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0-政书

13-唐会要-宋-王溥-第110页

在祀前之日。犹悬而不作。不鸣鼓吹。况祠所斋洁。明发行事。此夜诚合清净。不应钲鼓諠哗。其鼓吹署所申四严及临上坛一严。伏请勒停。其行事毕后。南郊回。请准礼依时刻三严。太庙宿其后不严。及南郊回。于明德门里鼓吹。引驾至丹凤门。
二年九月。中书门下上言。先王制礼。皆有着定之文。后圣沿情。或徇一时之敬。过犹不及。遂至于烦。询于有司。参酌礼意。若无厘革。稍黩旧章。其太庙诸陵荐新。诸陵节日遣使。臣等商量。请每除太庙时飨。及朔望上食。诸陵朔望奠。亲陵朝晡奠外。余享祀及忌日告陵等。并停。其果实甘橘蒲桃菱梨。远方所进。并请遣使于诸陵荐献。果实之中。甘瓜时异。亦请至时上荐。其余瓜果。四时新物。并委陵令与县司计会。及时荐献。其专使亦停。制可。三年四月。太常礼院上言。太庙时享。及告庙朔望荐食同日。谨按礼经。祭不欲数。伏以太庙禘祫。祭礼重于时享。准礼时享与禘祫同月。即其月但行禘祫。不行时享。盖不欲烦。是礼先重者。今时享重于朔望荐食。稽求礼情。参酌轻重。于时享之月。朔望荐食。亦合便停。若两礼并行。即祭恐烦黩。伏请每至时享及腊享。但行享礼。其月朔望荐食。请停。余月一准旧例。如告庙日与朔望荐食日同。伏请先行告礼。然后荐食。即冀疏数有节。合于礼令。从之。
四年九月。监察御史刘遵古奏。太庙五享摄祭三公等。伏准开元二十五年七月八日敕。每至五飨之日。应摄三公。令中书门下。及丞相师傅尚书御史兼嗣郡王。择德望高者通摄。诸司不在差限者。伏以太庙摄祭公卿。准敕令先差仆射尚书及师傅等。如无此色官。亦合次差诸司三品。比来吏部因循。不守敕文。用人稍轻。伏请起今年冬季已后。敕吏部准敕差定。如仆射尚书等阙。即差京师三品职事官充。敕。宜依。
十五年六月敕。今月祔享太庙。阙宪宗皇帝室祝版。划睿宗皇帝室祝版勾当点检。并进署官知庙宗正少卿嗣宁王李子鸿。监察御史崔锐。太常博士王彦威等。各得款状。敕。宗庙之礼。严肃是先。荐告之词。精审为切。方将升祔。安可九室皆同。既已祧迁。岂宜四昭咸在。李子鸿专司庙事。错进祝文。罪有根源。理难降减。宜停见任。博士既失于详定。御史又旷其监临。若不薄惩。恐乖至当。王彦威罚两月俸。仍削一阶。崔锐罚一季俸。仍削两阶。余并释放。已后有礼合变文。事宜中节者。太常博士不得更称旧例。致令差殊。当举严科。别有处分。故事。将祔礼。先告于庙庭。跪奉入室曰。以今吉辰。某皇帝神主祔谒。遂奉神主诣第七室祔享。而不再告。享毕。祔于第九室。设安神之幕而韬之。然则告太庙者。以孙祔于祖。尊不得伸也。是时宪宗神主升祔。宰臣不详旧典。令有司再告祔礼于太极殿。礼官执议不听。适属宗正寺进祝版。误以宪宗尊号为睿宗。御史博士职当省察。不知其误。宰臣兼怒之下。诏削罚而变其旧礼。时甚非之。
长庆元年七月。监察御史路群奏。今月九日孟秋。享太庆庙。摄太尉国子祭酒韩愈。准式于太庙致斋。今于本寺监省。有违格式。敕。宜罚一季俸。太和二年。享敬宗皇帝祝文。称皇孝弟。太常博士崔龟从奏议曰。臣审详孝字。载在礼文。议本主于子孙。理难施于兄弟。按礼记卜虞之文。子孙曰哀。兄弟曰某。然则虞之称哀。与祭之称孝。其义一也。于祖祢则礼宜称孝。于伯仲则止可称名。又东晋温峤议宗庙祝词。言孝字非子孙则不称。若旁亲则言敢告。故当时朝议。咸以为宜。今臣上考礼经。无兄弟称孝之义。下征晋史。有不称旁亲之文。臣谓享敬宗庙。宜去孝弟两字。从之。
五年五月。太庙第四室六室缺漏。上怒。罚宗正卿李锐。将作监王堪。乃诏中使补葺之。右补阙韦温上疏曰。臣闻吏举其职。国家所以治。事归于正。朝廷所以尊。夫设制度。立官司。事存典故。国有经费。而最重者。奉宗庙也。伏以太庙当修。诏下逾月。有司弛慢。曾不用心。宜黜慢官。以惩不恪之罪。择可任者。贡以缮完之功。此则事归于正。吏举其职也。而圣思不劳。百职无旷。今慢官不恪。止于罚俸。忧轸所切。使委内官。是许百司之官。公然废职。以宗庙之重。为陛下所私。群官有司。便同委弃。此臣窃为圣朝惜也。事关宗庙。皆书史册。苟非旧典。不可率然。伏乞更下诏书。委所司营缮。则制度不紊。官业交修。疏奏。乃罢中使修葺。
开成五年五月。太常礼院奏。宣懿皇太后祔庙。伏惟开元礼。有皇后祔庙牲牢乐悬典。太庙享一室。礼同。今宣懿皇太后飨礼。伏请宣下敕旨。宜依其年六月太常礼院奏。宣懿皇太后宝册函。按晋太武帝追尊简文郑太后。问冕旒玺绶。归藏何处。徐邈答云。臣按太始元年追尊。四年。太后崩。及开陵合葬。其绶藏于陵中。是元不埋之也。臣谓今藏于庙中。宜合前事。准国朝故事。让皇帝及增诸太子宝册。并随神主于庙中安置。敕旨。宜依。
大中三年十二月。诏曰。太常博士李稠所进状。言追尊顺宗宪宗谥号。礼官请别造神主。及改题事。请集通儒详定者。宜令都省集议闻奏。于是左司郎中杨发。都官郎中卢搏。都官员外郎刘彦谟等五人议曰。臣等伏以栗主升祔之后。在礼无改造之文。亦无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