,复赐进士,改庶吉士。仍直南书房,授皇八子读,兼武英殿纂修。连丁内外艰。久之,复以光地荐,召授编修。尚书徐乾学、翁叔元争延致焯。寻遘谗,与乾学失欢,而叔元劾汤斌,焯上书请削门下籍,天下快之。圣祖幸热河,或以蜚语上闻,还京即命收系。尽籍其卷册文字,帝亲览之,曰:“是固读书种子也!”无失职觖望语,又见其草藁有手简吴县令卻金事,益异之。命还所籍书,解官,仍参书局。六十一年,卒,年六十一。帝深悼惜,特赠侍讲学士。赠金,给符传归丧,命有司存恤其孤。
  焯工楷法,手所校书,人争传宝。门人著录者四百人,吴江沈彤、吴县陈景云为尤著。
  景云,字少章。博闻彊识,能背诵通鉴。年十七,汤斌抚吴,试士拔第一。应京兆试,不遇。馆籓邸三年,以母老辞归,遂不出,以诸生终。少从焯游,焯殁,独系吴中文献几二十年。著有读书纪闻及纲目、通鉴、两汉书、三国志、文选、韩、柳集皆有订误,共三十馀卷。文集四卷,亦简严有法。
  子黄中,字和叔。诸生。父子皆长史学,而黄中尤以才略自负。举乾隆元年博学鸿词,入都上书,论用人、理财、治兵三端。大学士陈世倌韪其言。顷之,诏求骨鲠之士,如古马周、阳城者,世倌欲荐之,谢不应。胡天游傲睨群士,独推服黄中。示以文,每发其瑕璺,未尝有忤也。尝病宋史芜杂,别撰纪传表百七十卷。又著国朝谥法考、阁部督抚年表。其卒也贫不能葬,或赙以金,妻张氏固卻之,曰:“奈何以贫故,伤夫子义!”遂卖所居宅以营葬。
  戴名世,字田有,桐城人。生而才辨隽逸,课徒自给。以制举业发名廪生,考得贡,补正蓝旗教习。授知县,弃去。自是往来燕、赵、齐、鲁、河、洛、吴、越之间,卖文为活。喜读太史公书,考求前代奇节玮行。时时著文以自抒湮郁,气逸发不可控御。诸公贵人畏其口,尤忌嫉之。尝遇方苞京师,言曰:“吾非役役求有得於时也,吾胸中有书数百卷,其出也,自忖将有异於人人。然非屏居深山,足衣食,使身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