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1-正史

28-清史稿--赵尔巽-第988页

水勇。二十五年,以安徽省江防在下游者为东西梁山,建有砲堤砲台,在上游者为阑江矶前江口及省城之江心洲,咸有砲台,而缺乏水师,乃拨澄清营砲船二十五艘,及长江水师之芜湖、裕溪、大通、安庆、华阳各营,联络防守。又令长江五省督抚,各派将领,不分畛域,严密设防。二十六年,以奉天凤凰沿海一带,素称盗薮,曾由北洋拨兵轮巡洋,其支港各处,宜屯泊水师,乃于大孤山、太平沟、沙河三口岸,各造兵船三艘,酌配水师巡缉。三十四年,因浙江杭、嘉、湖三府捕匪兵单,于原有水师中,抽练游击一队,驻嘉兴府,增练游击三队,分布嘉兴、湖州各河港,以游击小队驻杭州省城,赁用上海商人之小轮船十艘,曳带兵梭船巡水道,以期迅捷。在南洋船坞造浅水兵轮船四艘,配快砲八尊,江苏亦制浅水兵轮船四艘,协同内河水师,仿欧西各国章程,编为联队,以资防剿。此整治水师之概略也。
  其兵额之增减,船械之配置,各省随时编定。外海水师,北自盛京,南讫闽、广,凡拖缯、红单等船隶焉。内河水师,各省巡哨舢板等船隶焉。奉天、直隶、山东、福建水师船均属外海。江西、湖广水师船均属内河。江南、浙江、广东水师船分属外海、内河。其别练之师,有巡湖水师、巡盐水师、亲兵营、练军营。同治以后,增定长江水师、太湖水师之制,视旧制加详矣。
  其巡防之规,外海水师巡防盛京,以协领为总巡,佐领、防御、骁骑校为分巡。直隶等沿海各省,以总兵官为总巡,副将以下为分巡。各于所治界内,率水师沿海上下,更番往来,诘奸禁暴,两界相交之处,戒期会哨,以巡缉情形,申报所属将军、总督、提督,委员稽察。若因风阻滞,各厂到界之日具报。其每岁定期,以二月、四月、五月为始,至九月事竣回营。有引避不巡,或巡而不周遍者,论如军律。其内河水师巡防之制,长江自四川巫山而东,出三江口,至湖广界,经岳州、武昌、兴国至江西界,经九江、江宁、京口等处,东至于海,各省将军、总督、提、镇分委旗标弁兵,沿江游巡,及界而还。
  自康熙以后,以外海利用巨舰,内河利用轻舟,故船制屡改,而辖境辽阔,水师兵额,时有增加,遇有战事,增舰尤多。征吴三桂之役,命尚善率舟师入洞庭湖取岳州。及鄂鼐统水师,增造鸟船百艘,沙船四百三十八艘,置水师三万人。征台湾之役,命万正色督率湖南、浙江战船二百艘,由海道赴福建。姚启圣亦修战船三百艘,水师二万人。施琅之克澎湖,用战船三百艘,水师二万人。施世骠之平硃一贵,用大小战船六百馀艘。乾隆间,征缅甸之役,命湖广船匠造船于蛮暮,取道金沙江以攻缅甸,兼调福建、广东水师助之。李长庚之剿海寇,在福建造大船三十艘,名曰霆船,配置大砲四百尊,合闽、浙水师全力,转战重洋,遂平蔡牵。
  道光以后,海警狎至,木质旧船不敌外洋铁舰之坚利。同治五年,始仿欧洲兵轮船式,于福建省开厂制造轮船。江苏初设轮船四艘。十一年,广东、山东各设轮船一艘,奉天设小轮船一艘,咸配置水师。
  其后沿海各省购置兵轮,岁有增益,旧式水师战船分别裁汰。至光绪中叶,综各省外海、内河实存师船之数,奉天外海缯船十艘。直隶外海长龙船二艘,先锋舢板船四十八艘。山东外海拖罾船十四艘,内河哨船六艘。江苏外海轮船二艘,艇船八艘,内洋轮船二艘,舢板船六十艘,内河舢板船、艇船三百八十五艘,长江舢板船七十六艘,督阵舢板船七艘,长龙船十艘,巡哨舢板船一百二十八艘。安徽舢板船二百八十二艘,长龙船十五艘,八团船一艘,枪划十艘,护卡巡船十五艘,督阵舢板船七艘,轮船二艘。江西长龙船十五艘,舢板船二百六十三艘,督阵舢板船六艘,轮船一艘。福建外海长龙船一艘,舢板船十九艘,小艇十四艘,哨船十四艘,龙艚船二艘,拕艚船一艘,内河砲船三十艘。浙江外海钓船二十七艘,艇船十二艘,龙艚船十七艘,哨船二艘,快船一艘,内河大舢板船五十八艘,中舢板船八十四艘,飞划船四十九艘,长龙船座船二百十三艘,枪船八艘,砲船五艘。湖北督阵大舢板船八艘,长龙船十二艘,舢板船一百八十艘。湖南督阵大舢板船四艘,长龙船四艘,舢板船六十艘。广东外海大小轮船二十二艘,巡船十四艘,拕船十艘,长龙船一艘,扒船一艘,内河两橹桨船一艘,橹船一艘,桨船四十艘,巡船一百九十六艘,急跳船十五艘,平底桨船二艘,快哨船二艘,快船十四艘,快桨船七艘,艚船四艘,橹船二艘。
  各省战船,咸分隶标营,择地屯泊,以时会哨。外海师船,以海军规制渐立,仅任沿海捕盗之责。各省内河师船,均仿长江水师舢板船之式。惟巡缉等船,分巡支河汊港,利用轻捷,船制少殊耳。
  其漕、河水师营制,始于明代隆庆间。清代略更其制。以卫卒专司輓运漕粮,以营兵专任护漕,别设城守营守护城池。分漕院与巡抚为二,漕运总督标下,统辖左、右、中三营及城守四营,驻山阳境及漕运要地,分别置兵。淮郡旧为黄、淮二河交注之区,特建两大闸,设河兵及堡夫守之。河营遂与漕营并重,各有副将、参将、游击、守备等官。河营升迁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