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绫、印盐、野马胯革、驼毛褐、毡。领县三,治九原。九原(隋置)永丰丰安。时又置东、西、中三受降城,皆在其地。宋时没於西夏。嘉七年,以府州罗泊川掌地复建为州,止有弓箭手佃官田及永安、保宁二寨。政和二年,赐郡名曰宁丰。靖康初,割与夏人。
胜州 春秋戎狄之地。战国属赵(至秦始皇伐赵,取中是)。秦属中、九原二郡地。汉为中、五原地,所谓榆溪寨(今郡南界。《史记》云:“秦匈奴,树榆为塞。”)。隋初,置胜州。炀帝初州废,置榆林郡。唐为胜州,或为榆林郡。属关内道。贡胡布、青纟、鹿角、芍药。领县二,治榆林。榆林(汉南县地。有故中城、拂堆、金河。紫塞河自马邑郡善阳县界流入。有榆林关。今县西有汉五原城) 河滨(汉河南县地。唐置,东临河岸为名)。宋无此州。
灵州 春秋时秦地。始皇属北地郡,二汉皆因之,晋亦同。後魏太武平赫连昌,置薄骨律镇,在河渚上,旧是赫连果地。至明帝置灵州,初在河北,後於果园所筑城以为州,今郡是也。後周又置普乐郡。隋初郡废,炀帝初,置灵武郡。唐为灵州,或为灵武郡,大都督府。属关内道。贡红蓝、甘草、花苁蓉、代赭、白胶、青虫、雕、鹘、白羽、麝、野马、鹿革、野猪黄、吉莫靴、享、毡、库利、赤圣、马策、印盐、黄牛臆。领县四,治回乐。回乐(汉富平县)灵武(汉县)怀远(隋九原郡地。有盐池三)保静(旧弘静县。有贺兰山、楼树山)。宋咸平时,李继迁叛,陷灵州,遂没於西夏。
西安州 秦、汉属北地郡。唐属灵州。宋元符二年,以南会新城建为西安州。领堡寨二十二。
盐州 春秋戎狄之地,秦、汉属北地郡(汉有五原县,城在今榆林郡界)。後魏置大兴郡。西魏改为五原郡,兼置西安州,後改为盐州(以池盐为名)隋初废,炀帝初,置盐州郡。唐为盐州,或为五原郡。贞元三年,没吐蕃;九年,复城之。土贡:盐山、木瓜、狩牛。领县二,治五原。五原(唐县。有乌池、白池盐)白池(唐县)。五代及宋时,俱没於夏。
宥州 前代地里与五原郡同。唐调露元年,於灵、夏南境以降突厥置鲁州、丽州、含州、塞州、依州、契州,以唐人为刺史,谓之“六胡州”。长安四年,并为匡、长二州。神龙三年,置兰池都督府,分六州为县。开元十年,复置鲁州、丽州、契州、塞州。十一年,平康待宾,迁其人於河南及江、淮。十八年,复置匡、长二州。二十六年,还所迁胡户,置宥州及延恩等县,谓赦康待宾馀党,以宽宥为名。其後侨治经略军。宝应後废,元和,复置。十五年,徙治长泽,为吐蕃所破。长庆四年,复置。属关内道。贡毡。领县二,治延恩。延恩 长泽。五代以後,没於西夏。
安北都护府 战国时属赵,後属秦。唐分丰、胜二州界置瀚海郡都督府。总章中,改今名(有阴山、呼延渠)。开元二年,治中受降城。十二年,徙治天德军。土贡:野马、胯革。领县二,治阴山。阴山 通济。宋无此州。
杜氏《通典》按,《史记 蒙恬传》云:“筑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於是渡河,据阴山,逶迤而北。”则秦氏得今安北之地。而《汉史》云:“主父偃上书曰:蒙恬攻胡,地千里,终不逾河而北。”未详两史何为不同,疑《史记》为实。
秦州 古西戎之地,秦国始封之邑(周孝王封为附庸),今郡有秦亭,秦谷是也。春秋时属秦,秦平天下,是为陇西郡。汉武分陇西置天水郡。王莽末,隗嚣据其地(初据平襄,後保冀县)。後汉建武中,平之,更名天水为汉阳郡。郡有大阪,名曰陇坻,亦曰陇山(《三秦记》曰:其阪九回,上者七曰乃越。上有清水四注下,俗歌曰:“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见秦川,肝肠断绝。”坻,都礼反);兼置凉州(领郡十,治於此)。魏亦为重镇(明帝时,蜀将诸葛亮至南安、汉阳,皆应亮)。晋分为天水及武阳二郡,兼置秦州(领县六,治於此)。後魏为河阳郡。隋初郡废,炀帝初,郡复置天水郡。唐为秦州,或为天水郡。属陇右道。後为雄武军节度。领县四(成纪、天水、陇城、长道)。後唐以凤翔府清水来属。宋建隆三年,合良恭、大潭两镇置大潭县。属秦凤路。庆历置经略、安抚使,统秦州陇州成州阶州凤州、通远军,其後割通远属熙河。建炎二年正月,金人陷城;四月,曲端收复。四年十月,张浚自富平退保於此。绍兴後,吴、吴屡复,终为虏有。嘉定七年,四川制臣遣将何九龄袭城,不克。贡席、芎。领县六,治成纪。成纪(庖牺氏所生之地。後周县。有朱圉山、わ山、渭水、瓦亭川、三十九泉)陇城(唐县。有瓦亭山;街亭,泉蜀将马谡败处)清水(秦仲所封之地。晋县。有小陇山、れ冢山、渭水)天水(後唐县)长道(唐县。有初山、石堡城。熙宁七年,拨隶岷州)大潭(宋县。有十八盘山。熙宁七年,隶岷州)。
渭州 《禹贡》“导渭自鸟鼠同穴”,即其地也(鸟鼠同穴山在今渭源县,渭水所出也。今谓之青雀山)。春秋为羌戎之居。秦置陇西郡,以居陇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