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宁绘之,复命廷标别作,仿李公麟法,增写执靮人,古趣出彼上。及廷标卒,上命旧黏殿壁者悉付装池,收入石渠宝笈。
丁观鹏,工人物,效明丁云鹏,以宋人为法,不尚奇诡。画仙佛神像最擅长,著录独多。
时有严弘滋者,南巡两次献画,所作三官神像,秀发飞扬,称为绝作,屡命画院诸人摹之。
姚文瀚,亦以人物仙佛名,亚於观鹏。
缪炳泰,字象宾,江苏江阴人。初以国子监生召绘御容。南巡,应召试,赐举人,授中书,官至兵部郎中。乾隆五十年以后御容,皆出所绘。又命绘紫光阁功臣像,人人逼肖,写真之最工者。
画院盛於康、乾两朝,以唐岱、郎世宁、张宗苍、金廷标、丁观鹏为最,宗苍所作,尤有士气,道光以后无闻焉。至光绪中,孝钦皇后喜艺事,稍复如意馆旧规,画史皆凡材,无可纪者。
华嵒,字秋岳,号新罗山人,福建临汀人。慕杭州西湖之胜,家焉。画山水、人物、花鸟、草蟲无不工,脱去时蹊,力追古法。有时过求超脱,然其率略处,愈不可及。工诗,有离垢集,古质清峭。书法脱俗,世称“三绝”,可继恽格。侨居扬州最久,晚归杭州,卒年近八十。
乾、嘉之间,浙西画学称盛,而扬州游士所聚,一时名流竞逐。其尤著者,为高凤翰、郑燮、金农、罗聘、奚冈、黄易、钱杜、方薰等。
凤翰,字西园,山东胶州人。雍正初,以荐得官,署安徽绩溪知县,被劾罢。久寓江、淮间,病偏痺,遂以左手作书画,纵逸有奇气。尝登焦山观瘗鹤铭,寻宋陆游题名,亲埽积藓,燃烛扪图,以败笔清墨为图,传为杰作。性豪迈不羁,藏砚千,手自镌铭,著砚史。又藏司马相如玉印,秘为至宝。卢见曾为两淮运使,欲观之,长跪谢不可,其癖类此。
燮,字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濰县知县,有惠政。辞官鬻画,作兰竹,以草书中竖长撇法为兰叶,书杂分隶法,自号“六分半书”。诗词皆别调,而有挚语。慷慨啸傲,慕明徐渭之为人。
燮同县李鱓,字复堂。举人。官山东滕县知县。花鸟学林良,多得天趣。
陈撰,字楞山,浙江鄞县人,亦居扬州。举鸿博,不就试。与鱓齐名,写梅尤隽逸。
农,字寿门,号冬心,浙江仁和人。布衣,荐鸿博,好学癖古,储金石千卷。中岁,游迹半海内,寄居扬州,遂不归。分隶小变汉法,又师禅国山及天发谶两碑。截毫端,作擘窠大字。年五十,始从事於画。初写竹,师石室老人,号稽留山民。继画梅,师白玉蟾,号昔耶居士。又画马,自谓得曹、韩法。复画佛,号心出家盦粥饭僧。其点缀花木,奇柯异叶,皆意为之。问之,则曰:“贝多龙窠之类也。”性逋峭,世以迂怪目之。诗亦鑱削苦硬。无子,晚手录以付其女。殁后,罗聘搜辑杂文编为集。
聘,字两峰,江都人。淹雅工诗,从农游,称高足弟子,画无不工。躭禅悦,梦入招提曰花之寺,仿佛前身,自号花之寺僧。多摹佛像,又画鬼趣图,不一本。游京师,跌宕诗酒,老而益贫。曾燠为两淮运使,资之归,未几卒。妻方婉仪,亦工诗画,好禅,号白莲居士。
冈,字铁生,号蒙泉,旧为歙县人,居钱塘,遂隶籍。负奇,不得志,寄於诗画。山水取法娄东,自成逸韵;竹石花木,超隽得元人意;四十后名益噪。曾游日本,海外估舶,悬金购其画。徵孝廉方正,辞不就。
冈与同县黄易齐名。易父树穀,亦工书画。易详文苑传,笃嗜金石,每以访碑纪游作图,为世所重。画境简淡,山左多宗之。
杜字,叔美,号松壶,仁和人。屈於下僚,曾官云南经历,足迹逾万里。深揅画学,摹赵伯驹、孟頫、王蒙皆神似。间为金碧云山,妍雅绝俗。画梅疏冷出赵孟坚。兼擅诗名。著松壶画赘、画忆,多名论。
从兄东,字袖海,画近恽格,名亚於杜。
薰,字兰坻,浙江石门人。父,故善画,薰幼从父游吴、越间,多见名迹,接耆宿,遂兼众长。论画曰:“写生以意胜形似。”又曰:“不拘难易,须雅驯。”著山静居论画,以布衣终。
王学浩,字椒畦,江苏昆山人。乾隆五十一年举人。幼学画於同县李豫德,豫德为王原祁外孙,得南宗之传。学浩溯源倪、黄,笔力苍劲。论画曰:“六法,一写字尽之。写者,意在笔先,直追所见,虽乱头粗服,而意趣自足。或极工丽,而气味古雅,所谓士大夫画也。否则与俗工何异?”又曰:“画以简为上,虽烟客、麓台,犹未免繁碎,如大痴,真未易到。大痴法固在荒率苍古中求之,尤须得其不甚著力处。”时论学浩用墨,能入绢素之骨,比人深一色。晚好用破笔,脱尽窠臼,画格一变。著南山论画。卒,年七十九。学浩享大年,道光之季,画苑推为尊宿。馆吴中寒碧山庄刘氏,坛坫甚盛。其时吴、越作者虽众,足继前哲名一家者,盖寥寥焉。
黄均,字穀原,元和人。守娄东之法,尽其能事。游京师,法式善、秦瀛为之延誉,得官,补湖北潜江主簿,未之任。於武昌臙脂山麓筑小园,居之二十年,以吏为隐。画晚而益工,於吴中称后劲。
清画家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