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0-政书

13-唐会要-宋-王溥-第191页

四年正月。敕大理寺少卿李衢。修撰皇后谱谍。
其年闰正月。敕翰林学士柳璟。修续皇室永泰新谱。以永泰初。璟祖考为史官。尝撰皇家永泰谱二十卷成。上之。至是。复令璟修续其书焉。
大中六年十二月。宗正寺奏。得当司修图谱官李宏简。伏以德明皇帝之后。兴圣皇帝以来。宗祊有序。昭穆无差。近日修撰。率多紊乱。遂使冠履僭仪。元黄失位。数从之内。昭序便乖。今请宗子自常参官并诸州府及县官等。各具始封建诸王。及五代祖。及见在子孙。录一家状。送图谱院。仍每房纳。于官取高。处昭穆取尊。即转送至本寺所司磨勘属籍。稍获精详。依奏。
  蕃夷请经史
垂拱二年二月十四日。新罗王金政明。遣使请礼记一部。并杂文章。令所司写吉凶要礼。并文馆词林。采其词涉规诫者。勒成五十卷。赐之。
开元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命有司写毛诗礼记左传文选各一部。以赐金城公主。从其请也。秘书正字于休烈上表。投招谏匦言曰。臣闻戎狄。国之寇也。经籍。国之典也。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昔东平王求史记诸子。汉朝不与。盖以史记多兵谋。诸子杂诡术。夫以东平帝之懿戚。尚不欲示征战之书。况西戎国之远蕃。曷可贻经典之事。且鲁秉周礼。齐不加兵。吴获乘车。楚属奔命。传曰。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必不得已。请去春秋。当周德既衰。诸侯强盛。则有以臣召君之事。取威定霸之谋。若与此书。国之患也。表入。敕下中书门下议。侍中裴光庭等曰。西戎不识礼经。心昧德义。频负明约。孤背国恩。今所请诗书。随时给与。庶使渐陶声教。混一车书。文轨大同。斯可使也。休烈虽见情伪变诈于是乎生。而不知忠信节义于是乎在。上曰。善。乃以经书赐与之。
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七日。渤海遣使求写唐礼及三国志晋书三十六国春秋。许之。
  附学读书
神龙元年九月二十一日。敕吐蕃王及可汗子孙。欲习学经业。宜附国子学读书。
永泰二年正月十四日。国子祭酒萧昕上言。请崇儒学。以正风教。其月二十九日。敕曰。顷以戎狄方虞。急于经略。太学空设。诸生益寡。弦诵之地。寂寥无声。函丈之间。殆将不埽。念每及此。甚用悯焉。其诸道节度观察都团防御使等。朕之腹心。各镇方面。诫兹子弟。各奉义方。并宰相朝官。及神策六军子弟。欲习业者。自今已后。并令补国学生。欲其业重籯金。器成琢玉。日新厥德。世不乏贤。其中身虽有官。欲附学读书者。听。其学官。委中书门下拣择尤精。堪为师范者。充学生员数多少。所习经业。考试第等。并所供粮料。及缘修理。各委本司。作条件闻奏。
开成元年六月。敕新罗宿卫生王子金义宗等。所请留住学生员。仰准旧例留二人。衣粮准例支给。
二年三月。渤海国随贺正王子大俊明。并入朝学生。共一十六人。敕。渤海所请生徒习学。宜令青州观察使放六人到上都。余十人勒回。又新罗差入朝宿卫王子。并准旧例。割留习业学生。并及先住学生等。共二百十六人。请时服粮料。又请旧住学习业者。放还本国。敕。新罗学生内。许七人。准去年八月敕处分。余时十马畜粮料等。既非旧例。并勒还蕃。
唐会要卷三十七
  五礼篇目
武德初。朝廷草创。未遑制作。郊祀享宴。悉用隋代旧制。至贞观初。诏中书令房元龄。秘书监魏征。礼官学士。备考旧礼。着吉礼六十一篇。宾礼四篇。军礼二十篇。嘉礼四十二篇。凶礼六篇。国恤礼五篇。总一百三十八篇。分为一百卷。初。元龄与礼官建议。以为月令蜡法。唯祭天宗。谓日月已下。近代蜡。五天帝。五人帝。五地祇。皆非古典。今并除之。神州者。国之所托。余八州则义不相及。近代通祭九州岛。今唯祭皇地祇及神州。以正祀典。又皇太子入学。及太常行山陵。天子大射合朔。陈五兵于太社。农隙讲武。纳皇后行六礼。四孟月读时令。天子上陵朝庙。养老于辟雍之礼。皆周隋所阙。凡增二十九条。余并依古礼。七年正月二十四日。献之。诏行用焉。
 苏氏曰。五礼等威。三代沿革。盖上圣有作。情必备于吉凶。后世遵行。事岂变于文质。源清则流永。根正则苗长。我唐始基。刊定礼乐。去亡隋之繁杂。备前古之雅正。作万代法。成四海仪。光阐皇猷。永固帝业。而修礼官不达睿旨。坐守拘忌。近移凶礼。寘于末篇。斯为妄矣。房梁公魏郑公。庶务自殷。一心有限。虽统其事。无暇参详。为礼官所误。不然者。白圭无斯玷矣。暨乎永徽之初。再修典礼。遂删去国恤礼。以为预凶事。非臣子之所宜言。此又乖也。且礼有天子即位。为椑。岁一漆而藏焉。汉则三分租赋。而一奉陵寝。周汉之制。岂谬误耶。是正礼也。且东园秘器。曾不废于有司。国恤礼文。便谓预于凶事。何贵耳而贱目。背实而向声。有以见敬宗义府之大妄也。
永徽二年。议者以贞观礼未备。又诏太尉长孙无忌。中书令杜正伦。中书侍郎李义府。中书侍郎李友益。黄门侍郎刘祥道。许圉师。太子宾客许敬宗。太常少卿韦琨。太学博士史道元。符玺郎孔志约。太常博士萧楚材。孙自觉。贺纪等。重加缉定。勒成一百三十卷。二百二十九篇。至显庆三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