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1-正史

28-清史稿--赵尔巽-第842页

、左丞。寻更名正监督。明年改为大清银行。
  造币总厂,正监督一人,正三品。请简。副监督二人。分厂,总办、奉天、江宁、广州、四川、云南,由清理财政正监理官兼充。帮办江宁、武昌、广州、四川、云南,由副监理官兼充。各五人。光绪三十三年置。
  学部学务大臣,副大臣,各一人。左、右丞,左、右参议,各一人。参事参事四人。司务司务二人。总务、专门、普通、实业、会计五司,郎中各二人,员外郎十有五人。总务五人,普通四人,馀各二人。主事十有八人。总务、普通各六人,馀各二人。一等书记官正七品。奏补。十有一人,二等正八品。十有七人,三等正九品。十有五人。二、三等俱咨补。
  大臣掌劝学育材,稽颁各学校政令,以迪民智。副大臣贰之。总务掌机要文移,审覈图书典藉。专门掌大学及高等学校,政艺专业,咸综领之。普通掌师范、中、小学校,各以其法定规稽督课业。实业掌农工商学校,并审覈各省实业,为民兴利。会计掌支计出入,典领器物,及教育恩给。其兼辖者,八旗学务处总理,协理,督学,调查图书各局长,局员,编订名词馆总纂,图书馆正副监督以次各员,俱择人任使,不设专官。
  光绪二十二年,置管理官书局大臣。先是京师设强学书局,详练时务。至是改归官办。二十七年,更命尚书张百熙充管学大臣,管理大学堂事。二十九年,改学务大臣。三十二年,始设学部,置尚书,侍郎,左、右丞,参议,各一人;五司郎中各一人,员外郎十有二人,主事十有五人,视学官无恆额。定正五品。派司员暂充。明年,命大学士张之洞领部事,非永制。宣统元年,改视学官为差,增郎中五人、员外郎四人、主事三人。三年,改尚书为大臣,侍郎为副大臣。
  国子监,丞一人。正四品。请简。掌文庙辟雍典礼。典簿正七品。奏补。四人,掌祀典庙户。典籍正八品。咨补。四人,掌祭器、乐器。文庙七、八、九品奉祀官各二人。咨补。正通赞官、从六品。奏补。副通赞官从八品。咨补。各二人。二、三等书记官各三人。光绪三十二年置。
  大学堂,总监督一人。正三品。请简。经、法、文、工、商五科监督各一人。奏派。教务、庶务、斋务各提调,俱延聘通晓学务者为之。光绪二十五年,创设京师大学堂,命大学士孙家鼐领之。三十二年,定总监督为专官。
  陆军部陆军大臣,正都统。特简。副大臣,副都统。特简。各一人。参事四人。检察官八人。部副官四人。各省调查员无恆额。俱正参领以次军官充之。副参领以上请简,协参领以下奏补,额外军官、军佐咨补。录事二人。额外军官及中、下士充之。下同。承政、军制、军衡、军需、军医、军法六司,各司长一人,副协都统、正参领充。处长同。副官一人。正、副军校及相当文官充。科长十有六人,承政科四:曰秘书,曰典章,曰庶务,曰收支。军制科七:曰蒐简,曰步兵,曰马兵,曰砲兵,曰工兵,曰辎重,曰台垒。军衡科四:曰考绩,曰任官,曰赏赉,曰旗务。军需科三:曰统计,曰粮服,曰建筑。军医科二:、曰卫生,曰医务。军实科二:曰制造,曰保储。科各一人。正、副参领充。一、二、三等科员百六十有二人。承政二十八人。军制四十有一人。军衡四十有七人。军需三十人。军医十有四人。一等副协参领充。二等协参领、正军校充。三等正、副军校充。译员四人,司电员三人,递事官十有七人。隶承政司。绘图员、艺师、艺士各一人。隶军制司。以上陆军官佐或学生充之。法规总编纂员二人,编纂员三人。隶军需司。以文武相当人员充之。监长、协参领、正军校充。监副正、副军校充。各一人。司法官十有四人,看守官三人。隶军法司。以学律军官充之。审计处处长,副官,各一人。科长二人,综察、核销科各一人。科员二十有八人。各十四人。各司处录事百三十有六人。其暂设者:军实司司长,副官,各一人。科长二人,制造、保储科各一人。科员十人。制造四人。保储六人。军牧司司长,副官,各一人。科长二人,均调、蕃殖科各一人。科员十有二人。科各六人。军学处处长,副官,各一人。科长六人,教育,步、马、砲,工程,辎重队,科各一人。科员三十有四人。教育十二人,步队八人,马队、砲兵、工程队各四人。辎重队二人。普通编辑员三人。兵事编辑员六人。绘图员一人。属辎重队。
  大臣掌主陆军,稽颁营制饟章,以巩陆防。副大臣贰之。参事掌法律章制。检察官掌察军队、学校、局厂。部副官掌传宣命令。承政掌出纳文移,旌别员司功过。军制掌编制徵调,凡军械制造,交通建筑,并审验法式。军衡掌班秩、阶品、大将军、将军正一品,以正都统有积劳者充之。正都统从一品,副都统正二品,协都统从二品,正参领正三品,副参领从三品,协参领正四品,正军校正五品,副军校正六品,协军校正七品,司务长、技士长正八品,上士从八品,中士正九品,下士从九品。阶十有四。等级、共三等九级:上等一级正都统职,任总统官,秩视提督。二级副都统职,任统制官,秩视总兵。三级协都统职,任统领官,秩视副将。中等一级正参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