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0-政书

13-唐会要-宋-王溥-第359页

。使主其名。又以其党韩泰兼御史中丞。充左右神策京西诸城镇行营兵马节度使行军司马。且欲因而代之。会边上诸将。各以状辞中尉。且言方属希朝。中尉始悟兵柄为叔文等所夺。仍令其使归告诸将曰。无以兵属。及希朝至奉天。诸将无至者。韩泰驰归白之。叔文计无所出。
元和二年正月。京兆尹李墉奏。三原。高陵。泾阳。兴平等四县兵。管烽二十八所。每年差烽子计九百七十五人。远近无虞。畿内烽燧请停。从之。三年正月。诏普润镇兵马使。隶左神策军。良原镇兵马使。隶右神策军。其月。罢左右神威军额。合为一军。号曰天威军。至八年。废天威军。以其骑土分属左右神策卫。穆宗尝欲简选武士。复立此军。以为心腹。谋于宰臣。裴度以为不便。遂止。
十三年四月。内出印六纽。赐左右三军辟仗使。旧制。内官为六军辟仗使。监视刑赏。奏察违谬。犹外征方镇之监军使。初不置印。于时。监军使张奉国。李文悦。尝见工徒出入官衙。虑外患初息。禁中营缮或多。因白宰臣。冀以论谏。宰臣裴度遂谏之。上怒奉国等不自陈。而外议禁中事。绝其朝请。数月。纳度之谏。释之。遂授奉国鸿胪卿。文悦左威卫大将军。充威远军使。龙武军既阙帅。由是命辟仗使主军。印异于事。其军之佐吏。或抗言以论。或移疾请告。于是特赐辟仗使印。俾专事焉。其年六月。京兆尹李游奏。诸司使诸军所由官徒等。共九十四人挟名。伏检元和二年三月敕。并委京兆府比从十年更无逃亡补替等处。遂使影占文牒。散在村坊。凡欲差役。皆无凭据。臣祈请诸司案旧名额。自元和二年。其逃亡补替挟名乡县。牒臣当府。令别与。左右神策金吾军。伏乞圣慈。一例处分。度明区别。永久有常。敕。左右军已后别敕处分。余并依。
长庆二年三月。诏曰。如闻近日武班之中。淹滞颇久。又有诸道荐送大将。或随节度使归朝。自今已后。宜令神策六军使。及南衙常参武官。各具由历。并前后功绩。牒送中书门下。若勋伐素高。人才特异者。量加奖擢。其常参武官。准具历官年月改转。勿令淹滞。四年三月制敕。应属诸军诸司诸使人等。于城市及畿内村乡店铺经纪。自今已后。宜与百姓一例差科。不得妄有影占。
开成三年九月敕。左右神策军所奏将吏改转。比多行牒中书门下。使覆奏处置。今后令军司先具闻奏状到中书。然后检勘进覆。
会昌元年二月敕。左右神策军。先有奏正员官大将请授官事。起今已后。宜依资改转。如无正员官者。军司欲为奏论。须有功绩者。宜具事迹奏闻。当为甄奖。不在注拟之限。五年七月敕。左右神策军定额官各十员。判官三员。勾覆官。支计官。表奏官各一员。孔目官二员。驱使官二员。改转止于中下州司马。并不拟登朝官。其驱使官从使挟名敕下。各从补后。计四年优放选。其十员官。如官满及用阙。本军与奏。仍由中书门下依资拟注官判以下员。如老弱不任道途。事须停解者。终身不许更有参选。如有殿犯。即据官判以下。或谪官覆资。或罪轻停解者。亦须终身不许更有参选。仍永为例程。其元和二年十员定额官敕。不在行用之限。六年十一月敕。左右神策军。自今已后。如有奏判官以下官额十员请转官者。宜委中书门下。依元和二年流例。与覆奏进拟。其会昌五年七月四日厘革定额转官敕。自今已后。不要行。大中五年十月。京兆尹韦惊奏。京畿户于诸军影占。苟免府县差役。或有追计。军府纷然。请准会昌五年十二月敕。诸军使不得强夺百姓入军。从之。
光启元年四月。以右金吾卫将军齐国公田令孜为左右神策军使。时自蜀中护驾。令孜召募新军五十四都。每都千人。左右神策各二十七都。分为五军。令孜总领之。
  府兵
武德元年五月。改隋鹰扬郎将为军头。六月十九日。改军头为骠骑将军。副为车骑将军。六年五月十六日。车骑将军府隶骠骑府。七年三月六日。改骠骑将军为统军。车骑为副统军。至贞观十年。改统军为折冲都尉。副为果毅都尉。凡府以卫士一千二百人为上府。一千人为中府。八百人为下府。在赤县为赤府在畿为畿府。卫士以三百人为团。有校尉。五十人为队。三十人为火。有长备六马驴。初置八驮。后改为六。米粮介冑。戎器锅幕。贮之府库。以备武事。关内置府三百六十一。积兵士十六万。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乃置十二军。分关中诸府以隶焉。每岁十一月。以卫士帐上于兵部。以俟征发。天下卫士尚六十万。初置。以成丁而入。六十出役。其家不免征徭。通计旧府六百三十三。河东道府额。亚于关中。河北之地。人逐渐逃散。年月渐久。逃死者不补。三辅渐寡弱。宿卫之数不给。
永徽三年十一月敕。折冲果毅老弱简退者。宜同致仕。
开元六年五月二十七日敕。诸折冲府兵。每年一简点。至时。所司条奏。
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兵部尚书张说。置长从宿卫兵十万人于南衙。简京兆蒲同岐等州府兵及白丁。准尺八例。一年两番。州县更不得杂使役。仍令尚书左丞萧嵩。与本州岛长官同拣择以闻。至十三年二月二十一日。始名骑。分隶十二卫。十六年二月二十五日。骑弓手。宜改为左右羽林骑。二十六年八月十日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