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京不远。朕离此十年。屋宇无多损坏。昨者不易一椽一瓦。便已可安。不知公等得安堵否。曹司廨署周足否。乃亲制万年宫铭并序。七百余字。群臣请刊石。建于永光门。诏从之。
奉天宫
永淳元年七月。造奉天宫于嵩山之南。仍置嵩阳县。监察御史李善感谏曰。自古帝皇。莫不以登封告成为盛事。天皇以封泰山。告太平。致群瑞。则与三皇五帝比隆矣。但数年以来。菽粟不稔。百姓饿死。道路相望。兼之四夷交侵。日有征发。天皇恭默思谴。方便营造宫室。劳役不已。天下闻之。莫不失望。臣闻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臣忝任御史。是国家耳目。窃以此为忧。上虽优容之。竟不纳。其时承平已久。谏诤殆绝。善感既进谏书。时人甚称美之。
宏道元年十二月。遗诏废之。
文明元年二月。改为嵩阳观。
三阳宫兴泰宫附
圣历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造三阳宫于嵩阳县。
久视元年七月三日。左补阙张说。以车驾在三阳宫。不时还都。上疏曰。陛下屯万乘。幸离宫。暑退凉归。未降还旨。愚臣固陋。恐非良策。请为陛下陈其不可。三阳宫去洛城一百六十里。有伊水之隔。崿阪之峻。过夏涉秋。水潦方积。道坏山险。不通转运。河广无梁。咫尺千里。扈从兵马。日费资给。连雨弥旬。恐难周济。陛下太仓武库。并在都邑。红粟利器。蕴若山邱。奈何去宗庙之上都。安山谷之僻处。是犹倒持剑戟。示人鐏柄。夫祸变之生。在人所忽。故曰。安乐必诫。无行所悔。今国家北有胡寇觑边。南有夷獠骚徼。关西小旱。耕稼是忧。安东近平。输漕方始。臣愿陛下及时旋轸。天下群生。莫不幸甚。
长安四年正月二十二日。毁三阳宫。取其材木。造兴泰宫于寿安县之万安山。左拾遗卢藏用上表谏曰。臣愚虽不达时变。窃尝读书。见古帝王之迹众矣。臣闻土阶三尺。茅茨不翦。采椽不斲者。唐尧之德也。卑宫室。菲饮食。尽力乎沟洫者。大禹之行也。惜中人十家之产。而罢露台之制者。汉文之明也。并能垂名无穷。为帝皇之烈。岂不以克念徇物。博施济众。以臻于仁恕哉。今陛下崇台邃宇。离宫别馆。亦已多矣。更穷人之力。以事土木。臣恐议者。以为陛下不爱人。务奉己也。左右近臣。多以顺意为忠。朝廷具僚。皆以犯忤为患。至令陛下不知百姓失业。百姓亦不知左右伤陛下之仁也。小臣固陋。不识忌讳。敢冒死上闻。乞下臣此章。与执政者议其可否。
兴庆宫
开元二年七月二十九日。以兴庆里旧邸为兴庆宫。初。上在藩邸。与宋王等同居于兴庆里。时人号曰五王子宅。至景龙末。宅内有龙池涌出。日以浸广。望气者云。有天子气。中宗数行其地。命泛舟。以驼象踏气以厌之。至是为宫焉。后于西南置楼。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曰勤政务本之楼。至二十五年。元宗谓诸王曰。我自奉先帝宫室。不敢有加。时时补葺。已愧于劳人矣。惟兴庆创制。乃朝廷百辟卿士。以吾旧邸。因欲修建。不免群卿考室之词。以俟庶民子来之请。亦所以表休征之地。新作南楼。本欲察甿俗。采风谣。以防壅塞。是亦古辟四门达四聪之意。时有作乐宴慰。不徒然也。又因大哥让朱邸。以成花萼相辉之美。历观自古圣帝明王。有所兴作。欲以助教化也。我所冀者。式崇敦睦。渐渍薄俗。令人知信厚尔。至十六年正月三日。始移仗于兴庆宫听政。二十四年六月。广花萼楼。筑夹城至芙蓉园。十二月三日。毁东市东北角。道政坊西北角。以广花萼楼前。
天宝十载四月二十一日。兴庆宫造交泰殿成。
元和十四年三月。诏左右军各以官健二千人。修勤政楼。
太和三年十月。敕修南内天同殿十三间。及勤政楼明光楼。
大中五年。诏修明仪楼。
华清宫
开元十一年十月五日。置温泉宫于骊山。至天宝六载十月三日。改温泉宫为华清宫。至天宝九载九月幸温泉宫。改骊山为会昌山。至十载。又改为昭应山。仍于秦坑儒之处立祠。以祀遭难诸儒。
天宝元年十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
六载十二月。发冯翊华阴等郡丁夫。筑会昌罗城于温阳。置百司。
七载十二月二日。元元皇帝降于朝元阁。改为降圣阁。八载四月。新作观风楼。
诸宫
武德七年五月十七日。造仁智宫于宜州宜君县。
贞观二年八月。上每日视于西宫。公卿奏以宫中卑湿。请立一阁。上曰。若遂来请。縻费良多。昔汉文帝将起露台。而惜中人十家之产。朕德不逮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哉。竟不许。十一年正月十四日。新作飞山宫。七月二十日。废明德宫及飞山宫之园囿。以分给遭水之家。
十四年八月五日。营襄城宫。初。太宗将幸洛阳。遣将作大匠阎立德。访可清暑之地。以建离宫。遂于汝州西山。前临汝水。傍通广城泽。以置宫焉。役工一百九十万。杂费称是。至十五年三月七日。幸襄城宫。及至。暑热甚。又多毒虺。太宗大怒。九日。免立德官。而罢其宫。分赐百姓。
显庆五年四月八日。于东都苑内造八关凉宫。五月二十二日。改为合璧宫。仪凤三年正月七日。于蓝田县新作凉宫。宜名万全宫。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