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部长阿瓦勒比原以其地供内地游牧,帝喜,许之,赐四品服。
然布鲁特人贫而悍,轻生重利,喜虏掠。乾隆以后,边吏率庸材,抚驭失宜,往往生变。嘉庆十九年,孜牙憞之案,枉诛图尔第迈莫特,其子阿仔霍逃塞外,愤煽种类图报复。二十五年,叛回张格尔纠布鲁特数百寇边,有头目苏兰奇入报,为章京绥善叱逐。苏兰奇愤走出塞,遂从贼。道光四年,张格尔屡纠布鲁特扰边。五年九月,领队大臣色彦图以兵二百,出塞四百里掩之,不遇,则纵杀游牧之布鲁特妻子百馀而还。其酋汰列克恨甚,率所部二千人追覆官兵於山谷,贼遂猖獗。於是有八年重定回疆之役。
迨同治三年,布鲁特叛酋田拉满苏拉满与库车土匪马隆等句结为乱,逆回金相印等乘之,新疆沦陷十有馀年。光绪四年,钦差大臣左宗棠遣刘锦棠收复南八城,驻军喀什噶尔,有布鲁特头目来谒锦棠,原仍归中国。自言部落十四,盖即向之西布鲁特也。而东布鲁特接伊犁边者,又有五部:曰苏勒图,曰察哈尔,曰萨雅克,曰巴斯特斯,曰萨尔巴噶什,已投附俄罗斯矣。光绪初,俄人并吞浩罕后,西部亦大半为俄所胁收。其附近中国卡伦,喁喁内乡,代为守边,可纪者仅千馀家而已。
哈萨克部有三:曰东部,曰中部,曰西部。东哈萨克在旧准噶尔部之西北,东西千里,南北六百里。东界塔尔巴哈台,西界右哈萨克部,南界伊犁,北界俄罗斯。汉康居国地也。哈萨克汗阿布赉之告顺德纳曰:“我哈萨克之有三玉兹,如准噶尔之有四卫拉特也。东部者,左部也,曰鄂图玉兹,谓之伊克准。中部者,右部也,曰乌拉克玉兹,谓之多木达都准。西部最远,曰奇齐克玉兹,谓之巴罕准。左部之汗曰阿布赉,右部之汗曰脱卜柯依,西部之头人曰都尔逊。”
初,阿布赉乘准噶尔平,遣使往谕,阿布赉投诚。適阿睦尔撒纳叛走哈萨克,阿布赉纳之。我兵进,败其众。阿布赉大悔,密计擒阿逆以求臣於我。会阿逆遁归准噶尔。二十二年,阿布赉以其兵三万助攻阿逆,陈情谢罪,奉表请内附。后阿睦尔撒纳奔俄而死,阿布赉乃擒其党额布济齐巴罕以献。其别部和集博尔根及喀拉巴勒特并率其属三万户来附。二十四年以后,屡遣使朝贡,并赐冠服,宴赉如例。
右哈萨克在左哈萨克之西二千里。东界左部,西界塔什干,南界布鲁特、安集延诸部,北界俄罗斯,东南界伊犁。亦汉康居五小王地也。其汗曰阿布勒班毕特,即阿比里斯。其巴图尔有三:曰吐里拜,曰辉格尔德,曰萨萨克拜,而吐里拜实专国政。乾隆二十二年,左部阿布赉既臣服,请招右部。会参赞大臣富德方以兵索逆贼哈萨克锡拉至右部,时吐里拜方与塔什干交兵,为平之,乃下。於是吐里拜诣军门,纳款奉马,进表请归附。二十三年以后,屡遣使入朝,恩赐宴赉如例。其贡道均由伊犁以达京师。今则自中、俄定界后,哈萨克已分属两国矣。
安集延,亦大宛国地。喀什噶尔西北五百里,西至浩罕三百八十里。其贡道由回部以达京师。乾隆二十四年,将军兆惠檄谕协擒逆回霍集占,其伯克以逆回未至彼境,即专使籥请入觐。二十五年,伯克托克托玛哈墨第等来朝贡,赐宴赏赉如例。
玛尔噶朗,在安集延西百八十里。乾隆二十四年,伯克伊拉斯呼里拜率属投诚。
那木干,在玛尔噶朗西北八十里。其地东北与布鲁特杂处,东境逾河即为塔什干地。乾隆二十四年,与浩罕同时输诚内附。
塔什干,在喀什噶尔西北一千三百里。汉为康居、大宛地,唐之石国也。居平原,有城郭。人民奉回教。与哈萨克同以三和卓分辖其众:曰莫尔多萨木什,曰沙达,曰吐尔占。旧为准噶尔羁属。莫尔多萨木什者,哈萨克所置和卓也。吐尔占逐之,与哈萨克构兵。乾隆二十三年,参赞大臣富德追捕哈萨克沙喇至其地,遣使往抚,军於莽格特城外待之。时吐尔占方与哈萨克战河上,因谕以睦邻守土之义,皆感悟释兵,和好如初。乃遣其属默尼雅斯奉表求内属,曰:“臣莫尔多萨木什恭奉谕音,若开瞽昧。蠢兹边末,敢备外籓,罔或有二心。谨以准孽额什木札布献之阙下。外臣草莽,冀瞻圣容,躬服彝训,同归怙冒,永永无极。”额什木札布者,阿睦尔撒纳兄子也。帝宥而遣之。吐尔占亦贡马称臣,遣子入觐。塔什干至是自通於中国,列籓臣焉。嘉庆中,塔什干附浩罕,为浩罕八城之一。同治三年,俄人以伐浩罕之师夺塔什干,开锡尔达利亚省,於是塔什干部遂亡。塔什干居纳林河流域之中枢,扼中亚细亚通道。纳林河今又名锡尔河,西北流入咸海。由塔什干西南行,逾锡尔河至萨马尔罕,又逾阿母河,分入印度、波斯。北出疴伦不尔厄,越乌拉山脉达欧俄,而东行可至伊犁河以通中国,故俄人置土耳其斯坦总督驻之。塔什干山泉暢流,其乞尔乞河、卡拉苏河、安噶连河皆发源雪山,灌溉农田,地宜五穀,故人民常有馀粮。树木丛杂,多果木。宜蚕桑,而棉花产额尤钜云。
巴达克山,在叶尔羌西千馀里,居葱岭右偏。由伊西洱库尔西稍南行,渡喷赤河至其国。有城郭,部落繁盛,户十万馀。其酋戴红氈小帽,束以锦帕,衣锦氈衣,腰系白丝绦,黑革鞮。其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