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辽
金
元
明
唐
唐肃宗至德二载九月复京师十一月作九庙神主告享于长乐殿代宗广德元年 【唐书礼乐志作宝应二年】 祧献祖懿祖祔玄宗肃宗自是之后常为九室大历十四年迁元皇帝于夹室祔代宗于太庙 【礼仪使颜真卿奏议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七庙之外去祧为坛去坛为墠历代制迭毁之礼皆以亲尽伏以太宗七代之祖高祖万叶所承太祖受命于天始封于唐皆在不毁之典唯代祖元皇帝地非开统亲在七庙之外代宗皇帝升祔有日元皇帝神主礼合祧迁请依三昭三穆之义永为通典】 德宗贞元十九年三月迁献懿二祖神主权祔德明兴圣庙之幕殿顺宗永贞元年十一月迁高宗神主于西夹室祔德宗神主宪宗元和元年祧中宗神主祔顺宗十五年礼部奏准贞观故事迁庙之主藏于夹室西璧南北三闲第一闲代祖室第二闲高宗室第三闲中宗室今睿宗皇帝理合祧迁夹室西壁三室外无置室处请于夹室北壁以西为上置睿宗神主石室从之武宗会昌五年八月中书门下奏东都太庙九室神主共二十六座自禄山叛后取太庙为军营所司潜收神主见在太微宫内其太庙屋并在可以修崇望令尚书省集公卿及礼官学官详议六年太常博士郑路等奏臣与学官等详议东都太微宫神主自献祖暨孝敬哀皇后巳前十二座亲尽迭毁请权藏于太庙夹室未题神主十四座请告迁之日但瘗于旧太微宫空闲之地制可 【时太常博士段怀等议以为庙不可修主宜藏瘗工部尚书嶭元赏等议以为庙可偕立主不并设吏部郎中郑亚等又以为庙固合修主不可瘗众议纷纭太常博士顾德章历引经据严辨修崇之谬详尽确实制以德章所陈最为浅近令有司择日修崇其事旋寝至宣宗时竟以太微神主祔太庙焉】 是年五月礼仪使奏敬宗文宗武宗兄弟相及巳历三朝昭穆之位与承前不同请复代宗神主于太庙 【代宗神主于文宗升祔时以亲尽祧迁】 以存高曾之亲以敬宗文宗武宗同为一代于太庙东闲添置两室为九代十一室之制以全臣子恩敬之义敕下尚书省两省御史台等集议以闻尚书左丞郑涯等奏伏自敬宗文宗武宗三朝嗣位皆以兄弟谨详礼院所奏并上稽古文旁摭史氏协于通义允为得宜请依礼官所议从之僖宗光启三年二月车驾自兴元还京敕付所司修奉太庙宰相郑延昌奏太庙大殿十一室二十三闲十一架功绩至大计料支费不少兼宗庙制度有素难为损益今不审依元料修奉或更有商量请下礼官详议太常博士殷盈孙奏议言如依元料难以速成况帑藏方虚须资变礼伏闻先有诏旨欲以少府监大厅权充太庙其厅五闲陈设隘狭请更修建十一闲以备十一室荐享之所从之
五代
梁太祖开平元年追尊皇高祖黯庙号肃祖皇曾祖茂琳 【按五代会要作茂林今据五代史辑】 庙号敬祖皇祖信庙号宪祖皇考诚庙号烈祖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追尊皇曾祖执宜庙号懿祖皇祖国昌庙号献祖皇考克用庙号太祖仍奉唐高祖太宗懿宗昭宗为七庙二年太常礼院奏国家兴建之初巳于北都置庙今克复天下迁都洛阳复本朝宗庙案礼无二庙之文其北都宗庙请废从之明宗天成二年追尊皇高祖聿庙号惠祖皇曾祖敖 【五代会要作教】 庙号毅祖皇祖琰庙号烈祖皇考电 【五代会要作霓】 庙号德祖立庙于应州西京七庙仍同光之旧 【按明宗为太祖养子实夺庄宗之位故欧史以反书其仍西京七庙特缘饰耳】 愍帝应顺元年明宗应祔庙中书门下奏今太庙见享七室高祖太宗懿宗昭宗献祖太祖庄宗大行升祔礼合祧迁献祖下尚书集议从之 【时议者以懿祖赐姓于懿宗以支庶系大宗例宜以懿为始祖次昭宗可也不必祖神尧而宗大宗若依汉光武则宜于代州立献祖而下亲庙其唐庙依旧礼行之可也而议谥者忘咸通之懿宗又称懿祖父子俱懿于理可乎将朱邪三世与唐室四庙连叙昭穆非礼也议祧者不知懿祖受氏于唐而祧之今又及献祖以礼论之始祧昭宗次祧懿宗可也而懿宗如唐景皇帝岂可祧乎 按五代史庄宗本纪咸通闲朱邪赤心以从讨庞勋功赐姓名曰李国昌是受氏于懿宗者系献祖而非懿祖今据通考及五代会要辑】
晋高祖天福二年中书明下奏皇帝到京未立宗庙所司请立高祖以下四亲庙其始祖一庙未敢轻议令都省百官集议御史中丞张昭议臣读十四代史书唯殷周二代以契稷为太祖汉魏以来皆于亲庙之中以有功者为太祖无追崇始祖之例请依隋唐有国之初创立四庙推四世之中名位高者为太祖谨议以闻敕令尚书省集议奏闻乃仿唐制追尊皇高祖璟 【五代会要作景】 庙号靖祖皇曾祖彬 【五代会要作郴】 庙号肃祖皇祖昱庙号睿祖皇考绍雍庙号献 【五代会要作宪】 祖四年十一月太常礼院奏请以至德宫正殿隔为五室三分之南去地四尺以石为埳中容二主庙之南一屋三门门戟二十有四东西一屋一门门无棨戟帝后神主旧在青化里之寝宫祭前二日迎置新庙少帝天福七年十一月祔高祖神主于太庙
汉高祖天福十二年 【时汉高祖巳即位尚仍天福之号】 太常博士段颙奏请立高曾祖祢四庙更上追远祖光武皇帝为百代不迁之庙居东向之位吏部尚书窦贞固等议古者四亲庙之外祖功宗德不拘定数今除四亲庙外更请尊高皇帝光武皇帝为世祖于是追尊皇高祖湍庙号文祖皇曾祖昂庙号德祖皇祖僎庙号翼祖皇考琠庙号显祖以高皇帝为高祖光武皇帝为世祖皆不祧共六庙 【时论者以天子建国各从其所起尧自唐侯禹生